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69|回复: 3

[观世音菩萨] 【佛教典故】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教典故】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上篇}                     
2015-03-19                                                吉林弥勒寺吉林弥勒寺                        吉林弥勒寺                                [img][/img]                                
微信号                                miaofafashi
功能介绍                                吉林弥勒寺法会预告,【上果下海大和尚即是妙法师父】,妙法法师和他的因果实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粮食可吃,所以我们施舍的善根犹如种子,而弘法利生的僧人,就是我们播种善根的福田。他能把我们有限的福报,变为无限的福海。可是,现在世间有些人对供养僧众有很多知见上的误区或者有些人虽然对寺院或僧众做了一些供养后会产生很大的傲慢心等不净念头,很容易种下恶业。施主所思若不净,虽行善法亦罪恶。
在《莲师传》中,莲花生大师曾教诫施主,供僧的因缘果报和注意事项:施主勿为贪欲缚,以供应令福田喜。于具信所供奉物,无有贪心享用后,为得圆满菩提因,施主福田共回向,二者福德亦圆满。施主所思若不净,虽行善法亦罪恶。
      昔裴休丞相,送子出家,子是翰林,拜沩山佑祖,名法海,训以《警策箴》云:‘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别人睡时你休睡,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沩山老人要他每天挑水供养大众。有一天,他挑水挑得太累了,心里说,和尚吃水翰林挑,纵然吃了也难消。回来时,沩山老人问他:‘你今天说什么话?’法海答曰:‘没有说什么。’后来沩山老人揭穿他心里的话,并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
   《楼房经》中说:“若对僧众供养一粒诃子、一勺饮食,未来生中决定不逢疾疫、饥馑、刀兵三大灾劫。”所以,如果我们遇到真一辈子出家修行比丘僧,真诚供养衣食住行,如此都不会生逢恶劫,这在佛经中均有记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施者才应感谢--僧众要是感谢我们,我们就求不到福了。
      在憨山大师少年的时候,有次他在家门口偶然看见几位脚僧,肩挑著瓢笠等什物,远远地走来,便跑去问母亲:‘他们是什么人呀?’‘哪些是行脚的挂搭僧。’他听了暗自高兴,又到门外去看,见行脚僧来到树下,把担物放在树边,然后向他母亲问讯化斋,母亲忙著去烹茶烧饭,对僧众非常恭敬。行脚僧吃过斋饭后,挑起担物,举起一只手向他母亲致谢,母亲见了急忙避开,恭敬地对僧众说:‘勿谢!’僧众便径直上路去了。当行脚僧去远后,他不解地问母亲:僧众如何如此无礼,吃了斋饭也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僧众要是感谢我们,我们就求不到福了。母亲解释说。听了母亲的话,他心里暗自想:‘这样看来,僧众的确是人间最高尚最伟大的人了!’从这以后,便时刻发心想出家修行。

在《经典禅语》公案:
        日本的诚拙禅师主持镰仓圆觉寺期间,法席大盛,因此需要资金扩建经堂。江户的富商梅津听说此事,便决定捐献五百两黄金。一天,他亲自带着这笔捐款送到诚拙禅师的手里,禅师接过钱,随口说道:“好罢,我收下了。”梅津对大师这种态度十分不满。三两黄金足够一个人过一年舒服日子,而他捐的是五百两黄金,却连一个“谢”字也没有得到。梅津于是暗示说:“大师,那只袋里装的是五百两黄金啊!”诚拙依旧平淡地回答:“数字你已经对我说过了。”梅津被禅师的平淡激恼了,愤愤地说:“大师!即使我是个富翁,五百两黄金对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呀!”诚拙禅师听后淡淡一笑,
问:“梅津先生,因此你要我向你致谢是吗?”
梅津脱口而出:“那当然了。”大师不由得板起面孔,说:“我为什么应该感谢?施者才应该感谢!”这绝对不是摆架子!


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
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南北朝的僧稠大师,有一天,齐国的文宣帝特地来拜访他,他却坐着不肯到门外迎接,弟子们就对他说:“今天来的是皇帝,请师父屈驾到门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师仍然坐着,连动都不动一下,齐文宣帝并不因此而责怪僧稠大师。
皇帝走了以后,僧稠大师说:“告诉你们,并不是我喜欢在皇帝面前摆架子,不去迎接他,因为过去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就因为到门外七步去迎接优填王,致使优填王失国七年,才又恢复王位。我身为人天师范,我不愿出去迎接齐文宣帝而使他损了福德,我坐在这里,祈求他国基巩固,对他已经是太尊敬了!”现在的泰国,不管你身份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虽是国王将相,也要对你顶礼致敬;同样的,假如地位尊贵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脱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样了。从僧稠大师不迎接帝王的事迹,及佛教国家信徒恭敬三宝的行为看来,我们在家学佛的居士,也就不必要求出家人对我们的礼敬了!
化缘,是大德度化的殊胜方便。不过中国僧人特殊化。一般不出寺院化缘
佛陀和一些高僧大德为了让众生积累资粮,有时候也会采取各种方便。
梁武帝曾问志公禅师:“僧道修行,信是好事,如何又要去化缘?”志公说:“我佛释迦如来,有大慈大悲,悯念众生,犹如赤子,平等救度。。。若是好僧道人,早晚之中,务要勤参三昧,苦下殷勤之心,勿起懈怠之意。看见常住淡泊,或是庵堂佛像朽坏,应当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募缘修整。。乃是化缘者之功德也。古人云:难行能行,难做能做,方是出家之佛子,学道之好人。是以天宽地阔,男女善心者多。若不去化他,纵有钱米,他也无处下手作福田,乃是僧道有过,枉在空门,为人无慈悲心,不肯引他出苦。僧道善人,化到你家。汝若悭吝不舍,是自己当面错过了也。”

在《百业经》中记载:
       以前有一位施主供养世尊甘美的食物,一个婆罗门童子看到后,飞快地跑到佛陀面前祈求:“把它给我吧!”佛陀对他说:“你说一句‘我不要’,我就给你。”婆罗门童子迫不及待地说了后,佛陀就慈悲地将食物给他了。事后,诸比丘问佛:“为什么世尊初时不给他食物,要他说‘我不要’后再给他?”佛说:“此婆罗门童子的贪心很重,在过去的百千世中,无论他见到什么食物都说‘给我吧’,从来没有说过‘我不要’。今天他说了一句‘我不要’,以此善根,将来他会在山王如来教法下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前华智仁波切也曾以各种方便让贫穷的人积累资粮,如在举行极乐法会时,他老人家经常让参加法会的乞丐们去乞讨,并要求将乞讨得来的饮食供养他。华智仁波切并不是无法得到供养,而是为了让这些乞丐积累资粮才这样做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5-4-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7-21 07: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6 14: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