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0|回复: 2

[善导思想传承] 【净宗问答】修学净土法门就不用持戒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净宗问答】修学净土法门就不用持戒了吗?2015-07-05 净宗法师 净土宗弘愿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问:修学善导净土宗不用受戒跟持戒吗?听学善导净土的莲友说,不用受戒不用持戒!还说可以穿皮衣、皮鞋。散念就可往生成佛!更有弘法莲友在佛菩萨节日聚众莲友聚餐吃肉弘法念佛一天。末学很不明白!
  答:这些观念和说法,要么是没听清楚,要么是没传达清楚,要么是错误的知见,这是不对的。
  说“修学善导净土宗不用受戒和持戒”,这是两个概念。如果问“是不是必须受戒才可以往生”,或者“是不是必须持戒清净才可以往生”,那答案就很清楚,即使没有受戒,甚至破戒罪人,念佛也一定往生的,这是《观经》下辈三品讲的。但是,如果有条件,还是鼓励大家都受五戒、持守五戒。如果没有机缘去受五戒,那么按照人道的仁、义、礼、智、信去做,这都是提倡的。
  因为个人的立场不一样,众生之间的语言传达就有信息漏失。比如说,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即使没有受戒,念佛也一定能往生”,这是他的重点。可是听者对戒律很关注,对往生之事比较淡,他听的重点就成了“不用受戒”,就不能完整理解对方所讲的话。立场不一样,就只会抓取他要听的那一段;如果再辗转相告,信息就完全漏失掉了。所以我们闻法,一定要完整地听闻。
  就往生来说,不论持戒、受戒。这不是我讲的,是佛在《观经》所讲的,也是阿弥陀佛十八愿里说的,“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唐朝的慧日大师也说:“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说得很清楚。法照大师也引用这个偈子,历代祖师菩萨都说得很明白了,不是什么新奇的说法;如果不了解,说明对法义非常淡薄。
  受戒有受戒的功德和作用,规范三业行为,清净生活,少造罪业,对社会大众都是有益的;但是和往生是两个概念。
  还说“可以穿皮衣皮鞋”,这跟上面的意义一样。皮衣皮鞋都是众生的性命换来的,所以不管是学圣道门、净土门,从慈爱众生的立场上,都尽量不要穿。如果年纪比较大,冬天很冷,没有这些不足以御寒的话,也是可以开许的;虽然可以开许,也要常怀惭愧,最好以感恩心念佛回向给它们。像我冬天戴围巾、帽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如果这是众生奉献它的毛皮来保暖我们,我们当然要为它念佛回向了。
  “散念就可以往生成佛”,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像《观经》下品下生,这不是一般的散念,他造恶一辈子,极重恶业,临终时众苦逼迫,失去了忆念的能力,不可能凝心、静心、定心念佛,所以经中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不能念彼佛”,就是说不能定心、静心来念,“应称”就是应该改为口称,口称就是不论是定是散。在这种很涣散、很恐怖、很慌乱的状况下,随口称名就能往生,这是毫无疑问的。
  听到这样的话,首先要追问有没有经文的证据,而不是以自己的知见衡量,“哎,怎么这样讲?”以前听说“念佛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往生”,至于这种观念正确不正确、有没有经典的依据,你不去考究;一旦听说“散念也可以往生”,就说“啊?你怎么这样说?”那如果是佛说的呢?所以一定要依据经典,佛说的会打动我们的心。如果一个人对往生很急迫,可是又不能达到禅定的念,他听说“散念也可以往生”,“哎呀,那我就可以得救了,不光我一个人可以得救,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得救啊!”那他就要去追问这个说法有没有根据。如果没根据,那是空欢喜一场;如果有教理、祖师、经典依据,证据很可靠,那信心就充足了。
  “据说在佛菩萨节日聚众吃肉”,这个不用说,不可取,是错误的,应该批评。当然,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光听说可能会误解。
摘自jingzong18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5-7-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7-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 14: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