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78|回复: 1

[专念必生感应录] 净土三经往生文类 亲鸾大师 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极乐之风 于 2014-12-11 09:54 编辑

**一、大经往生
**    (一)大 意
**    「大经往生」者∶如来选择之本愿,不可思议之愿海,此谓之「他力」。此即依「念佛往生」之愿因,得「必至灭度」之愿果。现生住正定聚之位,必至真实报土。此是阿弥陀如来「往相回向」之真因故,开无上涅槃之悟。以此为《大经》之宗致,故言大经往生 ,亦言「难思议往生」。
**    (二)往相回向
**    1. 真 实 行
**    就此如来之往相回向,「有真实行业」∶即显於「诸佛称名」之悲愿。称名悲愿者,《无量寿经》言∶
**    设我得佛 十方世界 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 称我名者 不取正觉
**    称名信乐悲愿成就文《大经》言∶
**    十方恒沙 诸佛如来 皆共赞叹 无量寿佛 威神功德 不可思议
**    诸有众生 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愿生彼国 
**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    2. 真 实 信
**    又有「真实信心」∶即显於「念佛往生」之悲愿。信乐之悲愿者,《大经》言∶
**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    同本异译之《无量寿如来会》言∶
**    若我证得 无上觉时 馀佛刹中 诸有情类 闻我名已 所有善根
**    心心回向 愿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菩提 唯除造无间恶业 诽谤正法 及诸圣人
**    3. 真 实 证
**    又有「真实证果」∶即显於「必至灭度」之悲愿。证果之悲愿者∶《大经》言∶
**    设我得佛 国中人天 不住定聚 必至灭度者 不取正觉
**    同本异译之《无量寿如来会》言∶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 若不决定 成等正觉 证大涅槃者 不取菩提
**    《无量寿如来会》言∶
**    他方佛国 诸有众生 闻无量寿如来名号 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 所有善根 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 随愿皆生 得不退转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除五无间 诽谤正法 及谤圣者
**    必至灭度证大涅槃愿成就文《大经》言∶
**    其有众生 生彼国者 皆悉住於 正定之聚 
**    所以者何 彼佛国中 无诸邪聚 及不定聚
**    又《如来会》言∶
**    彼国众生 若当生者 皆悉究竟 无上菩提 到涅槃处 
**    何以故 若邪定聚 及不定聚 不能了知 建立彼因故
**    得此「真实称名」与「真实信乐」之人者,即誓「住正定聚」之位也。言此住正定聚之位谓之「成等正觉」。言「等正觉」者∶即说为「同补处弥勒菩萨之位」。故《大经》言∶「次如弥勒」。
    《净土论》曰∶

**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此云何不思议?
**    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此云何不思议?
**    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
**    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
**    通夫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也,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    又曰∶
**    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    又曰∶
**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故。此云何不思议?
**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    4. 结
**    此谓之阿弥陀如来往相回向之选择本愿也。此谓之「难思议往生」。领解此,应知「他力者,以无义为义。」
**    (三)还相回向
**    「还相回向」者,《净土论》曰∶
**    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    此是还相回向也∶显於「一生补处」之悲愿。大慈大悲之愿,《大经》言∶
**    设我得佛 他方佛土 诸菩萨众 来生我国 究竟必至 一生补处
**    除其本愿 自在所化 为众生故 被弘誓铠 积累德本 度脱一切
 
    游诸佛国 修菩萨行 供养十方 诸佛如来 开化恒沙 无量众生 

**    使立无上 正真之道 超出常伦 诸地之行 现前修习 普贤之德 
**    若不尔者 不取正觉
**    (四)结 成
**    依如来二种之回向,得真实信乐之人,必住正定聚之位故,言「他力」也。
**    故《净土论》曰∶
**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    以此为《无量寿经》之宗致。此言「难思议往生」。    (上)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观经往生

    「观经往生」者∶依「修诸功德」之愿,入「至心发愿」之誓,回向万善诸行之自善,忻慕净土。故《观无量寿经》说定善散善、三福九品之诸善,或自力之称名念佛,劝九品往生。以此为「他力中自力之宗致」。故谓之「观经往生」。此皆是「方便化土」之往生,此谓「双树林下往生」。
    「至心发愿」之愿者,《大经》言∶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发菩提心 修诸功德 至心发愿 欲生我国 临寿终时  假令不与 大众围绕 现其人前者 不取正觉

    又《悲华经》⟨大施品⟩言∶

    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 其馀无量无边 阿僧祗诸佛世界 所有众生 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修诸善根 欲生我界者 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 即於我前 得心欢喜 以见我故 离诸障阂 即便舍身来生我界。

    至心发愿之愿成就文,《大经》言∶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乃至 阿难,其有众生,欲於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 乃至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大经》言∶

    设我得佛 国中菩萨 乃至少功德者 不能知见 其道场树 无量光色 

    高四百万里者 不取正觉

    道场树之愿成就文,《大经》言∶

    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 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周帀条间,垂宝璎珞,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炎,照耀无极,珍妙宝网,罗覆其上 乃至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

    源信大师之《往生要集》引怀感禅师之释曰∶

    问∶《菩萨处胎经》第二说∶「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乃至 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深著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云云 以此经准,难可得生。

    答∶《群疑论》引善导和尚前文而释此难。又自助成云∶此经下文言∶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是知∶杂修之者,为执心不牢之人,故生懈慢国也。若不杂修,专行此业,此即执心牢固,定生极乐国。乃至 又报净土生者极少;化净土中生者不少。故经别说,实不相违也。以上略出以此等之文意,谓之「双树林下往生」,应知。

三、弥陀经往生

    「弥陀经往生」者∶依「植诸德本」之誓愿,入「不果遂者」之真门,选善本德本之名号,搁万善诸行之少善。虽然,定散自力之行人,疑惑不可思议之佛智不信受,以如来尊号为自己善根,自己回向净土,仗果遂之誓。然虽称念不可思议之名号,犹疑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大悲誓愿。如来说∶「其罪深重,系七宝牢狱,命五百岁之间,不能自在,不见三宝,不得供养。」然因称念如来尊号故,生於胎宫;依德号故,谓之「难思往生」。因疑惑不可思议誓愿之罪,不言「难思议往生」,应知。

    「植诸德本」之愿文,《大经》言∶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闻我名号 系念我国 植诸德本 至心回向 

    欲生我国 不果遂者 不取正觉

    同本异译《无量寿如来会》言∶

    若我成佛 无量国中 所有众生 闻说我名 以己善根 回向极乐 

    若不生者 不取菩提

    愿(二十愿)成就文,《大经》言∶

    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於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彼国土,谓之胎生。乃至 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 慧。乃至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幡。若诸小王子,得罪於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乃至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胎宫。乃至 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 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略抄

    又《无量寿如来会》言∶

    佛告弥勒∶若有众生,随於疑悔,积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不思议智,无等智、威德智、广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以此因缘,於五百岁,住宫殿中。阿逸多!汝观殊胜智者,彼因广慧力故,受彼化生,於莲华中,结跏趺坐。汝观下劣之辈,不能修习,诸功德故,无因奉事无量寿佛。是诸人等,皆为昔缘疑悔所致。乃至 佛告弥勒∶如是如是,若有随於疑悔,种诸善根,希求佛智,乃至广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於莲华中,不得出现。彼等众生,处华胎中,犹如园苑宫殿之想。

    光明寺(善导)释云∶

    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胎宫。

    憬兴师云∶

    由疑佛智,虽生彼国,而在边地,不被圣化事;若胎生宜之重舍。

    以此等真文,谓之「难思往生」,应知。

            康元二年三月二日书写之  愚秃 亲鸾 八十五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