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89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唯识学研究]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三)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三)
张化蒙
第四节 法相学
继承、整理、弘传弥勒之瑜伽学者,当首推无著(Asanga)菩萨。而纵观无著菩萨整个佛学思想,而其特色者,并非瑜伽(Yoga),乃是法相(abhidharma),故笔者将无著学定名为“法相学”。法相学,严格来讲应称之为“大乘法相学”或“大乘阿毗达磨”。阿毗达磨佛教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早期佛教的绝对主流,其中说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的思想对大乘瑜伽唯识学在立教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阿毗达磨佛教在教义上总摄诸法法相时,最初通用的是五蕴(pa?ca-skandha)、十二处(dvāda?a āyatanani)、十八界(as?tāda?a dhātavah?),即是以蕴处界来摄一切法,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除开三科法门外,还以“五法”(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来总摄一切法,不过“五法”之首却是“色法”,这仍然体现了“五蕴”的思想特色。(注37)五法的分类,它也曾经影响过初期大乘杰出的学者——龙树(Nāgārjuna)菩萨,其说法是与阿毗达磨“五法”没有任何的差异。(注38)瑜伽唯识学对法相的分类是参考了有部的二种分类法的,即对二种分类法的继承不同,而有了瑜伽与法相的差异。关于瑜伽与法相的思想差异很多,但主要的一点即是五法与五蕴的摄法不同,即以五法摄一切法的是瑜伽,以五蕴摄一切法的是法相。《显扬圣教论》初即说以五法摄菩萨藏(bodhisattva-pit?aka),(注39)这可见瑜伽唯识学与有部阿毗达磨在思想上的交涉。但瑜伽学并不是对有部“五法”全盘继承,而是将心、心所法(caitasikā dharmāh?)与色法(rūpa-dharma)颠倒秩序,从而体现了“大乘唯心论”的思想特色,对“心”分为心(citta)、意(manas)、识(vij?āna),(注40)并说有各别含义,反对“心意识义一异名”的说法。(注41)而在心法中也说有八种,比部派论师的“识蕴”(vij?āna-skandha)也多出了阿赖耶识(ālaya-vij?āna)和末那识(manas-vij?āna;意或染污意),(注42)这是瑜伽唯识学所特有的思想,这也可以看出瑜伽在阿毗达磨的态度上是批判的继承(或吸收)。
无著师承弥勒,对《瑜伽》一论研之颇详,其所造论书则多是注释该论的,(如《庄严》、《显扬》、《六门教授习定论》等)真正建立自己之思想体系者,乃是在“法相”方面。考察无著建立“大乘阿毗达磨”之用意者,笔者认为是在发《瑜伽》之所未详处,以“大乘阿毗达磨”所明之“假施设”义而导引“声闻阿毗达磨”学者“离有执而悟入空性”。不解无著建立“大乘阿毗达磨”之用意者,遂多了一份担心:
“(无著大乘阿毗达磨)这里面潜藏有一种危险:即要经过小乘阿毗达磨所已走过的路线。”(注43)
如上所说,瑜伽学是多在“唯心”处用功,对阿毗达磨佛教虽有调适,但未涉专门,故有建立“大乘阿毗达磨”之必要,由此便有了无著《阿毗达磨集论》(Mahāyānābhidharma-samuccaya)之作。《集论》一书,由二分构成,每分又有四品(藏译之“本事分”为独立的一品),初分“本事分”以“三法品”为导首,以“三科”摄一切法,此是继承声闻阿毗达磨之旧说,但其思想又与之相差甚大,如心法是八而非六,“广辨三科”中则又说五十七法皆是假说,为舍执著实我故而作安立观察,(注44)此即直对“声闻阿毗达磨”而言,是为“大乘阿毗达磨”最为显著特征之一。故建立“大乘阿毗达磨”之目的,则是令“声闻阿毗达磨”学者弃有执而悟空性,由阿毗达磨而入无我理。如是瑜伽、法相合观,方知大乘瑜伽唯识学开出之渊源,也从而得知瑜伽与法相二者思想之差异。对《阿毗达磨集论》的注释书有师子觉(Buddhasim?ha)的《阿毗达磨杂集论》(Mahāyānābhidharma-samuccaya-vyākhyā),窥基在《唯识述记》中说是为救《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a-?āstra)而作,(注45)由此也可见有部学说对瑜伽唯识学者之影响。世亲之《大乘五蕴论》(Pa?ca-skandha-prakaran?a)以及安慧(Sthiramati)之释论《大乘广五蕴论》,亦是属于法相一系的典籍。现兹将法相一系诸文献列之如次:
1、《大乘阿毗达磨集论》(Mahāyānābhidharma-samuccaya),凡七卷,无著撰,唐·玄奘译(见《静泰录》)于永徽三年(652 A.D.)。(见《开元录》)载《大正藏》册31,NO.1606。
2、《阿毗达磨杂集论》(Mahāyānābhidharma -samuccaya-vyākhyā),凡十六卷,安慧(Sthiramati)糅,唐·玄奘译(见《静泰录》)于贞观二十年(646 A.D.)。后题首有“大乘”二字。(见《开元录》载《大正藏》册31,NO.1607。
3、《大乘五蕴论》(Pa?ca-skandha-prakaran?a),凡一卷,世亲造,唐·玄奘译(见《静泰录》)于永徽二年(651 A.D.)。(见《开元录》)载《大正藏》册31,NO.1612。
4、《大乘广五蕴论》,凡一卷,安慧造,唐·地婆诃罗译于捶拱元年(685 A.D.)。(见《大周录》)本残。载《大正藏》册31,NO.1613。
5、《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凡一卷,世亲造,唐·玄奘译(见《静泰录》)于永徽二年(651 A.D.)。(见《开元录》)原题“《俱舍论本》”,今依《内典录》改。载《大正藏》册29,NO.1560。
6、《俱舍论》,凡二十二卷,婆薮盘豆造,陈·真谛译(见《法经录》)于天嘉四年(563 A.D.)。后题名“《阿毗达磨俱舍释论》”。(见《开元录》)载《大正藏》册29,NO.1559。
7、《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a-?āstra),凡三十卷,世亲造,唐·玄奘译(见《静泰录》)于永徽二年至五年(651~654 A.D.)。勘同陈译《俱舍论》,(见《静泰录》)题首“阿毗达磨”四字依《开元录》加。载《大正藏》册29,NO.1558。
8、《随相论》,凡一卷,求那摩底(Gun?amati,德慧)造,陈·真谛译。(见《法经录》)载《大正藏》册32,NO.1641。
9、《俱舍论实义疏》,凡五卷,悉地罗末底(Sthiramati,安惠)造,失译,敦煌残本。载《大正藏》册29,NO.1561。
第五节 唯识学
第一项 萌芽期(唯心论)的唯识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