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7|回复: 2

[祖师大德] 永明延寿禅师垂诫: 善力易消,恶根难拔,末世修行注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永明延寿禅师垂诫:善力易消,恶根难拔,末世修行注意!
  (按旧本不载此诫,今从佛祖纲目考订,以其针札宗门人,最为痛切故附录于后)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心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

  须信道,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能化众生得见佛性。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堕阿鼻,受得地狱业消,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若不自忏自悔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尔处。

  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
  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
  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
  若见己财如粪土相似,便可偷盗。
  饶尔炼得至此田地,亦未可顺汝意在,直待证无量圣身,始可行世间逆顺事。

    古圣施设岂有他心!只为末法僧尼少持禁戒,恐赚向善俗子多退道心,所以广行遮护,千经所说万论所陈。
  若不去淫,断一切清净种;
  若不去酒,断一切智慧种;
  若不去盗,断一切福德种;
  若不去肉,断一切慈悲种。


  三世诸佛同口敷宣,天下禅宗一音演畅。如何后学略不听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只为宿熏业种,生遇邪师,善力易消,恶根难拔,岂不见古圣道:“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声,如千锥札耳。”速须远离,不可见闻,各自究心,慎莫容易,久立珍重。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心诀》解读

不详 2009年04月11日

      复旦大学哲学系-程 群



      永明延寿禅师《唯心诀》一卷,[1]五千余字,主题醒豁,文字华美,为集中表达延寿见地的代表性短篇,可谓禅宗法眼宗哲学之“五千文”。

      延寿继承法眼宗开创者清凉文益三界唯心的思想,吸收华严宗哲学,强调宗、教一致,主张由教入宗、以教印宗。其见地以“一心”为宗要,他率多位大德编集了百卷巨著《宗镜录》,在《序》中点明此书的主题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强调尊心为宗,以心为体,称“清净法界即是真如妙心”,“一切诸法即心自性”。如《宗镜录》卷四云:
      此识此心,唯尊唯胜。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归;唯胜者,信解证入之所趣。

      “唯心”,是从原始佛学到大乘佛学一贯数说的要义,然诸乘诸宗所“唯”之“心”,有从窄至宽、从浅至深之别,若对其中的权实、深浅不加区分、彰显,就无法理解佛家唯心思想的究竟旨趣。如宗密《普贤行愿品疏钞》卷二所云:
      然诸经论俱说:万法一心,三界唯识,后人不知宗旨各别,权实有殊,违于已解,则拒而不受。此是一切经论所宗,若不深浅具彰,宁究一心旨趣。[2]

      华严宗诸祖师对所有经教中的唯心说作了判别,分为五教之一心乃至十种一心,结构最为完整、思想最为成熟。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中,依五教广开十门以“证成唯识”,[3]澄观、宗密承继祖述并作了进一步阐扬。宗密《普贤行愿品疏钞》卷二以五教对显一心,详辩诸宗所唯“心”义。[4]

      小乘教主要阐明的是众生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以心为枢机,由心所造成,由心出生,以心为主宰,此属“业感缘起”意义上的唯心论,其所唯的“心”乃六识妄心,这种唯心说认外境为实有,并未将外境的体性归为一心,故名“假说一心”。

      大乘始教(法相唯识学)“明异熟赖耶名为一心”,以阿赖耶识缘起论摄境于心,“简无外境”。虽称心外别无实法,但其所唯的“心”乃八识妄心,是结构论意义上的唯心论,亦非本体论的唯心。

      大乘终教“明如来藏唯是一心”,以如来藏缘起或真如缘起论一心,以一如来藏真心统摄万有,此心具真如、生灭二门,总摄染净一切诸法,乃本体论意义上的唯心,但尚未将真心、妄心完全统一为一体,所唯之“心”未至究竟。

       大乘顿教“泯绝染净故说一心”,谓清净本心本无染净,对妄想垢假说为净,妄既本空,净相亦尽,唯本觉清净显现,此将前终教一心染净镕融无二,为破诸数假说一心,终非究竟。

       华严宗所主张的圆教一心,是“总该万有,即是一心”,此一心直指真界之体,此心非佛非生,非真非妄,虽非一切而为一切根本,为事事无碍,法界圆融、一即一切的理体。“谓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复有一切,重重无尽,皆以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以真如性毕竟无尽故,观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时、处皆帝网故。”[5]千珠相即相入,一珠中映现一切珠,一切珠中映现一一珠,喻圆教唯心义的极旨。[6]

      《唯心诀》所唯的“心”,是华严宗的圆教“一心”及禅宗所谓佛心、本心、自性、“即心即佛”之心的融合。文中将此心强调为佛陀说法垂教的出发点和全部佛法的旨归、宗要,强调为圆教之“法印”,并以此印为准衡,判别了120种“邪宗见解”。

      心——全体佛法之纲宗
      心,被延寿强调为总持全体佛学的“一法”,所谓“万法归一”之“一”,即指心而言。《宗镜录》卷三二云:
      故诗三百,一言可蔽矣;教五千,一心能贯之。

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看全文。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1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