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84|回复: 0

[戒律] 【大愿法师】这个五种根本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你跟整个社会就融洽了。(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父子之道在亲,父子的亲情、血脉的亲情是天下之至亲。当然,这个也包括了父女、也包括了母子、母女。那么,父亲要体现这种亲情之道,他的表现是什么,就是慈;儿子要体现这种亲情之道,他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呢?就是孝。只有父慈子孝,这种天下至亲的关系才是健全的,才是健康的,才是双向交流的。而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你要讲父子有亲,那就是什么,父亲要死死地控制儿子,儿子完全不能反抗,不是这样的,这是不健全的,他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才对。因为天性,都是发挥天性的亲情,并没有扭曲,如果只是控制,那就有问题,就扭曲了。

其实我们管理企业也是如此,不要靠控制而要靠影响。

打个比方,如果你一个企业家要管理一千人的这么一个厂,这么一个企业,你一个脑袋控制一千个脑袋,那一直就在拔河,那你也很辛苦,人家也很累,那你何必呢,所以不是控制而是影响,这样就对了。

“君臣之道”是义,君臣大义。你看岳飞的母亲在岳飞出去参军的时候,刻了四个字“精忠报国”。为什么刻这四个字,因为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之中,“君臣大义”这四个字看得是非常重的,那么在君要体现这种义,他的表现就是什么?就是体现在仁;在大臣呢,那么就是体现在敬。所以君仁臣敬,那就把这个君臣大义体现出来了,只有君仁臣敬,这个君臣大义才是圆满的。

夫妇有别,夫妻之道是内外有别的。男女平等,只是精神上的平等,而不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男女。如果你用一个外在的相上的标准,那么对女性是不公平的,对男性也是不够尊重的,他应该是体现在一个精神上的尊敬。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称呼是很有意思的,你看,称丈夫为先生,这个是很有礼貌而且有很深的文化含义的。称妻子为太太,为什么叫太太,因为起源于三太。周文王的老婆叫做太姒,他的母亲也是名字里有一个“太”,他的祖母,名字里面也是有一个“太”。这个三代的家庭主妇都是非常贤良有道德的。所以三代这个妻子里面名字都有一个“太”字,因此后世对于妻子的尊称就是太太。

但是我们现在都是叫老公老婆了,但是其实你不知道,在原来这个词源上面这个是骂人的话,现在的人不管那么多了。你知道什么是老公吗?原来那个妓院里面那个老鸨的丈夫叫老公,你要这么叫不是乱套了吗?你为什么不可以称先生,对你的妻子为什么不可以称太太,真是瞎称呼,我们连这个文化的源头,这个词汇的源头的意思你都搞不懂了,真是的。所以,一定要知道我们刚刚所说的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兄弟之道,主要体现在秩序上。主要体现在秩序上这个很好理解,一般来说哥哥,他是多活了几年,所以他经验更丰富,处理事务就更老练,一般就长兄为大,长幼有序,让哥哥优先,在前面来打头阵,弟弟要尊敬哥哥。这样长幼有序,兄弟之间才能和睦相处。

朋友有信,体现的就是儒家伦理观的第四条原则:诚实守信。朋友之道,体现在诚信上,你交朋友也好,与人做生意也好,互相有诚信,交往才能长久。互相有诚信,首先是什么?你要做生意,你要有交易,首先要有交往,要有交往你要有交心,你要有交心这个关系才能持久。要有交心就一定要有诚信,所以其实你看,不管在什么时代,不管在什么文化背景之下,不管古今中外,人与人的关系都离不开这个五伦,五种根本关系。父子关系,你看上司与下级的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古今中外不管什么时代,什么背景文化都离不开这个五种最根本的人际关系。你把这个五种根本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你跟整个社会就融洽了。

你看我们现在有一门独立学科叫伦理学,伦理学讨论的根本问题就是什么?善与恶。它主要处理的是什么?主要处理的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事实上儒家文化,本质上就是伦理学,而且就是两个方面的伦理学,政治伦理学、道德伦理学。

其实展开来广义地说,中国春秋时候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这个诸子百家,其实广义地说它都是中国古代的伦理哲学,都是特别注重于人,而不是像西方文明注重于物,它是特别注重于人的,以人为本的。所以我们以人为本,就要修身。而修身的三要素是什么呢?它的三要素也就是,你看我们《中庸》上讲的:“亲亲为大,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之所生也”。也就是说修身的三要素就是什么,三个字:仁、义、礼。

我们说五常“仁义礼智信”,这里面就讲了“仁、义、礼”。仁就是什么?亲亲为大。义就是尊贤为大。第三要素就是礼,礼的本质就是自然地建立等级秩序。一定要知道它不是强行建立等级秩序,它是很自然而然地就呈现出等级秩序来了。为什么?因为要奖善罚恶,对于善的要让它等级高一点,这个就是一种奖励。在孔子那个时代,物质文明并不发达,但是我们通过这样的,这个自然的等级秩序,就让善人得到褒扬。

《中庸》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之所生也。“亲亲之杀”,很多人看到这个“杀”字觉得很奇怪,“亲亲之杀”,“杀”是什么意思?杀字很简单,你看我们要去市场上买一样东西,我们要怎么样?要跟他杀价,就是降价的意思,那这个“杀”就是“降”的意思。“亲亲之杀”就是跟随这个关系的亲疏远近,越来越下降,越来越降、降、降,这个就是礼。最亲密的最高,越疏远这个礼仪程度就越没有那么庄重了,就递减了。所以这个杀就是降的意思,就是逐渐递减的意思。人与人的关系随着亲缘关系的渐渐疏远,所以礼节的庄重程度也就应该逐渐地降低。

“尊贤之等”,同样的道理,对于贤人,随着他的品德高低,礼节也应该逐渐降低。大贤为师,小贤为友,不贤者教之呀!对于大贤,我们要拜他为师父,对于小贤,要跟他做朋友,对于不贤良的人,也不要嫌弃他,而是要教化他,让他变得贤德起来。

因此,《礼记·礼运》上面就提到“五伦十义”,也就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十者就谓之“人义”,就是五伦十义。父慈子孝我们都明白了,夫义妇听、夫唱妇随了;长惠幼顺,这个是兄弟关系了;然后君臣关系等等,这个称为十义,这样我们就基本上把五伦讲圆满了。
——出自大愿法师《禅与伦常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8 0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