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68|回复: 1

[观世音菩萨] 人间天:三研《普门品》【89】∣驻足业海的漩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

“入于大海”和“设入大水”就有点类似了。
我们一想就知道,很多珍宝不在海里,我为什么要进海里?
为什么要进入这轮回的生死业海?
“设入大水”,有另外一种超然的解释;“入于大海”也一同。

我们常常听乘愿再来,严格说乘愿再来是属于观音菩萨这类的,从如来的果地退回接引众生的大菩萨,并非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乘愿再来。
但是如果只说乘愿,而不是那么严格的定义,任何人都是乘愿而来,任何众生都是乘愿而来,任何一个轮回的六道众生都是凭借愿力而来,有什么不同?
每个众生都以各自的愿力去投射未来的生死遭遇,在这一点上十法界众生没有任何一个不同的,佛也是凭借愿力的圆满而成就为佛,菩萨是在努力圆满愿力的路上,罗汉、辟支佛在激发愿力的路上、在衔接宿世愿力的路上,余下的六道众生也都是如此。
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轮回生死,到底当初怀抱了什么样的伟大愿力,投生到这个世间的,然后又被各种情况促使我们放弃乃至忘记原来的愿力。

忘记不要紧,在生死磨练中或许机缘成熟,会想得起来;想不起来也不要紧,不违背愿力就和菩提境界不远;违背愿力也不要紧,会在接受惩罚之后,重新回到起跑线;回到起点也不要紧,你总有机会,只要你在路上,就总有机会坚持到底。
除佛以外的九法界众生都是没到站的路人,都还没到站罢了,有什么所谓的高低贵贱呢?
仅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菩萨是那个仅剩下几步的,我们差得多一点,有的众生差得更多一点,这没什么的。
只要你坚持在路上,就都有机会,就算走累了,路边休整,大不了睡个几千、几万生,睡个几劫、几万劫,你可以继续走上这条路。

我们入于这生死大海,当初就是凭借自己的一个愿力,这个愿力迟迟没得到圆满,所以我们迟迟没有彻底出离轮回,这就是事实。
当愿力被遗忘后,就成为后世遭遇业力的凭证,所以不能圆满的愿力等于业力。
粗暴地说,地藏菩萨不成佛,是因为地藏菩萨发的愿,成为他不成佛的业力;观音菩萨没成佛、诸大菩萨没成佛,是因为他的愿力没圆满,现在是他的业力,他也在努力地消除这个业力的影响,从而圆满愿力,争取回到终点。

我们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都是一样的。
六道众生乃至地狱众生,和凭借愿力投生的菩萨又有什么区别?
没本质区别,都是一样的。
只是乘愿再来的菩萨因为已经到站了,返回一段接引我们,所以他们特殊于轮回众生;而我们是没到站,或许我们到站了,也要像他们学习,返回一段来接引他人。

为什么要接引他人呢?
因为他人就是我们的亲人。
不帮助亲人,哪里有脸面说自己是一个正能量的人?
同理菩萨救度众生也一样啊。
我们是菩萨的亲人,因为菩萨在接引我们;佛是我们的亲人,佛在千辛万苦地接引我们。

如果佛是众生的亲人,为什么亲人沦落受苦而不去救?
是佛没救,还是我们没让救?
是佛没救,还是我们不接受救度?
答案肯定是后者!

为什么我们不接受救度呢?
因为入轮回的愿没满,在轮回的业力没消,自己不甘心罢了。
我们要调整心态:
我走到这了,过去走得好坏全都放下,这一生就要出轮回去,过去没办完的,抱歉!我能力有限,无法完成了,我就暂时搁置,不再为此心心念念地挂怀了。

这和不要攀缘是一样的道理,某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力范围的事情,很多事情也不是我们一努力就能见效的事情,对这些超出本力影响范围的事情,就只能是随顺业缘,不能强求攀缘。
就像有众生过世,你能如何?
我们能回向、能帮助、能做种种法事救度,但是对方接受与否?
不是你我能左右和影响的,就算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把众生超度走,因为总有众生是那种杠头,不听你的劝告,亦如佛和波旬。
不听劝告,为了当初的一个愿望目的,进入了生死业海,业力轮转如进入漩涡,很难跳出来,但只要向正确方向努力就有希望。

所以,被我们牵挂的那个人事物,可能就是我们驻足业海的漩涡;要学会反省自己,看自己对什么还有贪恋,对什么还有触碰眼球的感觉,对什么还有针扎刀刮一样的痛苦?
有,那就是你的漩涡,就是你还在轮回的原因,是我们还暂时不能出轮回的业力使然。
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的愿,我能圆满的,此生坚定奉行;无法圆满的,及时撤回,或者及时搁置,不再把无法圆满的愿力作为第一愿,这也是我们要时刻把往生愿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有压制其他不良愿力的作用。
过去的愿力如此,我们正确对待,心态又调整了,余下就是如何面对成熟的业力和即将可能成熟的业力,争取让这些业力不成为巨大的阻力。

所以要消业,把过去拖欠大众的债务大略还一还、消一消,同时对大众能帮的就帮一把,至于帮完结果如何,还要轻轻放下,这就是不恋三界。
能消的业力当然要去消除,不能消除的就只能承受了,扛下它,忍一忍就过去了。
如果还能继续保持不攀缘的心态,坚持往生第一愿的目标,这个系统就算粗暴地整理完毕,余下的就差一步一步量出这个距离,真实地脚踏上去,感受一下走在路上是什么样的体验了。

发表于 2020-8-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2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