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69|回复: 1

[善导思想传承] 【微信答问】第24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微信答问】第24期(用方言念佛可以吗?念佛往生的前提就是求生心切,平时有口无心念佛并不能决定往生?一声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罪?)2015-07-06 净宗法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建议在wifi 环境下收听
为方便无wifi观看的莲友,特提供音频在线收听链接: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

音频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ddltc

**


1.“望”问:用方言念佛可以吗?效果是一样吗?

答:可以的。你平常讲闽南话,闽南话念佛也很好听,效果是一样的。其实我们中国人念佛都用的是方言,因为相对梵文的发音没那么准确。这个都没有关系。


2.“佛济贴心”问:净土三经是为末法年代众生提供的解脱法门,是在韦提希夫人生不如死、恳切求解脱心境下,世尊才宣说的念佛法门,是吗?

答:从净土三部经的《观经》来看,是这样的。韦提希夫人受到儿子的逼迫,把她及丈夫关在牢里,她很悲伤,想求生无忧恼处,所以开显了这个法门。

又问:念佛往生的前提就是求生心切,所以平时有口无心的念佛并不能决定往生,或者说不能决定活着往生,也无论你一天念多少声。

答:说得比较模糊,语言表达得不那么精准。你大概是说,像韦提希夫人那样求生心切,念佛往生就一定;如果平时有口无心念佛,就是没有愿生心,或者愿生心不切,可能不能决定往生。

这里的“有口无心”,要把它分清楚。一种是没有信愿,念一句两句的,当然不能决定往生。还有一种情况,他已经是决定愿往生的人,但是他是习惯性的,口中在念佛,心里并没有在明确地记忆和思维,像一般的散念,这也叫有口无心,但它和那种没有愿生心不一样,是习惯性的散心。比如有些莲友念佛成习惯了,无论去哪里,嘴巴总是在念佛,尽管他脑子可能还在想别的事。这种念佛,根本上是有愿生心的,他才养成这样的习惯,所以这样念佛也往生决定。

你说“有口无心的念佛不能决定往生,不论一天念多少声”,这话就有讲究了。如果有口无心,真的没有愿生心,不可能一天念很多声的,他可能一天念三五声,甚至十天八天念一两声;如果念佛形成习惯,一天念几千、上万、两三万声,那肯定是有口有心。即使表面看起来有口无心,如果这样习惯性地念佛,以名号自然运作的力量,也肯定往生,不用怀疑。

韦提希夫人厌苦欣净,厌离苦恼逼迫,欣求净土无忧,决定愿生净土,这是一般人的心理状态。最后都要归结在一向专念、念念不舍:这是往生正定业。


又问:念佛人平时念佛,应该是为了感召众生信佛念佛,为了幽冥界的众生助念,而不是为自己灭罪往生而念。

答:这种观点不够准确,念佛就是为了自己的往生,这是根本的。

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成就文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所以我们念佛是为了愿生而念的,这是根本。在此基础之上,发心帮助其他人,为别人回向,那是可以的。


又问:一声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罪,是指临终前求生心切的时侯,否则不合情理。

答:这也是你个人的理解。一句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罪,这是在《观经》下品下生的地方讲的。《观经》下品是临终念佛,但并不代表一定是临终念佛才灭八十亿劫生死罪,平时念佛也能灭八十亿劫生死罪,是一样的。

就像灯一样,房间的灯是15瓦、50瓦,或者100瓦,不管什么时候打开,它的亮度都一样。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无量光,无量瓦,什么时候念佛,它都能灭八十亿劫生死罪。这个“八十亿劫”也不限定在八十亿劫,是指一切生死罪。至于为什么讲“八十亿劫”,有时候也讲“无量亿劫”,这是佛的智慧,我们就不好去测度了。

另外说到“临终前求生心切”,这句话也要细细推敲。未必临终前就求生心切,应该说求生心切的时候就已经临终了。一个人发决定心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归投阿弥陀佛,这样当下就可判断他在娑婆世界临终了,已经是娑婆销号、极乐有名了。

你认为“如果不是临终求生心切念佛,好像悠悠散散念佛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罪,否则不合情理”,所谓合不合情理,佛法很多事情就是不符合情理的——不合我们凡夫的情理,这正是佛法。这要看是哪方面的事情。

比如说盲人看不见灯,但是一灯也能破黑暗。什么意思呢?即使不信佛的人随口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也已经破掉八十亿劫生死罪了。只是他眼睛看不见,这是他的问题,不代表这句名号没有灭这么多罪。名号能灭罪,等于是没有人绑着你,你可以解脱了,往生了,但是你不信,眼睛瞎的,自己赖在这个娑婆世界,根本不愿往生,这就是你的问题。

这句名号是不可思议的。法都有其自性的功能。比如水是一个法,桌子也是一个法。水这个法,不管什么人喝都能解渴;桌子这个法,不论善人恶人、男人女人,都可以来使用它,比如用它来吃饭、写字等。法有它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不随外在而改变,不然这个法不能成立。

何况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一切万法的结晶,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救度众生的根本之法,不依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只要称念,当下佛的光明就照耀、摄取,当下就灭罪。至于信和不信,那是个人的问题。

很多语言,需要精准地推敲才能更加清楚。善导大师《般舟赞》说“念念消除五逆障”,临终的人念了十声佛,一般说最后那一声是临终,但他不是最后那一声灭掉八十劫生死罪的,是“念念消除五逆障”,每一声每一声平等灭除了八十亿劫的生死罪。所谓八十亿劫生死罪,就是指这个人的五逆罪。好像房间里的灯,比如房间是80平方米,灯一照,不就灭掉了80平方米的黑暗吗?只要光亮着,前一念和后一念,念念相续,念念之间都在灭全部的黑暗;如果光灭了,马上就黑暗了。

所以,我们只要相续念佛、念念不舍,一信永信,一念永念,自然灭除生死罪的黑暗。



发表于 2015-7-8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4 0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