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66|回复: 8

[深信因果] 担心素食不够营养健康?请阅读《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安安妈妈 于 2011-10-9 16:42 编辑

吃肉才能长肉吗? 吃素沒有蛋白质? 那牛吃草怎么长出一身肉?!
看来是人太笨了,比牛还笨,
牛都知道自己该吃什么,而人尽是吃一些不该吃的来毒害自己和家人

  

(网址链接请点上图)


担心素食不够营养健康?请阅读《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救命饮食.jpg
本书的三个版本(在线阅读



  作者简介  T·柯林·坎贝尔(T.Colin Campbell),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40年来,坎贝尔教授一直身处营养科学的最前沿。在该领域中,每个人都站在坎贝尔教授这个巨人的肩上。他是全球最受敬重的营养学权威,由他主持的中国健康调查,是流行病学研究史上规模最大的,关于营养、饮食与疾病的调查研究。而根据这次调查完成的《救命饮食》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编辑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隆重推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你知道吗?
·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中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
·牛奶和乳制品摄取最多的国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
·以肉食为主的美国男性,死于心脏病的比例是以素食物为主的中国男性的17倍!
·医生会动手术和开药,却不懂营养,因为他们根本没受过营养学训练。
·没有任何手术或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
本书是作者经过数十年研究,终于发现「肉、奶、蛋」此动物性饮食与疾病的关联,以下是原文部分重点节录……

  好书笔记:
1. 最容易患慢性病是吃最多动物性食物的人,就算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

2. 酪蛋白(在牛奶蛋白质中占87%),可促进任何阶段的癌细胞生长,而来自小麦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质,就算摄取高单位也不会致癌

3. 酪蛋白甚至所有的动物性蛋白,可能是食物里致癌可能性最高的物质,只要调整饮食中酪蛋白的份量,就可以启动或阻断癌症生长

4. 每日摄取15%至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降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可大幅减少肿瘤启动

5. 即便有明显罹癌基因体质,只要改变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就能决定坏基因的开启或关闭

6. 动物性食品会促进肿瘤发生,植物性食品则可减少肿瘤发生

7. 饮食富含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九到十年,而生育年龄增长会提高乳癌风险

8. 人体发育和蛋白质有关,而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一样有效;植物性蛋白质虽然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较慢,但比较稳定

9. 没有任何手术或化学药物能和饮食(低脂植物性饮食)一样,对心脏病的成效这麼令人印象深刻

10.无论科学研究人员、医师或制定政策的官员怎麼说,外行人一定要知道,全食物蔬食绝对是最健康的饮食

11.高纤的全食物蔬食能避免糖尿病,而高脂高蛋白的动物性饮食,则会促成糖尿病

12.饮食最西化的地区(摄取高动物性蛋白质、高动物性脂肪),居民胆固醇浓度最高

13.乳癌风险高的女性除了看著办、终生服药、乳房切除外,还有一种选择:不吃动物性食品、少精致碳水化合物、辅以定期监测

14.雌激素和提高乳癌风险有关,而低脂全植物饮食可降低雌激素

15.我们会接触环境中有毒化学物,90%至95%是因为吃了动物性产品

16.动物性蛋白质、肉、乳制品、蛋等主要促成因素,与高比例的摄护腺癌相关

17.专业协会、医生和政府所推崇的「正常」饮食,却会造成瘫痪、癌症、心脏病、肥胖、自体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极高

18.牛奶喝越多,骨折率越高;植物蛋白的摄取量越高於动物蛋白,越不会出现骨折

19.现在的父母或孩童都不晓得牛乳和第一型糖尿病、摄护腺癌、骨质疏松症、多发性硬化症、或其他自体免疫疾病有关

20.纵然证据显示乳制品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但因攸关大笔金钱,业者或专家仍鼓励人多喝牛奶

21.黄斑病变和白内障这两种眼疾,都是因为未摄取足够深绿色蔬菜

22.摄取过多脂肪和胆固醇,易增加各种失智症的罹患机率,尤其是阿兹海默症

23.植物性食品没有胆固醇,人体需要胆固醇时,身体会自行制造,不需从食物中摄取

24.肉类真正的危险是造成营养失衡,就算改吃有机牛肉也不安全,因为营养成分相似

25.自体免疫疾病可藉由饮食,减缓速度或减轻病情

26.任何手术或药丸,都不能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27.在疾病早期阶段(诊断前)能预防疾病的营养物质,在疾病後期阶段(诊断後)同样能终止或扭转病情

28.藉由摄取全植物性的饮食,我们使用的水、土地和资源变少,制造的污染减少,也让农场动物承受较少痛苦;食物的选择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并影响全球环境

29.最营养健康的饮食:摄取全食物蔬食,将精致食物、盐分、脂肪降到最低,尽量避免动物性食品,最理想的建议摄取量是零

30.一般人以为减少脂肪摄取量就一定健康,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你可能吃下更多动物性蛋白质

31.要防止人民痛苦,政府最好提倡全食物蔬食,但政府却说动物性食品、乳制品、肉类、精致糖和脂肪对人类有益

32.其实人体只需要5%至6%的膳食蛋白质,代替体内定期流失的蛋白质(像胺基酸)

33.饮食含有越多动物蛋白,会使血胆固醇含量增加,也提高动脉硬化症、癌症、阿兹海默症和肾结石等等的罹患机率

34.整个体制都落入企业界的掌控中,政府和学术界各司其职,但大多是在做业者希望他们做的事

35.你不该认定医师就比你的邻居和同事,更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联,因为没受营养训练的医生可能让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喝过多牛奶

36.令人心惊的是,大多数医生没受过营养学训练,也不知道营养和健康的相关性

37.大部分的癌症机构都不愿讨论关於饮食的建议,甚至嗤之以鼻,因为这严重挑战了以药物和手术为本的传统医学

38.医师决定如何进行医治的考量要点,通常是基于金钱

39.医师习惯接受药物业界的好处,而业界就利用「殷勤」的服务,影响医师此後所受的医学教育;导致负责人民健康的医疗体系正在损害我们的健康

40.营养专家竟当众赞美麦当劳汉堡的营养价值,难怪消费者对健康资讯感到一头雾水

41.「研究过程中,我一再看到蔬食的好处与效果,远胜过医疗上所使用的药物或手术…若科学或医学界的人还对此不闻不问,那麼这些人不光是固执,更是不负责任」

42.「堆积如山的证据部分来自我自己,部分来自其他科学家,再加上中国营养研究的结果,说服了我改变饮食与生活型态,十五年前我就不再吃肉,六到八年来也几乎不碰动物性食品,包括乳制品…我的家人也采取了新的饮食法」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维持健康呢?
《救命饮食》告诉你,所有的健康问题都与三件事情有关:早餐、午餐和晚餐。
本书被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研究的成果,被《纽约时报》誉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本书以确凿无疑的证据揭示了疾病与饮食关系的一大发现:以牛奶肉类为主的动物性食物会引发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而以青菜萝卜为主的植物性食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一些慢性病的发病几率,还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挽救你的生命。

媒体评论
本书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纽约时报》
《救命饮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陈君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柯林·坎贝尔的《救命饮食》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饮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罗伯特·C·理查森(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

  T·柯林·坎贝尔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权威之一,营养科学的从业者能够站在这一巨人肩上定会获益匪浅。这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本营养学专著,阅读本书能够挽救你的生命。 ——迪安·奥尼什(医学博士、预防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及所长)

柯林·坎贝尔的《救命饮食》是一部人类试图了解健康与饮食关系的奋斗史,这一努力迄今仍在继续,永无休止。 ——马理林·詹森(美国癌症研究所所长)

对于那些关注肥胖流行病、自身健康以及西方饮食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人来说,《救命饮食》提供了精辟而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罗伯特·古德兰德(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环境科学咨询专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线阅读(部分内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目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序言_陈君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言(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言(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序言_约翰•罗宾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导言(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导言(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导言(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需要的解决方案(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需要的解决方案(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需要的解决方案(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需要的解决方案(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蛋白质之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蛋白质之屋(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蛋白质之屋(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蛋白质之屋(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关闭癌症表达(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关闭癌症表达(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关闭癌症表达(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关闭癌症表达(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九)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破碎的心(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破碎的心(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破碎的心(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破碎的心(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破碎的心(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肥胖(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肥胖(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肥胖(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糖尿病(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糖尿病(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糖尿病(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自身免疫病(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自身免疫病(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自身免疫病(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部分 富贵病,自身免疫病(四)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评
  这是我读过饮食方面最严谨的书籍。不愧为是国际的营养大师。

  从美国的本土说起,美国自认为的健康饮食,在越来越多的癌症面前变的像自嘲的笑话。作者生于美国,让他自己骄傲了30年的饮食在其父亲和岳母病逝之后,让作者开始怀疑那动物性蛋白质是最好的蛋白质的说法。里面作者表述了自己的一系列的试验,然而作者没有妄下结论,而是在深入菲律宾之后,带着满腔的热忱来到中国,和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一起做了深入的调查。

  作者态度直接而谦逊,又是那样的严谨,不仅让人肃然起敬,作者用了大量的“也许,可能”,让我们看到他的总结时自己下思考和衡量。对于癌症患者,作者说是素食很可能可以逆转病人的命运,看似是降低了说服力,然最后又用真人真实状况加以说明,而增加信服力。作者提倡大家慢慢过渡到素食,而不是一下就改变;主张大家如果实在放弃不了肉食,要增加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摄入量。这更加让我们在报告中看到人性的一面。特别是男士,特别喜欢肉类,如果让人一下接受作者的观点,放弃肉食,相信会像放弃呼吸一样的困难。作者让我们看到又害的是什么,做了大量的试验,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叙述着令人沉重的实事,却用中庸的理解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饮食。

  在报告中,作者一直用谦逊的态度表达对中国饮食的赞扬,然而我们绝对不可以沾沾自喜,请大家在阅读时看好作者作报告的时间,那是十年之前的中国。随着美式快餐的进入,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已经更加接近了不健康。这却是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安妈妈 于 2011-10-9 17:01 编辑

也许只是一本书,也许只是一次短暂的交流,就能挽救无数众生的性命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末学已经买了,给尚在肉食中的亲人们看
为了家人的健康,素食刻不容缓!!

当当网购书相当方便,写好地址,选择货到付款
一周时间差不多快递就会到,而且不收取快递费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6-2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6-29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2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平等!万物一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5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