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0|回复: 3

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菁华(第三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菁华》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菁华  (第三集)  1993/11  台湾彰化  档名:04-008-0003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光阴过得很快,我们三天的法会今天就圆满了,时间虽然很短暂,我相信三次的讲演多少能够帮助大家增长一些信心,从这个信心发出求生净土的大愿,老实念佛,一定会成就的。

  昨天我们讲到普贤大愿当中的「礼敬、赞叹、供养」,今天要跟诸位谈一谈「忏除业障」。凡是学佛的同修们,对于自己业障深重,几乎都能够觉察得到。业障要怎样才能够消除?这是我们当前最大的一个课题。业障不但障碍我们修行证果,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开智慧,都被它障碍住了。由此可知,它确确实实是我们这一生很严重的一个大问题。

  佛法无论哪一个宗派,无论哪一个法门,如果业障不除,就决定不能成就。消业障一般的方法是要修定,由禅定到开智慧才真正能够消除业障。这个话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去做实在是困难。业障有三层:最外面、最粗的叫见思烦恼,第二层叫尘沙烦恼,第三层叫无明烦恼,一层比一层难破。六道轮回就是见思烦恼形成的,换句话说,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三界就是六道轮回,见思烦恼不断,三界就出不去。

  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小乘人破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是证须陀洹果,也是证得小乘初果了,这就是圣人。他所证得的是三不退当中的「位不退」,他能不能出三界?还不能。虽然不能出三界,但是他一定会出三界,那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个早晚,怎么个说法?那就是三界还有八十一品思惑,他没有断。这八十一品思惑要是断尽了,就证四果罗汉,三界就超越了。佛告诉我们,证得小乘须陀洹果之后,他决定不堕三恶道,从此之后,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人间的寿命短,天上的寿命长,这七个往返就证阿罗汉果。所以,须陀洹就决定不堕三恶道了。见思烦恼断尽了,超越三界。虽然出三界,他还有尘沙烦恼没有断、无明烦恼没有断,所以距离明心见性还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这是八万四千法门,方法不一样,门道不一样,原理原则是相同的。由此可知,修行证果是多么的困难!

  我们每一位同修,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学佛修行,我要问:「你修了多久?」修了无量劫,不止三个阿僧祇劫!也许你听了要问:「佛在经上说,我们凡夫修行到成佛,只要三个阿僧祇劫。那我们修了无量个阿僧祇劫,为什么还没有成佛?」那你必须要知道,这三个阿僧祇劫是从哪个地方开始。不是说我们一发心修行,这就开始了,那不算!它的算法是从证得须陀洹果那一天开始,修三大阿僧祇劫就成佛了。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修行到今天,从来没有一次证得须陀洹果;换句话说,统统不算数!修了无量劫,今天还是苦恼众生,依旧是迷惑颠倒。

  不过这无量劫的修持,也不能说是白修了,为什么?如果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怎么能够遇到第一殊胜的法门?古德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今天偏偏被你逢到了,这个就是无量劫善根的成熟,我们才能遇到这个法门;遇到了才能生欢喜心,听讲才能够理解,欢喜接受,依教奉行,这个都是不可思议的福德因缘。

  正是《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无量劫的修持,今天「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具足了;换句话说,这一生当中就有可能往生。可能不可能,决定在自己。我这一生当中,真正依教奉行,那就决定得生,那就没有问题了。如果我还怀疑、还犹豫不决,或者还想多修一些法门,我们讲得近一点的,禅净双修、密净双修、禅密净三修,这叫三心二意。那能不能往生?不可靠。真正能够把所有法门统统放下,专修专弘,这个人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古大德说:「万修万人去」,这样的条件才是万修万人去。这个三心二意、犹豫不决,那是非常非常的困难。为什么会三心二意?业障现前,又想学这个、又想学那个叫业障现前,决定不是好事情。

  消除业障,这是我们当前第一个课题。诸位要记住,普贤菩萨把这个科目排在第四位,前面还有「礼敬、称赞、供养」三科。大乘佛法当中,决定是后后胜于前前,好像我们盖大楼一样,一定先盖第一层,再第二层、第三层。礼敬是第一层,称赞是第二层,供养是第三层,忏除业障是第四层。前面三科没有真正做到,这个业障就不容易忏除,所以一定要把前面三科认真彻底去实行,我们忏除业障就没有障碍了,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为什么我们大家天天在忏除业障,业障不但没有少,还愈来愈多?原因在此地。原因找到了,我们能把原因消除,我们忏除业障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不能不认真去修学。

  「忏除业障」这里面最重要的精神,第一个是要发现障碍在哪里,然后才能把它忏除掉。如果自己不晓得业障在哪里,你怎么个忏法?佛在经上举的比喻,好像我们去抓贼,先要知道贼在那个地方,然后才可以抓他。贼都不认识,你去抓谁?所以一定要晓得业障是什么,业障在哪里,这样我们才有办法下手。

  你能够发现业障,这叫开悟,你觉悟了,你发现了;发现之后,你能够把它消除,那就叫改过自新。所以忏悔法,不一定要在佛菩萨面前磕头流泪,求佛菩萨赦免我的罪,求佛菩萨原谅;那是假的,那个没有用,佛菩萨不管这些事情的。忏悔是改过自新,儒家所说的「不贰过」,我们的过失只有一次,就是过失发现了,我们彻底悔改,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真正的忏除业障。譬如我们贪心很重,贪财、贪名、贪色,还有贪图佛法。贪佛法也是贪,佛是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改变那个贪的对象。世间法不贪了,贪佛法,这也错了。钱财不贪了,贪功德,那还是贪,这都是错误的。要除贪心,不是叫你换对象,这个一定要晓得。从这个地方去改过,这是真忏悔。

  通常我们佛门里面,几乎每一个法门、每一部经论,祖师大德都有修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忏仪。学华严的有华严的忏法,修法华有法华忏,修地藏法门有地藏忏,修净土法门有净土忏,这是古来大德他们把经典里面重要的开示、教训节录下来,每一天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编成了忏仪。

  前清乾隆年间,我们佛门有一位大德,就是慈云灌顶法师,学佛的同修都知道他。这一位大师他的解、行都有很高的成就,著作非常丰富。他作《观无量寿佛经》批注叫《观经直指》,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业障深重的人,大乘佛法里面所有一切的忏悔法都忏不掉的业障,这是最重的业障,没有办法忏除得了的,我们今天大的忏悔法里面如梁皇忏,再大的水陆法会,最大的忏悔法都忏悔不了的,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彻底把罪忏除。那是什么方法?念佛。大家不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念佛功德确确实实不可思议。

  现在有人问,这一句佛号,到底是念「ㄨㄛ(窝)弥陀佛」,还是「ㄚ(阿)弥陀佛」?许多人被这个困惑了,这叫着相。「阿弥陀佛」是梵音。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中国幅员广大,方言很多,念「ㄨㄛ(窝)弥陀佛」的人,坐着往生、站着往生的人很多,那也没念错。所以我们不必执着那个音阶对不对,要着重清净心。你那个音念得再对,不一定能往生。往生的条件是什么?心净则土净,心地清净。《阿弥陀经》里面告诉我们,往生的条件是「信、愿、持名」,深信、切愿、持名,持名是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可以往生,念「ㄨㄛ(窝)」也可以往生。

  你们再看看倓虚老法师,他是营口人,他那个口音最难听了,我们听不懂。我拿到他的录音带,听了三十遍,差不多听到八成,还不能完全听懂。一遍一遍的听,听了三十多遍,听了八成。那个佛号他念「ㄨㄛㄋ一‵(窝匿)陀佛」,虽然他念「ㄨㄛㄋ一‵(窝匿)陀佛」,他也坐着往生。这就是说明心真诚,心里面真有佛。

  诸位细细去读《观无量寿佛经》,念佛是我们心里面有佛,这叫念佛,不是口念。你看那个「念」字,上面是「今」,底下是「心」,这个意思是我现在的心里有佛,有阿弥陀佛,那叫念。心里没有佛,不叫作「念」。口里面念出来,那叫「称佛」。「下品下生章」就讲得很好,这个人业障深重,造五逆十恶罪,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他不能念佛了,再教他称名。我们现在把称名当作念佛了。十称就能够往生,善知识的教导十称名号就能往生,可见得他把「念」跟「称」分得很清楚。

  这个「念」是念念当中心上有佛。有什么佛?念念心里有这个佛相还不行,那只是种善根而已。那念念心里有什么?有佛心,我的心跟佛心一样。佛心是什么?佛心是平等心。佛给我们讲十法界的业因,佛是平等心,菩萨是六度心,缘觉是十二因缘心,声闻是四谛心,天是慈悲喜舍、十善心,人是五戒心(五戒,就是我们中国儒家讲的五常),修罗是以嫉妒、瞋恚修十善,果报在阿修罗,饿鬼道是贪心,畜生道是愚痴心,地狱道是瞋恚心。这是十法界的心行,佛给我们讲得清楚。所以我们的心清净平等,这是念佛,这是佛心,念佛心。

  「愿」,要念佛愿。所以教你念四十八愿,是把阿弥陀佛的本愿变成我自己的本愿,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我发跟他同样的四十八愿。我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相同,我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同,我的解跟阿弥陀佛的理解相同,就跟阿弥陀佛建立共识。那就一定要把弥陀三经里面所说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阿弥陀经》里面教给我们种种修行的方法,变成我们自己生活行为,我们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这叫做念佛。不是口里「阿弥陀佛」,心里面还是是非人我、贪瞋痴慢,那个没有用,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阿弥陀佛」也不行,也枉然,「阿弥陀佛」、「ㄨㄛ(窝)弥陀佛」都枉然。所以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心、愿、解、行」都依照三经所说的修正过来,你的一切业障就彻底忏除了。

  我们平常念这一声佛号,这一声佛号念出来,「心、愿、解、行」都在佛号之中,「信、愿、行」三资粮也在一句佛号之中。不仅如此,「三学、六度、十大愿王」都在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里面所含藏的意思,无量无边,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个一定要晓得。所以,念有会念,有不会念。不会念的,嘴皮上念,不相应;会念的,「心、愿、解、行」统统相应。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很要紧,这是真正忏除业障,这是真实修行。

  同修们一定非常关心,我们的功课要怎么个作法?有空闲的人要定早、晚二课,这叫定课,不能缺少。不可以今天有事偷偷懒,明天再补一下,这个不可以的,决定不许可。时间很匆忙的人,抽不出时间来做早、晚课,我们可以把早、晚课的时间缩短。最短的也是慈云灌顶法师教给我们的「十念法」,他这个十念是尽一口气叫一念,这一口气里面念的声数,不拘多少。每一个人身体不相同,有的人气很长很足,有的人气比较短,那个念的多少没关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口气叫一念。十念不要多,不能少。早、晚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所占的时间很短,几分钟的时间,我想一定可以能够抽得出来。早晨起来,洗了脸之后,家里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或者是烧一支香,合掌修这个十念法。晚上在睡觉之前,也在佛像前修十念法。没有佛像,就面向西方,不点香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心地清净、恭敬、真诚就有感应,这是早、晚用这个方法做为定课,也是一天不能缺。一天不缺,到命终的时候,符合《无量寿经》上讲的「发菩提心,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向专念」。他没有缺!从学佛一直到往生前一天,他一堂课没有缺。时间虽然短,不缺,这就是「一向专念」,这个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早、晚课定得愈短愈好,为什么?你不会缺课。你要定得很长,很难持久。尤其有事情的时候,忙的时候,或者出外旅行的时候,不方便的时候,你这个课就会间断,用「十念法」不会间断。

  我这一次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那边有一些同修也是非常忙碌,功课相当困难,于是我也传了一个「十念法」,跟慈云大师的「十念法」不一样。我传给他们的「十念法」时间更短,只要一分钟,所以他们听了之后非常高兴。时间虽然短,我这个十念法就是十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这个课就做完了。十句佛号念的时候把所有一切妄念放下,心地真正的真诚、清净、恭敬,要用这个心合掌念。

  十句佛号时间非常短,一天要修几次?要修九次。不是早、晚两次,要修九次。这个九次怎么个修法?早晨起来,早课修一次。吃早饭时,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合掌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实在讲,这是有口无心,唱唱而已,没有什么好处的。我们早晨合掌念十句佛号,也是真诚、恭敬、清净心念十句佛号再吃饭。这三餐饭就修了三次。到上班的时候,你往办公桌那里一坐,先把课修好,再开始办公。有好处!时间虽然短,身心轻松,头脑清醒,处理事情不会乱。上班的时候修一次,下班的时候修一次。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各修一次,早饭、中饭、晚饭前各修一次,早起、晚上睡觉前各修一次,一天九次功课。他们听了很欢喜,时间短,只要一分钟。

  所以只要有恒心,依照我这个方法去做,我告诉他们,我大概半年以后再来看你们,你们一个个都变样子了,就不相同。这是极短的时间,我们一天修九次,时时刻刻心里有佛。因为它时间短暂,过一会儿又要修一次;再过没多久,两个小时又要修一次。我教他们这个方法,不费时间,不妨碍工作,随时随地可以修学,而且效果很殊胜,与散乱心作课诵完全不一样。我们念一部经打很多个妄想,这一分钟当中,十句佛号里,一个妄念都没有,所以他能够收到很殊胜的效果,帮助我们身心清净。

  十愿里面,前面的四愿是自利行,完全是自利的。自利里面当然有利他,但以自利为主。向下「随喜功德,请转珐輪,请佛住世」这三愿是利他,利他当中也是自利,但是偏重在利他。

  「随喜功德」是我们利他的第一条。为什么?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贪、瞋、嫉妒的习气太重了,不要学的。你看那个一岁,甚至于还不到一岁的,两个小朋友在一块,给其中一个糖果吃,另一个就有嫉妒心、就有好胜心。谁教他的?从来没有人教过,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佛教我们「随喜功德」,就是破除嫉妒障碍的。见到人有善心、善举、善行,我们不但不嫉妒,我们要随喜,随喜是尽心尽力帮助他,成人之美!他有多大的功德,我们跟他的功德一样大,这又何乐而不为?又何必他做善,我做恶?我那个嫉妒障碍是做恶。应当随喜,跟他功德同样大,这个才对。所以普贤菩萨把这一课列入重点,教给我们修学一定要修随喜。随喜里面,我们有能力,一定要尽心尽力帮助;没有能力,要生欢喜心,要能够赞叹,决定没有毁谤,这个也算是圆满的随喜。

  「请转珐輪,请佛住世」,这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帮助佛菩萨推展佛陀的教育,使佛教育能够普遍利益一切大众。世间人对于佛法不认识的人很多,不明了的人很多。他不认识,他不明了,甚至于还有误会,当然他不会请善知识来讲经说法。我们明了、知道佛法的好处,我们请善知识到这边来讲经说法,使这一方的人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这叫「请转珐輪」。

  珐輪就是代表佛法的弘传,像轮一样。轮是个动相,轮要不动就不起作用了。法要流通,法要能够展布到十方,流传到三世。所以每一部经典后面,一定有「流通分」,那就是佛嘱咐你得到佛法之后,一定有责任要传播,你要把佛法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样我们才对得起佛菩萨,对得起祖师大德,代代相传。

  近代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古时候没有。古时候,我们看到无论什么人的著作,在家出家的著作,都是欢迎大家流通的。现代有一些著作,那个版权页上印的「版权所有,不准翻印」,这个意思就是说不准流通。这不是佛的意思,这完全违背了佛的教悔,这是我们千万要记住的。佛法是要流通的,劝勉大众流通,哪有「版权所有」!

  谁给你版权?现在印的《大藏经》后面还有「版权所有」,这是盗释迦牟尼佛的版权,这是大盗!古来祖师大德的著作,版权没有给他,这是偷盗!诸位看得很清楚,偷盗佛法这个罪过,在戒经里面,这是堕阿鼻地狱,太可怕了!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的。

  关于佛法的书,乃至于善书,能够利益社会、利益大众,我们都欢迎传播,决定不可以要版权。你要版权,卖个版权,你得多少利益?你把众生法身慧命造了重大的障碍,这个过失就太大太大了,你得的利益太微小了,这个人是愚痴到了极处,他才会做出这个事情。我们学佛,学佛要开智慧,学佛要破迷惑,一定要清楚、要明了。所以看到人传播应生欢喜心,我们出钱出力帮助他,这就对了,这才是「随喜功德,请转珐輪」。

  「请佛住世」,佛不在世了,请善知识常住在我们这个地方。他不常住,众生哪有听一次经就开悟的?听一次经就证果的?没有。古时候虽然有,那是凤毛鳞角太少太少了。一定要善知识常住在这个地方,经年累月不断的教导,我们长时期接受熏习,这才能破迷开悟,所以请善知识常住在这个地方就非常重要了。

  我过去在台中求学,我们晓得李老师在台中三十八年没有动过,就在一个地方住了三十八年教学,所以才有这样的成就。我那个时候跟他,他要我们每一个同学说说志愿抱负,像孔老夫子问学生,「各言尔志」。问到我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老实给他讲了,我说:「我希望将来学成之后,能够到处弘化。」

  他老人家笑笑,他说:「你倒想得很好!」他就告诉我:「你到处弘化,只作一点宣传工作,不能利益大众。」

  我问:「为什么?」

  他就讲了:「哪有听一部经就开悟了?」

  他劝我应当要找一个地方,哪一个地方有缘分,要在那里住得久才能产生影响力。我离开老师之后,确实在全世界每个地方游化,对我个人来讲的确有很大的利益。最大的利益是「家」的观念没有了、破灭了,这个地方住几天,明天又要走了。所以我是作客人,处处作客,在海外差不多作了二十年的客。要连台湾也算,我已经作了三十五年的客人了,到处作客,没有「家」的观念,住几天就卷行李要走了。虽然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借助现代科学工具,录音带跟录像带产生了很大的效果。我到那里去跟大家见一次面,很多地方我只去一次,住一个星期、十天,跟大家见见面,以后录音带、录像带源源不断的寄过去,这个利益、效果也看到了。

  实在说,住在一个地方很难。住在哪里?住这个地方对不起那里,住那个地方对不起这里,因为找我的人太多了。前年我在加州,有一个同学来问我:「法师,你想不想建道场?」在美国有一位居士他在纽约的附近有一块地,想捐出来作道场。多少地?有一百英亩,所以这个地很大。他来问我,我就笑一笑,我说:「现在中国、外国找我讲经的地方,不止三百六十处。这三百六十处,我要统统去讲,每一个地方只能待一天。假如我去讲经,每一个地方去讲一个月,我从现在起,这三百六十个地方讲完了,我就一百岁了,我还要什么地方?」这是事实。

  所以「请佛住世」非常重要。我这一生没指望,没这个缘分。各人缘分不一样,我这一生当中所做的就是宣传,就是推广介绍,希望将来有继起的大德们,能够住一个地方弘化一方,这是我天天在盼望的,我相信一定后继有人。诸位将来遇到这样的善知识,你就求他,不要放过,这就是个人的因缘不相同。

  后面三条,「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三条都是回向。所以,实在讲普贤十愿,愿只有七条,后面三条都是回向。「常随佛学」就是回向佛道,「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法界,所以这三条都是属于回向。

  讲到回向,《华严经》讲得最圆满、讲得最周圆。「回」是把自己所修学的一切功德不据为己有,我所修的归佛道、归一切众生、归虚空法界,这就对了。这个样子,我们心性里面丝毫障碍都没有。所以一切障碍的发生,都是发生在妄想、执着。

  特别是六道众生,起心动念有一个「我」,「我见」、「我执」这就是大障碍。「我」没有了,就证阿罗汉果,就出三界了,三界就没有了。只要有「我」,三界就出不去了。所以「我」不是一个好字样,这个「我」是假我。佛告诉我们,假我丢掉之后,真我就现前了。所以「法身、般若、解脱」这三德里面,都具足「常、乐、我、净」四德。法身具足这四德,般若具足这四德,解脱也具足这四德,所以有真我。假我不破,真我就不能现前。真我才叫大自在,那是宇宙人生真正的主宰,佛教我们亲证,那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

  这一次讲座,我跟大家介绍普贤菩萨的行愿,就介绍到此地。下面的时间,我们要办一桩大事,听说今天有不少的同修要求皈依,我在这个地方,把三皈传授给大家。

  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三皈入门。皈是回归,要晓得从哪里回归?依是依靠,我们依靠什么?也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在佛菩萨面前,把三皈依的咒文念一下,就算皈依了。那是假的,自认为我皈依了,我是三宝弟子,其实是冒充的、冒名的,佛菩萨不承认,护法神也不承认。你要是真正皈依,佛菩萨承认、点头了,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佑你。为什么?你真皈依了,你是真的佛弟子,不是冒充的。冒充的,佛菩萨也不管你,护法神也不管你。所以一定要晓得从哪个地方皈?依靠什么?一定要说清楚,要听清楚。

  皈依是以三宝为对象。三宝之中,最重要的是「自性三宝」,那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这个诸位要晓得。所以,皈依决定是自性三宝。

  在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传授皈依的时候,唯恐大家对于佛学这个名相产生了错误的解释,所以他老人家不说皈依「佛、法、僧」。因为皈依「佛、法、僧」怕大家产生错误的概念。「皈依佛」,就看着佛像里的佛了,这是错误的。《坛经》里他老人家传授三皈,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觉、正、净」就是三宝。然后他老人家解释,「佛者觉也」,佛就是自性觉的意思;「法者正也」,法就是自性正;「僧者净也」,就是自性清净,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所以「觉、正、净」是性德,依性德才能够开发自性,禅家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既然晓得佛是觉悟的意思,所以「皈依佛」是我们要从不觉、从迷惑颠倒回头,这是回归。要知道从哪里归?从迷惑、颠倒、不觉那里回归,依自性觉,觉而不迷,这叫做「皈依佛」,这个要懂得。自性觉,真正靠得住,这个可靠!第二是「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我们从一切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错误的观念回过头来,依正确的想法、正确的看法,这叫做「皈依法」。就是《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佛知见是正知正见,这才是我们真正依靠的。第三是「皈依僧」。僧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那我们就明了了,我们要从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见解的污染,从这些污染回过头来,依清净心,这叫「皈依僧」。这叫自性三宝,晓得从哪里回头,要依靠什么?

  「住持三宝」,功德很大,我们要尊敬。什么功德?它常常提醒我们。如果没有人提醒,我们常常迷,常常邪、邪知邪见,常常受染污,所以佛弟子要供佛像。供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不忘老师,这是不忘本。我们中国人家里供祖先牌位,这是不忘本,这是提倡孝道。我们接受佛陀这样好的教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2 09: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