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9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6-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在此,我将依据《长部.大念处经》,来解释安般念(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在那部经中,佛陀开示说:
“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身为身呢?在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盘腿而坐,保持上身正直,安立正念于自己禅修的所缘。
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
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
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就像善巧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当他做长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长弯。当他做短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短弯。
同样地,当比丘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
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这是佛陀就安般念修行方法所作的开示,这段开示主要是教导证得禅那的方法。经文中‘在此’这两个字,是指在佛陀的教法中。
这两个字排除了佛教以外的宗教,因为其它宗教不像佛教这样彻底地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这样的方法只能在佛教里找到。
经上也说:“在此有真实的沙门,其它教法里没有沙门。”‘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这句经文,显示禅修者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
一般而言,在尚未开始修行之前,禅修者的心已经长时间住在声色等欲乐目标,不喜欢进入禅修的道路,
因为他的心不习惯活在没有欲乐的环境里,就像用野生的小牛来拉车一样,它会跑到道路之外去。
之前,他的心时常接触及取乐于各种欲乐目标,例如好看的电影、悦耳的音乐、美味的食物及快乐的社会生活。
但现在并没有电影、音乐等来取悦他的眼睛、耳朵等,因此他的心有如一只鱼被人从水中拿出来放在干燥地面上一般,痛苦地乱跳及渴望回去水中。
呼吸对他那渴望欲乐的心来说,就有如干燥的地面一般,实在太枯躁无味了。于是在禅坐时,他不能够专注于气息,
反而将大部份时间用于回顾过去所享受的欲乐,或想象未来将获得的欲乐。然而,这只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无助于心的培育。
为了克服这坏习惯,他必须不断地将散乱的心引导回来,尽量长久地专注于呼吸,以培育专注呼吸的新习惯。
这就像牧牛者,想驯伏喝野生母牛奶长大的小野牛时所做的事。他带领那头小牛离开母牛,将它绑在一根牢固深埋的柱子上。
小牛会跳来跳去,想要逃脱。但是当它发现无法跑掉的时候,就会依靠那根柱子而蹲伏或躺卧。
同样地,禅修者想要驯伏长时间沉迷于声色等目标的难调之心。他引导心离开声色等目标,进入森林、树下或闲静处,用正念之绳将心绑在呼吸这个念处目标上。
他的心也会跳来跳去,当它得不到长期惯取的目标,并且发现无法挣脱正念之绳而跑掉时,最后它会依靠那个目标而以近行定或安止定坐下或躺卧。
因此古代的注释者说:就像想要驯伏野生小牛的人,会将它绑在牢固深埋的木桩,同样地禅修者应将自己的心,牢牢地绑在其禅修的目标上。
如此,这样的处所适合禅修者。所以说‘这句话显示禅修者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
如果不远离聚落,则很难成就安般念法门,因为对禅定来说,声音好比是尖刺一样。
相反地,在聚落以外的地方,禅修者很容易就能掌握禅修的法门。因此世尊指出适合禅修的处所,而说:“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
佛陀就像一位精通于选择建筑地点的大师,因为他为禅修者指出适合修行的处所。
一个善于选择建筑地点的大师,看了一块适合建筑城镇之地,从各方面详细考虑之后,他建议说:“就在这里建立城镇。”
城镇建设完成之后,他受到皇家高度的推崇。同样地,佛陀从各方面详细考虑适合禅修者修行的处所之后,他建议:“就在这里修行此业处。”
当禅修者循序渐进地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他就以这样的话,来表达对佛陀的感谢与赞叹:“世尊确实是无上正觉者。”如此,世尊受到高度的推崇。
比丘好比是豹;像豹一样,比丘独自住在森林里,克服爱欲等障碍,达成目标。
正如一头豹王躲藏在森林、草丛、灌木丛或山林里,捕捉水牛、麋鹿、山猪及其它野兽。同样地,比丘致力于禅修,逐一地证悟四道与四果。
因此,古代的注释者说:正如豹埋伏山林,捕捉野兽,正觉者之子亦然,洞察敏锐,进入于山林之中,精勤修行,在那里证悟圣果,殊胜至上。
虽然现在大家所住的地方不是森林,也不是树下,而且有许多禅修者住在一起,但是如果你能够不在意其它人的存在,放下一切万缘,
而只觉知自己禅修的目标,那么这里对你而言就像是闲静处一样。更何况大众共修有助于激发精进心,而促使禅修得到更快速的进展。
‘保持上身正直’,是指保持背部的每一节脊椎骨端正,节节平正地相接,身直腰正。静坐的时候如果能保持上身正直,就不会有背痛的毛病发生。
佛陀建议这样的坐姿,因为这是最稳定与舒服的姿势,有助于保持心平静与提高警觉性。因此对于禅修而言,这是最好的姿势。
「安立正念于自己禅修的所缘」是指:将心引导到禅修应当专注的目标,并且将心固定在那里。
如果你修行安般念,就应当将正念安住在呼吸。如果你修行四界分别观,就应当将正念安住在四界(四大)的特相。
「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是指他在呼吸的时候不舍弃正念。这是很重要的,正念的意思是明记不忘。
如果你能明记经过鼻孔下端或人中的呼吸,持续不忘失,正念就会愈来愈强。正念强的时候,定力就会提升。
当定力提升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你会见到呼吸转变成禅相。如果能持续稳固地专注于禅相,你就能证得初禅乃至第四禅。
如何才能「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呢?佛陀在经文中教导说:「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
吸气长是指吸气时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呼气长是指呼气时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吸气与呼气长是指吸气与呼气时都各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
当他吸气与呼气时,都各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时,他的心中生起修行的强烈意愿(欲)。透过意愿,他吸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
透过意愿,他呼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透过意愿,他吸气与呼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
当他透过意愿的缘故,吸呼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时,喜悦在他心中生起。透过喜悦,他吸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
透过喜悦,他呼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透过喜悦,他吸气与呼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
就禅修而言,生起喜悦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喜悦,你的定力就不能持续进步。喜悦何时才会生起呢?
如果能够去除掉举与散乱,持续不断地专注于长的微细呼吸,如此就能提升定力,喜悦也自然会在你心中生起。
接着,当他透过喜悦的缘故,吸呼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时,他的心离开长的呼吸而专注于禅相,既无贪欲也无忧恼,而是以中舍的态度持续地专注。
同样的修行步骤可运用于呼吸短的情况,即经文中所说:「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
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这是透过了知呼吸长短,而持续专注于呼吸直到禅相出现的情况。
下一段经文是:「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意思是他以如此的想法,来训练自己:「吸气的时候,我应当知道、明了整个吸气过程里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
呼气的时候,我应当知道、明了整个呼气过程里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如此,他以清明的心,知道、明了吸呼的全息。
在这里,大家不要误解说,觉知全息的时候要默念「开始、中间、结尾」;事实上,在觉知全息的时候不需要如此默念,只需要知道经过同一点上的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就够了。
对于吸呼的气息稀薄、分散的比丘而言,他只能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开始的气息,而不能觉知与专注于中间与结尾的气息。
另一位比丘只能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中间的气息,而不能觉知与专注于开始与结尾的气息。
第三位比丘只能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结尾的气息,而不能觉知与专注于开始与中间的气息。
第四位比丘能够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开始、中间与结尾这三个阶段的气息,没有任何困难。
为了指出修行此法门应当依循第四位比丘的例子,所以佛陀说:「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由于修行此法门最初的方法除了吸气与呼气之外,不需要再做其它事情,所以说:「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
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
然后,他必须致力于提起更清楚的觉知等,所以说:「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清楚地了知呼吸是慧学;专注于呼吸是定学;约束自己的心,不使烦恼生起是戒学。在呼吸当中,应当致力于实践此三学。
接着是安般念的第四个阶段,佛陀开示说:「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意思就是他心里想:「我吸呼时应当存着使气息平静、平稳、安宁、安详的动机。」他如此训练自己。
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粗显、微细与平静这三种情况:还没有致力于禅修的时候,比丘的身心是纷扰的、粗显的,
呼吸的气息也是粗显的、不平静的,只借着鼻孔吸呼还不够用,必须也经由嘴巴来吸呼。
然而,当他调御自己的身心之后,身心变得宁静、安稳,呼吸也就变得微细,他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还在呼吸。
就好像一个人刚从山上跑下来,放下顶在头上的重物,直挺地站立着的时候,他的呼吸是粗显的,经由鼻孔呼吸还不够用,必须还要透过嘴巴来呼吸。
然而,当他去除了疲劳、沐浴、喝水、用湿布盖在头上、坐在阴凉处休息的时候,他的呼吸就变得微细,他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还在呼吸。
这个人是用来比喻禅修之后,呼吸变得很微细的比丘,意思是他难以分辨自己是否还在呼吸。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在尚未开始禅修之时,他不曾去觉知、专注、反省或思惟,将粗显的气息平静下来的问题;一旦开始禅修之后,他就会注意到这个问题。
禅修时的气息比尚未禅修时的更微细,所以古代的注释者说:「在扰动的身心中,气息是粗显的;在平静的身心中,气息是微细的。」
他如何以「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这样的想法,来训练自己呢?
什么是气息的身行?与呼吸本身相关或系属于呼吸的事物,称为气息的身行。他训练自己使气息的身行镇定、平稳与宁静,以如此的思惟来训练自己:
「借着在身体向前弯、侧弯、各方向弯及后弯的时候,使气息的身行平静下来,以及借着在身体移动、颤抖、震动、摇动的时候,使气息的身行平静下来,我应当如此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吸。
在身体不向前弯、侧弯、各方向弯及后弯的时候,不移动、不颤抖、不震动、不摇动的时候,我应当借着这些安详、微细的身体活动,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