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5|回复: 1

[其它话题]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六十八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六十八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3-0068



  请掀开经本,一百九十三面,因缘十义裡面的第二段:

  【二酬昔行愿者。】

  『酬』是酬偿,过去生中在因地裡面所发的愿,在果上,一定要将这个愿能够实现,我们世间人所说的还愿,作佛菩萨也要还愿,要还度众生的本愿。普贤菩萨的愿是非常稀有殊胜。我们看这段文:

  【昔在因中。愿周法界。依愿起行。但为众生。故今酬之。遍说遍益。】

  这段文是清凉大师写的。下面注解是宗密大师的注。我们看注,这段文的意思就会很清楚了。看钞,钞就是注解。

  【二酬昔行愿至遍益者。】

  就是指前面这段。

  【因既愿周乎法界。】

  『因』是讲过去生中他发愿,这是因。既然愿周法界,那在果上,一定要说法利益众生,这是必然的。因,实在讲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经文还在后面。普贤菩萨的愿跟一般人的愿不一样,就是他是称性的。所以普贤这十愿,无论是哪一愿,我们决定做不到。要到什麽人才能够做到?经上跟我们讲,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华严经》上所讲的法身大士,才能做到少分,不能做圆满,可以做到少分。为什麽?称性,破一品无明,就见一分真性。这个时候跟普贤愿王有一点相应。没有见性,那总归是做不到。虽然做不到,我们要知道,才知道佛法的博大精深,才知道菩萨修行境界是广大无边,值得我们讚歎,而是我们所嚮往的。

  他的境界『周乎法界』。周是周遍,周遍法界。譬如说礼敬诸佛,他的对象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一切诸佛,不是指十法界裡面,已经成佛的那个佛,不是指这个;他是指称性,那麽性上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是诸佛。在有情众生有佛性,无情众生有法性,所以情与无情统统是诸佛,你看这境界多广大,我们能做到吗?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今天跟这个好,明天跟那个恼了,能叫诸佛吗?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他的愿大,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今天虽然做不到,但是发愿也要发这麽大。为什麽?如果没有这样的大愿,跟普贤菩萨就不相应。跟普贤菩萨不相应,还不要紧,跟阿弥陀佛也不相应,这个问题严重了。我们要求生西方,一定要与弥陀本愿相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周乎法界,跟普贤菩萨这个愿力没有两样。所以大经,就是《华严经》上说,菩萨要不修普贤行,就不能证无上菩提。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去往生的,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到实报庄严土的上上品,统统都是修普贤行的;换句话说,西方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由此可知,普贤菩萨、《普贤行愿品》,与淨土宗的关係是多麽的密切。魏源将这部经附在淨土三经,成为淨土四经,有道理。它确实是一,不是二。

  那因上既然发这样广大的心,到他有能力的时候,他一定兑现。我们今天也发这个大心,发大心是我们没有证果,所以有这个愿,愿不能兑现。为什麽不能兑现?因为有烦恼障、有所知障,障住了本性,本性不能透出来,原因在此地。这就是说明佛菩萨为什麽要讲这部经,这部经跟《无量寿经》等无差别,都是『遍说遍益』,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处不讲的。凡是有缘分遇到这个经典,听到这个经典,能信能愿,没有一个不得利益的。这个利益跟《无量寿经》同样殊胜的利益,因为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都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这个利益是第一无比的殊胜。

  【果必遍说酬之。】

  这是一定的道理。

  【如源远则流长。根深则果茂。】

  这两句话是比喻。『源』是水源。水源要远,这个河流一定长。像在中国,长江、黄河,距离大海很远,那个发源地很远,当然这一条河就长了,这是一定的道理。树,这根要深,这个树一定大,一定茂盛,所以说『根深则果茂』,果实茂盛。

  【然因虽无量无边。统唯此二。】

  『因』,因地发愿,不管你发多少愿,普贤菩萨十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切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弘愿,说实在的话,归纳起来不外乎「遍说遍益」,都是为了众生,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故下疏有车轮鸟翼之况。】

  『况』是比况。『车轮』,古时候的车是两个轮。马车,马拉的,两个轮。『鸟』,两个翅膀。这就是比喻行愿的意思,有行没有愿,不行;有愿没有行,也不行。有愿没有行,那个愿是空愿;有行没有愿,这行叫盲修瞎练,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所以都不能成就,一定要愿行具足。

  【愿周遍者。现相品云。毘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恆转无上轮。】

  『毘卢遮那』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遍一切处,这是法身如来的称号。诸位要晓得,法身没有形象,哪来的称号?如果不将他建立一个假名,说法的人不好说,听的人也很难体会,这就必须要借假名做一个工具。以这个工具启发我们自己的心性,开发我们真实的智慧。法身本体遍一切处,万事万物都是这个本体变现出来的。没有体,哪裡会有现象?没有现象,哪来的作用?体相用,实在讲,是一而三,三而一。本性周遍法界,实在讲,一切法界,都是本性变现之物。本性本觉,本性决定不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面跟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本有的,这就是愿周法界的意思。

  『一切国土中』,这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或者是说,无量无边恆沙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没有不说法的。佛是怎麽个说法?佛是应机说法。像《普门品》裡面所讲,应以什麽身说法,他就现什麽样的身;应该说什麽法,他就说什麽法。由此可知,诸佛菩萨没有身。没有身,才能够现无量无边身;没有说,才能够有无量无边说。这就很奇妙,我们就很难懂。我们因为有身,执着有个身,就不能变现很多的身。什麽时候你会分身,你也会像佛菩萨那样变无量无边身?几时你把那个身忘掉了,你就会变了。你这个身没忘掉,这是我,我只有一个,不可以有两个。等到我忘掉了,那就可以分身了,可以变无量无边身。几时把知见忘掉了,那你就无所不知,你就可以说无量无边的法。今天所以不能说法,就是因为我们有知,这坏就坏在有。有,就是有分别、有执着,就坏在这个地方。离一切分别执着,就叫佛,就叫菩萨;有一切分别执着,就叫凡夫,就叫众生。所以佛是无处不现身,无处不说法的。像《愣严经》上所讲的,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感应道交。由此可知,佛没离开我们,无论在什麽时候,无论在什麽处所,佛菩萨都在我们身边,看我们自己能不能有感,我们有心去感,佛菩萨无心而应。这是说的愿,这个愿很重要,没有愿就不能起感应的作用。再看底下一句:

  【行周遍者。】

  『行』是修行。

  【主山神偈云。】

  这都是在大经,前面这十二卷。

  【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闢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是很不容易体会的,那就是《华严经》上教给我们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是什麽?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法界。一是什麽?一就是自己,一切即一,统统是自己,自己就是虚空法界依正庄严,这个事实很少人知道。佛给我们说了,也很少人相信。但是告诉你,这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就说不通。确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禅宗,禅德悟入这个境界,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是沙门一隻眼,就是这个意思。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切,沙门一隻眼是一,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就是这个意思。

  『主山神』是谁?主山神就是普贤菩萨,就是毘卢遮那如来。如果诸位还不能够体会,这不得已再说个比喻。这部《华严经》所讲的华藏世界海,《华严经》前面十二卷是讲毘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那个看起来很热闹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梦中的境界。作梦的时间不长,醒过来之后,还能记得很清楚,刚才我做了个梦,想一想,梦裡的境界还没有忘掉。那你再想一想,那梦中的境界从哪来的?全是自心变现的,心外无梦,梦外无心。当你作梦的时候,你整个心就变成梦境,整个梦境就是你的一个心,你把这一个理推广,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们真如本性的梦境。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心,这一个心就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也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所以你说主山神是普贤菩萨讲得通,你讲主山神,就是毘卢遮那如来,也讲得通。为什麽?一切即一,怎麽讲不通?所以主山神所讲的这些话,就是普贤菩萨说的,就是毘卢遮那佛说的。我们在这裡不要给他分别,这是个山神,还不如佛菩萨,那就错了。我们初看《华严》,也是看到经上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裡面怎麽会来了鬼神?是不是?鬼神是六道裡面的,怎麽会有这些东西?这就是不懂一与一切的道理。那这些,不要说鬼神,比我们这些人。我们凡夫是不会说偈,不会说偈也不要紧,杂心閒话,也就等于这个偈颂一样。是不是本性变现出来的?当然是本性变现出来的,没有例外的。所以善财童子眼光裡面看我们,都是大善知识,大善知识就是诸佛菩萨。这是《华严》跟《圆觉》上都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切众生,包括了有情众生、无情众生,这是《华严》圆满的境界,经上常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往修胜行无有边』,这个往是指往昔,统统是从因地上讲的。菩萨在因地上修胜行,胜是殊胜。行,哪有胜与不胜的道理?我们随便举个例子来说,布施、持戒,菩萨行归纳起来通常是六度。《华严》讲得比较详细,把六度展开来,说个十度,菩萨行门的十大纲领。什麽叫殊胜?什麽叫不殊胜?简单的说,我们讲六度,前五度是事,第六度是理,般若是理。事当中没有理就不殊胜,事裡面有理,这就殊胜了。理是般若,就是智慧。我们再说得浅显一点,因为这个说法大家听起来还是不太好懂。我们这个事,做事,心要是带着感情的就不殊胜。如果做事,这个事是依靠理智的,那就殊胜。感情跟理智,大家听起来比较顺耳,比较好懂。佛菩萨是理智的,不用感情,感情统统变成了智慧。凡夫迷惑颠倒,迷在哪裡?就是把你的理智统统变成了感情。理智跟感情是一桩事情,觉悟了就叫理智,迷了就叫感情。

  所以诸位要知道,情,决定是迷;智,决定是悟。悟的行持、行为就是殊胜行。行,实在讲,没有两样。没有两样,为什麽说胜与不胜?诸位要知道,感情,基于感情的,他造业,他要受苦;基于理智的,他不造业,所以他也没有果报。譬如讲布施,感情的,我对你不错,你看我布施给你,我帮助你。我没有忘掉,对方也没有忘掉,我帮助你这些钱财物品也没有忘掉,那你就得受果报。这就造业,业牵后有,来生要受果报。那个觉悟的人,他虽然行布施,他晓得没有我,也没有你,也没有布施之物,三轮体空。为什麽?多即是一,一即是多,什麽也没有。什麽也没有,他的心清淨,没有分别,也没有执着,所以他不造业。同样是事,所以佛菩萨修布施不造业,我们凡夫修布施,裡头造善业、造恶业、造无记业,总不外乎造这三种业。佛菩萨布施,心地清淨,三轮体空,他不造业。不造业,不得已,勉强给它安个名词,叫淨业。淨业就这麽回事情,三轮体空,心地真正清淨平等,那这个行就殊胜了。殊胜行才无有边,不是殊胜行,有界限的。为什麽?你心有分别,有分别就有界限。这个殊胜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8 0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