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4|回复: 4

净公上人: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http://www.amtb-shizihou.org/html/article/3204.html

宏琳法师 著

修行要一门深入,以一门为正,诸门为助,各修一门,彼此不互谤。谤法、轻法、慢法都不对。“欲想佛法兴,除非僧讃僧”,互谤,是佛法的衰相。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年六月初三日韦驮菩萨圣诞
  



丛林下人,见人有习气者,隐而不记,纵人问者,亦不言之。人若责者,即隐其恶而扬其善。能止不犯多住一日,多种一天佛种。如是在上者扬在下之善,居下者隐在上之恶,互相隐忍。不但道成、丛林兴,而菩萨道行。又常言:“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讃僧”,诚久住三宝之要素也。
                                    
——禅门宗匠来果老和尚
《来果禅师语录?卷一》
  


?
佛门里有句话:“要得佛法兴,还得僧讃僧”,佛法要兴隆,还得出家人赞叹出家人。经上佛与佛的互相赞叹,就是要给我们做榜样的,也是要令众生起信仰心。僧讃僧,就是要众生信仰僧宝,因为僧宝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僧宝,佛宝和法宝就无法住世了。所以要佛宝和法宝兴隆,就必须僧讃僧!
                             
——台湾净土宗导师道源长老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第七天》


  




所谓“若要佛法兴,须要僧讃僧”,彼此互相赞叹,法门上彼此互相赞叹,出家众也互相赞叹,这样佛法才能兴隆起来。

——天台宗硕德会性法师佛七讲话第二日
                    1986年11月台中灵山寺





佛门之中虽有宗门教下之分,却无优劣之别,皆同出一源。“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讃僧”,如果人人都能有普门广开的心胸,容纳异己的度量,不仅能使佛教法运昌隆,再创大唐盛况;社会安定、地球村的建立亦指日可待。
                                         

——国际佛光总会会长星云法师
《星云?日记》1994年8月4日





我们都是源自释迦世尊的传承,我们都是弘扬世尊的正法,希望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不论各宗派都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所谓“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讃僧”。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 觉光法师
摘自《香港佛教》第六一八期
  



我们应该警惕自己,千万不要嫉妒别人,尤其在出家僧团里,僧众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佛经中云:“僧团和合为安乐”,汉地大德也说:“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讃僧”,为了兴盛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应该互相赞叹。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德  索达吉堪布
摘自《弟子规另解》第十五讲

  














        
         目录

一、德遵普贤—净公上人对当代不同宗派大德的赞叹        - 1 -
1、净公上人对不同宗派法门应持怎样态度的开示        - 1 -
2、净公上人讲经时赞叹不同宗派的大德        - 5 -
二、净公上人与诸山长老的法缘和友谊        - 18 -
三、佛门大德眼中的净公上人        - 31 -
1、茗山法师:我现在的佛学水平不及净公上人        - 31 -
2、黄念祖老居士:他这个人圆满普贤大愿        - 48 -
3、昌臻法师:净公上人告诉我们——        - 62 -
4、赵朴初老居士:要找这样好的法师几乎找不到        - 70 -
5、圣一法师和净公上人的深厚情谊        - 90 -
6、本焕老和尚请净公上人讲经        - 95 -
7、南亭老和尚听净公上人讲经        - 101 -
8、圣严法师:我的戒兄净公上人        - 103 -
9、星云法师请净公上人做教务主任        - 107 -
10、印海法师:他的工作是任何人没有办法做到的        - 113 -
11、畅怀法师2012 年赞叹净公上人        - 116 -
12、传印法师:净公上人 人天赞叹        - 118 -
13、净天法师圆寂前对弟子的告诫        - 122 -
14、慧律法师:净公上人绝对是一个正知正见的法师        - 124 -
15、圆真法师:我这几年才开始跟净公上人学佛        - 126 -
16、圣辉法师:第一个我要见的人是净公上人        - 128 -
17、更多法师(共十七位法师)        - 130 -
四、亲近过净公上人的青年法师的感言        - 137 -
1、能利法师        - 137 -
2、宽容法师        - 145 -
3、法隆法师        - 152 -
4、定弘法师        - 157 -
5、延续法师        - 164 -
6、悟泓法师和星慈法师        - 167 -
五、藏传佛教大德评价净公上人        - 171 -
1、索达吉堪布        - 171 -
2、达真堪布        - 173 -
3、秋央珠扎活佛        - 177 -
4、东宝?仲巴活佛        - 177 -
5、多识活佛        - 178 -
6、网上某密宗弟子转述藏传大德对净公上人的评价        - 178 -
7、藏族僧人俄项扎西谈净公上人        - 179 -
8、赴藏求法汉僧谈净公上人        - 179 -
六、净公上人的恩师章嘉活佛        - 188 -
1、七世章嘉活佛简介        - 188 -
2、煮云法师讲述章嘉大师的神异轶事        - 190 -
3、南亭法师讃净公上人恩师章嘉大师        - 195 -
4、护国净觉辅教大师章嘉呼图克图舍利塔碑记        - 195 -
5、章嘉大师示寂五十周年纪念册《源远流长》序        - 197 -
6、缅怀师恩——净公上人跟随章嘉大师学佛的因缘        - 199 -
七、净公上人的恩师李炳南老居士        - 204 -
1、李炳南居士传        - 204 -
2、纪念李公雪庐老师往生二十周年        - 209 -
3、宣化上人讃李炳南老居士        - 214 -
4、昌臻法师赞叹李炳南老居士        - 215 -
5、李老师弟子、《菩提树》主编朱斐居士谈随师学习会集本        - 216 -
6、李炳南老居士《相宗纲要》再版序文中谈及净公上人        - 216 -
7、李炳南老居士弟子江逸子居士谈净公上人        - 217 -
8、李炳南老居士弟子于凌波居士为净公上人立传        - 217 -
八、净公上人简介        - 223 -
九、净公上人在中国佛学院的演讲        - 228 -
十、净公上人在世界佛教论坛的演讲        - 239 -
十一、净公上人访问记        - 243 -
十二、香港《大公报》整版报导净公上人        - 252 -
十三、弟子感恩篇        - 260 -
1、刘素云:我所认识的净公上人        - 260 -
2、黄齐秀老菩萨生西纪实        - 275 -
3、蔡礼旭老师跟随净老学习最难忘感动的事情        - 283 -
4、初见净公上人        - 284 -
5、一封感人至深的信        - 286 -
6、密宗弟子遇见净公上人的感言        - 291 -
7、密宗弟子听净公上人讲经后的感言:可敬可爱的净公上人        - 294 -
8、密宗弟子丛中笑对净公上人的新春问候        - 295 -
9、感恩净公上人——我的学佛因缘(学佛网)        - 296 -
10、赞叹、感恩净公上人        - 301 -
11、我心中的净公上人        - 303 -
12、这就是净公上人教的        - 306 -
13、盲人姑娘致净公上人的一封信        - 309 -
14、向净公上人顶礼致敬        - 311 -
15、更多的感恩        - 314 -
附、幻住答问        - 328 -
  无量寿经(会集本)断疑篇        - 371 -











德遵普贤—净公上人对当代不同宗派大德的赞叹
净公上人对不同宗派法门应持怎样态度的开示
◎   六祖大师当年证道的时候(也就是开悟,明心见性的时候),向他的老师五祖忍大师提出他的心得报告,这在《坛经》上有记载。他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就是没有一样欠缺的,样样都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大,恒河沙世界;小,微尘毛孔,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禅家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佛法是心法,让我们明心见性。禅家叫明心见性,净土宗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家的明心见性,两个宗派用的名词不相同,教下叫大开圆解。诸位要知道,不管它是怎么说都是说的一桩事情,这个我们不可以不知道。
知道之后才晓得佛家所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就真正理解,真正地认识了;不至于生起误会,甚至于无谓的毁谤。学禅的人毁谤修净土的,修净土的人毁谤学禅的,这都是造很重的罪业。禅宗乃至于密宗都是佛传下来的,你毁谤它,就是毁谤三宝,这个就犯戒。菩萨戒里头“自讃毁他”,自己赞叹自己,诽谤别人,这是重戒。在梵网戒里面是轻戒;在瑜伽戒本里面是重戒,是列在第一条重戒,这个是绝对不许可的。就好像一个大学一样,大学里面有许许多多科系,我学我这个科系特别赞叹,不同科系的人我都毁谤他,这个可以吗?这个不可以呀!所以要认清楚佛家的宗派法门,就像学校的科系、院系不相同是一样的道理,任何一个科系都能够圆满成佛,只是他所修行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方向、目标是不变的,这是大家要好好的记住,要认识清楚。不要一面学佛,一面在毁谤三宝,你所修的功德跟你造的罪业抵消掉,甚至于还抵不过;我们修的功德少,造的罪业太重,抵不过!抵不过,将来的果报都在三途,这非常可怕。往往自己造极重之罪,自己并不觉得,并不知道;知道你就不会造了。
那么应该用什么态度对不同的宗派法门呢?要赞叹。你看看《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菩萨,每一个人修学的法门不一样。善财童子去参访,这一些善知识接见,对于自己修学的法门非常谦虚,都赞叹别人,都是说我自己善根浅薄,能力薄弱,我只知道修学这一个法门,我比不上他们那一些大菩萨们,他们智慧、德能都超过我。这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在不同的道场参学。佛门有一句俗话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讃僧。”大家互相赞叹,佛法就兴旺了。彼此互相毁谤,这个不但是不能兴佛法,实在是灭佛法,让社会大众对佛法猜疑,对于佛法轻视,甚至于对佛法不敢接触。甲毁谤乙,乙毁谤甲,旁边的人在那里听到,我到底学哪一个好呢?这一想,你们都不是好东西,算了,我都不学了。这是破坏众生的法身慧命,造这个重业,往往自己不知道。
——《净业三福讲记》
◎   我在加州有一个同修写一封信给我,他刚刚出家,师父教给他要读哪一些经典,怎么样修行的方法。他写一封信来问我,因为没有出家之前,一直听我的录音带,都老实念佛,问我怎么办?师父讲的跟我讲的不一样。我写一封信告诉他,一定要听师父的教导,你跟那一个师父出家,一定要听那个师父的教导,你才会有成就,师父对你一定要负责任,他要把你引入歧途,他背因果责任,所以你选择道场,选择师父要谨慎,你跟这个师父有缘,跟这个道场有缘,一定要以真诚心去学习,这样才有成就,不能三心二意。所以,我劝他,把我的那个东西可以当作参考,甚至于可以放下,听从老师的教导,这是我们帮助他成就,我们不破坏他的道场。绝对不可以说,你师父那个不如法,我这个如法。那成什么话!那就是自讃毁他,菩萨戒里头这一条是重戒!梵网戒里面没有,瑜伽戒本里头这个列在第一条,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是堕阿鼻地狱,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的心愿,念念为一切众生得真实的利益,我们对于道场要赞叹,对道场的法师要赞叹,对于道场的信徒要赞叹。 《华严经》上显著的例子,你看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都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没有一个自讃毁他的。我们学佛从哪里学?从这些地方学,要把心量拓开,要懂得赞叹别人,就是赞叹诸佛菩萨,就是赞叹佛法。现在,尤其是年轻的法师,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少了,我们在学佛的时候,李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我们才懂得。很好,走到哪里,人家都欢迎。
我在香港,《楞严经》讲完了,圣一法师请我到他那个道场里面去参观,给大家讲讲开示,他是个禅宗道场,我到那个地方,给那些禅和子讲什么开示呢?我不能说念佛好,那可不象话!所谓是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他在那里跟老法师参禅,已经参了二十多年了,我们怎么可以动摇他的信心呢?所以我们到那里去,简短的开示当中,赞叹禅。我以前讲过《金刚经》,讲过《六祖坛经》,《大珠和尚语录》、永嘉禅师《证道歌》,禅宗的东西我讲的不少,口头禅还行,所以我极力赞叹禅宗,赞叹圣一法师,赞叹他们修行的大众,使他们对于道场,对于领导的法师更有信心,这是我们帮助他。如果说参禅很难成就,念佛好,那你不就是破坏人家道场,谁还敢接近你!所以我到那边去很受人欢迎,就是说我们赞叹别人。我在新加坡讲经,演培法师找我,也邀请我到他道场跟同学们结结缘,请我去讲演,演培法师是学唯识的,修弥勒净土。我到那里去讲开示,总不能讲弥陀净土,弥陀净土一字都不提,赞叹弥勒菩萨,赞叹弥勒净土,《华严经》上五十三参,倒数第三位就是弥勒菩萨,善财参访弥勒菩萨,我在那里取点内容来跟大家介绍,赞叹演培法师,赞叹道场,赞叹大众,这是礼貌,这是互相帮助,使他们的信徒感觉到,外面的法师对我们的和尚,对我们的师父都如此的赞叹,这样的敬佩,使他们对于这个主持教学的和尚能够更加深信心,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缘份,他来邀请就是缘份;他不邀请,我到那里去,这不可以,他不邀请,没有缘份。他来邀请就是缘份,所以有缘,我们就要认真努力去帮助他,帮助这个道场,成就这个道场。
——《金刚经要义》
◎ 我们这个道场日常法师也教一些同修依《广论》来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有不少人依照这个方法学习,这两个学的人碰在一起,一个就说《无量寿经》好,一个就说《广论》好,你的不如我,我的不如你,这吵架吵起来了。于是乎来问我,我说两个都不好,为什么不好?你们打架打起来了,那怎么会好?两个人都学错了。佛这两个法门都是叫你修清净心的,不是叫你分别执着去搞个高下胜负,不是叫你搞这个,你搞这些就错了。你依《无量寿经》能得清净心,依《广论》也可以得清净心,能够得心地清净,哪一样不好?样样都好!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110
◎ 像有一次净慧法师到新加坡讲经,这稀有的因缘,我把我讲经停下来,我听他的。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讃僧”,出家人不能互相赞叹,那是灭佛法,错误的。怎样兴佛法?要互相赞叹。
——《大方广佛华严经》1053
◎ 问:吉林省成刚老方丈终年在道场讲《楞严经》,每天要讲4个小时,大众云集,听经余时就念佛。可是个别标榜专修净土法门的同修,居然骂那不是正法道场,劝人不要去那个道场,说那不是正修。并且说净公上人讲的,现在就要诵一部《无量寿经》,再诵别的经都是搞杂修,不如法。就这一点,请老和尚慈悲开示。
答:凡是依照佛所说的经教修行,统统都是正法。譬如喜欢《楞严经》的就专修《楞严经》,喜欢《般若经》的就专修《般若经》,全是正法。他这造谣生事,说是“净公上人说”,我没有这个说法。成刚老法师我跟他见过面,这是很难得的一位好法师。
——《学佛问答》2001.5.4

净公上人讲经时赞叹不同宗派的大德
◎   广钦老和尚
前几天广钦法师往生了,他老人家在世虽然活了九十五岁,他没有讲过经,也没有搞过名和利,没有做过佛教会的委员,老老实实的参禅,他晚年完全念佛了,不参禅了,自己念佛,叫人念佛,他最后走的这一着,表现给我们看,预知时至,无病而终。今天的出家人最后一着能比得上他的,我一个也没看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47
广钦老和尚往生了,他是真正往生。他老人家临走之前说了两句话:“不来也不去,什么事也没有。”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境界,就是三轮体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句话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48
◎   宣化上人
宣化法师在美国许多大城市里都有道场,福报大,福报从哪里来的?惜福,他真的节俭,真的惜福。自己生活确实节俭,别人做不到。他日中一食,不倒单,房间里头没有床铺,持戒很严,这些地方值得我们赞叹,值得我们学习。
——《太上感应篇》38
在美国有个度轮(宣化)法师,这是个东北人,很节俭,到加拿大温哥华去弘法,一张卫生纸用了八次,用完之后折起来装在口袋里,再用的时候拿出来,用了八次,不能用了才丢掉。他也并不是说做样子给人看,他习惯就是如此,让人尊敬,让人感动。
——《惜福》
◎   圣一法师
香港大屿山宝林寺的圣一法师,今年也有八十岁了,他今年八十一岁了。这是我一生所见的禅宗真正修行人,心地清净,有智慧,有慈悲,不说别人过失。我没有听到圣一法师说哪个人的不是,没听说过,他真正做到像普贤菩萨所说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
——《大方广佛华严经》955
禅宗,你能找个禅宗大德吗?我所晓得的,大屿山的圣一法师是禅宗仅存的大德,我希望他身体能复原,禅宗找不到人。
——《善才童子参学报告》
我们看圣一法师的行持,实在讲跟早年的虚云老和尚没有两样。圣一法师是参禅的,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所有一切供养,都拿到大陆去修庙,所以大陆的佛教叫他财神菩萨。对于大陆佛教的复兴,最有贡献的就是他老人家。他是潮州人,住在香港大屿山,这个人为佛法,没有私心。
——《金刚经要义》
◎   寿冶老和尚
我上次在香港非常感慨的跟大家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讲《楞严经》,一九七七年在这边住四个月,前面两个月在中华佛教图书馆,后面两个月在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道场,共讲了四个月。上个月纽约同学打电话来给我,寿冶老和尚往生了。老法师九十多岁,我对老人家非常敬重,我在纽约去看过他,一生写经,刺血写《华严经》,在这个时代很少见。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
◎   梦参老和尚
上次梦参老和尚到此地跟我见面。过去我们彼此仰慕,没有见过面,这次见面之后,他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他今年八十多岁了,出家七十多年,他早晚课没有做过,经忏佛事都不会,他一生就是学经教,讲经说法教学,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我听了之后很安慰,我也什么都不会,但我比他强一点,我还做过早晚课,还上过殿,不过我没有做过超度佛事,没有做过法会。早晚五堂功课我做过,他连这个都没有做过,一生仰靠佛菩萨,佛菩萨照顾他。他一生没有自己的道场,我们有很多地方相同,我们的理念相同,做法相同,所以见面时非常欢喜。
——《学佛问答》
◎   南亭法师
南亭法师那么大年纪,我过去在大专佛学讲座讲经,他过来听,他是我们长辈,是个大德。我们见他一定要顶礼的,所以他很技巧,我上了讲台,他才进来,我讲经的时候一下台,他就走了。他始终不让我去顶礼,所以这是对于后辈爱护备至,我们对他非常的尊敬。
——《大乘无量寿经》103
◎   南亭法师   道源法师
老一辈的像南亭法师、道源法师,还有几位真正都是讲经的法师。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32
◎   道源法师
在台湾早年,我初学的时候,老法师们讲经也常常有,他们虽然不是天天讲,一年会讲个一两次。时间短的一个星期,时间长的半个月,一个月,我们也常常去听。李老师那个时候只赞叹一个人,道源老和尚。他常常跟我们讲,你们留意道源老和尚讲经:懂得规矩,受过教训,科班出身。其他人讲经,虽然讲的很好,不合规矩。
——《大方广佛华严经》785
◎   道源法师   忏云法师
慈舟法师在当时也是负声望的一位大法师,在台湾,道源老和尚是慈舟的学生,现在忏云法师也是慈舟的学生,这二位法师在台湾都是很受人尊敬的。
——《无量寿经》(第三次宣讲)18
◎   灵源老和尚
我在早年出家的时候,遇到一位老法师,灵源老和尚,是台湾基隆十方大觉寺的住持,在台湾很稀有的一个道场,十方道场。台湾道场很多,十方道场很少,就是说这道场它不是子孙庙,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挂单,它都接众,所以那个时候道场很兴旺。人多住众多,出家人多,尤其出家男众,里面大概有一半是退伍的军人,这很不好管理。灵源老和尚天天都有人到他那里告状,老和尚听听点点头,“是,你是。”这打发走了,第二个来指责的时候,明明他有错误,“你也是”,老和尚包容。时候久了,诸位才对老和尚这种修持,佩服的五体投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1079
◎   会性法师
在二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在南部跟会性法师在一起,会性是本省籍的一个好法师,非常难得,我很尊重他。
——《华严经行愿品吉祥云比丘章》7
◎   会性法师  演培法师
学天台的,我还晓得一个好老师,这是台湾的会性法师。我提这个法师,我重视他的德行,我跟他共过事,我非常佩服他,这是个好法师。今年他大概也有七十多岁,他小我几岁,也七十出头了。法相唯识,过去我认识一个演培法师,他老人家过世了。现在找各宗大德相当不容易。我们是希望佛法,这个中国的佛法十个宗派都能够复兴。
——《大方广佛华严经》1238
◎   演培法师
特别是演公的唯识,今天在全世界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这一个法门要失传了,非常的可惜,我就鼓励年轻人跟演公学。
——《如何实践弥陀大愿》
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演培法师也是老朋友,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一生功夫都用在经教上,他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太虚往生之后,他依止印顺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154
◎   道安法师
以后我离开台中,在台北讲经,遇到道安法师。道安法师办一个大专佛学讲座,用中国佛教会名义办的,讲堂就是佛教会的大堂,可以容纳三四百人,找到我。道安法师真难得,非常谦虚,没有嫉妒心,确确实实栽培下一代人,我们很感动。                           
        ——《净土大经科注》283
◎   仁俊法师  日常法师
我自己所见的有两位法师,现在都在美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1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