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8|回复: 0

[学佛交流] 老实听话的念佛人,现出了不思议境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老实听话的念佛人,现出了不思议境界......


无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乃至于小乘,先德都教人「从根本修」。根本就是个「心」,心决定要真诚。什么是「真诚」?清朝末年曾国藩先生在他读书笔记里面,将这个「诚」做了一个小注,他注得很好:「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意思跟佛法里面所讲的相同,一个杂念都没有。什么叫「杂念」?与心性不相应的念头,就是杂念、就是妄念,诚就失掉了。我们世间一般人讲意志集中、精神集中,那也是「诚」的意思,集中就不会散乱。「散乱」就是一般常说的,人提不起精神,这是心思散乱、心思昏沉,人显得没有精神。所以修行要掌握到中心,心要清净,心里头不能有一丝毫东西。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几个人能做到?可以说没有人能做得到。能做到的,这个人是圣人,他不是凡夫。  我们怎么办?所以佛菩萨慈悲,佛教导我们一个方法,念佛,这就好办多了。我们要叫心里一个念头都没有,不容易。有一个念头,不要有其他的念头,用一个念把一切杂念打掉;用一念,这一念就是「阿弥陀佛」佛号,所以这一念叫「正念」。你心里念阿弥陀佛,这一念是正念。可是要记住,我们今天念「阿弥陀佛」这个佛号是相似的正念,不是真正的正念。为什么?我们今天是有心念佛,所以这是相似的。什么时候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一句佛号是真正的正念,这个境界不可思议。这两句话你们可以听,不要去想。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境界,想不到的;一想就变成妄想,正念也失掉了,连相似的正念都没有了,所以不要去想它。自己哪一天入这个境界,恍然大悟:「哎呀!原来是这样的!」摘录自:大乘无量寿经(第一0八集)2000/12/16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08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