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942|回复: 0

[佛教经藏] 菩薩迴向到彼岸 普開清淨妙法門 智慧同於兩足尊 分別實義得究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如果受人的布施,自己不布施,人家能到波羅蜜的彼岸,而自己却到不了波羅蜜的彼岸。所以布施是向外施,不是向內施。這一點,大家要瞭解,要清楚。
法施就是講經說法,循循善誘,教導眾生,令其聞法開悟,早成佛道。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一切供養,以法供養為最殊勝,為最第一。   
無畏施就是人在困難危險中,要安慰他,令他不生恐懼心。或者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去救他出危境,可是要知道拯救的方法,否則,同歸於盡,無謂犧牲,成為匹夫之勇,那是於事無益。   
內施就是自己的頭目腦髓,外施就是自己的國城妻子。都可布施於所求者,絕對沒有捨不得的思想。能布施就沒有貪心,貪是萬惡之首,無論什麼罪惡?都由貪而起。
持戒的法門,修到圓滿清淨,能到波羅蜜的彼岸。我們現在修禪,坐在禪堂中,就是持戒。這是不持之持,不戒之戒。為什麼?我們每天跑香坐香,跑香是運動身體,坐香是安定心念。運動能令血氣調和,百病不生。安定能令妄想不生,智慧現前。所以修行人要調身調心,雙管齊下,才有效果。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在禪堂打禪七,就是修行第一法門,也就是用功的法門。可是沒有善根的人,在禪堂覺得受不了,甚至坐一支香,覺得周身不自在,不是腿痛,便是腰痛。要知道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萬丈高樓是從平地建築起來,萬德圓滿是從基本戒建立起來。我們打禪七,就是建築堅固的基礎。好像蓋房子,一定要把地基打好,否則,便有傾斜的危險。      
參禪打坐,就是建立基礎。如何能建立堅固呢?首先要持戒,持戒要從身口意三業作起。身不犯殺盜婬,口不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不犯貪瞋癡。三業清淨,戒定慧自然圓滿,這就是持戒的要訣。   
精進修行就是不懈廢。若是不精進修行,無論什麼法,也不會有所成就。精進有多種,有身精進,心精進,有晝精進,夜精進。總而言之,時時刻刻都精進,不懈怠、不荒廢。   
在精進之內,包括忍辱。用功要有忍耐心,若是不能忍苦耐勞,一用功便覺不舒服,忍受不了;不能忍耐,就不能精進;不能精進,就沒有禪定的功夫;沒有禪定的功夫,就不會有智慧。這六度法有連帶的關係,布施、持戒、忍辱,這是屬於身的修行法;精進、禪定、般若,這是屬於心的修行法。六度是菩薩所修的法門。我們所學大乘法,一定要修六度法門。   
像在前邊所說的大誓大願,只有精進,沒有休息。這樣才是真正佛的弟子!真正修行人,精進又精進,絕不懈廢。那有時間去打閑岔,障礙他人修道。好吃懶做的人,他的基礎可想而知,不會堅固。所蓋的房子,經不得風吹,經不得雨淋,不能持久,就會坍塌。
我們修道人,一定把基礎打好。基礎打好,可以建築高樓大廈,無論多高,不會出問題。不然的話,等於混光陰,依佛穿衣、賴佛吃飯,始終一無所得,辜負修道一番的心意。
菩薩迴向到彼岸 普開清淨妙法門
智慧同於兩足尊 分別實義得究竟   
菩薩二字是簡稱,具足是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就是覺有情,或為有情覺。意思大同小異。覺有情,就是覺悟中的有情者。有情覺,就是有情中的覺悟者。無論是覺有情,或有情覺,總之他在我們人類之中,是一位覺悟者。在一切眾生之中,是一位先覺者。我們眾生是沒有覺悟的菩薩,菩薩是已經覺悟的眾生。因為已經覺悟的眾生,故菩薩所行所作,都存大道心,所以又叫大道心的眾生。   
菩薩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的賢聖人,所以將所修的種種善根,迴向給眾生。有此功德圓滿,而到達涅槃彼岸。菩薩普徧開演無上清淨妙法門。菩薩的智慧,等於佛的智慧。兩足尊就是佛,佛的福也具足,佛的慧也具足,福慧雙圓。菩薩分別諸法實相的義理 ,得到究竟圓滿的答案。
菩薩言詞已通達 種種智慧亦如是
說法如理無障礙 而於其中心不著
菩薩有大智慧,能通達世間各國的言辭和文字,各類眾生的言語,亦皆明瞭。對於一切的義理,通達無礙。種種眾生的智慧,種種眾生的思想,種種眾生的行為,菩薩通達到圓滿的境界。菩薩所說的一切法,如理不虛,無有障礙。菩薩對一切法,心無所著,也就是離開法執。菩薩二執皆空。二執就是我執和法執。二乘人,已無我執,但仍有法執,菩薩是我法二執俱遣。
常於諸法不作二 亦復不作於不二
於二不二並皆離 知其悉是語言道   
菩薩明白一切法,本來是寂滅的。所謂「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凡是能說出來的法,都是從因緣所生出來的。所以才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菩薩常對一切諸法,不作第二想。所為一切法,都是第一義諦。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常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為什麼要這樣的說?因為每一種法,是對每一類眾生的機而說的。只要對機,就是第一;若是不對機,就談不到第一,但它也不是第二。它在它的法本身的作用上,還是第一。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都是第一。
菩薩對於諸法不作二想,是不是作一想?也不是。因為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所以沒有第一,也沒有第二。本體是空的,離開二和不二這兩種思想。為什麼?因為知道二和不二,都是能說出來的法。凡是能說出來的法,都是屬於語言範圍之內。說不出來的法,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把言語的道路已經斷了,心裡所想那個地方也沒有了。這是無上甚深微妙法門,也是不可思議法門。因此之故,才說:「不作二想,也不作不二想。」
知諸世間悉平等 莫非心語一切業
眾生幻化無有實 所有果報從茲起   
菩薩知道一切世間的眾生,自性完全平等,都有佛性。但因為無明不覺,生出三種細的業相。就是業相、現相、轉相。這三種相是由眾生心所造出來的,由眾生語所造出來的,一切業都是由身口意所造出來的。若能將身口意三業清淨,那麼,一切業都沒有了。眾生是虛妄而生,虛妄而滅,是幻化而不真實。
人的身體是由四大(地、水、火、風)和合而生,等到四大分張時,那就死了。人體堅硬的部分,屬於地大。濕潤的部分,屬於水大。溫暖的部分,屬於火大。吸呼的部分,屬於風大。等到臨死的時候,四大各歸本位。地就歸於地大,水就歸於水大,火就歸於火大,風就歸於風大,各有所歸。所以說由虛妄幻化而成,沒有真實。所有的果報,都是從緣而起。所謂「起惑,造業,受報。」這就是因果的定律,萬古不變的法則。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得什麼!
一切世間之所有 種種果報各不同
莫不皆由業力成 若滅於業彼皆盡   
一切世間所有各類的眾生,各有各類的果報。所受果報各不相同。例如狗為何做狗?因為往昔時,盡做狗的事情,造狗的業,就受做狗的報應。豬為何做豬?因為在往昔時,盡做豬的事情,造豬的業,就受做豬的報應。無論那一類眾生的果報,都是由自己的業力所造成的。
由此觀之,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絲毫不爽。所謂「種麥得麥,種稻得稻。」這是自然的道理。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菩薩畏因不畏果,在種因的時候,十分謹慎,深恐錯因果。等到受果報時,無論是善報或惡報,心安理得,樂而受之。眾生怕果不怕因,在因地的時候,隨便造業,什麼也不怕。等到受果報時,才知害怕,甚至怨天尤人,埋怨佛菩薩不加被,埋怨護法善神不保佑。這是菩薩和眾生不同之處。我們要學習菩薩,多種善因,將來一定會結善果。若能把業力滅盡,則不受諸苦,而得眾樂。
菩薩觀察諸世間 身口意業悉平等
亦令眾生住平等 猶如無等大聖尊   
菩薩觀察一切世間所有的眾生,皆是起惑、造業、受報。起惑:就是起了迷惑,不明事理,因無明而起。無明生出業相,就是所作的業。無明生出現相,就是惑的相。無明生出轉相,就是轉變了。無明生出這三種細相,然後成了惑。這個惑,有粗惑、細惑、塵沙惑。粗惑就是見惑,對境界起貪愛。細惑就是思惑,迷理起分別。塵沙惑就是如塵沙之惑,也就是很微細的惑。
造業:眾生為什麼造業?因為身口意三業不清淨而造業。愛殺生便造殺生的業。愛偷盜便造偷盜的業。愛邪婬便造邪婬的業。愛妄言便造妄言的業。愛綺語便造綺語的業。愛惡口便造惡口的業。愛兩舌便造兩舌的業。愛貪的人,貪而無厭,無論什麼東西,越多越好。所謂「出家人不愛財的越多越好」。愛瞋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瞋恚心。對所有的人都不滿意。愛癡的人,自覺有智慧,可是做事顚倒,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愚癡到了這種程度。愛觀花的人說:「好花常令朝朝艶」。愛賞月的人說:「明月何妨夜夜圓」。愛喝酒的人說:「大地有泉皆化酒」。愛金錢的人說:「長林無樹不搖錢」。這就是愚癡幻想曲!   
還有愚癡人的想法,在春天不到田中播種,到了秋天,坐在家中想收割五穀,真是癡人妄想。又有愚癡人的想法,根本沒有讀書,就想得博士學位。多麼可笑呀!又有愚癡人的想法,沒有錢去買馬票,竟想中了頭獎。這是辦不到的事,簡直異想天開。   
受報:就是作何種業,受何種業報。有貪心的人,死後變餓鬼。有瞋心的人,死後轉畜生。有癡心的人,死後墮地獄。這是自作自受的果報。
身口意三業清淨,就是平等。三業平等,就是空。空能消滅十惡。菩薩也令一切眾生皆清淨?住在平等境界上,猶如無等大聖尊,也就是佛。



补充内容 (2020-12-22 19:12):
华严经浅释十回向品,宣化上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