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367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7-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10册No.0259圆觉经近释
续-《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59 圆觉经近释》
摘自《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59 圆觉经近释》
○此章言不满四百。该摄性相二宗之旨。若约性宗。清净觉相属真如门。无明妄认妄执是不觉义。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是觉义。因本觉而有不觉。因不觉而有始觉。此二属生灭门。今欲令行人顿悟真如为因地心。故曰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也。
○若约相宗。五法三性四大是色蕴是相。六尘缘影是无色四蕴是名。妄认妄执是妄想。知是空华是正智。觉心不动是如如。身心是依他起性。妄认妄执是二种遍计执性。生死是分段变易二种生死。知是空华等是断二执除二死证二空得二果是圆成实性也。
○此章要旨。直指众生日用知体为圆觉性。若有分别有妄认妄执即生死因若无分别无妄认妄执即菩提因。故曰。知之一字众祸之门。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因。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前章已显顿悟法门。正恐行人以为知幻便了不必更离。不知前所言遣者即离也。故普贤蹑前知虚空者即空华相及偈中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以发三问。以明既知而必欲远离也。初问言修行者本为断无明得菩提也。若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又云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则此圆觉清净境界纤尘不立。则无事修行断证矣。云何而说修圆觉乎。故曰若彼众生等。意谓既能了知无明是幻则身心亦皆是幻矣。既曰是幻。固宜任之。不必起幻智而销幻无明成幻佛可也。云何更欲依圆照清净觉相起种种如幻之智销种种如幻之无明而成如幻之佛果耶。次问不唯不当修。即欲修行亦无可修。以幻智既灭身心亦灭则无有心。其谁修行十波罗蜜。而曰修诸幻以除幻。既知无可修而复修。无可证而求证。何异望石女生儿邀空华结果。岂非枉用功乎。三问若诸众生但恃天真。常居幻化而不离。又不能了知是幻而求离。此则既不能知幻。又不能离幻。云何而得解脱。此三等者。一是不必修。二是无可修。三是恃天真而不用修。愿为此三等人作何方便渐次修习方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种种幻化总指五阴四大及十力四无畏等。生者谓本觉心体随无明染缘而生三科七大等。随真如净缘而生十力四无所畏等。故诸染净诸法皆无自体。总是依他。喻如空华翳生华生翳灭华灭而空未尝有生灭。众生幻心随无明染缘生还随真如净缘灭而觉心未尝动。谁谓幻性尽灭则无有心耶。喻如金翅鸟王命终之后骨肉都尽唯有心在也。然所谓依幻说觉者。即是口口谈空心心著有。此即任运而不修者。谓之依幻说觉。谓之依通妄知。是名为幻不名为觉。此依字与皆依圆照清净觉相之依相应。谓不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成佛道。乃依幻而自说为觉。故名幻而不名觉也。故先德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若说固有觉性本来是佛恃天真而不劳修者此亦是幻亦非是觉。若说无佛可成枉功用而不必修此亦是幻亦非是觉。三说字须着眼看。先德云。此事不是说了便休。必须大死一番。离尽诸幻亲见本来。则千圣唤不回头。方是觉心不动。若未曾离幻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未有不随流转者。岂可谓知幻而不当修计断灭而枉修恃天真而不用修哉。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应当二字是极励之语。谓既知是幻应当远离。勿谓知而不必远离也。远离有四重。远离一切幻化境界者即亡尘也。楞严所谓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也。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者即尽根也。所谓闻所闻尽也。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者即空智也。所谓觉所觉空也。离远离幻亦复远离者即灭空也。所谓空所空灭也。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者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也。故先德云。洞山门下无佛法与人。只有一口剑。凡是来者一斩便断。故伊性命不存。见闻都泯。直向父母未生前要与相见。喻如钻火之人两木相因。必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方得了当。木喻发智之心境。火比了心境之妙智。由智发而心境皆空。如火发而两木俱尽也。若木虽空而灰在。犹未了当。故欲其尽灰也。如心境空而智在即智是病故欲其空智也。灰虽尽而烟气犹在有些气息亦是病犹未了当故欲其灭烟气。喻如智虽空而空在空亦是病故欲其灭空也。故学道者如钻火。必至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方知火性不坏。所谓火传也而不知其尽也。必须幻境幻心幻智幻空悉皆灭尽。方知觉性常存不入断灭。故宗镜云。此清净觉是出世间常住心宝。岂世间无常败坏之法所能坏耶。如贫女室中金藏虽未掘而匪移。若力士额中宝珠任斗没而常在。如雪山筒中万味暂流出而恒存。若大地底下金刚纵穿斫而不坏。谁谓无心不劳修证哉。故复勉之曰。既知是幻即当远离。即此远离便是方便。此外更无方便矣。若能离幻即是觉性。即此离幻便是渐次。此外更无渐次矣。盖知幻是对不知幻而认为实有者开方便。远离是对取着而不舍者开渐次。故前云假说方便也。首楞云。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歇即是离。谁谓知而不必离哉。末世众生依此圆觉而修方能永离诸幻。若知无明窟中有觉性而不离终不成佛道。喻如知矿中有金而不销终不成真金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