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04|回复: 5

《楞严经》《阿弥陀经》劫浊交流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学习楞严经 于 2014-7-18 17:26 编辑

大德师兄们好,欢迎大家交流探讨,望不吝赐教,非常感恩!阿弥陀佛
【劫浊】。按照一般的解释来讲,『劫浊』是时间的污染,其它的没有了。这种解释你不能说他是错,可是人家听不懂啊!时间受污染了,年月日哪里受到污染了?污染了脏了来洗嘛,人家要当你讲疯话。也有的讲劫浊没有真实义,下面的四浊成就了就是『劫浊』。这样讲也没有错,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可是这样解释等于没有解释。他却不知道这个『劫浊』就是整个五浊的基础,整个五浊的根本。这个『劫浊』就是我们十方法界的缘起,形成之因。这个『劫浊』它从全方位展开说明『一心三藏』的基本法义,所以今天解释这个『劫浊』呢,我们按照佛在《楞严经》讲十方法界缘起的这个角度和深度来展开观照。
这个『劫』,在我们世间法里来概念时间常见的是年月日和时分秒,那么再不太常见的就是百年千年,一百年是一个世纪,此外就鲜有什么更多的说法。可是在佛法里是以劫来计算时间,少则几十亿年,多则百亿千亿万亿年。所以它是一个不定的概念,虽然是表大,它不定。那么还要考虑到我们佛法里讲到时间就必然有空间,时间和空间是不能分开的,就跟一个物体它有了长度就必然有宽度和厚度,是不是?三维世界不可缺一。有了点就有线、面、体,一样的道理。那么有了时间和空间,就必然会产生万法,森罗万象,千变万化。
我们一定要把在佛法里讲时间与世间法里讲时间的这两种心态区别开。因为佛法里是讲次第圆融,我们不是讲世间法。所以许多人为什么讲经说法对佛法造成偏解?他是按照世间人的心态来解佛法,讲的那个『劫』就是只讲时间。我跟大家讲啊,这就变成不了义法,你还听不出来。因为你在世间法里已经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所以讲到这个『劫浊』呢,就是表时时事事处处,都已经迷惑颠倒颠倒了我们本来的心,就是《地藏经》所讲,开口就是错的,动念就是错的,我们却还自以为是真的,这就是众生的悲剧。
那么在具体解释这个『劫浊』的时候,我们也不妨按照分别法来讲,先从时间的污染来说起。在这个说的过程中呢,它自然而然就展开为空间和万法,所以下手之处是从时间说起。现代科学它已经能够意识到时间是人类的一种错觉,它是虚妄的,是不真实的。可是讲时间是假的,谁相信啊?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来看,许多同修感觉听师父讲几个小时的课不知不觉一刹那就过去了,是不是?那么这几个小时如果我们在车站轮船码头等客人,在公交车站旁边等公交车,你要等几个小时啊,要了你的命了,哎呀,我的妈呀,怎么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同样几个小时,你感觉一样不一样?不一样。生活很自在,身体很健康,热热闹闹,不知不觉,啊,怎么天黑啦?啊,怎么又过八月十五啦?啊,又过年啦......是不是?生活中穷困潦倒,多病多难,你是不是感到度日如年呐?长夜难熬啊!是不是这个感觉啊?所以我们自己就感觉到时间是不是一种虚妄啊?不知不觉怎么老花眼了,是不是啊?这是我们六道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这种感觉。
第二,我们往往在梦中梦到过去的什么什么事情,往往不足为奇,梦到未来的事情一开始没有把它当回事,怎么会梦到这个事情?是不是啊?过了几天几个月几年以后竟然成真,就是几年以后出现这个事情他就想起来。我几年以前就梦到。往往这样的事情来讲呢,他不会忘记,这个事情我记得。
上一次我们在这提出过这个问题,这是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就能感觉出这种时间的虚妄。修禅功的人,不管你是修气功也好,或者佛门里的那种禅宗也好,他有同样的感觉。现在我们这的人一般地连续坐几天的可能不大多。每天能够坚持两个小时打坐的人习惯了以后,那两个小时是不是感到十来分钟而已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时间是人的一种感觉。佛在《楞严经》讲那个摩诃迦叶感觉几千年几亿年无量劫就是一念。
所以同样我们人间这一天,鬼的感觉可能是一个月;人间的一年在狗和猫的感觉可能是七年;人间的一天在地狱里的众生感觉可能是二千七百年,越往下的地狱、越苦的地狱它的感觉时间越长。往上就反过来了,往上怎么就反过来呢?第一层天的人过一天,我们人间感觉五十年;第二层天的人过一天是我们人间感觉的一百年;越往上成对倍的,二百、四百、八百、一千六、三千二、六千四、一万二千八、两万五千六、五万一千二……再往上这么算,也就是说到二十多层天的时候,我们人间过了几万几亿岁,他们的感觉就是一天。所以我们首先明白什么叫『劫浊』,就是时间污染,在这时间上迷惑颠倒了。
这里我们来讲个题外话,讲个节外生枝的话,什么话呢?人天福报有必要享吗?如果在天上过一天的感觉也跟在我们人间感觉过了几万万亿亿年,我觉得这个人天福报还可以修,是不是?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吗?那么大的人天福报,你感觉就是过了一天,有什么意思啊?所以有智慧的人啊,不修人天福报,一定要明心见性,了生脱死。我这是讲的一个题外话。
那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这个时间的污染上来看。几天几夜、几分几秒、几万几亿亿亿年,在佛就是当下一念。要感觉,时间就是一念,一念把无量百千万亿年的时间都知道;要不感觉,一念都没有,他没有时间的感觉。在需要感觉的时候,是一个念;不需要感觉的时候没有这个念,没有时间的概念。所以诸佛之所以是诸佛,诸佛就是活在当下一念,定在当下无念。要讲活的话,活在当下一念,要讲定的话,没有念,没有时间。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凡夫活在过去现在未来;佛活在无生无死、不生不灭这种境界中,你看似他活、死怎么样怎么样,他都在定中。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回到本来面目去,讲回是方便说,丢下迷惑颠倒,破除习气,当下就是。
我们再来看时间这个怪物它是怎么样产生?注意,讲产生都是方便说,讲怪物也是方便说。明白了这个时间,它也是我们的法宝。长长短短都是我们自己在做自己的游戏而已。成了佛以后做这个游戏,再也不会受到束缚。游戏就是游戏啊!按照佛在《楞严经》的说法,叫作「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个一念无明就是我们时间的老祖宗,所以《楞严经》叫「业相」。「业」带有动作、制造、造作之义,就跟我们干社会主义事业一样,是不是?如果没有动作,没有造作,你什么也干不成。所以这个业相就带有动相,我们心动了,这个心一动,就将我们无形无相如如不动的真心本来面目,也叫真空,把真空浑浊为晦昧之空,可以把它说为虚空。怎么说为虚空?我们从此有了空的感觉,感觉到空了,我们现在看到这个虚空是不是通达啊?当我们处于真心本来面目的时候,你在空不知空,感觉不到空,你没有空的概念。
打个比方,我们有时愣头愣脑的在那里,自己也不知道在干什么。有个朋友或者同事叫一声,「你在那里想什么」?嗳,他醒过来了。想什么?刚才什么也没有想啊!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啊?注意啊,是打比喻,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真空。如果你永远保持那种状态,我告诉你,你永远永远都是那个样子,一百万岁一亿岁都是那个样子,也不会老,也不会小。可惜呢,好景不长啊!是不是?所以当我们进行「定」的时候,也把它说为定,好不好啊?那也是定功,就把他定在那里了。当我们出了定以后,是不是就开始打妄想了?
比如说:要烧饭了。第一个妄想,要烧饭了。我跟大家讲啊,要烧饭了,这已经进入了根本无明之初,「要烧饭」已经是三个念。当你一出定的时候感觉到的时候,那是第一个业相,要烧饭就变成第二个相,叫转相,要烧饭的时候脑子里是不是出现了饭的这个文字现相?是不是出现了大米白面这个现相?这在三细里叫「现相」,这叫胜义之法,叫胜义尘。这种胜义尘开天眼能看到。开天眼的人你做梦想什么他都知道。那么在这个时候有了要烧饭加前面的业相四个念,是不是形成了过去现在未来啊?是不是形成了一条线呐?大家听明白了吗?这就是时间开始产生。
那么时间产生了,大家想一想,在胜义法里这个时候虚空是不是形成啦?这还是胜义法,还没到浮尘法的这个虚空。胜义法里的虚空来讲呢,比如说我眼睛闭起来,头脑里有没有虚空啊?脑袋里闭起来的虚空跟眼睛看到的虚空一样不一样?脑子里闭起来的虚空是胜义虚空,眼睛看到的虚空叫浮尘虚空。大家注意,这是从根本上帮助我们开智慧。所以在根本无明之初,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出现了十法界,那叫胜义世界。你自己知道了,但还拿不出来给别人看。开天眼的人能看到你的内心世界。产生了要烧饭的概念,你是不是就要走路啊?就要淘米洗菜,是不是啊?在《楞严经》叫『境界为缘长六粗』,而且在烧饭之前你会进一步勾画出需要水啊、油盐柴米啊,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这个六粗的智相啊、相续相啊、执取相啊......这个时候通通都已经产生,它随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而产生,到了具体的淘米烧饭的时候,这个时候叫「起业相」。「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就变成粗糙的浮尘的十法界万法,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个时候以淘米烧饭为例,我们就可以意识到我们整个在人世间生生世世种种的造作,比如打工呐、挣钱呐等等一切包含在内,佛是过来人,佛把这个道理讲给我们听了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观照。在我们这一切的种种的思维、种种的造作没有出现之前、在脑袋没有想之前,它在不在我们心里啊?那在我们心里是不是就是我自己?就这个道理,这叫『劫浊』。
我们由『劫浊』再引出这个空间之浊,什么空间之浊呢?我们下节课就要进行这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的心就能够变化出有形有相的泥巴瓦块、变成水、变成火、变成风,我们提前在这里讲一讲。这个泥巴瓦块啊、山河大地啊、树木花草啊,佛在《楞严经》讲啊,都是我们一念坚固妄想而变现出来的。一个人肚子里有胆结石、肝结石或者肾结石,也是由自己那种黑暗的心、痛苦的心、阴暗的心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讲心结心结啊!心能结成泥巴瓦块、心能结成水火地风......那当我们心里变现出泥巴瓦块的时候,这个泥巴瓦块会不会始终就是一个团一个团的大啊?它不是的,这里一块那里一块、东一块西一块、上一块下一块,是不是就形成了一个空间呐?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想一想,这个泥巴瓦块和空间没有变化的时候是不是在我心里啊?在我心里,是不是就是我啊?可是它变出了泥巴瓦块,我们把它当成了泥巴瓦块,变成了空间,我们把它当成空间,这是不是还是『劫浊』啊?叫空间浊,叫万法浊,什么东西都浊了。
由此我们现在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们当下一个念变现的,一切的万法在我们心里的时候它有没有形相啊?如果有一点点形相的话你这个人心脏就有问题,是不是?就要动手术了。它都是无形无相变现而有,那既然你的心无形无相,他的心有没有形相啊?猫心狗心有没有形相啊?泥巴心瓦块心有没有形相啊?是不是所有的心都是一个心呐!再一次引导大家观照做梦,梦中的一切境界是不是就是做梦的一个人变现出来的?以此观照十法界万法是不是一真之人(空如来藏)一个念变出来的啊。所以诸佛出世啊,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真实理。

这是讲『劫浊』。师父是根据佛的金口玉言来借题发挥,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啊!不仅要珍惜,你还要讲给别人听。讲一个『劫浊』,你足以成就人,你功德无量。你把这一个『劫浊』讲清楚,佛讲了,比大法师能讲无量的经典把无量的人教化成阿罗汉的功德还要大,这是真的。这不是师父在恭维你们哄你们呐!这是佛给我们授记,你看《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最后那个偈颂,你就知道。所以这个『劫浊』就等于讲清了十法界的本来面目都是这么形成的,当然比较笼统而已。由于这个『劫浊』就形成了下面的『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浊没有哪一浊不是哪一浊。所以这个『劫浊』实际上是下面四浊的基础。

发表于 2014-7-18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卯三  别列浊名
**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
**此下五段,别示五浊之名,由体相合而成名也。今先示劫浊,此浊依于色阴,内四大,外五大,俱属色阴。内六精之性,乃属心法,凡言浊者,以心水本湛,由诸大投以成浊,如上喻所明,此劫浊依色阴,外五大之空大,与六精之见精,交织而成。首句汝见虚空,举空以影地大等四,举见以影闻精等五。独举空见,以其两者,俱遍十方世界,妄织之相易明。空见不分者:同时俱遍,不能分出,何处是见之边涯,何者为空之界畔,此三句举劫浊体。
**
**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者:若但有空而无见,则空无体可得,即无见谁明空体?若但有见而无空,则见无有所觉,即无尘不能显根。相织妄成:以空见相织,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见空既尔,见色亦然,眼根既尔,余根亦然;根尘相对,浑浊真性,隐蔽妙明,遂成劫浊之相。此三句明劫浊相,后二句出劫浊名,是第一重,名为劫浊也。此浊居初,若按从真起妄解,汝见虚空,见当指能见见分,空当指晦昧空相,见相交织,而成劫浊也。
**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
**次示见浊。此浊依于受阴,以见、闻、觉、知,与内四大,交织而成,六受用根,领纳诸境。汝身现抟四大为体:此二句举见浊体,谓汝今此身,抟取四大假合,以为自体。四大解见在前。既有身相,则有六根,由是分一精明,而成见、闻、觉、知等六精。元是一精明,被地、水、火、风四大所壅隔,既成六根,而分作六和合,本无留碍者,而成留碍矣!眼只能见,乃至意只能知,水、火、风、土四大,本是无知之物,旋令觉、知;旋者转也,为六精之性所旋转,转无知觉者,而成有知觉矣。  相织妄成者:知与无知,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见浊之相,共有六十二见,以身见为首,虽针锋之微,亦有痛觉。末二句,出见浊名,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
**三示烦恼浊。此浊依于想阴,以前段六根既备,而对六尘,六想自成,即六识想像六尘之境,故曰:又汝心中,忆识诵习。谓六识妄想心中,忆念过去所缘境,牢记不忘;识取现在所缘境,爱著不舍;诵习未来所有境,预先计划。此二句举烦恼浊体。
**
**性发知见,容现六尘者:性即能想六识之性,托于六根,发为见、闻、嗅、尝、觉、知,六种妄想。前五乃同时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者;知乃独头意识。知见二字,举二该六。容即所想六尘之相,现有六尘之境。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者:六识若离六尘境界,则所缘尘亡,能缘识泯,无有识相可得;六尘若离六识妄觉,则能取不生,所取亦空,无有尘性可得。相织妄成者:妄觉妄尘,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所以缘尘想念,贪恋不休,效成烦恼浊之相。末二句,出烦恼浊之名,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 圆瑛大师的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发表于 2014-7-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二 别赞五浊成道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出甚难希有之事。能即上能为之能,于者在也。娑婆此云堪忍,为本师释迦所统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众生,堪能忍受五浊之苦,不生厌离,故以名焉。五浊,即文中劫等五者,交扰浑浊自己净性。楞严有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土,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形汨然,名之为浊。

劫浊者: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劫浊无别体,四浊交凑,即其相也。若当减劫,人寿减至二万岁时,众生具下四浊,即名劫浊。人寿减至百岁,名为五浊恶世。极乐世界,乃是五清净土,无有种种浊恶之事。我等自当舍浊就清,求生彼国,超越劫浊。劫浊中,非带业横超之行,必不能度。

见浊者:五利使为体,诸见炽盛,即其相也。五利使者,五种妄见,能使众生造作诸业,能使众生趋入生死,故名为使。而几微迅速,非比五钝使,故名为利。一者身见:执身为我,而起我身之见,妄生贪著。不悟四大假合,梦幻无常。二者边见:执断执常,而起二边之见,一味偏执。不悟见解既偏,失乎中道。三者戒取:非因计因,而起我能持戒之见,修诸苦行。不悟蒸沙作饭,尘劫难成。四者见取:非果计果,而起自负所见之见,未证谓证。不悟有漏界中,终非究竟。五者邪见:拨无因果,而起邪外不正之见,堕豁达空,疑误众生,入无间狱。此五种妄见,昏昧汨没,浑浊自性,故名见浊。极乐国中,人皆正见。我等自当求生彼国,超越见浊。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烦恼浊者:五钝使为体,三灾感召,即其相也。五钝使者,五种妄心,能使众生造诸恶业,能使众生趋入生死,故亦名使。此前五利,稍为重滞,故名为钝。一者贪心:于顺情境上起诸贪爱,不能看破。二者嗔心:于违情境上,起诸嗔恨,不能含忍。三者痴心:于中庸境上,非顺非违,起诸痴迷,不能觉察。四者慢心:于诸众生,心起骄慢,不能谦逊。五者疑心:于诸善法,心起疑异,不能抉择。此五种妄心,烦动恼乱,浑浊自性,故名烦恼浊。极乐国中,诸上善人,离诸烦恼,疾趣菩提。我等自当求生彼国,超烦恼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众生浊者:揽五阴见慢为体,恶名秽称,即其相也。众生积聚五阴为身,故曰揽五阴。皮肉筋骨,属色阴。五识领受五尘境界,为受阴。六识想像前尘落卸影子,即想阴。七识恒审思量,念念迁易,如急流水,望如恬静,即行阴。八识执持息暖寿三者,一期住世,而不散坏,即识阴。而中间三阴,有处说即遍行中,受、想、思,三心所。而诸识皆有受,惟前五识受力偏强,故以属之。又诸识皆有想,惟第六识想力偏盛,故以属之。又诸识皆有思,惟第七识思义偏重,故以属之。见慢果报者,见是横计主宰,为见我。慢是俱生主宰,为慢我。前世所作业因,今世所受果报,以为其体。恶名秽称者,众生之名,鄙恶下贱;色心劣秽;生死轮回,备婴众苦,故云众生浊。极乐国中,清净庄严,微妙相好。我等自当求生彼国,超众生浊。众生浊中,非忻净厌秽之行,必不能度。

命浊者:色心连持为体,催年减寿,即其相也。色,即地水火风之色法。心,即见闻觉知之心法。人生揽地水火风四大以为身,四大本无知之物,因有八识见分,旋令觉知。见分本一精之体,因被地水火风壅令留碍,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尝,在身曰觉,在意曰知。因此色心,互相连属,息、暖、识、三,相持不散,是为命根。一不连持,命根即断,故以为体。催年减寿者,人生上寿,不过百年。寒暑迁流,从少至老,变化密移,刹那不住,故云命浊。极乐国中,寿命无量,同于彼佛。我等自当求生彼国,超越命浊。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之行,必不能度。

人生五浊恶世,根机浅薄,外境内惑,亦相逼迫。能于此中,立定脚根,不为境缘所惑,而能持戒修福者鲜矣。能于此中,觉悟人生幻化,世相匪坚,修持谛缘诸度,而得三乘道果者,抑又鲜矣。何况于此永断无明,顿证佛果,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非能人之所不能也。此明得道难,属自利不可思议功德。

丁三 别赞说难信法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4-7-18 22:41
丁二 别赞五浊成道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 ...

谢谢大德师兄法布施!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7-19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楞严经 发表于 2014-7-19 14:42
谢谢大德师兄法布施!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后学是凡夫。
发表于 2014-7-1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瑛法师
**

**卯二  总喻浊相
**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砂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
**此喻总明五浊之相。首句征,下喻明。清水二句,喻纯真之心,清净本然,尘土灰砂喻四大。伦,类也;质体也。本质留碍:谓四大本体,是留滞隔碍,能障真性。二体即清水之体,与四大之体。法尔,即本来之义,一清洁,一留碍。性不相循:喻纯真之心与四大,一真一妄,其性各异。有世间人,喻迷位众生;取土投水,喻起妄乱真。以致真妄和合,色心交织,喻如土失留碍,水亡清洁,真妄不分,故曰:‘汩然’,乃混沌昏扰之相,名之为浊。汝阿难心水,浊相五重,亦复如是。
**
**卯三  别列浊名
**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
**此下五段,别示五浊之名,由体相合而成名也。今先示劫浊,此浊依于色阴,内四大,外五大,俱属色阴。内六精之性,乃属心法,凡言浊者,以心水本湛,由诸大投以成浊,如上喻所明,此劫浊依色阴,外五大之空大,与六精之见精,交织而成。首句汝见虚空,举空以影地大等四,举见以影闻精等五。独举空见,以其两者,俱遍十方世界,妄织之相易明。空见不分者:同时俱遍,不能分出,何处是见之边涯,何者为空之界畔,此三句举劫浊体。
**
**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者:若但有空而无见,则空无体可得,即无见谁明空体?若但有见而无空,则见无有所觉,即无尘不能显根。相织妄成:以空见相织,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见空既尔,见色亦然,眼根既尔,余根亦然;根尘相对,浑浊真性,隐蔽妙明,遂成劫浊之相。此三句明劫浊相,后二句出劫浊名,是第一重,名为劫浊也。此浊居初,若按从真起妄解,汝见虚空,见当指能见见分,空当指晦昧空相,见相交织,而成劫浊也。
**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
**次示见浊。此浊依于受阴,以见、闻、觉、知,与内四大,交织而成,六受用根,领纳诸境。汝身现抟四大为体:此二句举见浊体,谓汝今此身,抟取四大假合,以为自体。四大解见在前。既有身相,则有六根,由是分一精明,而成见、闻、觉、知等六精。元是一精明,被地、水、火、风四大所壅隔,既成六根,而分作六和合,本无留碍者,而成留碍矣!眼只能见,乃至意只能知,水、火、风、土四大,本是无知之物,旋令觉、知;旋者转也,为六精之性所旋转,转无知觉者,而成有知觉矣。  相织妄成者:知与无知,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见浊之相,共有六十二见,以身见为首,虽针锋之微,亦有痛觉。末二句,出见浊名,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
**三示烦恼浊。此浊依于想阴,以前段六根既备,而对六尘,六想自成,即六识想像六尘之境,故曰:又汝心中,忆识诵习。谓六识妄想心中,忆念过去所缘境,牢记不忘;识取现在所缘境,爱著不舍;诵习未来所有境,预先计划。此二句举烦恼浊体。
**
**性发知见,容现六尘者:性即能想六识之性,托于六根,发为见、闻、嗅、尝、觉、知,六种妄想。前五乃同时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者;知乃独头意识。知见二字,举二该六。容即所想六尘之相,现有六尘之境。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者:六识若离六尘境界,则所缘尘亡,能缘识泯,无有识相可得;六尘若离六识妄觉,则能取不生,所取亦空,无有尘性可得。相织妄成者:妄觉妄尘,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所以缘尘想念,贪恋不休,效成烦恼浊之相。末二句,出烦恼浊之名,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
**四示众生浊。此浊依于行阴,以前三段,既有世界,复有身心,世界身心既备,自有生灭。第七识为生灭根源,念念迁流,而成行阴,故曰又汝末那心中,从朝至夕,妄念相续,生、住、异、灭,无暂停息,于是迁世界,续身心,遂有无边生死。此二句举众生浊体。  知见每欲留于世间者:以凡夫无不贪生畏死,故依执我之知见,每欲常留住于世间,满了百岁,还想一百二十岁,此约心言。无奈行阴密移,业运常催,无自由分,舍生趣生,迁移国土,此约身说。相织妄成者:妄身妄心,常迁欲留,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众生浊之相。末二句,出众生浊名,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
**五示命浊。此浊依于识阴,指第八识。七识属行阴,六识属想阴。以第八识,在众生分上,去后来先作主翁;寿命与八识,有连带关系,人生八识未离,寿命未尽,八识离体,寿命即尽,故命浊依于识阴。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者:汝等见、闻、觉、知此即根之见闻等精,非六识见闻等。,元是一体,本无异性。众尘隔越者:众尘,指明、暗、动、静等六尘,揽尘结根,各开门户,是以隔离一体,而为六精,无状异生;越即离也。此四句举命浊体。
**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者:然以性中而论,六用元是一体,事同一家,知觉相通,同而非异;若据用中而说,一体既成六用,不无彼此,互相违背,异而非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准定也,同非定同,异非定异,故曰同异失准。一同一异,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命浊之相。后二句,出命浊之名,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交光法师云:通上论之,妙觉明心,惟一湛圆,尚无内外,岂有诸浊?因自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之后,则外被五大器界所浑,而为劫浊;稍内被四大身相所浑,而为见浊;更内被六尘缘影所浑,而为烦恼浊,由是断续身心,迁流国土;复被生死所浑,而为众生浊;约此四相,则内外通一浑浊,而全失湛义;又由是而众尘结滞,六根不复通融,而为命浊。约此一相,则全失圆义。故欲复本湛圆,须求澄浊之法,是以下文,方教澄浊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1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