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8|回复: 5

[佛教生活]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五 分别业品第四之三(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4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五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分别业品第四之三
  此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从彼得一亦余二不。不尔。云何。颂曰。
  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律仪
  从根本恒时  得静虑无漏
  论曰。欲界律仪。谓别解脱。此从一切根本业道及从加行后起而得。从二得者。谓从二类。即情非情性罪遮罪。从现得者。谓从现世蕴处界得。非从去来。由此律仪有情处转。去来非是有情处故。若得静虑无漏律仪。应知但从根本业道。尚不从彼加行后起得此律仪况从遮罪。从恒时者。谓从过去现在未来蕴处界得。由此差别应作四句。有蕴处界从彼唯得别解律仪非余二等。第一句者。谓从现世加行后起及诸遮罪。第二句者。谓从去来根本业道。第三句者。谓从现世根本业道。第四句者。谓从去来加行后起。非于正得善律仪时可有现世恶业道等。是故应言从现处得。理应但说防护未来。定不应言防护过现。诸有获得律不律仪。从一切有情支因有异不。此定有异相云何。颂曰。
  律从诸有情  支因说不定
  不律从一切  有情支非因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行

(术语)入于正位之准备,加一段之力而修行也。如加行道,加行位,四加行,四度加行等。旧译曰方便(七方便),以于佛果之善巧方便,有混滥之恐,故新译曰加行。唯识述记九末曰:“旧言方便道,今言加行,显与佛果善巧差别。”(《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加行者:谓为获得自胜义利,猛利乐欲为所依故;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法他所讥毁;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载,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之位,特称加行,然亦广通资粮位。《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于白品与黑品中,各举出相应、串习、无倒、不缓、应时、解了、无厌足、不舍轭、正等九种加行之法,即为其意。又,加行道,即指修行者达到涅槃四道中的第一道,亦即修戒、定、慧的阶位。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无漏律仪。别解脱律仪之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戒所以各别解除身口意之恶,如受五戒八戒等戒法,能生身内的善无表色,合于律仪,故名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静虑是禅定的别名,行者入于禅定时,身中自然发出防非止恶的无表色,合于律仪,故名静虑律仪,亦名定共戒,即与定同时共生的戒法;无漏律仪是圣者发无漏智时,身中自然具有防非止恶的无漏无表色,合于律仪,故名无漏律仪,亦名道共戒,即与道同时共生的戒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五十六卷十八页云:复次十二支中,二、业所摄。
谓行及有。
三、烦恼摄。
谓无明、爱、取。
当知所余,皆事所摄。
又二业中,初是引业所摄。
谓行。
后、是生业所摄。
谓有。
三烦恼中,一、能发起引业。
谓无明。
二、能发起生业。
谓爱、取。
余事所摄支中,二、是未来苦支所摄。
谓生、老死。
五、是未来苦因所摄。
谓现法中,从行缘识,乃至触缘受。
又即五支,亦是现在苦支所摄。
由先世因,今得生起果异熟摄。
谓识名色、六处、触、受。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6 2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