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8|回复: 7

[佛教生活]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分别业品第四之一(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伽行在定  那伽住在定
  那伽坐在定  那伽卧在定
  毗婆沙师作如是释。此显佛意。若不乐散心则于四威仪能常在定。然于余位非无威仪及异熟生通果心起。诸有表业成善等性。为如转心。为如随转。设尔何失。若如转者。则欲界中应有有覆无记表业。身见边见能为转故。或应简别非一切种见所断心皆能为转。若如随转恶无记心俱得别解脱表应非善性。于此征难应设劬劳。应言如转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见断转心。修断转心为间隔故。若表不由随转心力成善等者。则不应言彼经但据前因等起非据刹那。故欲界中定无有覆无记表业。但应说言。彼经唯据余心所间因等起说故。见断心虽能为转。而于欲界定无有覆无记表业。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四威仪 出自菩萨善戒经,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行,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味,华言正定。) 二住,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佛、法、僧,谓之三宝。) 三坐,谓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四卧,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为无记之一种。无记分两种,一为有覆无记 二为无覆无记。覆有二义,一是覆障,谓染法覆障圣道;二是覆蔽,谓染法能覆蔽心识令不净故。合此二义,称为有覆。有覆无记其性染污,覆障圣道,又能蔽心,使心不净;然因其势用弱,不能引生异熟果,故称为有覆无记。至于不善等法,虽亦能障蔽圣道,然以其势用强,可招感异熟果,故不称为有覆无记。见《大毗婆沙论》卷十二。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表业(梵vijn~apti-karman,藏rnam-par-rig-pah!I las)与无表业(梵avijn~apti-karman,藏mi-rig-pah!ilas)的简称。又称表无表业、有表业无表业或作无作、教无教。令他人表知的业为表业,不能令表知的业为无表业。《品类足论》卷七云(大正26·717c)︰‘身业云何?谓身表及无表。语业云何?谓语表及无表。’即说身、语、意三业中,只有身、语二业可分为表及无表二种。《顺正理论》卷三十三尝阐明意业所以没有表、无表之原因,其文云(大正29·531c)︰
复有何缘,唯身语业表无表性,意业不然。以意业中无彼相故。谓能表示故名为表,表示自心令他知故。思无是事,故不名表。(中略)如是且辩意业非表,亦非无表,以无表业初起必依生因大种,此后无表生因虽灭,定有同类大种为依,故后后时无表续起。诸意业起必依于心。非后后时定有同类心相续起,可意无表依止彼心多念相续。以心善等念念有殊,设无表思同类续起,如何依止前心意业,可随后念异类心转。非有意业心不相应。故意业中亦无无表。是故唯有身语二业表无表性,其理善成。
关于表、无表业之体,说一切有部认为身表业以形色为体,语表业以言声为体,无表以法处所摄色为体。皆以之为实有之法。又,表业互通善、恶、无记三性,由寻伺而起,故欲界及初禅皆有。无表业仅有善、恶二性而不含无记,且只限于欲、色二界中。如《俱舍论》卷十三云(大正29·70c):
无表唯通善、不善性,无有无记。所以者何?以无记心势力微劣,不能引发强业令生,可因灭时果仍续起。所言余者谓表及思。三谓皆通善恶无记。(中略)欲色二界皆有无表,以无色中无大种故。(中略)表色唯在二有伺地,谓通欲界初静虑中。(中略)复以何因二定以上都无表业,于欲界中无有有覆无记表业。以无发业等起心故,有寻伺心能发表业,二定以上都无此心。又发表心唯修所断。见所断惑内门转故,以欲界中决定无有有覆无记修所断惑。是故表业上三地都无,欲界中无有覆无记表。
说一切有部认为表、无表都有别体,且认为表无表都由色蕴所摄,但《成实论》卷七〈业相品〉及〈无作品〉认为身、口、意三业各有作无作。又无心位也有无作,因此不是心法,且无恼坏之相,因而也不是色法,故知当为非色非心法,为行阴所摄。经量部认为表业假而非实,唯有动发胜思依身门而行是身表,依语门是语表,又认为无表不过是从此二胜思所起的‘思’之差别,并非另有实体。唯识家也采假立说,《成唯识论》卷一云(大正31·4c)︰
故身表业定非实有,然心为因,令识所变手等色相生灭相续转趣余方,似有动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语表亦非实有声性,一刹那声无诠表故,多念相续便非实故。外有对色前已破故。然因心故识变似声,生灭相续似有表示假名语表,于理无违。表既实无,无表宁实。然依思愿善恶分限,假立无表理亦无违。谓此或依发胜身语善恶思种增长位立,或依定中止身语恶现行思立。故是假有。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表业(梵vijn~apti -karman )与无表业(梵avijn~apti -karman )之并称。又作有表业无表业、有表色无表色、作无作、教无教。表显于外,能令他人了知之业为表业,不能表知之业为无表业。即身体动作及语言声音,使他人见、闻等能表示出来之行为,称为表业;反之,他人不能见及,由身、语表业所引起,而具有妨善或妨恶之功能,即称为无表业。
 小乘说一切有部主张身、语、意三业中,唯身、语业有表、无表二种,谓身表业以形色为体,语表业以言声为体,无表业以法处所摄色为体,皆为实有之法;于意业则不立表业、无表业。又表业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由寻伺而起,故存于欲界及初禅;无表业则唯通善、恶二性,仅欲、色二界有。大乘唯识家则认为意业能于内心自我表示,亦为表业,而不立无表业(一说亦有无表业),主张表、无表业之体均为假有。更多:https://www.51240.com/
 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四下):‘身表业定非实有,然心为因,令识所变手等色相生灭相续,转趣余方,似有动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语表亦非实有声性,一刹那声无诠表故,多念相续便非实故,外有对色前已破故,然因心故,识变似声,生灭相续似有表示,假名语表。’[优婆塞戒经卷六、俱舍论卷十三、顺正理论卷三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二、卷一二三、成实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杂阿毗昙心论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参阅‘业’5494)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内容属于概念理解,大家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