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3|回复: 6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53-104)》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八十七集)  2012/11/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87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接着上一节课讲到的一百六十八句「家人卦」这个「彖辞」里的教诲。经文我们接着看到的是: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在家庭当中是有非常公正严明的君长,一个家当中也有领导者,谁是『严君』?『父母之谓也』,当父母的也是当「君」。所以一个父母亲要能称职,那他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他以身作则,当孩子的榜样;亲,不离不弃,爱护关怀;师,适时的给予他教导。这个「严」字,该威严、该训斥的时候不可滥慈悲。像现在父亲有时候显不出威严出来,好像陪孩子的时间少,心里有愧疚感,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孩子被宠坏了。其实跟孩子相处,在我们全心全意陪伴他,他可以感觉得到,并不一定是要多少时间。我们看古代很多为官者,他们忠贞爱国,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不一定是很多,但每次陪伴孩子,孩子都可以感觉到他的全心全意,还有父亲的人格修养。再加上母亲的引导,让他更能体会到父亲的不容易,父亲的尽忠爱国。所以母亲引导孩子体恤父亲的辛劳,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回想成长过程当中,父亲对我们行为的一种规范、约束力量特别强。父亲不用说一句话,光是眼神就很有威慑力,我们都不敢造次。现在看父母都在场,孩子闹翻天的都有,管不了。别人的孩子,我们也还不够信任,也不敢马上就去制止、规劝。所以父亲一定要有威严,父严母慈。当然严中也要有慈,慈中也要有严,这个算是恩威并济,很重要。

  而母亲威严也是很有力量。我们从历史当中都知道,孟子是孟母教育出来的圣人,不只从境教当中着手,「昔孟母,择邻处」,给孟子找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学习环境。现在也很多家长懂得这个道理,找学校附近,当然最好这个学校要推展《弟子规》,推展伦理道德教育,那这个风气一定会影响到周围。下一句「子不学,断机杼」,这个很有威严,机会教育抓得很准。孩子错了你不导正他,他养成习惯就不好修正。

  所以孟子在年少的时候读书,他的母亲刚好在纺织,结果孟子突然停止读书,停了一段时间接着又读,他的母亲观察知道他刚刚一定是忘了,不熟,接着把他找过来就问他,「刚刚念书念一半怎么中断了?」他讲,「那些不熟,忘了,后来才又想起来。」结果他的母亲就拿刀把正在织的布把它剪断,相信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知道织一匹布是很辛苦的,所以这个动作做下去,相信孟子当下是非常震动,印象深刻。母亲这么一剪就警戒他,读书用功要精进不懈怠,才能读得熟,不然整个读书的学问道德都不扎实,很难提升。所以孟子对于课业不敢懈怠,不敢再出现这种读了就会忘记哪一段的状况,一定把书熟读,可能是多少百遍之后才敢进一步再学习,不敢丝毫松懈。所以从那次以后,孟子就没有再出现忘了经文的情况,这个是抓住一个机会点。

  我们在管教孩子,我们自己当父母的人常常都是盯着孩子,哪个行为不对,我藉这个机会教育他。教儿教女先教自己。有时候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心态不对,但假如都是关注在指导孩子而忽略了先要教育自己,这样也会出现自己的身教不够但言教较多,孩子心里有不服气。纵使这个孩子比较善良,他也接受,但就会觉得不是那么心悦诚服。举个例子,孩子早上在打扫,母亲过来,「某个东西是不是你用坏的?」确实不是孩子用坏的,孩子做解释,「我绝对没有这么做。」那这个事情是母亲误会孩子,按常理来讲,应该是母亲要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误会你了。」我们当父母的人学传统文化也是这几年,我们也还不是圣人,但是我们的专注点完全在看孩子。误会他了,接着又告诉他,「纵使妈妈误会你,你也要忍,你不能解释。」这个道理好像乍听之下没有错,但是就觉得怪怪的,不是很顺畅。你今天假如是当老师的,说「母亲误会你,但母亲还不知道她误会你,那你当孩子的当然要能忍得下来,不可以忤逆」,这对的。但母亲当下已经知道自己错怪了他,还要要求说,「那你也得忍,不能解释」,那就变成都是拿着道理要求小孩,那可能父母的自我观照不足,心态错了也看不到。

  所以为人父母、为人君、为人领导、为人老师,假如自我的反省不够,都是先要求对方,那整个家庭、团队那个气氛一定比较压抑。大家学了传统文化好像闷闷的,这个都是来自于指责跟控制。学对了应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才对,应该让人家如沐春风。

  这个自我观照,在《韩诗外传‧卷九》有一段是孟母自我的观照,非常可贵。孟子小的时候,东边的邻居刚好杀猪,结果孟子就问他的母亲,「东边邻居杀猪做什么用?」他母亲就说了一句,「要给你吃的」,顺口说出来。他母亲也很有警觉,自己反省后悔,观照到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可见您看,胎教在我们古代几千年传承都没有断过的,孟子是战国时代的,他的母亲都懂。「我是很认真做这个胎教,这个孩子现在慢慢有些知识,有些思考能力了,但这时候我反而骗他的话,那我是教他不守信用,这不对。」所以对一句话她也反省自己的态度不对,所以马上到东家买肉给孟子吃,这个要彰显母亲是说话算话。其实我们跟孩子在应对当中,每天讲这么多话,有没有每句话都很谨慎对待?所以孟母她这么做,《诗经》里面有讲到,「宜尔子孙,绳绳兮」,就是教导子孙让他一言一行都谨慎小心。孟母的这个反省,以至于信守承诺,就教育了她的孩子这样的美德。所以贤母才能使儿子贤德。所以养不教,父母过,父母对孩子一生人格影响非常大。

  同样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田稷,他做了三年的宰相,后来回到自己的家乡,退休了。结果他获得黄金百镒,等于是两千四百两黄金,这个是相当大的一个数额,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去侍奉他的母亲。母亲马上问,「你怎么有这么多金子?」田稷回答,「我受的俸禄,三年累积下来的。」母亲讲,「你当宰相三年,你这三年都不吃东西,生活都不用用钱,不然怎么可能存这么多?你这么当官不是我希望的。一个孝子侍奉父母亲,他尽心尽力、真诚奉事就对了,取不义之物是不能够拿进家里面来的,这样是让父母担忧、羞耻。况且国家对你信任,国君对你爱护,你居然还贪污这么多钱,怎么对得起国家、国君对你的栽培之恩?」所以叫他赶紧离开,然后该怎么去忏悔弥补赶快去做。所以田稷非常惭愧,他回到朝廷,把钱归还给公家,然后主动的请君王治他的罪,把他关起来。结果齐王非常敬佩他的母亲,觉得他的母亲非常贤德,就赦免了田稷的罪,而且让他再做宰相。这个齐王也很有度量,当然也体会到有这样的母亲,这个孩子还是有德行的根基,只是一时迷糊,再施恩给他,那他一定会痛改前非。而且把这百镒黄金赐给他母亲,赐给田稷的母亲。所以《诗经》上说,「宜尔子孙,绳绳兮」,就是教导孩子一举一动要谨慎。

  我们的孩子假如为官,还没上任以前母亲的教诲很重要,「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我们了解看看现在贪污受贿进监狱的人不少,他父母有没有教导他?老师、当他领导的人有没有教导他?要告诉他,「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你吃公家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尤其古代以农立国,那缴的税大部分都是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所以人能够去体恤国恩,体恤所有这些纳税人的辛劳,他会尽心尽力来为民服务,不敢对不起这个薪水。

  我们从这个事例也感觉得到,一个为官者他假如有母亲的教导,以至于他有贤妻的辅助,他不容易犯国法。而往往很多贪官背后,要不是母亲贪婪,就是太太很贪财,所以慢慢变成一个不好的助缘,结果人生就变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没有办法挽回。所以「妻贤夫祸少」,妻子对丈夫一生的事业影响非常大,先生很多情绪、心态不对,太太善巧一提醒,可能他的灾祸就过去了。假如他这个脾气忍不住,做错决定,甚至可能跟人冲突,都后患无穷,甚至不可收拾都有可能。

  我们曾经也听到一个事例,她先生喝了酒,结果当天刚好他们家养了几十只鹅被邻居给活活打死了。这个太太其实也很难过,但是心里想,假如我告诉我先生,先生一定忿忿不平,找那个人理论,可能就会发生严重冲突。这个太太都能考虑得这么远,不是逞一时的情绪而已,算了算了,不要讲了。自己流着眼泪把这鹅腌一腌,不要浪费。结果隔天,这个打他们家鹅的人突然暴毙死了,这个太太心里一惊,「假如我昨天把这事告诉我先生,可能我先生去找他理论,跟他打起来,有可能就出人命,那就不可收拾了。」所以太太的修养,以至于父母的修养,都能适时的化解孩子的灾祸、丈夫的灾祸。所以这个「亲有过,谏使更」非常重要。

  所以历史当中这些圣哲人确实都有父母的身教、言教的成就,才有后面他的功业、他的道业的辉煌。接着经文讲: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这段就是我们上节课讲的五伦十义,五伦当中其实有十个角色,每个人都尽他的道义、尽他本分。『父父』就是为父者尽到为父之道,尽到这一分本分道义,有没有扛起家里的重担?有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个都是父道。『子子』,儿子有没有尽为人子之道,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兄兄』就是兄长尽为兄之道,『弟弟』尽为弟之道。『夫夫、妇妇』就是丈夫尽为夫之道,妻子尽为妻之道。大家都尽本分,那家道一定端正。而每个家都端正,家庭又是整个社会的细胞,整个天下的细胞。

  【正家而天下定矣。】

  这个天下就安定了。所以从这句话就了解到结婚为什么是大事,它维系到天下的安定。所以结婚有责任要教好下一代,因为他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国家没有好的下一代,这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哪怕现在赚再多的钱,最后还是下一代奢侈很快就败光。像我们台湾社会,三、五十年前的人,大我们一辈到两辈,特别勤奋努力,积累了不少财富,但忽略了下一代的教育,所以像我们这一代花钱就花得凶,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挥霍得很厉害。所以「至要莫若教子」,这个非常关键。

  在这段当中有个心态非常重要,我们看「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是自己要非常清楚自己的道要怎么走,而不能看了这段以后变成去要求别人要行道,说「妳当太太的这样做不对,你当儿子的这样做不对,你当弟弟的这样做不对」,这变成去要求了。要求,这个在心态上就不对了。首先我们自己还没做到,要求别人,人家不能接受,「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不正己而求于人,铁定人家心里不是很服气,在要求的过程当中对方就会有压力。而你是以身教来影响他,「其身正,不令而行」,反而影响身边的人,潜移默化当中发挥作用。而要求习惯了,到头来要反省很困难。

  所以五伦关系不能去指责要求别人要做到,自己做到,正己化人。包含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团队当中,也不应该是站在一个指责要求的态度上。比方就有人说到,「在传统文化单位里面,给予同仁的薪资补助不可太高,要低一点,不然他会起贪心。」这个听起来还挺有道理,但是就觉得听完不顺畅。所以人其实这个心还是挺敏锐的,他虽然一下子不能察觉,但感觉听起来不是很舒服。为什么?因为这个话,念头上是要求,这已经不是觉悟的状态。传统文化是尽道义,我们应该是去关心他生活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去照顾好他,这个薪资的高低最根本的是在尽道义。今天他年轻,让他多培一点福,为大众服务,这个薪资可以不用太高;但是他已经结婚,他又有小孩,你必须要照顾他的家庭,这样才能体现出道义出来,而不是体现出都是在要求而已,那我们这个态度本身也不在传统文化。

  所以「人能弘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把很多说法拿来当作自己要求别人的一个工具,那这些理都不圆融。同仁他有道义来承传中华文化,我们也有道义要照顾好他的家庭,包含他的身体健康。你说,「他到传统文化的单位就是来付出的,就应该付出的。」这听起来好像也挺有道理,你看又是在要求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礼」体现在哪?你尊重他,你爱护他。「士为知己者死」,而你那个尊重、爱护就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神,「爱人者人恒爱之」。而不是变成人家来了就马上要求他,「你不要提什么要求,你就是来付出的。」我们冷静,我们都还在学习,我们也需要别人给我们护念,也需要别人理解。有人身心有些波动、有些瓶颈,那我们要体现出无微不至的协助、爱护,遭苦不舍。每个人在修学过程都有起起伏伏,哪个人有起伏,我们就是全心全意护念他、陪伴他。而不能他有瓶颈,我们的态度就是,「你是来付出的,你不能有什么要求。」那我想这样的态度,三个月、六个月这个人不生病才怪,这心里就闷了。所以传统文化应该体现出家的温暖。师长教我们家文化,家文化怎么都是要求?家不是要求的地方,家应该是彼此关爱、不离不弃这种氛围才对。所以一个领导者的心态对整个团体的一种无形的风气影响非常大。

  我们看江苏苏州固锝集团吴念博董事长,他非常有爱心,他带出来的团队个个有爱心。我们上次在河南许昌听他分享一堂课,结果他那堂课不只他讲,他团队好多人上来讲,而且那不是副总,也不是经理,是什么?是他工厂里面的领班。领班都很有爱心,带着去关怀脑瘫的孩子,关怀孤寡老人,还包含组成爱心车队。因为三千多员工很多外地来的,他们的父母几千里外来探望,有时候四点、五点凌晨到车站,他们爱心车队就载着同仁去迎接他的父母,感觉就很温馨,一个大家庭。今年中秋节他们订最好的钓鱼台的月饼,全中国最好的月饼,送给三千员工的父母,而且是快递送到,在那个月饼里还有一封孩子亲笔写给父母的信。所以他是落实孝道,都在这些细节当中体现出来。我们相信很多父母在读家书的时候一定感动得流泪,同时又感觉到这个公司对他们老人的尊重、爱护。所以这段行道首先是自己力行,不去要求别人行道。

  我们再看一百六十九句,经文我们一起念一下: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阨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辨为末。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五者守本离末。则仁义兴。离本守末。则道德崩。】

  我们看到这段完全在讲治国重要的这些政策、这些风气,你是掌握了本还是掌握了末。掌握枝末,本末倒置,到头来可能是徒劳无功。而一开始就讲到要使百姓富裕,要以农业生产为本,以流动性职业为末。这段在我们现在工商业社会读起来会思考,这个是不是过时了?我们先来看三百二十七句,在一百五十一页,我们看这段经文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一个国家没有九年粮食的基础,那这种情况称为财用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假如没有六年的存粮,那这个是算国家有危机的征兆;「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没有三年的存粮,那这个国家就很不稳定,很可能一夕之间这个国家就毁灭掉了。为什么?重大灾难一来,没有存粮,民以食为天,天下大乱,到时候抢水、抢粮食这些情况就非常严重。我们看这几年,有时候遇到水灾、风灾,上百万人受灾的时候,国家没有这些应变措施,真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古人治国他不只防微杜渐,他还深谋远虑,他得要为这些很可能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做准备。那我们看到这段要很冷静,全世界这么多国家有几年的存粮?而治国者,几个国家有这样的防微杜渐的态度,这种远虑?而我们冷静看看这几年天灾的频率愈来愈大,可不能事到临头再来做应变措施,那就为时已晚矣。所以这些经文确实对我们这个时代有高度的警觉。

  所以接着还有方法讲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三年耕作收成的粮食,多余的要把它积蓄下来,三年可能就可以存一年的粮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九年可以存三年的粮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这样三十年通算下来,那就有十年的存粮,所以即使遇到水旱之灾这样的年头,民无菜色就是老百姓也不会说挨饿,天子每天很安心的吃饭,而且还奏着音乐。因为他整个国家这样治理就非常稳定,能应变重大的情况。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以农桑为本』是有他的道理。今天你假如真的没有粮食,你那个名牌的手表要干什么?你那个名牌的衣服,你说我这件衣服粮食可以买一吨,也没用,没粮食可以买了。所以在贞观之治,唐太宗皇帝他就有讲到他贞观的施政,「唯思稼穑之艰,不以珠玑为宝」,常常会体恤到农民种田的辛劳,而不以珠光宝玉这些珍玩为宝。太宗讲这话就很重要,皇帝不以这些奢侈品为贵,老百姓就不会去追求。所以之前季孙很忧患鲁国很多盗贼,孔子告诉他,「茍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假如你没有去追求这些金银财宝,你都很重视道德的提升,生活又简朴,你去鼓励老百姓他也不愿意去做盗贼。现在你也是贪婪无度,「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底下那些风气都被你带动起来了。所以自古以来,整个国家的政策非常重视农业,以农业为国家的上务,因为粮食危机足以动摇国本。其它工商业不景气都还可以再调整,但在农业可不行。

  而不只农业是本,包含工商业都应该找回它的本质。其实我们现在社会的风气都是舍本逐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各种工艺以实用为根本;『以巧饰为末』,以雕琢装饰为末。因为雕琢装饰的东西都非常昂贵,你东西都花在昂贵上,都不是用在这些生活所需上,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奢靡之风就非常的厉害。那人一奢靡,他的欲望控制不了。所以大家注意看、注意观察,欧美国家看起来他很富裕,都是负债最严重的国家。所以这个时代,人假如不冷静观察,完全被表相欺骗。谁去了美国会说美国穷?可是他却是全世界负债最严重的国家。欧洲,我们都觉得欧洲是最富有的,你看几个国家破产了。其它国家不可能破产,可是这一、二百年来所谓的资本主义走得最前端的,他们的生活、物质是最享受的,结果破产了。所以这个贫富可不能看这些表相,有一句俗话讲「富在知足」,不知足的人他是不可能富的,他铁定贫。社会风气就一直很虚荣、虚华,他买了,新款出来还想再买,统统一辈子贷款借钱。而且这些奢侈的国家用钱用到什么?用到第二代子孙的钱、第三代子孙的钱。这个时代民主社会都看眼前利益,都开支票,花的都是后代子孙的钱,这是不符合道理的,但是却在所谓的发达国家当中频频出现。所以不对照经典都看不出他们这些做法上的错误。

  『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商人买卖经商以流通货物、民生必需品为本,而以出售珍奇之物牟利为末。因为这些珍奇的东西就会让人攀比,甚至于晚上睡觉也在想要去买这些东西。所以为什么奢侈的风气不能够形成?一形成,人那些贪念放不下去。我们还曾经听过为了买手机,买这些电器用品,叫他爸爸去卖一颗肾,这种话都讲得出来。所以欲是深渊,掉进去之后都无法自拔。

  所以这三点,『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都是追求这些奢华,基本上这样的国家负债的人占的比例比较多,欧美的现象就很明显。我们再看回来这个农、工、商三个行业,而农又是这三个行业的本。所以在古代,假如违背根本趋向枝末的话,那在《汉书》里就有讲到,「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吃的人很多,生产的人很少,那这个天下的灾难就要到了,最后一定没粮食。而且这个奢靡之风一起,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沉溺在这些欲望,所以很奢侈。「是天下之大贼矣」,这天下的祸患就要到了。这个是《汉书》上的教诲。

  我们再就崔寔《政论》,这也是《群书治要》六十五本当中的一本,他提到的一段教诲,原文就讲到,「且世奢服僭」,这整个社会的风气奢侈,大家的生活所需,吃也好、穿也好,统统都超过了他的身份。在古代,一个人住,一个人穿、吃,他都是有节度的。你的这个身份他穿的这些服饰,这样老百姓才有一种分寸。你看现在很多家庭父母赚很少钱,可是孩子跟人家攀比花钱很凶,这个家都没有办法接济。所以古圣先贤看得出来,老百姓没有这么强的定力,你用一些制礼作乐,这礼懂得去规范,包含那个很昂贵的衣服,几品以上的官员穿,它都有度。结果现在人一有钱,开的都是最好的车子,有时候玻璃窗拉下来吐一口槟榔出来,他很没有修养,他有钱他就很跩。大家慢慢的风气变什么?有钱就高人一等,就拼命赚钱,甚至于炫耀,都买这些舶来品,好像就要把人家比下去。这些乱象在古代没有,古代懂得制礼来让老百姓生活有分寸。所以整个奢侈僭越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收入的这些行为都出来了。

  所以「无用之器贵」,大家在比,那个又不是生活所需的东西大家就去买,而且这东西又特别贵。我还听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商品,那也不是日用品,就一个装饰品,卖两万没人买,放了很久都没人买,这老板一时兴起,卖二十万,很快就卖掉了。两万没人买,二十万有人买,那买回去到底干什么?买回去就是要告诉别人这是二十万买的,那是炫耀用的又不是拿来用。所以这些风气不可长。所以「本务之业贱矣」,就变成农业赚不到什么钱,这些商业一下子就买入卖出就赚很多的钱,农业被轻贱。

  接着「农桑勤而利薄」,农民很勤奋但是赚的钱很少,工商业很安逸,但收入很丰厚。那农民看了心酸,接着不耕田了,「农民辍耒而雕镂」,不种田反而去雕刻,反而从事手工,做些可以卖得比较贵的物品。这都是风气使然,让农民都不愿意做他的本业。而「工女投杼而刺文」,女子也不纺织了,都去刺绣卖给那些达官人家。其实女子不纺织很有可能就有人没衣服穿,农民不耕作就可能有人饿死。可是农民跟女子去生产的这些东西没有了都不会有事,没问题,只是没有这些奢侈品而已。所以接着这种风气继续下去,「躬耕者少,末作者众」,投入工商的人愈来愈多,农业的人愈来愈少。在我们现在很多农民统统进入大都市,没有人耕作,农业生产少。这个再推演下去,还是觉得古时候所传下来这些社会的秩序、原理原则不可轻动。

  第一,农民进入大都市,他真的赚到钱了吗?整个大都市的奢华之风远远超过乡下,几个人不染?染上这个虚华,够他花吗?很多农民染上了都市这些习气,回到家里面反而是家里面的灾难。出去攀比,怕没面子,还往家里拿钱都有可能。所以我们接触一些乡下的同胞,有的都反应,到城市里染上一堆习气,让家里灾祸很大。甚至到大都市去造成离婚的例子非常多,女子到都市去慕虚荣就抛下丈夫跟孩子。所以这个虚荣心对人心的杀伤力非常大。

  再来,没有农民耕作,用大规模的机器(大型机器)、农药、化肥去种田,不用传统的农耕,看起来,「不错,生产还是很多。」所以这个时代都不能看表面。第一,农药、化肥下去,这块地几年以后就不能用了。不能用,以后吃什么?我们现在干的都是殃及子孙的事情。再来,「不管了,不能用,以后的事以后算吧。」但是这样方式种出来的东西可以吃吗?里面有多少伤害身体的物质?我们听说那农民种的东西自己不吃。没喷农药的地方,他自己家里才敢吃。不行,都没有良心了。而我们看农药、化肥这些东西都有毒,最后吃到谁身上?人类。吃了以后现在病一大堆,十几岁、二十几岁就慢性病的都有,所以癌症变成本世纪夺人生命的杀手。那我们再想一想,病从口入,现在吃的都有毒,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我们花在医药费上的庞大支出怎么算?这个足以拖垮国家的财政。可是这个却是因为没有用传统农耕延伸出来的毒害跟付出的代价。所以这些事情都不深思,我们就胡里胡涂顺着本来的做法,到头来出现状况的时候都很难扭转。

  所以现在农民都入城市了,几个人种田?再过十年,另外一个思考要来了,几个人会种田?都不会。我们在大都市长大的都不会种田。到时候真正出现一些重大的灾祸的时候,一时间还不知道怎么来生活,怎么来生产。所以这个延伸的目前的社会现象不得不思考。我们最近接触一些政府官员,他们真正去关注到农业的时候,真的感觉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说本来想说改善土质,突然不只土质出了问题,水也出了问题,空气也出了问题,全面污染。都是急功近利,没有为长远去打算,对整个大自然的掠夺只为了满足一个欲望,又不是什么生活所需的东西。真正我们正视这些问题,要非常笃定的来做对的事情。所以现在支持传统农耕,那是真正爱大地,真正爱后代子孙,也是自爱。不要都吃这些有毒的东西,这是三餐在吃毒。

  所以大家都去做工商,耕作的人少了。土地虽然都开垦了,「生土虽皆垦乂,故地功不致」,没有人去呵护、去施肥,反而都是农药、化肥。所以假如「苟无力穑」,没有人用心去耕作,「焉得有年」,怎么可能会有丰收。「财郁蓄而不尽出,百姓穷匮而为奸寇」,这种奢华风气一形成,反而是垄断市场的这些豪富掌握了国家的财富。

  所以以前为什么叫「士农工商」,这个次序有道理。士是读书人,他明白治国的这些方略智慧,他会安排妥当,他不会让这个不好的风气继续延伸下去。而且他是办政治,政治环境好,各行各业才能够运转。所以士在先。接着「民以食为天」,农,你不重视农业,人家都不耕作了,以后怎么生存?工,工是这些生活所需品。接着是商,商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这边不足,这边过剩,它这个通货能够让这个不足的地方可以补充这些货物,这是它的整个功能,而不是带动社会的奢华。

  我们看在《管子》教诲当中有句话说道,「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这个商贾在朝,在朝廷,这有两种意思。就是在朝廷里做生意的人不少,现在很多民主国家是这样,他又是政府官员他又兼着做生意,那他的政策不都立在有利于他的地方,那他那个垄断就不得了。另外一个意思是商人跟政府官员密切合作,变官商勾结。这个时候货财上流,整个国家的财富都聚积在这些人的手上,这时候麻烦了。他们有钱到富可敌国,连总统、连国家领导人都不能不买他的帐,「我不支持你,你选举选不上。」那这个在利益上这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办政治的人还能够公正严明吗?还是变成利益输送?所以古代「重农抑商」并不是没有道理。

  甚至于我们小时候所接触的一些观念,其实背后都是财团他在做,他说这个东西非常好很营养,吃了多好。其实不一定是这样,但是他背后就是很有钱,他买广告,甚至于编到书里面去,他有那个管道他可以做得到。所以民主政治假如不把人教好,真的有可能变金钱政治。其实都是被有钱的人在掌控很多国家的政策,那愈有钱的人愈积聚钱财,那个贫富差距愈大,人心的不平跟怨就变成社会不安的因素。有时候看好像没什么,真正到了临界点,它就会造成很大的动乱,这个不得不去深思。所以很多社会现在讨厌富人的这个风气比较盛。所以社会还是要公平。

  再来,有钱人,在古代孔子强调「富而好礼」,也要受教育,他懂得尊重人,不是压榨人,不是有钱了去欺压别人,以至于是懂得去爱人、去布施、去行善,这样社会才能安定。所以钱财在少数人手上,百姓穷困最后没饭吃就变奸寇。

  「是以仓廪空而囹圄实」,仓库里都没有米,反而监狱关了一堆人,因为没饭吃生歹念。「一谷不登则饥馁流死」,假如有一年荒年到了,可能饿死的人就不在少数。「上下俱匮无以相济」,上位者跟下位者都没有钱没有粮食,没有办法互相接济。「国以民为根」,国家以人民为根本;「民以谷为命」,人民以粮食为命。「命尽则根拔」,你没有粮食他就没命,那人民命都没了,国家的根基就连根拔起。所以「根拔则本颠」,百姓都生存不下去,那国家很容易就颠覆掉了。所以很多朝代的农民起来反抗,那都是活不下去最后造成的乱象。「此最国家之毒忧」,这是国家最大的担忧、祸患。「可为热心者也」,忧国忧民的人是最担忧的。

  我们在读这一段,现在很多人很有钱,好像人民还是吃得到东西。虽然吃得到,但是吃得非常不健康,之后所耗费的医疗费用相当高。再来,只要是奢侈之风强,还是奸寇非常多,所以这个值得我们留心。现在犯罪率愈来愈高,你说这些人又不是没有东西吃,怎么犯罪?都是诈骗的多。他为什么诈骗?因为他奢侈习惯了,他没得用,他就动歪脑筋。以前的人是逼到没饭吃了才犯罪,现在的人是满足不了欲望就犯罪。而《管子》其实在春秋时代就讲出来,一个国家奢侈,花费就非常大;花费大,老百姓就贫穷,「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没钱还要装阔、还要享受,「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所以「奸巧之所生,生于匮不足」,他不满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奢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从小就没有储蓄节俭的观念,挥霍无度。所以每个人从小没有好的家教,哪有不随波逐流的道理!

  所以国家最着急的是什么事情?量入为出,在衣服、在生活的花费当中懂得节俭,这个才是国家最急的。所以《管子》的原话讲,「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禁止奢侈的风气。我们看很多地区招待客人二、三十道菜,吃了差不多十分之一,其它全部倒掉。心痛,这个是要禁止的。有些国家是你吃东西不能剩,剩了要罚钱,这个是具体珍惜资源的做法。所以我们记得小的时候,这也是很好的提倡,政府鼓励我们吃「梅花餐」,梅花五朵花瓣,五菜一汤,不要奢侈。由上位者来提倡,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造成风气非常好。

  我们接着再看下面讲的,『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阨而忘善』,他贫穷了,生活都有困难,他觉得很困厄,他很难去行善。『富则乐而可教』,他不会为生活担忧,很充裕,那就很好教导。《管子》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样的道理。

  接着经文讲,『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辨为末』,教育训导他人以道德仁义为本,以巧言善辩为末。但我们现在有个风气,你会欣赏别人口若悬河,辩才无碍,「这个人口才真好」。但那个是枝末,言语符不符合道义,言语恳不恳切、真不真诚,这个才是本。不然人都花功夫到枝末上,巧言令色就不好了。『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言辞说话以信顺(诚信顺理)为本,以奇异华丽(话讲得很动听)为枝末。康熙皇帝他就有劝导他的子孙不要听这些虚言的奉承。他举了个例子,他从小跟一位故交学射箭,教他很多年。他射箭,所有的人都说他射得太好了,但是他这个老朋友都说他射得不好。他说这个朋友才是真正在让我进步,他讲的都是实话,旁边的人全部都说好,那都是在谄媚我。所以「以诡丽为末」。

  『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这个「列士」指读圣贤书的人,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孝悌为本」,以交友应酬为枝末,这个讲得非常重要。而事实上我们现在跟人相处,你要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往,往往凭什么感觉?「他讲的话我很欢喜」、「他好像对我很好」,都是这种凭感觉,这个不理智。我们小的时候爷爷是这么教的,「这个朋友能不能交,看他孝不孝顺父母。」哪是说他对我怎么样?所以现在女孩子找对象,「他对我好就好了」,这些都是情感的判断,不准确。这个判断才对,「孝悌为本」。很会跟人家攀交情、应酬的,这个反而不是很实在的人。

  所以在汉朝有一个很有名的读书人郭林宗,他很有学问,有一天刚好在田园里,下了雨,当地的农民统统都跑到大树下避雨,他刚好也在那里。所有的农民一去避雨,双手一摊、两脚一跨,就很放松,就在那休息,但动作就比较粗鲁。唯一看到一个人,纵使避雨,举止非常端正,一丝一毫的放纵都没有。这郭林宗也很不简单,「这个人很特别」,然后就请他,可不可以让他到家里住一宿?他也很欢喜,就带他去家里住,这个人叫茅容。在《德育故事》里有这个故事。他就觉得这个人应该是本质非常好。结果到他们家住,隔天他看到茅容在准备鸡肉,他心里想应该是要招待我这个客人。结果这个菜弄好了端去给他妈妈吃,然后招待郭林宗招待蔬菜,跟他一起吃。好的食物留给妈妈吃,假如你是这个客人,你做何感受?所以我们人还是私情比较重,「怎么这么不热情,招待妈妈没有招待我?」但是郭林宗看到这个情况,起来给他行礼,「惭愧,我不如你,那些好吃的我都先拿给朋友吃,不能像你这样绝对首先考虑父母亲,你这个孝心是真的,我这个还是攀一些关系,还是有功利心在交朋友。」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接着讲,『孝悌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落实孝悌应该尽心奉养为本,图表面讲排场这个是末。你给父母祝寿办一百桌,平常都不好好爱护陪伴父母,或者丧事的时候花一堆钱敲锣打鼓。其实那个都是虚的东西,反而是生前尽心尽力奉养这个才是真孝。所以人假如讲排场,多少财富统统会花在根本没意义的地方。『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为人臣者以忠诚正直为本,以谄媚讨好为末。所以忠诚正直是非常重要的美德,也是为人臣的本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应该都会扮演臣子的角色。要问问自己,我跟领导提过意见没有?提过几次意见?「人非圣贤」,领导又不是圣贤,假如我们连一次都没有提,那我们这个忠正体现不出来。而我们不敢提,我们内心怕什么?这个就是我们的习气,这个就是我们要对治的地方。讲了之后怕失去什么,这个就是我们的欲,正直就体现不出来,所以「无欲则刚」。其实人只要循中道,老天爷照顾,又不是谁给你福报,要尽本分。「忠正为本,媚爱为末」。

  『五者守本离末,则仁义兴』,这五点能够真正抓到根本,仁义就会兴盛,这个风气就会兴盛。『离本守末』,弃离本,守枝末,『则道德崩』,道德就会崩溃。这一段也是为政守住根本、不追求枝末的重要的教诲。

  那这节课就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www.hwadzan.com/ http://edu.hwadzan.net/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tv.amtb.tw/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华藏弘化电台-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play/153-0-0.html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净宗学院  http://www.jingzong.org/
今現在說法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http://www.amtbhk.com/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淨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http://ft.amtb.tw/index.php
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教学为先网  http://www.jxwx.org/index.html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1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