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9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6-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一个人不说这些错误而且有害的言语,则说话自然真实,用词自然友善、愉快、温柔,而且充满意义与益处。
我们说话,不可不慎重;说话必须适合时间和场合。如果说不出什么有用的话,我们就应该保持高贵的沉默——圣默然。
正业(正确的行为)的目的,是促进合乎道德标准的、值得尊敬的、非暴力的行为。
它要求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进行欺骗的交易或不适当的性行为,而且要求我们帮助别人过一种又堂堂正正又和谐的生活。
正命(正确的职业)的意思,是不从事对他人有害的职业,例如贩卖军火武器、贩卖人口、贩卖烈性酒类或毒品、贩卖屠宰用的动物、欺诈等;
而且,应该以从事值得尊敬的并且不危害他人的正当职业为生计。佛法这样规定贩卖军火武器是邪恶,而且是不正当的生计,可见佛教是强烈反对任何类型的战争的。
八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律(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这里我们应该记在心中的是:佛教的伦理与道德原则的要旨,是使个人及社会快乐与和谐。
所有精神方面的高度成就,都是以这些戒律为根本的。没有这戒律作为基础,任何精神方面的成就是不可能达到的。
接着是禅定,这包括八圣道的另外三道:正勤、正念与正定。
正勤(正精进),就是作坚强的努力:不让恶生起。消除已生起的或已存在的恶。使尚未生起的善得以生起。发展已生起的善。
正念,即是身、受、心、法之四念处。就是对于身体活动、感受、心理活动、法(观念、思想、概念等),时刻警觉与关注不懈。
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数息法),是一种人们熟悉的修行,以身为目标去培育心。此外,还有别的以身为目标去培育心的多种修习禅定的方法。
感受的正念,就是时刻用心清楚了解各种感受,乐的、苦的、不苦不乐的等感受是如何生起及消失的。
心智的正念,就是时刻用心清楚了解自己的心,有否污染?有否厌恨?有否迷惑?是否散乱或专注等等心的活动,以及这种种活动是如何生起及消失的。
至于意念、思想、观念等法的正念,那就是时刻用心清楚了解其性质及其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如何发展,如何抑制和如何消除等进程。
以上四种念处的培育或禅定的修持,在《长部.大念处经》中,佛陀有给予详尽的论叙。
八圣道中的正定,就是导致四种禅那的正定。在初禅时,贪欲、厌恶、身心的呆滞、烦躁、疑惑等,一些强烈的欲望和恶念被除去;
最明显的心理活动,是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种禅支。在第二禅时,寻禅支、伺禅支被舍掉,剩下喜、乐、一境性这三种禅支。
在第三禅时,喜禅支因为是一种动态的感受,也被舍掉;只剩下乐、一境性这二种禅支。到了第四禅,乐受变为舍受,只剩下舍、一境性这二种禅支。
人的清净心就是这样通过正勤、正念和正定,得到训练、整治、培育起来的。八圣道其余两支——正见与正思维,构成佛法戒、定、慧中的慧。
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什么是正思维呢?出离思维、无嗔思维、无害思维,诸比丘,这称为正思维。”
正见,就是对事物如实的见解,而能解释一切事物真相的正是四圣谛。因此,正见最终就是对四圣谛的如实了解,这一知见到最终实相的最高智慧。
佛法教导我们:见解有两种。我们一般称之为见解的只是知识而已,是一堆累积的记忆,是根据某些我们已知的资料,对某一事物所得的理性理解而已。
这种见解叫做随见、从见、依见,不是深入的见解。真正深入的见解叫洞察或透视,是不受事物的名称或标志的迷惑,
而对其本质所具有的真知灼见,它是一种如实知见。这种深见只有在净除了心中的一切污垢,并经过禅定的修行达到了充分培育时才有可能。
从这关于道谛的简短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道”是个人在生活中应该遵循、修行和培育的一种生活方式,
是身、口、意的自律、自我培育和自我净化,与信仰、祈祷、崇拜、仪规等等,完全无关。
从这一意义来讲,佛教没有俗称为宗教的任何成分,它是一条通过道德、理性与精神的培育,而实现圆满解脱、最终涅槃的途径。
在南传佛教国家,在某些宗教场合上,确实有一些简单而传统的习俗与仪式。那与真正的八圣道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其目的,只是满足认识较浅的佛教徒一些宗教情绪和某些需要,逐渐引导他们走上这一解脱之道。
关于四圣谛,我们要做四件事:第一圣谛是苦,人生的本质,人生的苦难、忧喜、缺陷、不如意、无常、无实。关于这点,我们要做的是清楚而彻底地了解这苦的现实。
第二圣谛即集缔,讲的是苦的根源。苦之产生是由于以贪欲为基础的种种染污、不净、渴爱等等。仅仅了解这一事实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抛弃、消除、毁灭、根除。
第三圣谛即灭谛,讲的是涅槃,它是最终现实与绝对真谛,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是亲身实践。
第四圣谛即道谛,讲的是实践涅槃之道。但仅仅有了对这“道”的知识,不论多么彻底是没用的。这方面我们要做的,是锲而不舍地遵循与实修八圣道。
佛法,包括佛陀所教导的禅修方法,其目的是培育健康、平衡和宁静的心态,然后透过证悟涅槃与道果,从而解脱生死轮回。
不幸的是,佛教中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法,像禅修那样被佛教徒及非佛教徒所误解。只要一提到禅修这个词,我们立即想到的是:
逃避日常生活,在远离人世社会的地方,像石窟或寺院里的塑像那样摆起某种姿势,进行某种奇异或神秘的冥想或神游。
然而,佛教真正的禅修,完全不是这种逃避或某种奇异的方式。佛陀在这方面的教导被人们如此地误解或了解极少,
以致于到了后世禅修方法变质、败坏,竟然变成了一种仪式,包含像某些工艺中所具有的那样的专门技巧。有一本《修行者手册》(1896年伦敦版),
该手册所叙内容说明当时的禅修已败坏到一种繁杂手续的地步,仅仅是诵经、燃烛等仪式而已,关于这点可参阅《锡兰佛教史》。
大多数人对禅修有兴趣,只是为了获得若干精神力量或神秘的力量,诸如旁人没有的“第三只眼”等等。
数年前印度有一名女出家人,虽然她的视力极好,但她还是想方设法要练成以耳视物的本领。这种念头说穿了就是精神变态,仍然只是渴求权力的贪欲而已。
英语用沉思、冥想一词,来表示巴利语中的禅修一词,差之甚远。禅修的意思是培育或发展心,即心智、禅定、观智的培育或发展。
确切地说,佛教中的禅修正是百分之百的心智培育。其目的是清除心中的贪欲、嗔恨、懈怠、厌恶、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和污染,
又培育集中的注意力、警觉、智慧、坚志、努力、眼力、自信、喜悦、宁静等的优良品性,最后导致如实知见事物本质的观智,从而证悟最终真谛即涅槃。
禅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止禅,译为‘止’的samatha(音译: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宁静。这一词的意义差不多与samadhi(定,音译:三摩地)相同,
尽管它是源自不同的词根,即意为‘变得宁静’的sam。在专门用语上,‘止’被定义为八定里的‘心一境性’,
即经教法的四色禅及四无色禅里的一境性心所。这些定被称为止,是因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犹豫或惊栗。
另一种禅修的方式,是观禅。译为‘观’的vipassana(音译:毗婆舍那),被解释为‘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
‘观’是直接地照见诸究竟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导向揭开诸究竟法真实本性的慧心所的作用。
佛陀所说的法中,关于禅修的一部最重要的经,是长部的《大念处经》。这部经在传统上极受敬重,不但在寺院中,而且在佛教家庭中也经常定时念诵,家人围坐虔诚聆听。
这部经共分四大部份:第一部分有关我们的身体,第二部分有关我们的感觉和感受,第三部分有关心,第四部分则有关法。
这里必须明白牢记:无论进行什么禅修方式,必不可少的是坚持警觉或明了,以及专注或观察。
我们往往并不生活在我们当前的行为、当前的瞬间里,我们都生活在过去或者未来之中。虽然看外表,我们似乎是在此时此地做着些什么,
但是实际上,我们是生活在我们思想中的另一世界里,生活在困扰或想象中的问题里。我们通常是生活在过去的回忆中,或者生活在对未来的欲望或期盼之中。
因此,我们并不生活在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活动里,也享受不到其中的乐趣。所以我们会对现状不满意、不开心,自然而然地就无法对正在做的事付出全部身心。
在餐馆里,有时你会看见有人一边吃饭一边阅读。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事。他给你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大忙人,连吃东西的时间都没有。
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吃东西,还是在阅读。也许可以说他正两件事一块干,而实际上他哪件也没干,哪件事都做得没味道。
他心神不定而且紧张,对现状不怎么开心或不满意,不乐意做目前正在做的事,也不生活在眼前的瞬间;却不知不觉地、愚蠢地试图逃避生活。
无论你、我怎么力争,你、我都无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着,不管是在城市里,还是在树林里,还是在岩洞里,你都必须实实在在地面对生活。
真正的生活,只是眼前的瞬间,不是已经消亡了的回忆,也不是未来的梦想。一个生活在眼前这一瞬间中的人,过的才是真正的人生,而他也是人间最快乐的人。
有人曾问佛陀:他的弟子们每天只吃一餐、过着简单平淡的生活,却为什么如此容光满面、精神焕发呢?
佛陀说:“他们不悔既往,不瞑想未来;他们生活在眼前的时刻里,因此他们个个都容光满面、精神焕发。
无知幼稚的人,既瞑想未来,又追悔过去,就像碧绿的芦苇在阳光照耀下被砍断了那样,一下子就枯萎了。”
警觉或明了,并不是要你想到或意识到,“我在做这个”或“我在做那个”。正好相反!一旦你想到“我在做这个”,
你就有了个“自我意识”,你就不是生活在你的行为中了,你是生活于“我在…”的意念里,而你在干的活动也就糟蹋了。
你应当完全忘了自己,全心全意地沉醉于你正在干的活动中。一个演讲人一自觉到“我在对听众演讲”,他的讲话就乱了,思路也打断了。
但是如果他演讲时忘了自我,把心全贯注在他讲演的题目上,他才演讲得最好。他讲得很精彩,解释得很明白。
一切伟大的杰作,无论是艺术上的、诗歌上的、智慧上的、还是心灵上的,都是在其创作人完全沉醉在其活动中时产生的,在他们完全忘我、摆脱自我意识时产生的。
佛陀教授的这个“在一切活动中警觉或明了”,也就是要生活在眼前的一瞬间里,生活在眼前的活动里。
在禅修时你无须做某种特定的动作,才能培育警觉或明了。无论你在做什么,你只要随时警觉或明了你所做的一切就行。
你只要养成习惯,不分昼夜,在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中,时刻都保持警觉和明了就行。(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