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06|回复: 6

[弘法探讨] [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一)
行山愿海入不思议解脱门
于自由时报90.03.15(四)刊载
 
  普贤十大行愿,出自《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为唐朝般若三藏所译《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为大众揭示,若欲成就如来殊妙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及普皆回向。菩萨即是以此十大行愿,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古德云:「行如山,愿如海」,愿与行如鸟双翼,两翼相辅便能展翅高飞。经云:「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乘菩萨,初发心即誓愿救度一切众生、誓成无上正等正觉。此十大愿,是普贤菩萨的弘誓,菩萨即此大愿,于自证之心性中,发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之大行,利乐一切众生;因此愿行而生起不可思议大智慧,超越一切世出世间的束缚,证入解脱境界。此解脱,非属众生受生死束缚之分别境界,亦非二乘出离生死而求涅槃之境界;乃是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不可心思口议之大乘解脱境界,亦即如来境界。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法行愿之典范。吾人效法菩萨发普贤十大愿,修普贤十大行,当下就与普贤菩萨的法界相应;以万行因花,庄严无上佛果,必能圆满福慧,成就如来功德,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二)
一者礼敬诸佛1──礼佛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3.17(六)刊载
 
  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为人天导师,循循善诱,化导众生趣向佛果,堪受众生归依、恭敬礼拜。《大乘法苑义林章》云:「虔恭曰敬,轨仪称礼。」以敬信虔诚之心,具足威仪,向佛陀、诸大菩萨,乃至庄严的圣像,行五体投地礼,即是礼佛。

  礼佛,亦是净化三业的行门。身作礼拜,口念佛名,心存恭敬,得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烦恼销融,自然能显发内心无量的慈悲、智慧及本具的光明性德;如此,则由事上之礼佛,进而契入理上之「礼敬自性佛」。

  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为度众生,而精进不懈,广行六波罗蜜。一世中为菩萨行者,值遇燃灯佛,亲见如来庄严相好,威德具足,生起无量恭敬之心,至诚顶礼,以身及发掩盖污泥,头面顶礼,手接佛足,归命礼拜。因为至诚恭敬,而证无生忍,体悟这一念心性,等虚空遍法界,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同入体性平等之觉海。即于此时,六度圆满,天人咏叹,得燃灯佛授记,未来当得作佛,清净庄严广度人天,名为释迦牟尼佛。

  所以,礼佛除了身体的礼拜,更有其深远广大的涵义。一方面藉此发大愿,效法佛陀因地中精进不懈之难行能行,礼佛学佛,当愿作佛;一方面,于精诚恭敬的礼敬中,与清净、平等、不动的心性相应,了达「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的深义,契入圆妙湛然不可思议之心地本源,则更是体悟到礼佛的真实意义。




普贤十大行愿(三)
一者礼敬诸佛2──礼佛的功德
于自由时报90.03.20(二)刊载
 
  波斯匿王有女名为赖提,形貌极为丑陋,因此,长年深居宫中,不能外出。赖提独自思惟:如来住世,慈济众生,而自己却无法亲见如来,蒙受法益。自觉业障深重,生大惭愧,遂于住处竭诚礼佛忏悔,感得佛陀慈悲应现,从地踊出。赖提初见佛发相好,心生欢喜,如棕毛般的头发即转柔顺;次睹佛额宽广明净,乃至眉目耳鼻一一妙洁端严,益发恭敬,其丑恶面容形貌,遂一一转变,端正妍丽犹如天人。波斯匿王见状,请示佛陀何以如此,佛言:因其以惭愧心礼拜,故能见佛;以欢喜恭敬心礼佛,故身相转变。由此可知,缘由一念恭敬礼拜而得心清净,因心清净故,四大身相乃至六根、六尘、六识皆得清净,自然感得殊胜庄严之果报。

  《增一阿含经》记载,礼佛能得五种功德。一者端正:佛陀清净相好百福庄严,乃由圆满善法所感,故见佛相好,恭敬顶礼,以身虔修善法,能得身貌端正。二者得好音声:正礼佛时,一心称念佛名,口业清净,感得声音清雅,人闻敬信。三者多饶财宝:以花香灯明礼敬供养,学习佛陀于因地中广修布施供养,能财宝丰足。四者生高贵处:佛陀为三觉圆满,三界之中最尊最上,若人以殷重心至诚礼佛,心诚故,觉性圆满,三界独尊,得生高贵处,为人敬重。五者得生天上:心念佛陀果德殊胜,归命想念佛于因中所修众善,愿之行之,能令福德增胜,后世得为天人。

  古德云:「念佛一句,罪灭恒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以至诚恭敬的心,一瞻一礼,深心信解,如佛在前,能令众生于一念净心中灭无量罪而深植慧根。以此敬信心为因,恭敬顶礼福慧具足的佛陀,自能成就庄严圆满的果德。




普贤十大行愿(四)
一者礼敬诸佛3──礼自性佛
于自由时报90.03.22(四)刊载
 
  古德云:「礼属身业折慢幢,敬属意业敬心田。」意即折服自己的高慢,以谦卑心及最恭敬的形仪礼佛,如此身心一致,方能表达对佛菩萨的敬意。

  礼佛有事有理,事上的佛,指外在的圣者乃至圣像;理上的佛,则是人人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动之觉性。在事相上,五体投地为佛门中最恭敬之礼敬方式,将头部、双膝、双掌等五处,贴伏于地,以最尊贵的额头着地,然后手掌外翻,承接如来双足,因此又称「接足礼」。若能透过事上恭敬的礼拜,去除自己的骄慢染习,进而提起觉性返照,只要一起贪、瞋、痴的念头,随即觉察、觉照,最后归于寂照一如,安住于觉性理体;以此照破烦恼,内调心性,即是理上的礼佛。

  昔日达磨祖师将传付衣法之时,门人各自陈述心得,唯有慧可无言无说,向达磨祖师顶礼一拜,而得达磨祖师之印可。慧可大师藉礼敬之事,彰显自性理体,为心境一如之全体呈现,乃是最真实的礼拜。

  所谓「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能礼的身心和所礼的佛,皆为仗因托缘所生,其性本自空寂。于礼佛时,泯绝一切事相分别,心与境、能与所,皆了不可得,体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而契入能所一如、事理不二的境界;进而于日用行住坐卧之中,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时时「礼自性佛」。




普贤十大行愿(五)
一者礼敬诸佛4──普行礼敬 无有疲厌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于自由时报90.03.24(六)刊载
 
  佛陀有「无见顶相」,一切天人,以再大的神通力,也无法测量其头顶有多高。他曾自述,此乃「过去生生世世,都以虔敬之心礼敬一切佛菩萨、圣贤、父母、师长,乃至一切众生,无有疲厌」所得之果报。

  《佛说迦尸罗越六方礼经》记载,迦尸罗越遵从父亲之遗训,每日清晨向六方行礼敬,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过佛陀开示,才明白:东方代表父母,南方代表师长,西方代表夫妇,北方代表亲属朋友,地代表奴婢,天代表道人沙门。向六方礼拜,不仅是身拜,而且要心思父母、师长、夫妇、亲属朋友、奴婢、道人沙门对自己之恩德,履践相处应注意之事,方是真实的礼敬六方。例如,子女事奉父母,要积极从事正当的工作,负起家庭经济责任;须及时供给饮食生活资具,不令乏少;谨言慎行,不令父母忧恼;若父母生病,须立即送医诊治;并且不可暂忘父母之恩。对于师长,当心存恭敬,常念师恩,称扬师德,并且实践师长之教诲。……乃至对于修行人,须心存敬意、口说善语、身行礼敬、向其请法。如此行之,虽不强求富贵,但自然一切具足;也才是体达礼拜六方的真义。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因缘具足,皆能作佛,都是未来佛。因此,佛陀有一世为常不轻菩萨,见到一切众生,皆礼拜赞叹,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行者若能以全然真诚、清净、平等、恭敬的心,视一切众生等佛无异,普遍礼敬一切众生;乃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念念清净、精进不懈,于一切众生,常行恭敬;又能从事上的身心恭敬礼拜十方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进而与理上清净、平等、不动的自性相应,渐渐就能契入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解脱境界。如此,就是在修普贤行,即与普贤菩萨之行愿相应。  



普贤十大行愿(六)
二者称赞如来1──为什么要称赞如来
于自由时报90.03.27(二)刊载
 
  为什么要称赞如来?

  由于众生内心有种种瞋心、嫉妒、骄慢等烦恼,因而易犯种种口过,例如:说话挑拨离间、恶口骂人、说不实的话欺诳他人;或说秽语、无意义的话,乃至毁谤佛、法、僧及一切众生等。由于口犯种种过失,导致今生有所言说,人不喜听、亦不信受;乃至后世贫穷下贱、容颜丑陋。若能一心敬慎,称赞如来,则能使我们灭除因口过而生的障碍,成就口业清净的功德。

  佛世时,有一铃声比丘,梵呗之声极为清雅美妙,凡是路过之人车、象马等,闻之皆伫足不肯前行。然其容貌丑陋至极,使人睹之不忍再视。原来,过去迦叶佛入灭时,基里王为佛起塔,铃声比丘当时为一监工,因懈怠而受人诃责,于是瞋而怒言:「这么大的塔,什么时候才建得好!」落成之后,举见佛塔崇伟庄严,于是心念一转,顿悔前过,旋即尽其所有,购得一金铃,挂于塔头,并发愿:「愿我生生世世,音声极好,一切众生莫不乐闻,将来有佛号释迦牟尼,使我得见,度脱生死。」比丘由于往昔恶口之缘故,致使容颜丑陋;又因持铃供养、发愿之故,五百世来,恒具妙好音声,最后又能随释迦牟尼佛出家、证罗汉果。

  经云:「法与意相应,皆以意为性。」口业的过失,是由于内心瞋恚等烦恼而起。藉此称扬赞叹如来的法门,可以清净口业,进而转化内心瞋恚、嫉妒等无明烦恼;当烦恼垢尽,自然而然就能与清净光明之心地相契合。




普贤十大行愿(七)
二者称赞如来2──赞佛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3.29(四)刊载
 
  称赞如来,即是以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如来在因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菩萨行持,也称扬已圆满无上福慧果地如来的功德。而此赞叹当下之敬信清净心,就是吾人本具佛性之妙用,上根者藉此即能契入妙明真心。

  佛陀时代,舍卫国之给孤独长者,一日至王舍城友人家,夜见友人全家欢喜洒扫、慎重办置嘉肴,探询其友是否为嫁女、娶妇或宴请上宾?友人满怀欢欣,称扬佛德,言:「明日将迎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佛陀舍太子之尊贵,而出家学道,已证无上正等正觉,为觉行圆备、至尊最贵之圣者……」给孤独长者,一闻友人对佛陀的赞叹,举身欢喜愉悦,心生无比敬仰,立即前往拜谒佛陀;又听闻如来开示之法要,而心开意解,便发心布施祇洹精舍,成为助佛转*轮的大护法。由于友人赞叹如来之因缘,而令给孤独长者得以启发善根、发心修行、护持佛法。而此位对给孤独赞叹如来功德者,在赞叹的当下,不仅口业清净,而且内心更是全然的清净、恭敬欢喜,当下即是本具光明性德的彰现。因此,称赞如来,实为自利利他之殊胜行持。

  佛弟子经常发自内心赞叹如来功德,非唯与清净自性相应,也为自己累积福德资粮,更能使听闻者对于佛法生起敬信,乐意亲近佛法。对着一切众生赞叹佛德,如同在一切众生的心中播下成佛的种子,无形之中,就与一切众生结下学佛得解脱的法缘。对于自身而言,在不断的赞佛之中忆佛、念佛,心与佛相应,不仅口业清净,意业也清净;进而扩大心量,对一切众生所做的涓滴善法,悉皆欢喜赞叹,即是称赞未来佛。如此,更是深契称赞如来之积极意义。




普贤十大行愿(八)
二者称赞如来3──赞佛的功德
于自由时报90.03.31(六)刊载
 
  佛已圆满无量功德,是世间无上的福田,为众宝所生之处。一句赞佛的话,能令自己与他人种下成佛的种子,亦可获福无量,正契合菩萨度一切众生、广集福慧资粮的愿行,实为掷一得万、最殊胜的功德。

  有位沙弥名叫「香口」,在多劫前,因赞叹佛的功德,而生生世世口出花香。故今生只要见他人有一点长处,便毫不吝惜地欢喜赞叹,而且口中常出莲香,人们闻到他口中的香气,无不欢喜敬信,乐意亲近。

  久远劫前,释迦牟尼佛曾为一外道仙人,上山采药时,见到弗沙佛在宝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仙人见此殊胜景像,生起无比的欢喜敬信,于是双手合掌,一心而观,赞叹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七天七夜谛观弗沙如来,未曾稍有转瞬。因此功德,而得超越九劫,提前证得佛果。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续-《●[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经云:「假使以虚空为口,须弥为笔,香海为墨,大地为纸,略举如来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八十种好中之一好,赞之经劫,所不能尽。」如来为三觉圆满之圣人,众德悉备,行果极圆,实非吾人三寸之舌所能赞尽。然非由称赞之行,亦无以表示吾人之敬信。以佛德深远故,令行者发起殷重至诚之尊敬心;复以口发称扬赞叹之音,舌根得以清净;于赞叹之际,激起希欲成佛之愿,而身效法佛陀之行持。因此,行者于「称赞如来」之时,身口意悉得清净,即与如来清净之三业相应。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论称扬如来之因地或果德、赞叹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皆能启发行者清净欢喜之心,契入本具之自性如来;以此自性如来为根本,发而为身口意自利利他之六度万行,福慧具足,则能圆满成就万德庄严之果地如来。




普贤十大行愿(九)
二者称赞如来4──殊胜的舌根
于自由时报90.04.3(二)刊载
 
  《楞严经》较量六根功德,将舌根与耳根、意根判为最上品功德。因为舌根能宣扬世间法,穷尽一切世间的俗谛智慧;又能宣扬出世间的解脱法门,穷尽出世间的真谛智慧,令众生得解脱。

  佛灭度后,印度有二兄弟,一名无着,一名世亲。二人皆青年出家,受持三藏,博学多闻。无着致力弘扬大乘教义,世亲则执小乘教法,毁谤大乘。后来,由于无着的善巧开导,世亲方悟大乘殊胜妙义,而深自悔责,欲割舌以谢罪。无着即告诉世亲:「同是此舌,既可毁佛,亦可赞佛;毁佛得罪,赞佛即可邀福。今以此舌转而弘赞大乘,罪则可灭。」世亲自此即积极弘扬大乘佛法,广造诸论诠释大乘经典,后有「千部论主」之美誉。

  古德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舌根可造罪,亦可修福。一般人利用舌根自赞毁他,处处造口业;佛法则教我们以舌根来赞叹别人的功德,启发舌根之大善,故能得福。犹如菩萨因赞佛功德,而启发舌根的殊胜功德,获四无碍辩:一、法无碍辩:对于如来所说教法皆能通达无碍。二、义无碍辩:于教法中所诠释的义理能够通达无碍。三、辞无碍辩:善用辞令,并通达各种语言,令听者明了。四、乐说无碍辩:随心所欲、毫无障碍地为各种根机的众生解说佛法,利乐一切众生。菩萨又以此四种无碍辩才称赞佛陀,复因赞佛的无上功德,使其舌根更益增胜,一直达到最圆满无缺的成佛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十)
三者广修供养1──供养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4.5(四)刊载
 
  供养,为供给资养之意。「广修供养」即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用饮食、衣服、医药、资财、赞叹语、柔软语,乃至受持修行妙法等,奉养三宝、父母、师长等长辈,或布施予平辈及一切众生。

  佛世时,有一比丘,一日拈线穿针,欲缝补破损衣物,但因年迈视力衰弱,始终无法将线穿过针孔,不禁黯然神伤,言:「不知有谁可来为我穿针?」佛陀以神力得知老比丘的窘境,即来到其住处,以慈祥的音声安慰他,说:「比丘!就让我为你穿线缝补衣物吧!」世尊已圆满福德、智慧,为三界所尊,犹不舍穿针之善,在在处处仍以身口意行布施供养,利乐一切众生,此亦是「广修供养」之慈悲身教。

  任何事相上的供养,皆有其微妙之义涵。以供香为例,香烟袅袅上升,代表行者无间无杂的精进心;香火不断燃烧,彰显行者焚尽无明烦恼的智慧;香气普熏,犹如行者心香周遍法界……如此,藉由事相的燃香供养,就能启发行者自性中戒定慧之真实心香。同理,燃灯供养,即显殊胜之智慧心灯;供花,则是庄严自性之因花。若能了知一切事相供养之意义,则皆能启发吾人理上之究竟供养。

  修行学佛,欲解脱烦恼,乃至成就无上佛果,须具足福慧资粮。供养,即是积集福慧资粮之首要行持。藉由广修一切供养,以舍去自心悭贪的烦恼;由于能布施,自然就长养了恭敬心、慈悲心与平等心,能去除慢心、瞋心;视一切众生为自己累世的亲眷,对于有缘、无缘、缘深、缘浅的众生,皆能恭敬供养,即是了达因果之理,能除去痴心。如此去除贪瞋痴慢等烦恼,就能启发智慧,进而不执着自己所修之一切供养,回归这念清净的自性,则是供养自性如来,为供养之极致。

  经云:「一切诸佛皆修供养。」可知修行学佛,欲效法如来因地行持,成就如来的果德,当在日用中依循诸佛之行持,广修供养;进而发广大愿心,化导一切众生,也能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广修供养、修善积福,以去除内心的贪瞋痴等烦恼,而远离一切灾厄,令家庭安乐、社会祥和,乃至圆成佛道。如此而行,无有疲厌,则与普贤菩萨「广修供养」的行愿相应,当下即入菩萨位。




普贤十大行愿(十一)
三者广修供养2──三福田(上)
于自由时报90.04.7(六)刊载
 
  福报不是凭空能得,必须种广修供养的因,方能享受福报现前的果。佛法将供养的对象比喻为「福田」,因为「田」能生长一切植物;「福田」则能生出一切世间、出世间的福报与善法。就布施供养的对象不同,福田又分为敬田、恩田与悲田,称为「三福田」。

  供养佛法僧三宝,称为供养「敬田」。《过去现在因果经》言:「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佛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过去生曾为贫农,遭逢饥荒,生活艰难。有一次,见一独觉圣者出外乞食,却空钵而回,就忍下自身之饥渴,将仅有之粗米饭供养圣者。由此供养功德,使其九十一劫不受贫穷之苦,最后得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证圣果。供养独觉圣者,即能获此胜福,若是供养佛,其福报更是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续-《●[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久远以前,有位比丘收一小沙弥为徒。比丘对沙弥教导甚严,沙弥除了每日出外托钵乞食外,还须背诵经文,若未能如期完成背诵进度,便会受比丘的责备。一日,小沙弥因托钵而延误背经,受了比丘训斥后,心觉委屈,便独自一人边走边啼泣。此时,恰巧遇到一位长者,长者问明原委后,便安慰小沙弥:「今后一切所需均由我发心供养,你就可以每日安心背经,不用再沿街托钵。」从此,小沙弥每日都欢喜背诵经典,精进用功,最后成佛,即释迦牟尼佛。这位长者由于供僧、助人修道的缘故,因此感得后世对佛陀所说教法皆能忆持不忘、多闻第一的果报;此位长者,即是阿难尊者的前身。

  佛为福德、智慧圆满的圣者,所宣说的佛法能使众生走向觉醒之道,而僧伽乃绍隆佛法,弘范三界之人。因此,供养三宝,非但能获大福报,同时,也植下出世间法的种子,得有因缘听闻佛法,依循三宝的教化而修行,终必离生死缠缚苦,证涅槃解脱乐。




普贤十大行愿(十二)
三者广修供养3──三福田(下)
于自由时报90.04.10(二)刊载
 
  孝养父母、尊敬师长,称为供养「恩田」。父母、师长对我们有教养之恩,《父母恩重难报经》载:「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经典亦言:事奉父母、师长当如事佛。佛曾开示弟子:假如将所有财宝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尽所能孝顺、供养父母所获之福德。师长则启发吾人之智慧,开导做人处事之道,其恩不亚于父母,故知供养师长,福亦无量。

  孝为百善之先,若能以恭敬心奉养父母、师长,必能增长福慧。例如,中国古代,有位贤人舜,虽然父亲与继母偏袒幼弟象,曾多次要将舜害死,但舜仍不改其孝养之恭敬心,竭尽所能奉养双亲,慈爱幼弟,期盼父母得展欢颜。由于此孝行,而感动尧帝,不仅将二个女儿嫁予舜,而且在多次的勘验后,证明舜的确堪任大事,遂将天下禅让给舜。

  对于一般众生,乃至鳏寡孤独、残疾者,发慈悲心布施财物,或给予安慰,使其生活无虞,心情开朗,进而为其解说佛法,令其欢喜学佛修行,即为供养「悲田」。例如,佛世时,有一条狗,因为盗人食物,被打断腿,弃置于荒野,饥乏将死。命终前,幸蒙舍利弗尊者慈悲,给予饮食充饥延命,并为说佛法,以此欢喜心及善根,往生为人。后随舍利弗出家,修行得道;此人即是七岁出家,便证阿罗汉果的均提沙弥。经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而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所以,供养一切众生,就是与一切的众生结下善缘,也是供养未来佛。

  田,能出生芽苗百物,供养敬田、恩田、悲田,犹如植福种于田亩,必能缔结香甜美果,令供养者得福无量。是以菩萨发广大愿,对于佛法僧三宝、父母师长乃至一切众生,悉以恭敬心、报恩心与大慈悲心承事供养、愍念布施,此即是「广修供养」之具体行持。




普贤十大行愿(十三)
三者广修供养4──供养与救济
于自由时报90.04.12(四)刊载
 
  救济贫穷,是对于世间鳏寡孤独、残疾困苦者,出于一种怜愍、不忍的心,而布施财物资具,使其暂时免于生活的匮乏,属于世间的善法。佛法中的「广修供养」,其意义及涉及的层面,则是更广大而深远,济贫,仅属于供养三福田之悲田所摄。

  世间鳏寡孤独、残疾困苦者之所以受苦,是因业感所致;由于过去造了恶业,致使今生受苦。而佛法之供养悲田,是先将财物、资具布施给受苦的众生,令其暂离生活的窘境,然后为其说法,教其修福修慧,从根本上拔除苦因,并植下解脱种子。例如,明朝顺治九年,江南蝗旱,粮食欠收,灾荒四起,数百千计的村民纷纷奔上宝华山求食。时见月律师任宝华山住持,悲愍众生,今生受此饥馑之苦,皆因前世不信三宝,悭贪不施,于是在各施每人三文钱之前,对大众开示:「今施予汝等每人三文钱,但每人须口中念佛,各以其中一文钱,恭敬供养僧宝,植清净福田,令未来永离贫穷苦。」又取出寺中所有余粮,炊煮成饭,尽施灾民,令得饱餐。

  所以,「供养悲田」不只是救济贫困,而是要令众生植福培福,以得解脱;其内涵不只是怜愍,而是更大的慈悲与智慧之展现。佛之弟子广修供养,施者、受者皆能得福、得解脱;其所供养的对象,非止于贫苦之众生(悲田),还有父母、师长(恩田),及三宝(敬田),亦普及一切众生;在时间上,亦不止一时一世,乃是穷未来际,永无止尽。

  以财物资具供给众生,只是度众生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使众生皆能听闻、受持佛法,修善积福,乃至修道证果,令众生皆得解脱,此乃佛法救度众生的终极目标。所以,「广修供养」不只是世间的善法,更是使贫人得富贵,使富人成贤者,使贤人成道证果的无上法宝。




普贤十大行愿(十四)
三者广修供养5──法供养(上)
于自由时报90.04.14(六)刊载
 
  《法华经》言:若能如法修行者,名为法供养。「法」,即佛菩萨所宣说之真实谛理。依法修行,能长养法身慧命,令混浊染污的烦恼心升华为清净平和的智慧心,远离生老病死之束缚,臻于解脱自在之境地。

  《涅槃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过去生时曾为雪山童子,在雪山中修菩萨行,一日遇一罗剎鬼,口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句偈,童子闻此殊特妙法,心大欢喜,请其说出后半偈,罗剎言:「我身此时饥乏困苦,须饮人血食人肉,方能诵此偈。」童子为闻半偈,遂允诺舍身,罗剎于是说出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童子闻偈后,将手指咬破,用血书此四句偈语于岩石,以流传后世,便攀至树上往罗剎鬼之血盆大口纵身跳下,在半空中却被人接取安置于地,定神一看,罗剎鬼恢复其真实面目,原来是释提桓因前来勘验童子求道之心。世尊于因地中修菩萨行,每每为求佛法而敲骨取髓,三千大千世界,无一寸地非世尊往昔为佛法、为众生舍身弃命之处所,实为力行法供养之典范。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续-《●[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又如唐代时,中印度般剌密谛尊者,为将国王下令禁止流传之国宝《楞严经》弘传至中国,以极细的字体,书写此经于极细之绢布上,然后剖开胳臂,将经典藏匿于其中,待肉长好才出关,方能顺利将经典带到中国。至中国后,又再度剖开胳臂,取出经典,用乳汁化去绢布上的血渍,将经典翻译成汉文。若没有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为法忘躯之行持,后人亦无以得闻稀有珍贵、难遭难遇之佛法。

  古德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因此,吾人于闻法之际,生起珍重希有之感恩心,以敬慎心闻法,不仅能与尊贵无比的佛法相应,当下之清净心即是佛性之作用,进而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口意三业皆得清净。如此,看经闻法之同时,也是在修「法供养」。  




普贤十大行愿(十五)
三者广修供养6──法供养(下)
于自由时报90.04.17(二)刊载
 
  佛弟子中有一周利盘特,根器极为驽钝,出家之后,诵习经典,总是得前忘后、得后遗前,大众皆不知如何教导如此愚笨之人。周利盘特万念俱灰,竟生起自我了结之念,正欲自缢时,佛陀出现在前,慈悲地安慰劝谕盘特,令其为大众扫除环境以培福,并于扫地时忆持「扫尘除垢」一偈。周利盘特听从佛敕,依偈行持,镇日拿着扫帚将精舍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一日,见到清洁严净的环境,盘特忽然契悟「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之理,顿时除尽心地尘垢,证得阿罗汉果。《法句经》云:「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佛法平等普被众生,无论何等根机,只要依教行持,皆能蒙受法益,如法而修行,即是法供养。

  不仅如法修行、弘扬佛法属于法供养,以财物、智慧、体力建设道场、护持佛法,若能称合于法,亦为法供养所摄。例如,昔日给孤独长者以清净心、欢喜心布施祇桓精舍,作为佛陀、众僧居止、修行及弘法的场所;又如佛灭后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万四千佛塔,大兴佛法;乃至今日之信施檀越,输金捐诚,供养三宝、护法卫教,皆为法供养之实践者。

  《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布施供养世间资财,可得人天福报,然由于未出三界,福报享尽,犹须轮回生死;若欲永离生死,必须行法供养。但若能于供养财物之后,放下对能施者、所施人、所施物之执着,了达三轮体空之理,则称法而行之财施,亦皆是法供养。行者发广大菩提心,求法、闻法并且如法修行,进而发大慈悲心弘法、护法,即是真实以法供养如来,是为殊胜难得之最上供养。  




普贤十大行愿(十六)
三者广修供养7──发心贵恭敬虔诚
于自由时报90.04.19(四)刊载

  一般人往往认为,供养的功德大小,视所供养物资之丰厚与否而定,其实,更重要的,在于供养者的发心是否恭敬虔诚。《大丈夫论.功德品》云:「有人等以财物施一福田,心不同故,得报有种种。」意思是说,有人以同等的财物布施同一对象,由于布施的心念不同,所得功德也有种种的差别。

  佛陀住世时,阿阇世王举办燃灯法会,于祇洹精舍四周遍燃油灯供养佛陀,灯火辉煌,人民竞往观看。有一贫女难陀见此景象,满心欢喜,也想燃灯供佛植福田。于是将行乞所得,全部换得一钱,至油店购油。店主见了贫女,疑惑的问:「你好不容易乞得一钱,何不用它买食物充饥,买这一点点油,要做什么?」贫女说:「燃灯供佛!」店主听完,心生欢喜,立即给贫女加倍的油量,请她一起代为供佛。贫女取了油灯,便欢喜地前往祇洹精舍。这时,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有一大长者,来植无上福田,赶快开门让他进来。」不久,贫女来到精舍,燃起手中油灯,虔诚地供养佛陀,并发大愿:愿一切众生皆能悟入佛法妙义,以此灯之光明彻照十方,令幽冥众生皆能离苦得乐。次日清晨,目连尊者检视灯火,众灯皆灭,惟有贫女所燃之灯,光明如故,尊者吹不灭此盏油灯,于是施展神通力来灭灯,但始终熄灭不了。此时,佛陀开示:「因为难陀供养之心,至诚恳切,所以所燃之灯,常明不灭。纵使以罗汉,乃至辟支佛的神通威力,也不能灭此灯。而且此女寿终后,由于供佛功德,二十劫中不受三恶道苦,且能转生天上,享受天乐,最后出家修行,成就佛道,名为三曼陀优诃佛。」由此可知,以至诚恭敬心修供养,果报实在不可思议。

  以同等的财物布施相同的福田,由于心念不同,所得果报便有差别。若能以广大、恭敬、虔诚、清净之心念,广修供养,所供养之物资即使微薄粗鄙,亦胜过以散乱心供养七宝之功德;若以净心供养上妙七宝,功德更复增胜;若以虔恭至诚之心,发菩提心如法修行,利乐众生,功德更是难思难议。
 


普贤十大行愿(十七)
四者忏悔业障1──忏悔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4.21(六)刊载
 
  《坛经》云:「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忏悔」是华梵合译,「忏」是梵语「忏摩」的略译,即请求他人容忍、宽恕自己所犯的罪过;「悔」为悔过,字义与「忏摩」相似,所以合译为「忏悔」。「忏悔」,即是发露所作的旧恶,改往修来,不再造作新殃。「业障」,是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能障碍行者修行正道,故称为「业障」。所以,「忏悔业障」就是以至诚悔过的心,发露、忏悔,乃至修种种善法,藉以转除无始以来的恶业。

  佛世时,有一位阿阇世王,性情暴虐,为了夺取王位,不惜杀害父王;并听信提婆达多的唆使,谤佛害佛,后来全身长满毒疮,痛苦万分。他的御医耆婆知道这是业障所致,非医术能治,所以劝谏阿阇世王,唯有到佛前求哀忏悔,才能忏除罪愆。当阿阇世王于佛前至诚发露忏悔时,佛以慈心入于三昧,放大光明,遍照王身,国王顿感身心清凉,毒疮一时间竟然痊愈了。此时,佛陀更进一步为他说法,使其了达因果及缘起性空之理,令他降伏烦恼恶心,并发起无上菩提心。从此,阿阇世王力行仁政,并成为佛门的大护法。

  至诚忏悔,就能消除业障,佛法云:「病从业生,业从心生。」生病固然要看医吃药,但只是治标,未必能药到病除。最要紧的,还是要知道惭愧、忏悔,反省身口意三业,去恶行善,发菩提心,护法护教,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续-《●[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大涅槃经》云:「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人人本具的这念心犹如天上的明月,本自清明,只因一念不觉,而造作诸恶,致使恶业缠身;若能一念回光,以至诚心忏除业障,则能回复清净的本心,如云除月现,明月依旧清朗如昔,无有损减。忏悔业障的目的,就是要使这念心回复本来的清净。修行学佛,须时时反省检讨,起了恶念马上觉察、照破,以善念转除恶念,最后连善念也不执着,契入这个境界,则无始以来的罪业,自然销融尽净。




普贤十大行愿(十八)
四者忏悔业障2──回头是岸
于自由时报90.04.24(二)刊载

  佛法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法皆唯心所造,造善、造恶,乃至成佛作祖,或受三涂苦报,都取决于当下这一念心。心如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众生由于心起恶念而造业受报,因此,要想忏除罪愆,应当转除造恶的心,使成为修善的心,断恶修善,便能消业、转业。

  往昔印度有一位国王,名叫月氏王,因战争之故,南征北讨,杀人无数。一日,忽然自觉:「我造了这么多杀人的重罪,将来必定要受地狱苦报。」因而心生怖畏,至诚忏悔,不再造作恶业,甚而发心持戒,作种种布施:造立僧房,供养众僧饮食、医药、衣服等生活所需,令能安心办道。大臣们见了,心中存疑,于是纷纷议论:「大王!您先前杀戮无道,造种种罪,现在虽然广修福田,难道真能补救过去所造的罪业吗?」月氏王听了,立即命一大臣在大鼎镬中注满水,连续烧煮七天七夜,热水沸腾不已。王便以一指环掷于镬中,命令大臣取出指环。大臣们个个惊惶地说:「请大王赐我们死罪吧!因为要在热镬之中取出指环,等于是宣判我们死刑啊!」国王反问:「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取出指环,而不在镬中烫死吗?」此时,一位有智的大臣回答:「只要下止其火,上注冷水,这个方法,既不会烫伤,又可轻易取出指环。」月氏王于是告诉众臣:「我先前作恶,犹如在热镬上加火;如今觉悟了,因而惭愧忏悔,不再造恶,广修善法,即可灭罪消愆,如同熄火,并在锅中注入冷水,就能取出指环。」

  谚云:「苦海茫茫,回头是岸」,所谓「头」就是念头,「回头」就是转我们的念头;而「彼岸」则比喻相对于黑暗苦恼的光明解脱之处。众生在茫茫的业海中,为业所缚,受种种苦报;若能提起觉心回光反照,反省检讨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转恶念为善念,至诚的惭愧忏悔,这一念至诚的心念,即可抵销恶业的势力,解除恶业的系缚,进而消灾免难、灭罪消愆;如此,则光明的彼岸就在眼前。




普贤十大行愿(十九)
四者忏悔业障3──忏悔的功德(上)
于自由时报90.04.26(四)刊载
 
  明朝的袁了凡,年轻时遇到一位精通气数命运的老者,为他详加推算一生的富贵荣禄,说:「你今生仕途平平,享年五十三,可惜无子嗣。」果然,所经历之任何事,皆不出老者之预言。因此,袁了凡益加相信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对人生一无所求。直至一日,遇云谷禅师为他开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方知命由己作,福由己求之理。一改以往消极的宿命观,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于是,在佛前至心发露往日所作众罪,并誓行万善,以报天地之德。由此忏悔、行善的缘故,仕途荣显,享寿七十四,晚年还得聪慧之子,此子且考中进士。这就是以忏悔改过行善,摆脱命运的拘限,而增福延寿的典型例证。

  古德云:「福祸无门,唯人自取。」造了恶,必定招感恶报,但若终日患得患失,惶惶于未来的苦报,也于事无补。若能直下承担过失,继而发露忏悔,断恶修善,当这念心清净了,心中就是光明,如此灾祸自然远离,虽不求福而福必自来。

  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婴一日出门时,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偷观察她的丈夫,只见车夫坐在有伞盖的马车上,一副趾高气昂,威风得意的模样。车夫回家后,妻子即要求离婚。车夫问妻子是何原因,妻子说:「今日你驾车出门,我从门缝中看见:晏子虽身高不到六尺,而贵为一国之宰相,且态度谦虚,志气深远;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一个平凡的车夫,却志得意满,所以我想求去。」车夫闻言,心生惭愧、忏悔,之后处处收敛、谦让。晏婴觉得奇怪,就问其原委,车夫据实相告。晏婴对他能勇于承担自己的缺失,进而忏悔改过的精神,大为赞叹,随即推荐他为大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十住毗婆沙论》也说:「于诸福德中,忏悔福德最大,除业障罪故。复次,忏悔,如如意珠,随愿皆得。」为何忏悔有如此大的福德?因为真诚的忏悔,是「忏其前愆,悔其后过」,真正体认到自己的过失,不再犯错,进而修一切善法,如此止恶行善,又不执着能修、所修,自能消除造作恶业所形成的障碍,而回复自心的清净。《六祖坛经》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当这念清净心了,则所思、所言、所行,皆为清净心的妙用,自然就能生出种种福德。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
四者忏悔业障4──忏悔的功德(下)
于自由时报90.04.28(六)刊载
 
  一般人听经闻法时,若觉得有障碍,或法不入心,即是由于自己心中无明、烦恼太重所致;此时,应当至心忏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见佛大圆镜,忏悔能至于宝所。」能忏悔,就能消除无明、烦恼,这念心清净了,听法就能深契法义,进而如法修持,圆成佛果。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续-《●[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陀时,有五百比丘共住于一精舍。其中有一老比丘摩诃卢,生性愚钝,所以修行多年,却连一句经偈都记不得,因此常为众人所鄙视。遇到檀信供僧时,大众总是让他留守精舍,做清洁洒扫的工作。一日,众人入王宫应供,摩诃卢独坐精舍,心中黯然地想着:「自己如此愚钝,连半句偈都无法忆持,又常为众人所轻贱,如此苟活有何意义!」于是取来绳子至后园大树下,欲了结生命。此时佛陀即化作树神,诃斥摩诃卢:「比丘!为何做此愚蠢的事!」待摩诃卢说完满腹的辛酸与委屈后,树神告诉摩诃卢:「过去在迦叶佛时,你曾是一位博通经律论的三藏法师,有五百弟子。可是常仗着自己博学多智而轻慢弟子,并且吝于布施法要,不好好教导弟子,因而得生生世世愚钝的果报。现在,理当惭愧忏悔,怎么可以反而生起轻生的念头!」摩诃卢听完过去生的因缘,当下心生大惭愧,立刻真诚忏悔。此时,树神即现回佛身,放大光明,为说妙法。摩诃卢顶礼佛足,思惟妙义,便证得阿罗汉果,并以宿命通得知今日同住的五百比丘,即是自己过去生的五百弟子。佛陀告诉摩诃卢:「你现在当着衣持钵到王宫,坐在五百比丘的首位,接受供养,并为他们说法。」摩诃卢随即到王宫应供,并坐于上座。众比丘见到摩诃卢突然到来,皆心生不悦,深恐摩诃卢愚钝不懂祝愿的礼仪,而失众人的颜面,因此个个焦急不已。但当国王供养摩诃卢时,只听到摩诃卢音声清彻,口宣妙法,在座五百比丘个个心生惭愧,忏悔以往的过失,当下以清净心恭听摩诃卢畅演佛法妙义,即证得阿罗汉果,国王大臣们亦证初果。

  所以,欲圆满世间事业,增福延寿,或享人天果报,乃至成就出世间的菩提道果,皆不离忏悔一法。《涅槃经》云:「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犯了过失,若能深明因果,生重怖畏,起大惭愧,并且忏悔改过,就能消除业障、增长福德、离苦得乐,乃至契悟佛法妙义,证菩提涅槃,功德实不可思议。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一)
四者忏悔业障5──忏悔的方式-事忏
于自由时报90.05.01(二)刊载
 
  佛法中,忏悔的方式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事忏」与「理忏」。

  所谓「事忏」,即是指于事相上或以身体礼拜瞻敬佛菩萨圣像,口赞诵诸佛圣德,意念观想圣容,或随着忏文入观、反省检讨……,以身口意三业恳切地忏悔过去及现在所造的罪业,此即为「事忏」。

  《佛名经》言:「夫欲礼忏,必须先敬三宝。……若能归向者,则灭无量罪,长无量福,能令行者,离生死苦、得解脱乐。」行者欲行事忏,首先应当斋戒沐浴、洁净自身,并以香、花、灯、烛等物供养三宝,藉此引发对三宝的敬慎之心。其次,于佛菩萨前虔诚礼拜,随着瞻仰佛菩萨庄严圆满的圣容身仪,观想诸佛菩萨誓愿拔济众生大慈大悲,如此藉由三宝的慈悲、清净、光明,而激发生起殷重惭愧之心,竭诚忏悔己身过恶,誓不再造,并且请佛菩萨为自己的忏悔做证明,因此而使自己心地也得以回复清净光明。忏悔之后,更要发大愿心,学习佛菩萨的愿行,令众生皆能离苦得乐;不仅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从今以后不再毁犯众生,更进一步愿代众生忏悔,并发愿弘扬正法,广度众生同入菩提之路,尽未来际无有疲厌。如此念念至诚,有忏悔、有愿行,就能感得三宝慈光加被,而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三国时代,吴王孙皓不信正法,经常想借机毁寺灭佛。一日,其园丁在花园掘得一尊佛像,便将佛像呈给孙皓。孙皓一时心起恶念,遂将佛像弃置于污臭之处,以粪尿淋灌佛像头顶,并与大臣们拍手大笑,以此为乐。倏忽间,孙皓莫名其妙地全身肿胀,下体剧痛,呼天喊地,痛得在地上翻滚,群医束手无策。太史为他占卜之后,知是犯了大神所致,孙皓于是派大臣到全国各个神庙祷告祈求,但仍然无法痊愈。此时,有一位虔信佛法的宫女向他谏言:「陛下为什么不向佛菩萨求福呢?」孙皓即令宫女将先前亵渎的佛像,用香汤清洗之后,迎置殿上,至诚焚香礼拜,发露忏悔;并请当时的高僧康僧会入宫,为他宣说罪福之理。孙皓聆听甘露法要之后,顿时心开意解,因而求受五戒,其恶疾竟不药而愈!自此,孙皓痛改前非,发心修建佛寺庙宇,并恭请康僧会入宫说法,大臣们也因而开始崇信佛法。

  《念佛三昧宝王论》云:「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至诚发露忏悔,就能回复清净;这念心清净了,就能与佛菩萨清净的法界相感应,或得身心舒泰,或见佛菩萨圣像现前,这些都是因为心地虔敬、清净所得的感应。《六祖坛经》云:「能净即释迦」、「慈悲即是观音」只要心存忏悔,知过能改,更发愿学习佛菩萨的慈悲、平等,就能灭罪消愆,处处与佛同在。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二)
四者忏悔业障6──忏悔的方式-理忏
于自由时报90.05.03(四)刊载

  所谓「理忏」,就是观察业性本空的道理,了达一切罪福皆由心起,而心性本自空寂,则一切罪福之业无所依付;自心既是空寂,则业性无由而生。

  《华严经》言:「菩萨知诸业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而共积集,止住于心;但从颠倒生,无有住处。」意思是说,业障不从外来,也不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而来,而是由众生的颠倒、妄想心所生。这念颠倒、妄想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没有任何住着之处,所以这念心是空性。罪由心生,这念心既然是空,则罪业无由而生。了达这个道理,行者于忏悔之后,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就称为「无生忏」,是为最究竟的忏悔。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出家之前曾患风疾,当他参礼二祖慧可禅师时,便恳求慧可禅师为他忏除罪业,以除病苦。慧可禅师对他说:「把你的『罪』拿来,我就给你忏罪。」他想了很久,回答:「想要找个『罪』出来,却是了不可得啊!」慧可禅师立即说:「你的罪已经忏除了。」三祖豁然顿悟: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其性本空,于是罪业当下销融尽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8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