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9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6-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小部.经集.爱欲经》:他追求爱欲,心满意足,肯定感到高兴,因为实现了凡人的愿望。
如果他满怀渴望,追求爱欲,却未能如愿,他就感到痛苦,犹如利箭穿身,避开爱欲,犹如不踩蛇头,这样的有识之士克服世上的这种执着。
他贪求种种爱欲:田地、财产、金子、牛、马、仆人、妇女、亲属;这些脆弱的东西摆布他,危险折磨他,痛苦追随他,犹如河水涌入漏船。
因此,有识之士应该永远避开爱欲;摒弃它们,舀出船中漏水,越过河水,到达彼岸。
第二章:一个生活在洞窟里的人有许多遮蔽,沉溺在愚痴中;这样的人远远没有达到超脱,因为在这世上,爱欲是很难摒弃的。
听凭愿望,执着生存的快乐,寻求未来或过去的爱欲,贪恋今日和往昔的爱欲,这样的人很难获得解脱,因为解脱不能依靠别人。
贪求,迷恋,沉醉于爱欲,吝啬,邪恶,这样的人陷入痛苦时,悲叹道:“我们死后,将成为什么?”
因此,让世人学会知道什么是世上的邪恶,让他不要行恶,因为智者说道:人生是短暂的。
我看到世上贪恋生存的人战战兢兢;这些可怜的人面临死亡嘟嘟哝哝,不能摆脱对生存的贪恋。
请看,这些执着自我的人战战兢兢,犹如水流枯竭的鱼儿。看到这种情形,那就不要执着自我,不要执着生存。
智者应该排除对两极的渴望,彻底理解诸触,没有贪欲,不做自己谴责的事,不受所见所闻污染。
越过急流,不受执着污染,牟尼应该彻底理解名想,拔出利箭,努力游荡,不贪恋这世和彼世。
第三章:思想邪恶的人喜欢争辩,思想单纯的人也想争辩,而牟尼不参与任何争辩,因此牟尼在任何地方都不受阻碍。
一个受欲望支配、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人,怎么会放弃自己的见解?他在完成自己的事,怎么理解就怎么说。
未经询问便向别人赞扬自己的德行戒行,智者认为这种自我吹嘘的人不高尚。平静沉着,不称道自己品行如何,在这世上任何地方都不骄傲,智者认为这样的人高尚。
他的观点是人为的、癔想的、偏颇的、污秽的,无论他怎样自以为是,他的根基是不可靠的。
信奉某种观点后,便难以摆脱。人们考察各种观点,决定取舍。因此,人们在种种信奉中,抛弃或接受某种观点。
纯洁者在这世上不接受关于各种存在的人为观点;他摒弃虚妄和骄傲,无所执着,还会依靠什么行动呢?
执着种种观点便会导致争论,但依凭什么与无所执着的人争论呢?因为他即不接受,也不拒绝,在这世上涤除一切观点。
第四章:如果所见能使人净化,或者知识能使人摆脱痛苦,那么有贪爱的人便可通过其他途径达到净化,因为按照他的这种观点,只能得出这种结论。
不执着所见、所闻、德行、所想和善恶,抛弃一切所得,在这世上无所作为,这样的婆罗门,不认为能通过别的途径达到净化。
有些人抛弃原先的,又接受另一种;他们追随欲望,不能超越执着,抓住这个,舍弃那个,就像猴子抓住这根树枝,舍弃那根树枝。
对万事万物,无论是所见,所闻,还是所想,都不怀敌意;在这世上,有谁能改变这样一位目光远大,公开游荡的人?
克服罪恶,理解一切,洞察一切,没有任何执着,这样的婆罗门不迷恋贪欲,不沾染贪欲,对今世和彼世都不执着。
第五章:在这世上,一个执着观点的人总把自己的观点说成至高无上,而把别人的观点说成低劣的。因此,他不能摆脱争论。
他在所见、所闻、德行、戒行和所想中,看到自己的利益,于是他执着其中,把其他一切视为低劣。
智者说:这是一种束缚,由于这种束缚而把其他一切视为低劣。因此,比丘不执着所见、所闻、所想和德行戒行。
在这世上,不要用知识或德行、戒行制造观点,不要把自己与别人等同,也不要认为自己低于别人或高于别人。
抛弃所得,无所执着,甚至也不依赖知识;不追随宗派团体,甚至不采纳任何观点。不渴求两极,不渴求今世或彼世的存在,在考察万物后,毫无执着。
对于世上所见、所闻、所想毫无人为的名想;这世上,有谁能改变这样一位不采纳任何观点的婆罗门?
不制造任何观点,不推崇任何观点,不接受万物,不依赖德行戒行,这样的婆罗门走向彼岸,不再返回。
第六章:生命确实短暂,不到一百岁,就要死去,即使能活得更长,最后仍会衰老而死。
人们总为自己喜爱之物悲伤,因为占有之物不会永恒;认识到存在之物总要消亡,所以不要执物。
人认为“这是我的”,但还是随死亡而消失;认识到这一点,虔诚的智者不会崇拜自我。
正如醒着的人看不见梦中相遇的情景,人也看不见亡故的亲人。凡是看到和听说的人,都有一个称呼他的名字;一旦这个人死去,只留下他的名字。
贪恋自己喜爱之物的人,不能摆脱忧虑、悲伤和贪婪,因此,牟尼们摒弃执着,四处游荡,寻求宁静。
人们认为比丘毫无执着,四处游荡,经常独处隐居,不在名字上显现自己,这是正确的。
牟尼在任何地方都无所依赖,即不喜欢,也不厌恶,悲伤和贪婪沾不上他,犹如水珠沾不上树叶。
犹如水珠沾不上荷叶,犹如水珠沾不上莲花,牟尼也不沾染任何的所见,所闻,所想。
纯洁者不考虑所见、所闻、所想;他不愿意通过其他途径达到净化,因为他即不激动,也不冷漠。
第七章:提舍弥勒尊者说:“世尊,请你说说沉缅淫欲的害处,听了你的教诲,我将学习隐居。”
世尊说道:“提舍弥勒啊!沉缅淫欲的人忘却教诲,以错误的方式生活,这是他身上的卑劣性。
他原先独自游荡,现在沉缅淫欲,人们称这样的人为凡夫俗子,犹如一辆失控的车子。
他原先享有的荣誉和名声丧失殆尽;看到这种情形,他应该学会放弃淫欲。
受意愿控制的人,禅修时像个不幸者;这样的人听到别人的骂声,就会生气。
受别人话语的挑动,他会动刀动枪;这样的人贪得无厌,沉醉于谎言。
被称作智者的人,认识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危险,坚持独自游荡,努力不懈,不沉缅淫欲。
应该学会隐居,这是高尚者的最好行为,但也不要由此认为自己最优秀,即使己接近涅磐。
一无所有,四处游荡,不渴求淫欲,越过水流,这样的牟尼受到贪恋爱欲的人们的妒羡。
第八章:人们总是说自己的教义纯洁,其他的教义不纯洁;信奉什么便说什么好,各自确认各自的真理。
他们喜欢争论,热衷集会,互相指称对方是傻瓜:他们依据各自的教义进行争论,自称是能人,渴望获得赞扬。
在集会上,他们热衷争论,希望受到赞扬,害怕辩论失败;一旦遭到驳斥,便忿忿不平,挑剔对方,怒冲冲责备对方。
评判团宣布他的论点己被驳倒;由于辩论失败,他哀叹,忧伤,痛哭道:“他战胜了我。”
在集会上振振有词,博得赞扬,他便笑容满面,趾高气扬,如愿以偿,达到目的。
在沙门中出现这些争论,在这些争论中有胜有败,看到这种情形,应该回避争论;博得几声赞扬,没有多大意义。
骄傲是失败之母,而他依然趾高气扬,夸夸其谈,看到这种情形,应该回避争论,因为智者认为真理不靠争论。
正如国王供养的英雄呐喊着,渴望与对手较量,英雄啊,你到论敌那里去吧!这时不存在过去那样的争斗。
那些人持有观点,进行争论,声称“这就是真理”。你与他们去争论吧!因为在这里,即使挑起争论,也没有对手。
比丘不怀敌意,四处游荡,不以这种观点反对那种观点。在这世上,他们不把某种东西视为至高。在他们身上,你能捞到什么呢?
你若陷入思辨,脑子里考虑着各种观点,即使与圣洁者相交,也不可能与他同行。
第九章:世尊对摩根提耶说:“纵然见了贪爱之物,也会厌弃贪欲,毫无淫欲,何况这个充满污秽的东西(指摩根提耶的女儿),我甚至不愿用脚碰它一下。”
摩根提耶对世尊说:“如果你连这样一个为众多国王追逐的美女都不要,那你说说你的观点、德行、戒行、生活和再生。”
世尊说道:“摩根提耶啊!我要说的是:我考察万事万物,不予采纳;我观察各种观点,不予采纳;我识别和看到内在宁静。”
摩根提耶说道:“牟尼啊!你说你不采纳那些人为的观点,那么,智者们如何解释‘内在的宁静’的含义?”
世尊说道:“摩根提耶啊!智者认为纯洁不靠所见、所闻、所知、德行或戒行,也不靠无所见、无所闻、无所知、无德行戒行;抛开这些,不予采纳,宁静,独立,不贪恋存在。”
摩根提耶说道:“如果说纯洁不靠所见、所闻、所知、德行戒行,也不靠无所见、无所闻、无所知和无德行戒行,我认为这是糊涂观念,因为有些人就是靠所见而获得纯洁。”
世尊说道:“摩根提耶啊!探询和依赖所见,在采纳中走向痴迷:你对‘内在的宁静’一无所知,因此称它为糊涂观念。
考虑自己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就会由此发生争执;不考虑自己等同于或优于别人,便会在这三种情况下都能无动于衷。
不考虑自己与别人等同与否,这样的婆罗门怎么会争辩‘这是真理’,或者与谁去争辩‘这是错误’?他会与谁发生争论呢?
出家梵行,不在村中与人相识,摆脱爱欲,无所渴求,这样的牟尼不会与人争论。让高尚的人在这世上四处游荡,不要听取和争论那些己被摒弃的东西;
犹如有刺的莲花不为泥水污染,倡导平静,无所贪恋的牟尼不为爱欲和尘世污染。智者不因所见和所想而骄傲,因为他不是依靠这些而成为智者;
他也不受行为和所闻引导,不陷入任何执着。摆脱名想的人没有束缚,通达智慧获得解脱的人没有痴迷,而那些执着名想和所见的人在这世上四处游荡,扰乱他人。”
第十章:“具有什么看法和什么德行,才能称为平静的人?我问你,乔达摩啊!请说说这种最优秀的人。”
世尊说道:“在身体毁灭以前就己摆脱贪爱,不执着开头和结尾,也不考虑中间,他不崇拜任何事物。
不忿怒,不恐惧,不吹嘘,不作恶,不骄傲,说话机智,这样的牟尼确实控制了言语。不期望未来。不悲伤过去,无视诸触,不受任何观点引导。
不执着,不欺骗,不贪婪,不妒忌,不鲁莽,不轻视他人,也不毁谤他人。不贪恋享受,不狂妄,温文尔雅,聪明睿智,不轻信,不厌弃他人。
不为企求什么而学习,不为得不到什么而生气,不为贪爱而受阻,也不贪恋美味。他超然,有思想,不傲慢,不考虑自己在这世上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
他独立不羁,无所依赖,理解万物,不贪恋存在或不存在。不追求爱欲,没有束缚,越过执着,我称这样的人为平静者。
他没有儿子、牲畜、田地和财产;他即无所得,也无所弃。世俗之人及沙门和婆罗门对他说的话,并非他所推崇,因此,他无动于衷。
不贪婪,不妒忌,不说自己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这样的牟尼摆脱轮回,不进入生死轮回。
在这世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为消逝的东西悲伤,不陷入万物,这样的人称为平静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