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08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听到道后普贤就晓得这是佛示现的。佛示现的是帮助道前普贤菩萨,帮助这些小学弟,希望他们快速的成就。由此可知,亲近善知识永远没有间断的时候,我们要做样子给别人看,要给初学的看,要给新学看,这是教学。现身说法,我们讲身教。经文当中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普贤广大功德海』,这句不就是明显的显示出来,普贤菩萨已经成佛成就了;否则的话,哪有广大功德海?这就是讲他退居菩萨位,退居在等觉位。
「遍往十方亲近佛」,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参访。佛家参访的条件是开悟,我们平常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有这个条件,你就可以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参学学什么?「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时候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在这个以前跟老师一门深入,只学一个法门。从一个法门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时候成就戒定慧三学。慧里面成就根本智,《般若经》上跟我们说得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根本智是无知,在老师这个地方要成就根本智,成就无知,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根本智现前了,你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具足这样的能力了,老师一定会劝你出去参学,寻师访友,就是「遍往十方亲近佛」。哪里都可以去,什么样的知识都可以亲近,成就你的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诸位晓得,「无所不知」是你要去接触,你不接触,你的后得智怎么会现前?
所以「入法界品」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你看善财,善财的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他在文殊菩萨那个地方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这一门当中大彻大悟之后,文殊菩萨就教他出去参学,这就是《华严经》上有名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什么用意?五十三参就是后得智,无所不知,示现给我们看。广学多闻,智慧没有开不可以。智慧没有开,你要搞广学多闻,你永远不会开悟,把你的悟门堵塞了,你广学多闻,你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不能证果。智慧才能解决问题,佛法所求的是真实智慧,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成就真实智慧,所以一定要根本智现前,然后才能广学多闻。根本智是把烦恼断尽,根本智破无明烦恼,你的智慧才能够现前。然后你到外面参学,一接触统统明了,学东西学的快得不得了。
『一切尘中所有刹』,刹是佛刹,佛教学的地方,我们今天讲教区,他所教学的区域就叫做佛刹。佛教化众生的区域多大?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区,这个教区大得很。你们千万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不在了,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在我们这个教室,在隔壁、在那个教室。阿罗汉证得的果位都不生不灭了,佛哪有生灭?佛是示现。到我们这个教室来,好像我们看到了,佛生了;下课了,到别的教室,佛灭了。我们看的生灭是这个现象。他的教区太大了,十法界,哪里是凡夫想像的境界!又何况前面所说的一毛孔、一微尘,一一毛孔、一一微尘里面都现无量无边的佛刹,你看一切尘中所有刹、一切毛端所有刹、一切毛孔所有刹,一定要懂得。你要不懂得,你不知道华严境界。
『悉能诣彼而明现』,「明」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在那里现身,亲近诸佛如来,普贤菩萨在那里现身。《华严》才真正跟我们讲清楚,世界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重叠,普贤菩萨有能力,统统都能够在一切刹土里面现身,亲近佛,向佛学习,这个后得智慧才叫圆满!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学习尊师重道。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偈颂第四首:
【佛子我曹常见汝,诸如来所悉亲近,住於三昧实境中,一切国土微尘劫。】
清凉大师说这一首偈是「赞常定」,这个真话说出来了。前面我们看到普贤菩萨入定、出定,定有出有入就不是常定。这一首偈是很有必要,显示出普贤菩萨入定出定是表演给我们看的,而实际上他是在常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真实功夫,真实的受用。定有出有入不是常定,那不是真正的功夫,也不是真实的受用,我们要懂得学习。
『佛子』,这个佛子就是大众,参加大会的这些菩萨众。这些大众称普贤菩萨为佛子,真正的佛弟子,百分之百的向佛学习,也学到百分之百的佛法,跟佛没有两样,称他作佛子。《华严经》上说普贤是佛的长子,文殊为庶男,文殊是排行老二,普贤菩萨是大哥,继承佛位的,继承大法的,是取这个意思。『我曹』,这个「我曹」就是我们,现在人讲我们,现在人讲我们、我们大众、我们大家是这个意思。常常见到你。因为与会的这些菩萨都是等觉菩萨,都是法身大士,哪有不清楚,哪有不明了的。普贤菩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些菩萨也入;他要不入,他怎么能见到普贤菩萨?他们的境界是平等的,彼此互相赞叹表演给我们看,教导我们。我们大家常常看到你。『诸如来所悉亲近』,这是接前面一首,十方三世,乃至一切毛孔所有刹、一切微尘所有刹,你统统都现身,统统都去参访,亲近一切诸佛如来,我们大家都看到了。
这首偈最重要的是第三句,『住於三昧实境中,一切国土微尘劫』。我们要学就是学这两句,这两句是真实的佛法,真实的受用。一定要住於三昧,唯有三昧才是实境,实是真实,境是境界,诸佛如来的境界,法身菩萨的境界。你能住到这个境界里面,你就成佛了,你就证得法身菩萨的果位。现在这一首偈子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正受」,受是受用、是享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受用。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说,六道众生一切享受都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享受,佛为我们归纳为五大类,六道凡夫的享受不出这五大类。每一个众生,生生世世一切时一切处,你的受用都不出这五大类。这五大类中,身有两类:有苦、有乐。心也有两类:有忧、有喜。这身、心就四类了。另外一类是什么?身现在没有苦乐的感触,心里也没有忧喜的感触,这时候叫舍。舍很好!中庸,没有苦乐、没有忧喜。舍,实在讲就是三昧,为什么不叫三昧?因为你舍的时间很短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