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9|回复: 3

[弘法探讨]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9)
辰五、萎[卒*页](同瘁)
云何萎瘁?谓虽纵任而不舒泰故。
这是第二大科「五顺出离界」,就是修五种观能出离这五种受。这一大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明五相摄」,第二科「释顺出离」,第三科「显建立义」,第四科「广欲出离」,「广欲出离」这句话就是详细的说明从欲里边解脱出来的相貌。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观察」,第二科「显断别」。「正观察」里边,第一科是「总标作意」解释完了。第二科是「别释其相」里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观察于欲」,这里分十二科,刚才念的这一节文是第五科。这个「别释其相」里边「观察于欲」分十二科;第一科「于诸欲中心不趣入」,就是这个修行人,这里边说是已经得初果的圣人、得须陀洹果的圣人他修不净观的时候,他心里面「心不趣入」,他的内心不接近欲,不愿意趣入于欲。第二科是「不美」,第三科是「不住」,第四科「无有胜解」,在第五科是「萎瘁」。
「云何萎瘁?」怎么叫做「萎瘁」呢?这个「萎瘁」就是憔悴、枯萎了,这是形容欲心。譬如一棵树或是一枝花它欣欣向荣,这是一个相貌;一个是萎瘁又是一个相貌。现在用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初果圣人的欲心萎瘁了;他有欲心、而欲心枯萎、憔悴,不是那么容易生起。「谓虽纵任而不舒泰故」,就是初果圣人,他就是故意的放纵自己的心在欲的境界上去思惟,「而不舒泰故」,他心里面也不欢喜,也没有欢喜心,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舒泰」就是欢喜的意思,这不欢喜。

辰六、坏散
云何坏散?谓取境已,寻复弃舍故。
这第六科,怎么叫做「坏散」呢?「谓取境已,寻复弃舍故」就是初果圣人,他修不净观的时候,他这个欲心就坏了,欲心被不净观破坏了,就散失了。「谓取境已」,他就是故意的去取着、去分别观察欲的境界,「寻复弃舍故」,立刻心里面他就弃舍了,弃舍这种欲的境界,心就弃舍欲,不去攀缘去。

辰七、而不舒泰
云何而不舒泰?谓于所缘,虽强令住而不爱乐故。
这第七科,怎么叫做「不舒泰」呢?「谓于所缘,虽强令住而不爱乐故」,就是修不净观的心情,如果他要在所缘的境界上,所缘的欲的境界上,虽然是勉强地命令自己的心,住在那里不要分开,「而不爱乐故」,心里面也不欢喜。

辰八、等住于舍
云何等住于舍?谓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观故。
「云何等住于舍?」那么这一句话是形容初果以上的圣人,对欲的境界的心情是「等住于舍」的,是这么一种境界。「谓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观故。」「行平等位」,他的心是在平等位上活动,平等的阶位上活动,「于平等位中」心里面游观,而这个心是个平等的一个境界。

《披寻记》三七四页:
云何等住于舍等者:舍有二种,谓或善舍或无记舍,即说此舍,名平等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三卷二页)。今由观察作意,于胜事中为游观时,而不依彼令心流漏,是故说言等住于舍。
「云何等住于舍等者:舍有二种,谓或善舍或无记舍」这么两种舍。「即说此舍,名平等位」,这个「平等」怎么讲呢?就是一个善舍、一个无记舍,这叫做「平等位」,这底下解释。「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由彼」须陀洹果以上的圣人,「于此」欲的境界「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这个不合道理的分别,就是我们一般没有修不净观、爱着于欲的人对欲的分别,叫做「非理分别」。这个不合道理的分别,就会生起烦恼意,会生起了爱烦恼,这爱烦恼先由非理分别为前方便,然后才会生起爱烦恼的,所以「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而这个圣人,「善防护已」,这个初果圣人;初果、二果还都是有欲的。他有欲,但是他能够;善者能也,他能够防护、能防止、保护心的清净,使令这个非理分别不生起,所以烦恼意也就不生起了。他这样用不净观保护了以后,「正行善舍」,他的心就在那个善舍的境界上活动,这叫做平等位;或者是在无记中活动,「由是说名行平等位」。这个「善舍」,就是「善防护已」,使令非理分别烦恼意都不生起,这就叫做善舍;这个舍是善,它是良善的、是清净的、是有功德的,所以叫做善舍。舍即是善,名为善舍;也就是把恶,把爱着于欲的这个烦恼意、这个非理分别停下来了,这就叫做「舍」,而这个舍是善舍,是这样的意思,善即是舍。
「无记舍中」,「无记舍」就是也不是善、也没有恶;也没有善也没有恶,这种心情就是有欲的人,有的时候也有这种心,他也是有这种心。但是唯有修行人才能有善舍,因为他有不净观来对治,对治有效的时候,心就能够不善也不恶,那么也没有恶,也没有善,没有这个分别,没有善恶的分别,「由是说名行平等位」。这样意思就是圣人在善防护已、善防护以后,他的心情对于欲的事情,心里面不分别:也不是特别的厌烦,但是也不取着,是这么一种心情。这反倒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境界,这是「由是说名行平等位」。
「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三卷二页)。今由观察作意,于胜事中为游观时而不依彼令心流漏」,「于胜事」就是欲的事。「于胜事中为游观时」,他修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欲心,对治有效了以后,他又来观察自己的心究竟是不是还有欲,所以这个心还去思惟、去缘这个欲的境界,缘欲的境界的时候,这时候心是平等的,「行于平等」,这表示这个人的不净观是修成功了,这个意思。「而不依彼今心流漏」,这个时候虽然是游观于欲,但是心里面没有「漏」,没有烦恼出来。「是故说言等住于舍」,这个「等住于舍」是这么个意思。

辰九、厌(分三科)          巳一、征
何等为厌?
底下这是第九科「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说是怎么叫做「厌」?怎么叫做厌烦。这是问,底下解释。

巳二、释
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一(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9)》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谓于是处不染污转,于诸烦恼得离系故」,这是说修离欲的这个人;现在是《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是定,而这个说定的这段文里面,就是很广地、很详细地诃斥这个欲。这个意思也很明白,因为有欲是不能得定的;如果就算是能够修禅定,因为没有断欲的关系,欲能破坏这个定,所以这里面一直说欲的过失,说无欲的功德。「由于是处不染污转」,他没有欲的时候他心清净,远离一切烦恼的染污。因为什么呢?「于诸烦恼得离系故」,他对于很多很多的烦恼都已经解脱了,不被烦恼所系缚了;若有欲的时候他就为烦恼所系,无欲的时候烦恼就不系缚他。没有理由再生贪心,没有贪心,也就没有瞋心,各式各样的烦恼就都解脱了。没有烦恼的时候,心当然是清净的,心当然是安乐。这是「标离系」。
第二科「释不染污」,解释不染污的意思,分两科,第一科「于弃背行心无罣碍」。

巳二、释不染污(分二科)         午一、于弃背行心无罣碍
以于厌等弃背行中正流转时,心无罣碍。
「以于厌等弃背行」,这个修不净观、离欲的这个人,他对于「厌」、对于「恶」、对于「违」、「背」这些弃背欲的修行里面,「正流转时」,正在这样活动的时候,正在这样修不净观的时候。「心无罣碍」,心里面没有欲来障碍他、没有欲的障碍。若是修不净观没有成功的人,而有欲的人,欲能来障碍他的无欲,能障碍他的不净观的。

午二、无功用舍
又复于舍无有功用。
这个不染污;第一个是心里面没有罣碍,第二个是「无功用舍」。就是修不净观的时候,这个欲不来捣乱、打扰他,这是一个不染污的相貌。第二「于舍无有功用」,就是弃舍欲这件事很自然地,不需要特别勉强就能舍掉这个欲,这也是不染污的一个相貌。

丑二、显断别(分二科)      寅一、烦恼离系(分二科)
卯一、明作意(分二科)      辰一、辨相(分二科)      巳一、其心善逝
云何其心善逝?谓住方便究竟作意故。
这是第二科「显断别」。前边这一科是「正观察」,「正观察」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显断别」;显断掉了欲的差别相,这个意思。断差别相分两科,第一科是「烦恼离系」分两科,第一科是「明作意」又分两科,第一科「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其心善逝」。
「云何其心善逝?」说是这个修不净观成功了的人,他的心可以名之为「善逝」。「善逝」怎么讲呢?「谓住方便究竟作意故」,这个七种作意,第六个作意叫「住方便究竟作意」,这个「作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欲界的烦恼完全断掉、完全消灭了。这个「观察作意」的时候;这个「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观察作意的时候还没能把所有的欲心都清除了。到了「方便究竟作意」的时候,这个欲心完全没有了。这若是论阶位的时候就是三果圣人了,由初果、二果,到三果圣人了,这个时候就名之为「善逝」,这个「善逝」看《披寻记》上解释。

《披寻记》三七五页:
云何其心善逝等者: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如下〈菩萨地〉说。(陵本三十八卷三页)金刚喻定所摄作意,是名方便究竟作意。住此无间永害一切烦恼品粗重种子,其心于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净,于诸烦恼究竟尽中,发起尽智,由因尽故,当来苦果毕竟不生,即于此中起无生智。由是说言其心善逝。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四页)
「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这个如来的十号,有这一个名字叫「善逝」。那个地方的解释,说佛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的程度向上进步到最极高的境界的时候,「永不退还」,永久也不会再退回来了,这叫做「善逝」。这个「逝」就是「去」的意思,你去、你到那边去,去得很好,这叫做「善逝」,「去得好」。像我们凡夫那就不行,我们凡夫死掉了,或者到三恶道去固然是不好,就是到人间天上也还不见得一定是好,「去」不见得一定好。但是圣人由凡入了圣位,而不会再退回凡夫的境界,都叫做「善逝」。但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还没有给他这个名字;佛的境界,「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所以如来十号里面有这个「善逝」。现在把这个名字,给这个修不净观成功的人,说「其心善逝」,这样讲法(陵本三十八卷三页)说的这句话。
「金刚喻定所摄作意,是名方便究竟作意」,这样讲,比如说这个四果圣人,得四果的前一剎那就是入了「金刚三昧」,入了金刚三昧那一念相应慧就把所有的爱见烦恼都消灭了,叫做「方便究竟作意」。若是在成佛的前一剎那,金刚三昧断除一切的无明烦恼,而得无上菩提,也可以这么解释。
「住此无间永害一切烦恼品粗重种子,其心于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净,于诸烦恼究竟尽中,发起尽智,由因尽故,当来苦果毕竟不生,即于此中起无生智,由是说言其心善逝」,这叫作善逝,这是〈声闻地〉说。现在这里说的是这个修不净观的初果以上的圣人叫做「善逝」,当然不是阿罗汉,也不是佛的境界。

巳二、善修
云何善修?谓善修习余作意故。
这第二科。「谓善修习余作意故」;说是他为什么能够「其心善逝」成就了「方便究竟作意」呢?就是因为「善修习余作意故」;一共有七种作意,其余的就是五种作意。

《披寻记》三七五页:
云何善修等者:此中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观察作意、摄乐作意。望方便究竟作意,名之为余。即由如是多种作意,善修、善习、善多修习,彼方便究竟作意生。一一差别,〈声闻地〉中广释其相。(陵本三十四卷一页)
「云何善修等者:此中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观察作意、摄乐作意。望方便究竟作意,名之为余」,就是其余的五种作意。「即由如是多种作意,善修、善习」,开始叫做「修」,继续不断的修就叫做「习」。「善多修习,彼方便究竟作意生」,就成就了,这是这样的意思。这个七种作意后面有详细的解释,这里不要说了。「一一差别,声闻地中广释其相。」

辰二、辨位
当知此说断位,及断方便道位。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一(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9)》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这是第二科「辨位」。前边叫做「辨相」,这底下辨它的位。「辨相」就是「安住方便究竟作意,善修善习,善修习余作意」,这是「辨相」。这个「相」呢,这个「安住方便究竟作意」是果,「善修善习余作意」就是因,分这么两个相貌。现在这底下「辨位」,其实就是重说前面的这两句话。
「当知此说断位」,前面那个安住方便究竟作意,那是断欲界烦恼的最后的一个位子。「及断方便道位」就是「善修」,及「余作意」这是因,这叫做「断方便」;就是断欲的修行方法,由这个方法成功了,你才成就「住方便究竟作意」,这样的意思。

卯二、明所断(分二科)      辰一、释异名(分三科)      巳一、解
解者:谓解脱诸缠故。
这是第二科「明所断」。前边第一科是「明作意」,你修行这个作意就是「能断」,这底下明「所断」,所断除去的烦恼。分两科,第一科「释异名」分三,第一是「解」。
这个「解」是什么意思呢?「谓解脱诸缠故」,就是灭除去一切现行的烦恼,这叫做「解」;就是解出去了,没有它的系缚了。

巳二、脱
脱者:谓解脱所缘相故。
第二个名字叫做「脱」,脱是什么呢?「谓解脱所缘相故」。这个「所缘相」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所缘缘」。我们内心里面有烦恼,一定要有一个所缘缘,然后烦恼才生起。那么烦恼的所缘缘就指欲、就指一切引起欲烦恼的境界;你心里面和欲的境界一接触,这个欲的烦恼就出来了。人的欲是那样,有两个情形:一个是有外边的所缘缘,引发欲心的活动;第二由内心的欲心的动,也就现出来所缘缘的相。总而言之,所缘的相、能缘的烦恼是不能分开的,有所缘相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所缘相。现在这里说,「脱」指什么说的呢?「谓解脱所缘相故」,就是心里面缘这一切能引起欲烦恼的相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就是不为一切相所系缚了,这就叫做「脱」,这么意思。前面这个「解」是心里面没有烦恼,怎么知道没有烦恼呢?你缘这欲引起烦恼的境界,心里不动了,这是不一样。

巳三、离系
离系者:谓解脱随眠故。
「离系者」,这第三个名字,「谓解脱随眠故」;原因在那里呢?为什么心里没有烦恼,为什么去缘念欲的境界而烦恼也不动呢?原因就是「离系」的关系,「谓解脱随眠故」,就是他修佛法中的不净观把烦恼的种子解脱了,所以没有欲了;就是欲的境界出现了心也是清净的。所以问题就在这里,如果烦恼种子没有断,这件事是不行的,那就是不清净了。这是解释异名。

辰二、释离欲(分二科)巳一、举欲过患(分四科)午一、从诸欲缘所生诸漏
从诸欲缘所生诸漏者:谓除欲贪,于欲界中所余烦恼。
前边「释异名」,这底下「释离欲」,解释这个离欲。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欲的过患,分四科,第一科,「从诸欲缘所生诸漏」,这一句话这是经上的话。
「从诸欲缘所生诸漏者」,从各式各样的欲的所缘境,你的心和这个所缘境一接触就会生出来很多很多的烦恼,叫做「所生诸漏」;这一句话需要解释。「谓除欲贪,于欲界中的余烦恼」,这句话里边,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一定是欲烦恼在内;实在这欲烦恼不在内,因为前边说的是断除欲烦恼,所以这里边就应该除掉它。「于欲界中所余烦恼」,那么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欲界里面有其他的烦恼;因欲而有的一切瞋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样的烦恼。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损匮」。

午二、损匮
损匮者:谓因此生执器仗等恶行差别,于此若作若增长故,生诸恶趣。
这叫「损匮」。这个「损」字,就是损害了自己,到三恶道去;做这种恶业是伤害了自己,所以叫做「损」。「匮」者,是没有安乐、没有快乐,都是苦恼。「谓因此生执器杖等恶行差别」,「谓」因为有了欲,就会有瞋心、愤怒各式各样的烦恼生出来,生出这个烦恼这个心就要伤害对方,就是手「执器仗」,拿着刀、拿着剑、拿着仗,或者是拿着什么,这样子去伤害对方去,「等恶行差别」各式各样的罪过的行动,这就叫做「损匮」。这是指因欲而生出来的种种烦恼,从诸欲缘所生的种种烦恼。「于此若作若增长故」,说是对于这种要伤害对方的这种罪过的业力,或者你做了一次,或者又做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所以叫做「增长」;第一次叫做「作」,第二次以后叫做「增长」。「生诸恶趣」,有了这样的烦恼,又有这样伤害众生的一种罪过,将来一定是生到恶趣里面去了,生到恶趣里面所以是「损」也是「匮」。

午三、烧
烧者:谓由此因,欲爱啖食,烧身心故。
这是第三科叫做「烧」。「谓由此因,欲爱啖食」,「谓」这个有欲的这个人,因为他以欲为因,爱着这个欲。「欲爱啖食」,为欲所啖食,为爱所啖食;或者是常常的欢喜欲爱叫做「啖食」。「烧身心故」,欲爱就是火,这个火常烧他的身、烧他的心,所以叫做「烧」;这是用火来形容欲爱的苦。

午四、恼
恼者:谓由此因,若事变坏,便生愁叹忧苦恼故。
「恼者」,这个「恼」是什么意思呢?「谓由此因,若事变坏,便生愁叹忧苦恼故」,因为有欲的关系,这个欲的境界一变坏了的时候、一变了的时候,「便生愁叹忧苦恼故」,这个所欲的境界坏了的时候,「便生愁叹忧苦恼故」,所以就是有这个「恼」。
我们曾经讲一个故事,阿育王把一个信佛的居士的太太夺取去了;但是那个男人是信佛的居士,太太被人家抢去了,自己就出家了。所以这个「若事变坏,便生愁叹忧苦恼」这件事佛教徒好一点。后来阿育王还没有完,又把这个丈夫也请去了,但是已经得了阿罗汉果了。佛教徒真是太高尚了!

巳二、显彼出离
于彼解脱超出离系者:谓如前次第,解脱诸缠所缘随眠故。
发表于 2015-7-1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8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