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13|回复: 16

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巳二  耳入  分四    午初  举例显妄    二  辨妄无体    三  无所从来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

**此亦自法为例。以塞耳成劳,易知之例,以例耳入,所闻一切音声,同一妄也。故呼阿难之名,而告之曰:譬如有人,此亦假设以显妄。以者用也,用两手指,急塞其耳,塞久成劳,以致头中发为虚响,故云:头中作声。

**

**兼耳与劳三句,耳字意取耳入闻性,以性不自显,寄根说故。劳字乃指头中作声,以劳虽妄发,因境显故,故曰兼,曰与。谓不特声是耳入之劳相,兼能闻之耳入,与所闻之劳相,同是真性菩提心中,瞪发劳相;比例发明,令知根尘同源,同一妄也。

**

**《指掌疏》云:此三句有二义:一者比例信真。言耳中闻性,本于真性菩提,人或易信;塞耳所发劳相,亦本于真性菩提,人皆难明,故曰同是菩提;佛意以根性本真,例彼劳相亦本真也。  二者比例知妄。言瞪发劳相,唯是虚妄无实,人皆易知;耳中能闻之性,亦惟是虚妄无实,人或难信,故曰同是瞪发;佛意以瞪劳虚妄,例彼见性,亦唯妄也。  二义中,前义比例信真,亦可兼释总标中,浮尘诸幻化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之疑。以今瞪发劳相,与浮尘幻化无异,劳相本于菩提,重明幻化相,亦不离真也。又瞪字,前眼入取例瞪目发劳,而后五入,何以亦用瞪发劳相?当知目瞪发劳,妄见空华,菩提心瞪发劳,则六精俱发,故皆用瞪发劳相。初举例显妄竟。

**

**午二  辨妄无体

**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

**前五句托尘妄。现以其动、静不常,故称为妄。闻则托尘似有,岂属真实?此闻虽居耳根之中,吸入尘象,但名听闻性,亦显其唯是幻妄名相而已。下三句离尘无体,同前所解。二辨妄无体竟。

**

**午三  无所从来

**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

**此总以标列,下则征起逐破。

**

**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

**初句征起,下先破从尘来。若从静尘来,动生静灭,耳中闻性,即当随静尘以俱灭,应不能闻动;若从动尘来,亦复如是。二应字,俱读平声。

**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

**此破从根生。若谓此闻从根而生者,但有增上缘,必无动、静所缘之尘,如是闻体根也,本来亦无能入之自性,以单根不立之故。

**

**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

**此破从空而生。若谓此闻从虚空而出者,是空能有闻,亦得成为根性,既成根性,即非虚空;以闻属灵知,空乃顽碍故。  又空纵有闻,乃空自闻,即同他闻,何预干也汝之耳入?三无所从来竟。

**

**午四  结妄归真

**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此准上可知。二耳入竟。

**


发表于 2015-7-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6-7-10 14: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7-10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7-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3: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11-28 09:3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11-2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在文明请香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07: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1-7 19: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1: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5-1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圆瑛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3-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者径也,引人入道之路径,学习楞严经要对(心于性)先有个认知,明心见性了学习楞严是为了开智。           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出楞严经,给你个丁丁号上面有录像回放可以到上面听听
钉钉   15003173895搜索或用户名;草原上的酥油灯
发表于 2020-6-30 20: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26 10: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17 14: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