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59|回复: 1

[其它]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一0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学佛答问》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一0八)  (共一集)  2009/1/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505-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今天有四十个提问,首先是夏威夷同修:
  问:他提问,弟子参加当地的助念团,请老和尚开示,这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刚断气亡者助念,某同修向亡者开示,请亡者从眉间处出来,并请一位男众以手凌空从亡者足底扫至面部,请问是否如法?
  答:这些做法有可能是一些不同族群里面的习俗,在佛法里面没有这个说法。佛法送终,在近代大德们所提倡的,都是依《饬终津梁》为准则。这本书是清末民初人写的,用文言文写的,所以现在人比较难读,可是在民初有大德们发心把它改成白话文,叫《饬终须知》,那就容易多了,我们看的时候就容易多了,完全是用净宗的方法。我觉得依这本书做标准比较妥当,这是经过近代印光大师(这是近代净宗十三祖)他老人家鉴定的,我们这些年来送往生都依这本书。
  问:第二个问题,亡者断气以后,为亡者读诵《三时系念》较为合适,还是念阿弥陀佛较为合适?
  答:这个都可以。亡者断气之后,在断气之后应该是念佛号重要,念佛号比做三时系念好,因为这个时候要整个精神意志集中,提醒他这句佛号是决定得生。三时系念佛事可以在七天,他头七、二七、三七这个时候做好;一七日中每天最好都是用佛号,连《弥陀经》都不必要。
  下面是网络同修提问:
  问:第一个题,很多现代人都患有失眠的病苦,请问有什么方法对治?
  答:念佛好,睡不着觉念佛多好。佛号念得愈多愈好,念到心地清净就很好睡觉。我觉得最好不要用药物,药物都有副作用,对身体有损害。
  问:第二,修学过程当中容易懈怠、放逸,请问有什么方法对治这种习气?
  答:在三十七道品里面有,有对治昏沉的方法,有对治懈怠的方法,都可以试试用着看。如果有效,很好,如果没有效,你要把那个原因找出来,把原因消除,效果就会现前。在普通的,佛法里面常讲,对治懈怠、放逸是用精进。这句话说得是很好,可是精进也不容易,这个精进的心生不起来。在我们这么多年修学经验当中,我们得出一个心得,那就是无论学习世间法或者是出世间法,要用欢喜心去学习就很有受用;如果学习得很苦,欢喜心生不起来,勉强去学习,就比较容易懈怠,也容易退心。如果对所学习的东西要能达到精进,当然一定对你所学习的有相当深度的认知,那个勇猛心、精进心才会生起来。所以这与研究经教就有关系。
  问:第三,如何帮助年迈父母对佛教生起正信,临终能遇到善缘,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这个提问问得好。有这个提问,我们能够看到你对父母的孝心。能把父母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大孝,在孝顺父母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父母生到西方去作佛去了,不但是永远脱离轮回,他永远脱离十法界。实在讲,这是每个念佛的同学对老人都要有这分心,这是大孝之心。那怎么去影响他?必须自己要真做,从自己做起,从我心做起,从我身做起,感动父母。尤其掌握到机会、机缘,父母在欢喜的时候,或者在吃饭的时候,悠闲的时候,要多讲一点念佛求生净土的道理,往生殊胜果报的故事,像《净土圣贤录》、《往生传》,当然最好的是近代的、眼前的念佛往生瑞相稀有,这些听了很能感动人。多说这些故事让老人听,劝导老人认知念佛往生是无比的殊胜,他才能把万缘放下,一心专念,这就对了。
  问:下面一个题目,老法师《华严经》中曾经说欧阳竟无和王恩洋都是大德,但印祖曾经提出,欧阳竟无乃大我慢魔种,借弘法之名以求名求利,其以《楞严》、《起信》为伪造者,乃欲迷无知无识之士大夫,以冀奉己为大法王也,其人借通相宗以傲慢古今。黄念老也曾提到,王恩洋认为《华严经》是伪经。恳求恩师慈悲开示,帮助弟子巩固信心。
  答:自古以来,前辈的这些人我们没有亲近过,只是在文字里面看到。佛告诉我们一个原则,这是《华严经》上说的,什么原则?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在《华严经》上已经读到好几次,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中国老祖宗、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就是圆满,它是赞叹的词,不是形容词。就像贤首国师在《妄尽还源观》上告诉我们「显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那就是善,那是本善,找不到一点缺陷,能生万法。一切众生,从性上讲是相同的,是一个性,所以显一体,再起二用。从这个教义,我们才晓得世间无佛亦无魔,佛跟魔是从我们自己念头里面变现出来的,我们自己心地清净,没有一个人不是佛;我们如果有分别执着,佛菩萨也是魔,这个道理要懂,要掌握住大原则、大方向。
  佛在经典里面也说到,有妖魔鬼怪他也会说法,能讲佛法,讲的确实是佛法,能觉悟众生。你说他是佛、是魔?这个人听了他说法开悟了,对他来讲那是佛;如果真的是佛菩萨,要说法不契机,众生听到反而迷惑了,那就是魔说。所以佛跟魔不在外面,在自己。离开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哪来的佛与魔!我们要守住这个原则,要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降温。魔给我们的示现,也能教我们觉悟,一般众生觉悟要靠外头的缘,有善缘、有恶缘,有人在善缘里面开悟,也有很多人在逆境、恶缘里面开悟的。五十三参里头有例子,你看胜热婆罗门的愚痴,甘露火王的瞋恚。所以会,都是佛境界,不会,那就是魔境界,那一点都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在我们自己会不会。我们在这里面觉到,正面教材会开悟,反面教材也会开悟;反面教材会叫我们起疑惑,正面教材有时候也会叫我们起疑惑,能够帮助我们断疑生信,这就是佛法。从这个角度上我们是真正能够学到东西。又何况大乘教里面常说,「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这就叫离分别执着,真能离分别执着,我们就知道「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的,世尊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修忍辱波罗蜜,德号称忍辱仙人。《金刚经》上提到,详细的记载在《大涅槃经》里面,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你说歌利王是魔还是佛?歌利是梵语,翻成中文就是残暴,我们中国人讲无道昏君,害了忍辱仙人,忍辱仙人是冤枉,我们看到的是魔王。可是忍辱仙人眼光当中他是善知识,为什么?成就他圆满的忍辱波罗蜜。忍辱仙人接受,没有怨恨,不但没有怨恨,还感恩,为什么?帮助忍辱仙人修行圆满,提前成佛。本来释迦牟尼佛成佛是在弥勒佛之后,应当弥勒是贤劫第四尊佛,释迦是第五,结果因为这个大幅度的提升,释迦牟尼佛第四位成佛了,而弥勒就延到后面第五尊,这经上有记载的。
  所以,祖师也好,大德也好,佛菩萨批评都好,我们可以听,不要去计较,不要去分别,我们就得利益。至于《楞严》、《起信》是不是伪造的,《华严经》是不是伪造的,那是个人知见。伪造,谁能造得出来?能造得出来的人我们也承认那是佛,那不是凡人。又何况这些经典流传了千百年,你说找是哪个人造的?的确有困难。在中国古籍里面那就更难找了,因为有文字这个时间不长,在中国历史上有文字,黄帝发明文字,距离现在不过是四千五百年,没有文字之前有没有圣人?肯定有圣人。有没有佛菩萨?肯定有佛菩萨。有很好的教诲流传下来,口传的,世世代代口传,这是地球上许多国家民族千万年前老祖宗传下来的,口传。到后来有文字,才有人把它记录下来,孔子称之为集大成者,就是这个意思。夫子自己很谦虚,他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告诉我们,他一生没有创作、没有发明,那就是说他所学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他所传的,都是古圣先贤的遗教。
  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这句话,不但见到孔子的谦虚,我们觉得孔子的真诚,说实话,所谓是继往开来,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别人说话让我们对于信心动摇。欧阳竟无有没有这个缺点?有可能有,我们不理会它,我们只听他所说、听他所讲、听他所教的,与经教相应的我们接受,与经教不相应的,我们不接受。他讲一百句话当中,有九十句相应,我就相信这九十句,有十句不相应,我就不学那十句,我们自己有权,无须要全盘接受,可以选择。再看底下一题:
  问:我是一位江苏南通的汉族式民,在《和谐拯救危机》中,看到安徽汤池小镇推广儒家教学,非常好。但是师生的服装能不能改成汉服,不要用满州旗人的服装式样?近代很多人误把旗服当作唐装是不妥的,代表汉族文化的服饰是被满清人血腥镇压强行易服换成旗服的,这段血腥的历史有据可查。也许现代许多华人不懂民族历史,但若面对全球华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方面是否需要更好的考量?
  答:提问的这位同学讲得很有道理,确实我们现在穿的这种,我里面穿的这个衣服是满清的服装,现在很多人称它为唐服。唐朝的时候没有,你看我们中国,唐朝的画很多,诸位在敦煌、在许多佛窟里面看到唐人的服装,没有这个样式的,没有这种扣子,这是清朝时候才有的。我外面穿的长背心,这是明朝的服装,这是大袖、大领子,圆领。历史已经过去了,如果说世世代代要是把这些民族血腥的历史还记在心上,会引起仇恨。我们现在还要不要报仇?还要不要报复?其实清朝也亡了,清民族跟汉民族已经都变成一个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面,现在政府承认的、公布的有五十六个民族,希望五十六个民族往后和谐相处,不要再记过去这些仇恨,仇恨应当化解,特别是学佛的。在《华严经》里面、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是一家人,不仅仅是五十六个民族。怎么是一家人?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还源观》里面就讲得很清楚。
  在中国汉文化里面,汉文化的包容心很大。我们在《弟子规》里讲的,「凡是人,皆须爱」,满族是不是人?我们需不需要爱护他?这值得我们反省。希望我们心量都能够拓开,真正做到像佛菩萨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过去这些不愉快的历史,没错,是血腥的事情,那是那个时代人分别执着迷惑颠倒所造成的。现在跟过去不一样,现在交通便捷,资讯发达,地球缩小了;以前,像郑和那个时代,你看出去一趟再回到家里来,一般的时间是两年,生活在海上,现在环绕地球一周,两天。地球缩小了,人与人的关系更密切了,如果还要记得这些冤仇的话,人类终极一定是走向互相残杀而灭亡,我相信这不是我们老祖宗愿意见到的。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都能够和睦相处,我们中国人的理想,大同世界,所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世界,希望世界都能成为一家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这个社会是多么幸福美满,不要再有仇恨。
  至于服装这个问题,确实各个民族都有特色,应该保存。在中国古代,一直到满清,每个朝代都有他的服装,都有他的特色。所以他们取得政权之后,我们在中国历史上能看到,不超过五年,国家就颁布礼乐,制礼作乐,这个社会就上轨道了,天下大治。大概我们一般看法,在中国历史上看,颁布礼乐之后,这个社会的安定差不多是有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社会安定。每个人都遵守礼乐,礼是节制我们外面行为的,乐是调适我们心情的,真的是国泰民安。可是满清亡国之后,这转变成民国,民国一直到今天没有礼乐,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婚嫁节庆都不知道用什么礼节好,这都乱了,乱世!
  在礼里面最严重的,祭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2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