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11|回复: 5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三十一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三十一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3-0031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二十面倒数第二行。

  【七降雨滋荣喻。】

  这还是讲的「出现品」裡面有十种比喻,都是说如来的圆音,就是圆满的音声。这十种,前面我们读过了六种,今天接着读第七:

  【喻称根。经说。譬如阿那婆达多龙王。兴大密云。遍阎浮提。普注甘雨。百穀苗稼皆得生长。江河泉池一切盈满。其水不从龙身心出。而能种种饶益众生。】

  这段是比喻。

  【佛音亦尔。兴慈普遍。雨甘露法。令众欢喜。增长善法。满足诸乘。不来不出。饶益一切。】

  这段比喻,我们现代人看起来都有了怀疑。从前人认为降雨,这是龙王的事情;现在科学家有许多的解释这个与龙王不相干,甚至于现在人也可以造雨了。那是不是有这麽回事情?如果按照佛法的原理上来讲是决定讲得通的,现在人说没有龙王也讲得通。怎麽说都讲得通?佛法在基本的原理上说,这一切法唯心所变。《唯识论》裡面讲得很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在过去,那个时候人的心识,他这麽想,他就这麽变,现在人另外一个想法就另一种变法。所以在佛法裡头,决定能够讲得通、讲得圆融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能够理解。宇宙之间,森罗万象,无奇不有,从哪裡来的?一切是从众生心想中生。

  所以佛决定不跟我们打妄语的,经典裡面所讲的句句真实。就是于动物之间,有很多古代的生物现在绝迹了,没有了。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三千年前。三千年前有那麽多人相信,那麽多人心在那裡变现、在那裡分别、在那裡造,哪有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说众多的人,这共业,就是别业,一个人想,有一个人信。《愣严经》上讲这个道理讲得很透彻、讲得很深,所谓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不但是佛菩萨于一切众生是随心应量,佛菩萨凭什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要把它原理找出来,所凭藉的就是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是一切万法的体性,不仅一切有情众生是从这个体性变现出来的,一切无情也是从这个体性变现出来的,乃至于虚空。虚空的体性什麽?还是一个真如本性。换句话说,除了本性之外,没有一样东西,这就是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诸佛菩萨凭藉本性才能够随心应量。佛菩萨凭藉的是这个,试问问,哪个众生不是凭藉着真如本性?都是。一个是觉而不迷,一个是迷而不觉,所不同的就这一点。除这一点之外,无二无别。所以诸佛菩萨能够随心应量,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

  那我们要问一问,这龙现代有没有?我告诉诸位,有,真的有,确实有人见过。曾经有人告诉我,他见过。你说我相不相信?我很相信。我为什麽相信?因为我自己也见过。我见到龙的时候,大概是在七、八岁的时候,抗战前大概二、三年。抗战前,我们住在乡下。有一天看到,像这个天阴的时候,还没有下雨,很阴暗。但是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我一个人看到,我们乡下十几个人看到。在云层裡面,吊的一个龙尾巴,头没有看到,看到一条尾巴。跟我们所画的样子差不多,十多个人看到。那时候我们很小,我们只有七、八岁,但是这个事情记得很清楚,印象很深。老人都说,这个龙大概是犯了罪,犯了天条,被神罚,罚牠吊在那个地方,吊在那裡。所以这是一个小村庄,一个地区,有这个共业能够见到。可见得,连现代有这个共业的还是可以能见到。

  那这个地方,他是用牠来做比喻。龙能够『降雨』,这个雨是不是从身上降的?还是牠心裡降的?不是的,与牠身心都不相干。用这个比喻,比喻如来说法的妙音。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比喻如来的音也是这个样子。如来的心慈悲,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瞭真相就是觉悟,不明真相是迷惑。一切明瞭,这个人就不造业。造业是迷惑造业,不迷惑的人,他怎麽会造业?不造业,就没有苦报。所以佛慈,对众生最大的恩惠,就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佛说的这些法,是不是从他心裡面生出来的,还是他口裡面讲出来的?给诸位说,都不是,这就妙了。如果这个法是从佛心裡生出来的,佛口裡说出来的,他的音就不圆了。我们今天音不圆,跟外国人谈话,还得找翻译。为什麽原因?因为我们的这个言音是从心裡生出来的,口裡说出来的,不圆了。佛的音为什麽圆?他不是从心裡生的,也不是从口裡出的,这个妙!就像龙下雨一样,那个雨不是从牠身上出来的,也不是从牠心裡生出来的,比喻这个。

  这个雨究竟从哪裡来的?给诸位说,性德自然的流露。所以佛法,不管哪一宗、哪一派,讲到最后都求的是明心见性。性德是圆满的,就像《愣严》上所说的,佛的圆音是怎麽现的?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不来不去」,所以他能够『令众欢喜,增长善法,满足诸乘』。这句话就是说,满足所有一切不同的根性,听佛说话都能够明瞭,都能够得利益。语音不同,听佛说了,都是自己的言语;浅深不同,听了佛说法,很适合于自己的程度,这个音才圆满、才妙。所以是『不来不出,饶益一切』有情的众生。再看底下一段:

  【渐降成熟喻。喻无迟速。】

  前面比喻的是『称根』,这个称根就是《愣严经》上所讲的,捨识用根。根,是根中之性。所以说,佛的圆音是称性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比喻没有『迟速』。

  【经说。譬如摩那斯龙王。将欲降雨。未便即降。先起大云。弥覆虚空。凝停七日。待诸众生作务究竟。过已渐降。普润大地。】

  这个比喻很好懂。

  【佛音亦尔。先兴法云。成熟众生。待根熟已。然后普降。令其满足无上法味。】

  实在上来说,佛说法确实如此。因为突然跟我们讲真实话,说出如来亲证的境界,我们决定不能够接受。什麽原因?超越我们的常识,我们也找不到理论的依据,所以就很难接受。因此佛要给我们说真实法,先要培养我们的根性。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先从阿含,再说方等,再讲般若,然后再法华、涅槃,真实法在最后,在最后才说。这就是要先培养我们的根性,慢慢这些理论统统都明白、熟悉了,佛跟我们讲究竟了义的一乘,我们才能相信。

  咱们看这一代时教,确实是像这个样子的。但是佛法是圆满的,初后一如,古德也说,初后一味。这个意思必须要入进去才能够体会得到,确实是一味。它是一个方向,一个宗旨,一个目标,只是说法的技巧不同。这个技巧不同,实在讲,佛并没有有意去用什麽技巧,佛没有这个意思。佛如果有意,那就落到意识裡去了。佛没有这个意思,自自然然随着众生的根性,一丝毫没有造作,一丝毫没有勉强,完全顺应自然,法尔如是。这其中最特殊的,无过于讲淨土的经典。讲淨土经典,一般古大德都把它判在方等教裡面,就是第二时所说的。这裡面像《无量寿经》跟《弥陀经》,特别的原因,《观经》它的因缘是韦提希夫人遇难,遭了家庭、国家的变故,感受到痛苦,而启请的。《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不然,是佛观察当时大众的根机,其中有人能够相信,有人能够修学,所以是无量的欢喜心把这个法门先说出来。我们在《大经》参透了,才晓得这部经是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真心话,也是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他想说什麽?就是说这个法门。

  你们看看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所引用隋唐这些大德们所说的,这些说的人是不是有偏见?是不是修淨土,特别来夸张淨土?不是的。怎麽晓得不是的?你如果把一切大乘经都做一个相当深度的研究,你才晓得那些人说的话是真实的。那些人都相当聪明,不傻。所以说一切经典裡面,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综合做一个比较,古德承认《华严》最真实。《华严经》跟《无量寿经》做一个比较,《无量寿经》最真实,把《华严》比下去了。蕅益大师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老人家出身于天台,他没有学念佛法门,最初学的是天台,他从天台回过头来,专修淨土。这个人聪明绝顶,宗教皆通,都通达,最后回归到淨土。他的体认跟古来的大德没有两样。他看《阿弥陀经》是「华严奥藏,法华祕髓」,这跟古人比法,简直没有两样!《弥陀经》跟《华严》、《法华》两个一比较,《弥陀经》第一,把这两部经比下去。这一部《弥陀经》是《华严经》、《法华经》的精髓。跟古人的这个说法有什麽两样?你看《要解》裡面证据确实。他不是随便说的,随便说,人家不相信,确实有证据。

  所以历代多少这宗教通家,宗教是佛门裡面的;讲宗,讲禅宗,讲教,禅宗以外的各宗都称之为教。通宗通教的,我们称为宗教通家,对于古德这些说法都承认。蕅益大师讲它是华严奥藏,这个证据就在《普贤行愿品》。《华严》到最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华严》才圆满。如果没有这一着,《华严》最后不能圆满。《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字字句句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所以这部经就是《华严》的总归宿,《法华》的结论,统统结在这上面。这个知道的人确实是不多。所以古德说,这两部大经是我们中国历代佛门弟子公认的一乘圆教,究竟真实的珐輪。

  日本的古德说,不过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这就合了这个意思,佛讲一切经,都是为我们修淨土的预备功夫,这是实在的。真正把一切经论都搞通了,他对于淨土决定没有怀疑,死心塌地的去修学。所以一定要等待『根熟』,然后『令其满足无上法味』。这个无上法味就是一生成佛。而且这个法门必须适合于任何一个人,如果它有特殊的对象,这个法门就不圆满。像《华严》,《华严》的对象是上上根人,它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它那个法门不是真正的圆满,高是高,不能普度。所以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这就普度了。西方淨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才圆满;《法华》也不例外。任何一个宗、任何一个法门都有它特定的对象,都不是究竟圆满。唯独淨宗持名念佛这个方法,将一切众生的根性普遍统统都摄受了,真是一个都不漏。只要你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你一生就能够满足无上法味。下面第九个比喻:

  【降霔难思喻。】

  这是比喻。

  【喻虽差别。同一性故。经说譬如海中大庄严龙王。于大海中降百千种庄严雨。而水无差别。龙难思力。令其庄严。佛音亦尔。无所分别。或以十音。百音。千音。八万四千音。无量音等。各别说法。随众生根。皆令欢喜。】

  这一段喻法都容易懂。在法裡面来讲,就是佛给我们说了无量的法门,拿现在来说,就是一切经卷。佛的说法不一样,说法虽然不一样,目标是相同的,都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都是帮助我们归心淨土。佛在这个经论裡面,专说淨土的有三经。我们今天讲的五经,《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华严经》不是专说淨土,只是这一卷说淨土。《大经》有八十卷,《行愿品》有四十卷,除了重複的,一共有九十九卷。九十九卷经裡头,只有一卷说淨土,所以不是专说,是带说。《愣严经》裡面也是这个样子。《愣严经》总共有十卷,裡面说淨土的只有《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只有这一章。文字不多,所以也是属于带说,不是专说。带说淨土的这些经论,古人也有做了一个统计,去查了一下,总共有二百四十多种,带说的。所以古人讲,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虽然经文裡面没有明显的带说,如果这部经义真正通达,除非他没有缘分接触淨土,如果有缘分一接触,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必定生欢喜心,必定能够接受。

  所以佛不管怎麽说法,实在讲,他的义趣都是归向淨土。淨土之殊胜,不是认真修行的人,很不容易体会到。而且他修学这个大用,是能够在短时间就能够受用到。真是古德所说的,简单容易、稳当快速,极圆极顿。只要真正肯修,就如同《无量寿经》裡面讲的,你所得到的是真实利益。这个真实利益,我们撇开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这当然是究竟真实。没有往生之前,我们现在这个世间,说老实话,已经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个真实是什麽?是你的心清淨平等觉而不迷,这是眼前得到的真实利益。也就是经题上讲的,清淨平等觉,你现在就得到了,而且很快可以得到。认真的去修学,不到半年就可以得到。这个法门决定不会产生副作用。不像其他的法门,其他的法门没有高明的人指导你,往往容易走错路,所谓是着魔。淨宗决定没有这个事情,所以它非常稳当,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样好的,这麽好、这麽殊胜的法门。最后一种比喻:

  【遍降种种喻。喻其普遍。经说。譬如娑竭罗龙王。欲现自在力。饶益众生。咸令欢喜。兴云弥覆。色相多般。或白或红。若干差别。出众电光。四天下中。雨种种雨。龙心平等。无有彼此。但随善根异而有差别。】

  这是比喻。

  【佛音亦尔。欲以法化。先布身云。弥满法界。随其乐欲。为现不同。振大法雷。雨众法雨。】

  这个比喻到此地,比喻的经文到这个地方。这段的比喻意思也非常明显,我们不难体会。实在说,这全是称性。性,就是清淨心,就是平等心。所以我们在修学,心不清淨不能入道;心要清淨,必须要把世出世间一切境缘放下。要知道清淨心就是自己的真心,清淨心就是自己的本性。淨宗之入门就在清淨心。所以它修行的原则是在起心动念之处,能够立刻回头,回到这句佛号上。用这句佛号,把我们的心达到清淨,也就是以这一念换一切妄想杂念。把一切念归一念,这一念就清淨了,这一念的功德不可思议。你能够回头,这个回头就是把这所有妄念,从妄念裡头回来,回到这句佛号上。你能够回头,这就是觉,这叫始觉。这句阿弥陀佛就是自己的本觉。所以念佛是始觉合本觉,不知不觉这念下去,就念成究竟觉了。到能所双忘,就是始本不二,就成究竟觉,这是这个法门巧妙之处。所以这个修法,可以说完全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这也是许多学佛的同修不知道的。宗门教下没有不羡慕称性起修的,不知道怎麽个修法,哪裡晓得念佛人是念念称性,这实在不可思议。这第十个比喻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特别重视的,就是看到经文上讲『龙心平等,无有彼此』。所以这个平等心是比什麽都重要。

  【具斯十义。故曰圆音也。】

  如来说法的音声具足以上这十种意思,我们称他的音是圆满之音。所以佛的音声是遍满法界,因为他称性。众生有感,佛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这是感应佛的圆音。佛为我们现身,也是这个感应,同样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见到佛像,听佛说法,佛有没有来?佛是无来而来,无去而去。实在讲,没有来去,是随一切众生心量自然显现的。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个道理。临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阿弥陀佛是真来了?你不能说他没有来,你也不能说他来了。为什麽?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法身,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这裡一念感,立刻他就现相。他所现的这个相,与我们这个感应的力量成正比例。如果我们念到理一心不乱,那你所感应的这个佛相是阿弥陀佛的报身相,圆满报身相。相有,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你见的是这个相。如果你念的是事一心不乱,你所见到的这个相是应身相。我们经上常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尽是这个。确实是「唯心淨土,自性弥陀」,一点都没错。但是唯心自性,有没有真的这麽一回事情?有。怎麽晓得有?因为我们眼前这个世间也是自性娑婆。你说这是不是真的?你认为这是真有,西方极乐世界就真有。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跟我们现在所感触的这个世界,我们生活的环境,完全没有两样,理事不二,性相一如。

  我们讲弥陀是自性弥陀。我们每天接触许多这些人物,全是自性变现出来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原理就是如此。那我们还能有什麽不相信?从依报上讲,我们讲唯心;从正报上讲,我们讲自性,用这个话来说,大家就更容易体会。唯心依报,自性正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唯心自性。所以《愣严经》上讲,观音菩萨讲他自己修行,他把分别执着捨掉了。这个分别执着不容易捨,观音菩萨讲捨这个,破执着六个阶段。《愣严经》上有名的讲的「六结三空」,他讲六个结。这六个结统统解开了,这才见到自性,明心见性了。这在禅家来讲就是破本参,教下裡面所说的大开圆解,我们淨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在菩萨位次裡面来说,圆教是初住位的菩萨,别教是初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六个结统统解开了,这才破一品无明。虽然只见一分真性,这一分真与一切真是无二无别。所以他就有能力,上与十方诸佛同依此理。你看,与一切诸佛通了、相应了,十方一切诸佛全是自性变现的。不要说是自性弥陀,自性释迦,一切诸佛菩萨全是自性,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这就是我刚才把它归纳来说,自性正报,唯心依报,全都包括了,统统含摄,一法不漏。

  所以诸位要是把这个道理明瞭了,你对于一切法决定不迷惑,于一切法统统信得过,于西方淨土也不怀疑了。我们在一切法裡面,选择一法来修学,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既然明白这个原理,为什麽一定要修持名念佛?这个问得不很高明。如果你要是学禅的话,那也就问,你为什麽一定要选禅?那个人学密的话,你为什麽一定要学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可以加这个疑问上去,所以这个问并不是高明的,法法平等。我们选择这个法门,这个法门适合于我们修学的环境。同时又听一切诸佛的劝告,一切诸佛教给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劝我们学这个法门。我们哪个法门都一样!诸佛说这个法门好,好,我们就学这个法门!这不是很好吗?顺理成章!也就是说,无量诸佛,绝大多数是用这个法门成佛的,一切诸佛都讚歎这个法门。所以在理论上讲,你选择任何一个法门都对,都没有错,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在个人根性上来说,的确有难、有易,有方便、有不方便,这是真的。我们再看这底下一句。这下面,这还不是一句,半句,这句是:

  【言非扣而长演。】

  前面讲了这麽多,只解释『圆音』这两个字。这句的这个下半是『非扣而长演』。

  【则常说遍说。不待机请也。如下教起十因中。第一法尔中辨。】

  这一句解释得很简单。如来说法,从来没有间断过,所以说是常说。不但从来没有间断过,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听不到,遍说。尤其是妙的,无量无边的法门是一时同说,这个妙了。好像你手上拿了个收音机,全世界的这个电台,你统统收得到。你只拨到哪个频道,那音声就出来了。佛的这个音就这样的圆满。无量无尽的法门是一时同说,无断普遍,所以说不必去请法。这个意思大师留在后面,我们现在读的统统是序文,连玄义还没有念到。在玄义裡面,第一大段教起因缘裡面,再详细的解释,留到后面再讲。我们再看第二句:

  【言果海离念而心传者。】

  这两句在科题上讲是「说本恆传」。说,是如来说法。如来说法根据的是什麽?这就是本,前面这句。后面这句着重在『心传』。这个心传是恆传。文字裡面是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明显,这要『离念』,有念就不行。离念就是你真心显露,真心裡面没有妄念。所以离念,真心就显露了,跟诸佛如来的心没有两样。佛是这个心,我们也是这个心,心心相应,这就是传的意思。我们看底下的解释:

  【果海离念。】

  这个『果』就是佛果。也就是我们通常讲成佛,无上正等正觉。比这个正等正觉还要高,这个果位是究竟之果,离念了。

  【则非情识所解。】

  这个境界,佛纵然说得出,我们也没有法子理解。为什麽没法子理解?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这个经验。也就是说,我们从来没有离念过,我们都有念头。有的时候觉得,唉!我现在什麽念头都没有。其实粗念没有,细念还有。那个细念自己都不知道。不但我们细念不知道,连证得阿罗汉、辟支佛的这些圣人,他们粗念断掉了,细念没有断,细念还是有。还有,他为什麽不断?因为他没有觉察到。他要觉察到了,他就会断。真正到离念、到无念,成佛才无念,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换句话说,他还有一分微细的念头在。所以等觉菩萨也是觉有情,情没断,他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所以如来的境界连等觉菩萨都不能完全搞清楚。我们回到西方淨土,西方淨土依正庄严,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所以他那个境界实在是太不思议了。《要解》裡头最讚歎的,第一不可思议,就是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横生四土,圆证三不退,这的确等觉菩萨都搞不清楚这是怎麽回事情。所以深入教下的人,深达教下,他不相信,因为他没有理论可以依据。哪有这种道理?你的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哪有这个道理?这个圆证三不退不得了,等于等觉菩萨。所以这人当然不相信。但是这个话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出来的。《弥陀经》上,六方佛给我们做证明;《无量寿经》上,十方佛给我们做证明,证明释迦牟尼佛说的没有错。

  虽然出自于释迦之口,十方诸佛证明,还有许多的大法师不相信,所以这个难信之法。夏莲居老居士说得很好,佛云难信诚难信,万亿人中一二知。他这个话说的真的,不假。是亿万人中,一、两个知道。所以必须在教网裡头透过来了,他才相信。教网当中真正透过来的人不多。《要解》裡面举了几个例子,像无着菩萨、天亲菩萨、龙树菩萨;在我们中国,永明延寿、智者大师他们这些人,这些人到后来统统念佛求生淨土,他真正透过来了。不容易,实在不容易,『非情识所解』,菩萨都困难,何况我们凡夫。

  【既绝所解。则言之不及。】

  『解』是思惟,思惟想像达不到。思惟想像都达不到了,那言语当然是更不可能的,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须亡言得意。】

  言语没有法子说,离开言说,这实在就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头所说的「离言说相」,离言,「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心缘相,就是不可思;离言说相,不可议,没有法子讨论的。这个时候的意思你明瞭了,所以豁然大悟,心开意解,这就叫做心传。实在讲,宗门教下统统是如此。尤其诸位要是去看看禅宗的公桉,教下也不例外,老师传你什麽?实在讲,没什麽传。到了几年,自然开悟了,那就是老师无传之传。所以要知道,这个东西说不出的,这个东西也拿不出来,一定要靠你自己悟。你自己要想真正能够觉悟,必须要把所有一切分别执着妄想捨掉,这个境界自然现前。

  禅宗教你用参究的方法,古时候用观心的方法,以后用参话头的方法。实在讲,参话头的方法跟念佛这个方法,在理论、方式上很接近,都是把一切妄念归成一念。然后这一念脱掉了,心开意解,一念都没有了。禅宗纵然到大彻大悟,如果他要不迴向求生淨土,换句话说,还是不免轮迴。轮迴又怕有隔阴之迷,怕的是这个。所以真正彻悟之后,他愿意求生淨土,有进无退,决定不退转;不求生淨土,是免不了会退转。教下的方法,是叫你念一本经。譬如说这一本《疏钞》这样的分量,叫你每天从早到晚,一个字不漏念一遍。这什麽意思?念了,不打妄想,把所有妄念归到这一念去。念的时候不要求解意思,就是念。目的是什麽?目的就是把妄念念掉。一天念一遍,念个五年、十年,妄念没有了,豁然开悟了。你看我们中国自古师师相传,这个传法的,你看哪个老师讲经说法来传的?没有这个事情。你去看看中国这各宗的语录,没有这回事情,是这样传心的。到你恍然,这个心地到真正清淨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老师给你讲解是印心。像六祖惠能大师,这禅宗很有名的例子,你们看看《坛经》,彻悟之后,老师给他讲《金刚经》印证。讲不了几句,他完全明瞭通达了,印证的。

  讲经、听经不可能开智慧。诸位要晓得,为什麽不能开智慧?你是用耳识来听法尘,是六尘。我们说的音声是声尘,尘是污染的,染污你的本性。你的识是虚妄分别。妄心对这个染尘怎麽会开悟?没这个道理。唯有到你自性清淨之后,几句话恍然大悟,那一点就行了,画龙点睛而已,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原理。那我们今天在这裡讲经有没有好处?给诸位说,会听的人有好处,不会听的人没有好处。不会听的人,在这裡听经是世间善法,世善。会听的人,那个功德利益大了,那是得出世间的善法。会听的人是怎麽听法?不听这个讲的意思,听而无听,无听而听,这是会听。你在这裡一个半钟点,这一个半钟点什麽?在这裡淨心,因为你专心听,心裡不打妄想;听得清清楚楚,绝不分别语言,也不分别名相,就是说,离言说相听,离名字相听,离心缘相听,这个听是高明。这个要听久了,会见性,会开悟的,这叫会听。不会听的人是什麽?你听我讲,把这个东西都记在心裡,好,我怎麽讲你都记得了。讲完下去,这一段经你也会讲了,你也就学会了,完全落在意识裡头,你是用的耳识来听这个声尘。这就是孔老夫子,像「学记」裡头所讲的「记问之学」。记问之学是世间的学问。你学得再多,将来那个成就,佛门裡头的术语,叫世智辩聪,这是你的成就。你最大的成就,只是世智辩聪而已,这裡头没有定慧。换句话说,你的烦恼断不了,你的清淨心不能够现前。你看这个差别多大。

  所以学佛,实在讲,会与不会是我们成功的关键。由此可知,读诵是第一重要。大概我们的习气都是无始劫中,对于教下用的功夫多,所以对于经论有偏爱。有偏爱,好,喜欢哪一部经,你每天去念去,有时间就去念,念到会背了,只要没有事情,我就背经。为什麽?背经不打妄想。他的目的就是把妄念给去掉,恢复自性清淨,目的就在此地。这个心清淨久了就得定,定就开慧。慧,才是佛法真正要求的。慧是从定得来的,是从清淨心裡面显发的,不是从经典文字上得来的,这才真正解决问题。所以佛法不骗人,不欺骗人,句句给你讲真实。所以得度得靠自己,佛法给我们做增上缘而已。我们会用这个善缘,这一生决定得度。它这裡讲:

  【得意即是心传。故别行十地经云。】

  我看今天时间到了,这底下我们下一次再讲好了。这也是一个小段。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诚感通,老实念佛,往生极乐,一生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放下“贪嗔痴慢疑”。
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往生极乐,一生成佛,人人有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s://edu.hwadzan.tv/live/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s://edu.hwadzan.tv/live/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09: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