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9|回复: 7

[其它] 净公上人大智度论大意讲记三十四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0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大智度论大意讲记三十四集


大智度论大意  (第一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11-0001

  诸位同修,今天是元旦,也是政府所倡导的自强年,同修们选择在这一天启讲《大智度论》,也正是以这部《大论》来迎接自强年,自强必须要依靠智慧。

  《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经》的批注,虽然我们没有读过大经,但是这部书有一个好处就是经文包括在其中。首先我们将这个书做一个简略的介绍,本书是龙树菩萨造的,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全书的内容,前面半卷是说明造论的缘起,以及解释世尊说摩诃般若的因缘,接着解释经文。本经一共有九十品,解释初品的文字就有三十四卷,这三十四卷是依照龙树菩萨本论里面完全的翻译。从三十五卷之后,诸位在目录里面能够看得到,就是从「奉钵品第二」一直到「嘱累品」,这八十九品是罗什大师节略的翻译,所谓是十倍略之,也就是从原文里面只翻十分之一,因此流传在中国的中文译本只有一百卷。虽然是略译,也足以解释大经的旨趣,这是为了中国人喜欢简略,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如果全经要是翻译过来,那总有千卷以上,确实不是我们中国的学者所欢迎的。这是这部经简单的介绍。

  这部书在佛教里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法相宗的《瑜伽师地论》,并称佛教的两部大论。一般我们讲《大论》都是指这部书,法相宗里面的《大论》是指《瑜伽师地论》,是以《大智度论》代表性宗,以《瑜伽师地论》代表相宗。这是两部重要的论典,两部的分量可以说都相当,《瑜伽师地论》也是一百卷,但是这两部论的性质却不相同。《大智度论》是属于释经论,就是解释经的,拿我们现在来讲就是批注,依照经文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来解释。而《瑜伽师地论》是属于宗经论,它不是解释一部经的,而是阐扬一部分的教义,也就是离开经专门发扬经中旨趣的一部大论。将来诸位读到论藏,一定要知道论藏有这两大类。譬如《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都是属于宗经论。

  释经论,到后来这些大德们不称作论,称作注、称作疏,到现在称之为讲义,实在上都是属于释经论。为什么不称论而称注疏?这是批注的人谦虚客气话。在世法里面也有这个情形,譬如诸位读十三经,我们读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个「传」字就是批注,传是传的意思,流传于后世。跟佛家所讲的论是一个意思,与释经论是相通的。批注称之为传,那就是说这个批注决定不错。左丘明批注孔子的《春秋》,他所注的解释就是孔老夫子自己讲也是这样,也没有错误;换句话说,不必请后人来指教、来指正,没有这些客气话,决定不错。在佛门里面,释经论也是如此,他只要加上个论字,他这个批注就是决定不错的。后来批注的这些大师比较谦虚,没有自信,不是说他没有自信,是谦虚的话,就是我这个注是不是能够符合佛的意思,自己也不敢完全来承当,后贤或者时贤,同时代的或者后代的,如果有高明,可以给我修正修正,有这个意思在。如果用上论,就没有这个客气话,照我这个批注就行了,没有任何意见好参与。所以三传之后,所有的批注没有人再用这个传字。这些大菩萨所注的经称之为论,历代祖师都不用这个字样,一方面对古德是一种尊敬,一方面对自己的注疏是表示谦虚,有这个意思在。

  这次我们讲这部大论,讲席的方式在前一次给诸位报告了,就是我们这次不能采取逐句的来解释,我们采取讲大意的方法。而进度是每一次以一卷为标准,这个书是一百卷,也就是说我们一百次把它讲圆满。我们离开论文只讲大意,最好是在未听之前,同修们自己要把论文细细的去读过一遍,再来听那就有受用得多了。

  我们现在开始给诸位介绍这部大论,在第一卷里面,上半部是讲缘起。缘起的一开端有六首偈颂,这六首偈颂在此地我也不必说。偈颂的大意是造论的人要解释这部经,必须要求三宝加持。为什么?自己没有证到如来的果地,经是佛讲的,纵然自己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换句话说,如来的意思就不能尽知。所以要解释佛经必须要求佛加被,没有佛的神力加被,不是我们凡夫有能力来解释经义的。所以在一切注疏几乎都成了一个惯例,我们看古人的批注,一打开注子,前面一定是请求三宝加持的偈颂。偈颂长短不一定,有的人是二首,有三首,此地是六首。偈是偈颂的意思,都相当的明显,这一句话就带过去了。下面在长行里面就叙说说经的因缘,论的体裁是采取问答式,这是在本论以及《瑜伽师地论》,许多大论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就是一问一答,好像用讨论的方式。前面这一句我们念一下:

  【问曰。佛以何因缘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这就是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假设的,不一定有人这么问,这是论师,就是做批注的龙树菩萨,他假设有一个人提出这个问题:佛是以什么样的因缘来说《大般若经》?「摩诃」翻作大,这些法相名词,我们是一个长期讲经的道场,同修们多半是老同修,所以在法相名词我们可以略过的都略过去。好在这部大论里面讲到法相名词非常多,也可以说是大乘佛法的佛学常识,因为历代许多的大德们,注释经论常常引用《大智度论》里面的文字来做批注,所以到时候我们一桩一桩的来给诸位做简单扼要的介绍。实在讲,佛讲《大般若经》是具有无量的因缘,无量因缘当然就难说了,所以龙树菩萨在此地把无量的因缘归纳为十五种,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前半卷所要说的。

  第一是为「广说菩萨行」。我们晓得《大般若经》是对菩萨讲的,而且是对相当深位的菩萨讲的。我们从佛一代时教,《华严》之后讲阿含,阿含是属于小乘教,有阿含的基础佛才说方等,方等就属于大乘,所以古德判方等有初中后三分。方等以后就是讲《般若经》,而且《般若经》在整个佛的教法里面,它实在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时间上来讲也特别长。佛说《般若经》在四十九年当中就占二十二年,几乎在他一生教学里占将近一半的时间。如果我们以经开三分来说,可以说般若才是真正的正宗分,这是一代时教里面的正宗分,也是最主要的一部分。

  我们晓得佛法整个的内容旨趣就是在智慧,所谓是般若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戒定当中来。小乘圣者虽然讲修的三学戒定慧,那个慧是少分的慧,并不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小乘人没有。所以玄奘大师称小乘的罗汉跟辟支佛,直截了当称他作愚者,愚者就是没有般若智慧。但是般若智慧一定要以戒定做基础,般若智慧是大乘佛法独有的,也就是所谓不共法,不共小乘的。菩萨行就是智慧之行,我们可以说小乘行是属于戒行,着重在戒律威仪的是小乘行。而大乘行叫般若行,大乘行就是菩萨所修的三慧,而不是三学。三慧是以戒定慧那个慧做基础,有体有用,这是我们讲席里也常常讨论的,尤其是在《六祖坛经》跟《楞严经》里面我们说得很多,所以在此地就不需要多说了。

  第二个因缘,是为「倍复增益念佛三昧」而说。你看看这个味道多足,头一个是讲智慧行,第二个就是帮助我们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所以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桩事情,不但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佛是提倡念佛法门,我们从善财童子实际上表演给我们看,他第一位参访的善知识是德云比丘,教他念佛法门。而末后是更鲜明,第五十三参他是参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的。今天诸位从般若会上看到龙树菩萨给我们的讲演,第二个因缘就是如果我们没有般若智慧,我们这个念佛叫事念,得一心不乱是事一心不乱;如果我们有般若智慧,我们的念佛是理念,就是与般若智慧相应,与理相应,我们得到这个一心就是理一心不乱,这个地位就高。理一心不乱,是真正的菩萨行,是真实的菩萨行,可以说念佛法门是大乘法门。

  如果念到功夫成片,或者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能说是小乘,在功夫上讲等于小乘,实际上他不是小乘。断证的功夫上,譬如小乘的圣者阿罗汉跟辟支佛,他们在断证是讲断见思烦恼,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也是断见思烦恼。从断见思烦恼上来说,事一心不乱的学者与阿罗汉辟支佛这个地位是相等的,但是在愿力上是不相同的,愿力是属于大乘法门,并不是止于这个境界。我们在大乘法门里面说,这就是权教的菩萨,不是真实的菩萨,是权教的菩萨。功夫成一片了,我们生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都是属于权教菩萨;生到实报庄严土,这就是实教,这才是真实的菩萨,也是般若会里面所承认的菩萨。像《金刚经》里面讲的,破了四相的菩萨,破了四见的菩萨,这是达到这个标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误会,《金刚经》那个标准很高,「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们念到功夫成片的时候,四相都在,我们是不是菩萨?是菩萨。《金刚经》里面所讲的菩萨是实教菩萨,就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别教登地以上的,它是这样的一个标准,这是般若会上的标准。因此第二个因缘就是倍复增益念佛三昧,是帮助我们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

  第三个因缘是「慈悲受请」,这是诸佛都有这个例子。说经的时节因缘成熟了,诸天以及四天王等一定会来启请,如来大慈大悲有求必应,所以这些诸天善人来启请,佛应当给他说甚深般若。第四个因缘是为了「断一切众生疑」,第五个因缘是为「断众生的结使」,第六个因缘是为「令一切众生隐邪信正」,这三个因缘我们合起来讲。

  我们看看现代的世道人心整个在大变,真正可以说无恶不作、众善不行,佛法里面从因果上来看,我们看今人他造的是什么因,当然有这个果报现前。要解决这问题,说实在的话,要靠真正的智慧,所以第四个因缘说断众生之疑。我们晓得一切的疑虑这是病根,有智慧的人他没有怀疑的事情,纵然是一切果报现前,我们学佛的都会记得像百丈大师所说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不昧就是清清楚楚,因果报应这事情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迷惑。他为什么不迷不疑?他有智慧,有般若智慧观照的功夫,所以能够断疑。我们个人能够断疑,能够断除一切烦恼,这个结使就是烦恼,烦恼从哪里生?烦恼从疑上生的。因为我们有疑,所以才有烦恼,所以才生邪知邪见,相信邪法而不相信正法。智慧开了,疑虑断除,烦恼息灭,邪见不生。

  欧阳竟无大师在民国十二年,他提出来「佛法为今日之必需」,他很肯定的认为。那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二次大战的时候就是日本人跟我们打仗的时候,中日抗战是在民国二十七年。欧阳大师说这些话的时候,距离二次大战差不多还有二十年的时间,他就看出来了,就认为第二次大战是非常惨烈的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比,那真是天壤之别。我们要认清楚,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什么时局之下,我们自己开了智慧,套一句外教人说的,自己就得救。给诸位说,你相信上帝,上帝救不了你,唯有自己真正的智慧开了,自己才能够救自己。也就是说,真正做到不昧因果,对于一切的灾难没有恐惧,以般若智照的功夫度一切苦厄。大家都有般若智慧,大家都不遭难。我们在台湾的同胞们,如果有十分之一的人开了智慧,第三次大战爆发,那个十分之九的人会沾十分之一的人的光,我们这里也不会遭难。由此可知,般若实在太重要。这是佛说般若的另外三种因缘,就是第四、第五、第六。

  第七是为了「令一切众生生起真正的信心,相信甚深的法门,契入中道」。前面三种因缘是讲因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因缘是令我们证入中道,以禅宗的话来讲,就是教我们达到明心见性。在这一段里面,佛说的甚深法,包括诸佛菩萨的依正庄严、无量的功德。我们相信诸佛菩萨确实是证得这个境界,也相信我们自己本具这种境界,与佛无二无别。只要我们自己有坚强的信心、冷静的头脑,相信佛法,尊重佛法,依照佛法来修学,我们一定可以契入中道。

  第八个因缘是为了「教给我们辨别邪正、因果不虚」。这在我们现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在现前,可以说是举世邪知邪见无量无边,自己没有定与慧,确实是无所适从,要想不堕落实在是太难。这也是佛讲《般若经》的因缘之一,使我们有能力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辨别因果真实不虚。

  第九个因缘是「佛为了说第一义悉檀」。悉檀是印度话,翻成中文的意思叫遍施,遍是普遍,施就是布施;换句话说,就是普遍的布施。悉檀通常讲有四种,第一是世界悉檀,第二是为人悉檀,第三是对治悉檀,第四是第一义悉檀。这可以说是佛在一切法布施当中的四个纲领,佛说的每一部经都具足这四个意思,这个布施才圆满。每一段经文,乃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具足四悉檀的意思。但是四悉檀的意思里面,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第一义悉檀就不能圆满;如果没有第一义,世界、为人、对治都是局部,而不是圆满的。怎样才能把第一义显示出来?一定要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具有摩诃般若智慧,才能够契入第一义,世界、为人、对治才是圆满而没有欠缺,这是佛必须要说《般若经》的。在这一段里面,后面有一首实相偈,诸位好好的把它记住:

  【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名诸法之实相。】

  『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决定没有虚妄,这个境界是要开了智慧的人,也就是真正开了摩诃般若智慧,才能够见到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今天没有开智慧,我们也没有见到诸法实相,见诸法实相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念佛人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佛这四句偈是把实相透了个消息给我们,等于说把它描绘出来实相是什么样子。这四句很容易记,可是不好懂,诸位也不要去想,「一切实一切非实」,什么叫实、什么叫非实,不要去研究。为什么?你一研究就落到分别去,就落到意识里面去,绝对不是般若。般若是本性里面本具的觉照的作用,它是觉,它不是迷;思量分别是迷不是觉。我们如何去修?可以常常念,不要去想它,什么时候豁然大悟,这四句意思就通了。万万分别不得、研究不得,这才是真正学般若的方法。

  第十种因缘是「佛为了降伏外道」。当时印度外道有许多的学者,他们确实有相当的学问与功夫,因此他们也轻视佛教,不但不相信,有轻视的意思,也有毁谤的言谈。佛说摩诃般若,他们就尊重了,能够尽信,这种学问是他们所没有的。第十一种是「世尊为了要说明诸法实相」。第十二种是「世尊为了要令一切众生不争」。今天这个世界是斗争坚固,为什么大家斗争?没有智慧。有智慧就不争,为什么不争?不昧因果,决定不会争。在因缘里面,龙树菩萨给我们讲「欲明无诤处故」。怎样才真正能够达到不争?论中给我们说,「无诤法皆是无相,常寂灭不可说」。这就是本论里面所讲的空,一共讲十八种空,后面我们会读到,《大智度论》里面讲空有十八种,十八种里面的毕竟空。这留到我们后面再来讨论。

  第十三种因缘是为了「破除一切的执着」。第十四种因缘,「佛是将平常所讲的种种的法门,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念处、三十七道品这些法,而在般若会上从反面来说」,这个意思我们一看就很容易体会得到。向来小乘人学佛他是有法执的,佛说个四念处,他就执着四念处;佛说个八正道,他就执着在八正道。所以佛在般若会上用异方便来说四念处、八正道种种的法门,就是教菩萨在一切法门里面要离一切法门,要修离相法,不可以执着。法门要不要修?要修。譬如我们念佛,六字洪名二十四小时不能间断,虽然念佛,不能着相,不能着有一个我念佛的我相,不能执着所念佛的彼佛之相,也不可以执着当中这个名字相,所谓是三轮体空。第十五因缘是「以异法门说五众」,换句话说,十三、十四、十五这三种因缘合起来讲,就是教我们要破我执、法执,般若正智才能够现前。这是十五种因缘略说如是,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经【如是我闻。一时。】

  向下是入了后半卷,后半卷是解释初品当中的「如是我闻,一时」。一开端龙树菩萨给我们说: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这句话为后世的祖师大德们常常引用,我们在一切注疏里面也常常看到,我们要晓得这句话是出在《大智度论》上。这句话实在讲是太重要了,《华严》里面讲的「信为道元功德母」。『佛法』两个字怎么讲法?「法」是指一切法,整个人生宇宙的总代名词;「佛」是觉的意思,也就是明了通达的意思。我们要想对于宇宙人生一切法都能够通达,都能够明了,都能够觉而不迷,这就叫佛法。『大海』两个字是比喻一切法无量无边,浩如烟海。我们要想得到佛法,得到佛法就是对于整个宇宙人生一切都明了、一切都通达,能不能做到?能做到。首先要有信,信佛是个过来人,信自己能跟佛一样的通达、一样的圆满,也就是相信自己能成佛。成佛是什么意思?就是成就对于一切法都觉悟、都通达,所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所谓是信为能入,好像入学一样,取得了入学的资格。

  『度』是什么?「度」是毕业了,就是这个智慧真正成就了、圆满了,真正得到佛法。要以什么条件?要以智,这个智就是般若智慧,摩诃般若,必须有摩诃般若我们才能够度。可是说到摩诃般若,你不能够执着一个摩诃般若,如果你执着一个摩诃般若,那就糟了,那是摩诃般若的障碍。我们晓得一部《心经》,玄奘大师所翻译的二百六十个字,那是《般若经》的精华,也是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谈般若的总纲,就是这二百六十个字。在《心经》最后佛告诉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智亦无得」,那个智是什么?就是摩诃般若。是不是真的没有?真有,不能执着有。那个无是离相的意思,不执着才真正有般若。如果你执着有个能证之智、所证的佛法,那就完全错误了。

  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能证之智了不可得,所证的菩提涅盘也是了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像《华严》里面,你入的是一真法界,这是真,真正的觉,觉是一不是二,二是不觉。你有能证之智、所证的菩提,你就是有能有所,你是二,二没有摩诃般若,摩诃般若是不二法门,诸位要体会到这个意思。宗门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教下虽然说出来,说出来决定不能着相,如果着相那就叫死在教下。所以宗门教下的目标是相同,方法不一样,但是原则是一样的,都是不执着。宗门不执着,教下也是不执着,这是一个能入、一个能度。等于说一个什么条件可以入学,就是入大乘的法门,什么条件可以成就,这是一语道破,我们应当要记住的。

  下面解释「如是我闻」、「一时」这几个字:

  【复次。如是义者。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听法。若无是相则不解。如所说。专视听法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

  这首偈很重要,我们也常常在一切经的批注里面看到,为注疏的人所引用,这首偈也是从《大论》里面看到的。这首偈是说听闻的态度,也就是讲佛说法真正的当机者。什么人是当机的人?具有这个态度,那就是当机的人。这首偈我们也不必细说,有两个字特别的重要,我给诸位指出来,第一句的「专」,第二句的「一」,不专不一就不能成就。成就什么?成就说听的利益,说听利益之所以能够成就就在专、在一,能有专一才能够消归自性,能够消归自性才能得到法喜充满,所以在这个时候诸佛菩萨是应当为说,而学人自己是应该要听佛法。一个是当说,一个是当听,感应道交。所以我们不要顾虑,我们肉眼凡夫到哪里去求善知识?问题在哪里?你是不是能做到专与一?做到专与一,自然有诸佛菩萨化身来给你说法,为什么?机感相应。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两个字,怎么样去求诸佛菩萨,他也不会来,没有感应道交,这是我们特别要记住的。

  【自法爱染故。呰毁他人法。虽持戒行人。不脱地狱苦。】

  这句话我特别给诸位同修提出来警告,这是说什么?就是自赞毁他。『自法爱染』,「染」是染着,一切自以为是、自以为高,毁谤别人。这地方是指修学佛法的人、弘扬佛法的人。第三句说虽然你持戒,你的戒律很精严,只要你前面有自赞毁他,你还脱不了地狱的苦报,这是我们千万要记住。持戒精严的人,对于别人更应该谦虚,要谦敬。我持戒很严,他不持戒,他有什么了不起,这就是自赞毁他,你戒律再精严,你还要堕落。毁他得罪如是如是,诸位切切要记住。

  下面有两首偈,是说得道的方法,也就是说求学的法则,这是佛在般若会上讲的,是很高的境界,我们必须要记住的。

  【非见闻觉知。非持戒所得。】

  这就是讲大觉、菩提涅盘,不是从『见闻觉知』上得到的,也不是在『持戒』上所得到的。这样一说,我们是不是就不要见闻,也不要持戒?那又错了,下面说:

  【亦非不见闻,非不持戒得。】

  戒律要不要持?要持,持不可以执着。执着在戒律里面、死在戒条之下,戒律再清净不能开悟。有没有好处?有好处,人天福报。诸位要记住这个,着相持戒是人天福报,不着相持戒是菩提涅盘,这两句话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持戒、要读诵,读诵不能着相,着相的读诵也是人天福报,果报是来生的聪明智慧。戒律清净是来生得福,就是福报大,见闻广博是来生聪明。我们看到世间人有聪明、没有福报的,他是前生多闻,戒律不清净;有很多很有福报、很愚痴的,他并不聪明,他前生戒律清净,他不听经,不读诵大乘。两者兼修,他着相的话,那在世间是既聪明又富贵,所得的是人天福报,不是佛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要记住的。下面一首我就不要念了,这两首是很重要。它跟《金刚经》里面的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意思是相通的。

  【示人无诤法。闻他所说。说人无咎。以是故诸佛经初称如是。略说如是义境。】

  这句话就是佛指示我们『无诤法』,避免一切争论,这是我们应当学的。凡是在言谈当中不要自以为是,所以我们要读书,我们尽一切的力量去引用古人所说的、引用前人所说的,不要说这个话是我说的。为什么?我说「是我说的」,就有人争,「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学佛才几天,你凭什么说!」起争论。我说「这话是佛说的、这个话是祖师说的」,他不能跟我争。为什么?他要争跟佛争去、跟祖师争去,他不能跟我争。这是避免争论的方法,是我们应当学的。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引用别人的东西,不要自作主张,纵然自己主张,看接近于某个人的,也引用别人的,我们来发挥。是别人的意思,他要打官司打架的话,找那个人打去,与我们不相干。我们能身心清净,能够跟一切人保持在平等和睦这个状况之下,这样就好,这是佛教给我们离诤法。所以阿难结集经一开头讲「如是我闻」,大家都不争了;如果他要是不说,那是阿难你说的,你凭什么资格说经?在场听经的哪个资格都比他老,他是一个初证阿罗汉的人,他有什么资格说经?「如是我闻」,那是佛所说的,不是我讲的,大家说好,「你说吧,既然是佛说的,你重复说就是」,绝不是自己的意思,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尤其在今天斗争坚固的时代,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下面一个字说「我」。在此地论里面给我们解释,讲世界语言有三种根本:

  【世界语言有三根本。一者邪。二者慢。三者名字。是中二种不净。一种净。】

  就是名字是清净的,邪是不清净的,慢是不清净的。

  【一切凡人三种语。邪、慢、名字。见道学人二种语。慢、名字。】

  这个慢叫增上慢。

  【诸漏尽人用一种语,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内心虽不为实法。而随世界人共传是语故。除世邪见。顺俗无争。】

  这几句话也非常的重要,我们要记住。懂得佛菩萨称「我」,他是名字我,随顺世间而说,他自己绝不执着有一个我的观念。在学人的地位上,譬如阿罗汉说我,阿罗汉还有个慢我在,这是我们在经里面读到的,就是小乘的圣者虽然断了见思烦恼,他还有我慢的习气,他的习气还没有断。辟支佛以上的,习气断了,习气断了以后他只有名字我,他没有慢我。由此可知,阿罗汉还有慢我。我们要晓得这个境界,我们自己慢慢在世法里面去修学,就是一切的言语只有名字而无有实义,这才与般若智慧相应。

  再看底下的「闻」。闻这里面的解释,一开端他提出一个疑问,这也是假设的。我们用什么闻?用耳根闻、用耳识闻、用意识闻,底下一桩一桩给我们解释。唯识里面讲这个闻,就是耳识,是八种因缘生。而在了义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个闻是属于性,换句话说,就是真如本性里面本有的功能。而在菩萨三慧里面,这个闻是根境相接触,用这个字来代表。所以一看到这个闻,千万不要以为我听到了,听闻进去了,那就错了,那完全是落在意识里面。这个意思我们在《六祖坛经》跟《楞严经》里头也常常讲到,《华严经》也常常讲到,甚至《弥陀疏钞》里面称性而谈的时候,我们也都谈得很多,不必多说了。

  下面这两首偈很重要,偈的意思很深,也可以说这是诸法如义,觉者不昧。

  【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

  有业有果好懂,『无作业果者』这一句很难懂,这个意思非常之深。

  【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说。】

  给诸位说,确实是如此。

  【虽空亦不断。相续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说。】

  『不断、不常、不失』,不但在众生界里面如此,在四圣法界亦然。圣者就是觉者不昧,而在六凡甚至权教小乘他还是昧因果,就是对因果理事还不能够彻底的看清楚,所以有时候还要做错事情。真正到不昧因果,他不会做错事情,他就是接受种种的报应,他自己清清楚楚,很明了,正所谓是欠债还钱、欠命还命。正像安世高大师在我们中国所示现的一样,他还了两次命债,那是还债,那叫不昧因果,所谓是『罪福亦不失』。由此可知,古德常说的「众生畏果,菩萨畏因」,是很有道理的。

  下面说到「一」,这个就是一时:

  【随世俗故有一时无有咎。】

  『咎』就是过失,没有过。

  【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积一行得佛。自然通圣道。】

  这首偈的意思是说一则得入,智行一,第二句是讲智,第三句是讲行,智跟行要是合一了,这就是契入佛知见的时候,我们所谓是顿悟顿超。善财童子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这首偈子也是提示我们,不但智要一,行也要一,所谓是专心一致,一门深入。无论是在行门、是在解门上都要专一,唯有专一的人才能够成就,这是很要紧的话。所以一时里头的一,这个意思很重,占的分量很重。

  下面说「时」:

  【时名有二种:一名迦罗,二名三摩耶。】

  时有两种,一个叫做迦罗,一个叫做三摩耶。迦罗是分段,像我们现在是一分一秒、一段一段的;三摩耶是定。

  时,佛说这个时着重在时节因缘,从哪里看到?下面两首偈颂就很明白:

  【时来众生熟。时至则催促。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世界如车轮。时变如轮转。人亦如车轮。或上而或下。】

  俗话说六十年风水轮流转,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讲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不能够勉强,因此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不要汲汲着希望自己成就,为什么?你要是这样汲汲希望成就,是你的障碍。不要汲汲着希望我开悟,不要汲汲着希望证果,为什么?你有这个希求,这叫攀缘心。真心没有念,真心有愿没有念。譬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愿,心里面确实有这个愿,可是我一天到晚还忙着「我要度众生、我要度众生」,那是动心了,那是起了攀缘心。度得了、度不了?度不了。「我要断烦恼」,增长烦恼,不但断不了烦恼,烦恼里头再加烦恼,加了一重「我断不了烦恼,我很想断烦恼」,这都是烦恼。

  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时节因缘,一切境界里有愿,不能起心、不能动念。这个年头我们要提倡佛法,要普遍弘扬佛法,我们很想把经论讲好,如果存着一定要把经论讲好这个心,错了。讲得好、讲不好?讲不好。为什么?这一念攀缘心障碍住了。怎样才讲好?心清净就好了,清净就跟佛讲的一样好。为什么?佛是从清净心当中流出来的,不是从念头里面,有念皆妄,有念都是妄念。因此一切时、一切境界里,不可以起心动念。

  下面说明时不是真实法,这个时就是指我们现在时间的观念:

  【时非实法。汝不应难。】

  就是不应在此地问难。这个意思我们也讲了很多,但是给诸位说,上面加上一,一时是真实法,一时那就是三摩耶的意思,一时里面才不动心,才如如不动,一时里面才不生邪见。

  说到这地方我们把第一卷大意给诸位介绍出来了,虽然很简略的说这个大意,如果诸位同修要好好的记住,确实能开智慧。至于论里面的文字,希望同修要把它多念几遍,照这个进度我们一百次可以把这一部大论给诸位介绍圆满,今天时间也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二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11-0002

  请看第二卷第一页:

  在这一卷论文里面可以分作两段,前面有二十页的文字解释「如是我闻」。如是我闻,在前面一卷已经分别详细的解释过,到这地方来是总说,我们也把它重要的纲领提出来给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要记住,佛法有五种人说,这都是诸位将来读一切经论或者看一切批注,所谓是五种人说经,也是出在《大智度论》,第一是佛自己说的,第二是佛弟子说的,第三是仙人说的,第四是诸天人说的,第五是变化人说的。佛法就是觉悟之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一切与法性相应的都叫做佛法,因此佛法的定义我们要了解它。

  第二页一共有八首颂,我们不必一句一句去讲解。但是这里面有一点要紧的意思:

  【诸世善语。皆出佛法。】

  一切与真如法性相应的,皆是『诸世善语』。因为《大般若经》是属于大乘经,所以它这个境界定义标准都有相当的深度,不是世间我们观念当中一切的善言善语,它是要与法性相应。凡称佛者,都是指已经证入不二法门的这些大觉之人,这才称之为佛。

  在长行里面有相当长的一段文字,叙说结集经藏的缘起,这一段后来许多注经的这些法师大德,在介绍如是我闻都引用它,而且也说得相当的详细。今天我们在《大智度论》里面看到比较更圆的文字,这是龙树菩萨给我们做的解释。这一段希望诸位能自己去读。

  这当中重要的是释迦牟尼佛答复阿难的四问,四问通常我们讲得很简单,但是也好懂。意思与这里是一样的,并没有出入,可能在文字上有一点不相同,这是希望诸位要注意到的。在一般说,佛涅盘的时候,阿难的爱见没有断,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所以佛涅盘他有悲恸之感。当时阿[少/兔]楼驮就告诉他:你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有承传释迦牟尼佛佛法的使命,这时候正是紧要关头,你怎么去悲伤?应该问问佛有没有什么遗嘱,有哪些事情要交代,这个很要紧。他就跟阿[少/兔]楼驮说:我的心非常乱,我什么话也问不出来,你替我想一想。阿[少/兔]楼驮就教他四桩事情去问:

  【汝当问佛:佛般涅盘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作何等语?】

  第一个,佛在的时候,我们都跟佛住在一起,依止于佛,佛灭度之后,我们要依止谁?依什么住?第二个问题,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以佛为老师,佛灭度之后,谁做我们老师?第三个问题,团体当中总不免良莠不齐,不但我们现在团体是如此,释迦牟尼佛在世就这样,就不例外。对于那些恶性的比丘,我们应该怎样对付他?佛在世的时候佛是老师,恶性的比丘佛有方法对治他,佛不在世了,他们那些人不听话,要在僧团里捣乱,我们怎么办?第四个问题,将来结集经藏的时候,前面应当用什么样的文字?教给阿难这四个问题去请教佛陀。第一个问题,佛陀告诉他:佛灭度之后,比丘依四念处住。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第二,「解脱戒经即是大师」,佛不在世了,我们应当以戒为师。第三,恶性比丘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待他?佛告诉我们用「默摈」的方法,就是大家都不要理他,用这个方法。也不必去责备他,也不必去找他,都不要理他就行了,用这个方法。到以后所谓是不共住。第四,结集经藏的时候,一切经的开端一定要加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个场所与哪些人」,加这些字样。凡是讲到如是我闻一定会提到的,诸位在此地可以细细看这一段。

  以下是叙说佛教最初结集三藏的因缘,这是可以把它当作佛教史来看,也是增长我们的见识。这一段故事相当长。负责结集经藏跟论藏的是阿难尊者,他来担任主席,把世尊过去所讲的重复讲一遍,经过同学们大家都认可了,这才记录下来,成为我们现在流通的经典。至于律藏,是当年戒律最严谨的一位大德,就是优波离尊者,他来负责律藏的结集。结集经藏的目的是令「正法久住,利乐人天」,诸位记住这八个字,这也就是佛法教学的宗旨,也是佛法流通的指归。这是叙说结集的因缘。总说「如是我闻」大意就介绍到此地,这在第二卷差不多是占了一半的文字。后半部,第二十一页:

  经【婆伽婆。】

  『婆伽婆』是梵语,就是佛的一个名称,我们在经上常看到的是用三种,婆伽婆、薄伽梵、佛。《弥陀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也有的经里面用薄伽梵,也有经里面用婆伽婆,这都是指佛。婆伽婆含义非常多,是含多义的。龙树菩萨在《大论》里面给我们说了二十一种解释,这二十一种并不就是把婆伽婆的含义介绍完了,介绍不尽的,只不过是略举而已。这个名称我们读起来有什么好处?诸位一定要晓得,佛菩萨没有名号,名以彰德,显明自己的德行,佛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因此佛的名号就无量无边。

  「婆伽婆」可以说是一个总说,它第一个意思可以解释为「有德」,德就是德能、道德,他是一个有德之人。第二种解释是他能够「巧别诸相」,就是能够善巧分别诸法的总相或是别相。第三个意思是「有名声」,就是说这个人名气很大,大家提起他都知道,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这些好懂,有德就比较难懂,为什么?究竟什么叫做德,是不是我们常讲的四维八德?当然四维八德他是具足的,不但具足,他是圆满的。实在讲四维八德也是众德的纲领,唯有佛能够做得圆满。

  第四个叫「能破恶」,跟阿罗汉的三个意思有相通之处。阿罗汉不能称为婆伽婆,什么原因?阿罗汉虽然能够断恶,习气没有断;而佛是连习气都断尽,没有余习,这才能称为婆伽婆。在论里面举了有两个公案,说了三个人,第一个是举舍利弗尊者瞋恚的习气,舍利弗是乘愿再来的人,是示现的,并不是真正阿罗汉,他是古佛再来。但是他在释迦牟尼会上是示现小乘阿罗汉的身分,因此他带着小乘阿罗汉的习气,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就是说明小乘四果没有断习气。难陀尊者贪欲的余习,必陵伽婆蹉傲慢的习气。经里面有一段文字写这一段的公案。由此可知,烦恼容易断,习气难除。在这地方,诸佛菩萨也就是教给我们,我们要用功、要修行,在什么地方修?一定要在断习气这方面来用功。修行人不怕境界,尤其是修大乘的菩萨,境界现前正是我们自己用功夫的时候;如果一切境界现前逃避、躲避开了,那是小乘人的修法。所以纵断烦恼,习气还是不断,那个习气还是很大的障碍。可是话虽然是这么说,境界现前,在境界里面用功夫不是容易事情,自己要有相当的觉悟、要有相当的定功,才能够做得到。如果没有相当的觉悟、没有定功,境界一现前就为境界所转,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境界所转免不了要造业受报,这是诸位特别要记住的。到你自己有相当的智慧,什么智慧?就是能看得破,能够真正体会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不是我们口里头念这一句,是实际上我们到了这个境界,晓得一切相都是虚妄相,心里面就不执着了,一切相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不构成障碍,心在万相当中才做得了主宰。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能够彷佛到了这个境界,这时候正是我们用功精进的时候。如果没有到这个程度,我们对于这个境界还要保持一个相当的距离,无论是顺境或者是逆境,都要保持相当距离,千万不要以为逆境界我们怕造罪业要远离它,顺境界也是一样找麻烦。所以顺逆境界都要保持一个距离,大小乘修行方法不同的所在就在这地方。这是佛在此地举出这三位圣者,都是阿罗汉的身分,示现有贪瞋痴的习气在。

  第五个意思是「如来」,这是常常讲的。如来有两种讲法,「今佛如古佛之再来」,就是说佛佛道同,我们见到今天的佛就等于见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因为每一尊佛他所说的法是一样的,没有两样,每一尊佛他所证的理也是一样的,也没有两样。所以,今佛如古佛之再来,这就称作如来,这是从事相上讲。《金刚经》里面有一个解释,是从义理上说,是从境界上说,「如来者,诸法如义」,中国禅宗多半取这四个字来解释如来,这种解释是佛在《金刚经》上讲的,当然也是佛自己说的。讲诸法如义,是从理上讲的,是更深一层讲,就是我们如果见到一切法如,你自己就证得如来,你就成佛了。这两种讲法我们都要晓得。

  第六个意思是「杀贼」。有很多不了解佛法的同修,看到阿罗汉有三个解释,里面有一个杀贼,于是就起了疑心。佛教是大慈大悲,是戒杀的,无论大乘戒、小乘戒,第一条戒就是不杀生,他怎么杀贼?这地方的贼不是指人,而是指烦恼。杀贼的意思就是断烦恼,我们能够将烦恼断除,烦恼是个贼,烦恼将我们的智慧功德法财等于都偷去了,我们现在把这个贼抓到,我们的智慧功德法财等于都收回来了。所以杀贼是个比喻,并不是真正开了杀戒去杀个小偷,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们要懂得的。下面有两首偈是解释「阿罗呵(阿罗汉)」的意思,就是「杀贼」这个意思。「佛以忍为铠。精进为钢甲。」忍辱之道,无论是在佛法或在世法里,一切的圣贤都教给我们要学忍;因为没有忍,一切事都不能成就。我们读《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讲六波罗蜜,而以布施、忍辱这两条说得最多。布施是种子,而忍辱能成种子,如果布施不能忍,布施不会成就的。布施能够忍,忍才能够积,积功累德,才能够积小善为大善,积少德为大德。不能忍就不能够积。此地这个比喻好比作战,古时候人作战军人披着铠甲,忍辱就好比是铠一样,它能够护身,能够保护自己。甲,身上披的是铠甲,有忍辱才能够精进。「持戒为大马。禅定为良弓。智慧为好箭。外破魔王军。内灭烦恼贼。是名阿罗呵。」阿罗呵就是杀贼的意思。六度里面只说了五条,我们没有看到布施,诸位要晓得,布施是基础,五度统统是依布施度为基础、为开始。换句话说,我们学佛顶要紧的就是要修布施。布施就是能舍,能舍才能持戒,能持戒才能够忍辱,能忍辱才能够精进,能精进才能够得到禅定,有禅定才能开智慧,这是一定的程序,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特别在此地要给诸位强调的。阿罗汉,还有「不生」的意思,还有「应供」的意思。

  第七个意思叫「正遍知」,正是正确,遍是普遍,就是对于一切法普遍的他都知道。不但普遍知道,而且正确的知道,绝对没有错误。佛有这种能力,有这样的德行,我们就称他为正遍知。

  第八个叫「明行足」,明是讲智慧学问,行是说功夫,是指定功。定怎么能说行?诸位要记住,大经里面常讲「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佛与大菩萨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才叫明行足。足是满足、圆满了,就是说他的功夫圆满、他的智慧圆满。他的学问到了家,他的道德修养也到了家,学问、修养两者都圆满,这是明行足的意思。

  第九个意思「好去、好说」,好去,是说自利;好说,是讲利他。好去,到哪里去?底下有两句偈:「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盘。」好去就是趣入菩提涅盘。不像我们凡夫,我们凡夫的去处很不好,我们的去处是六道轮回。诸佛的去处是菩提涅盘,这个去处太好了,所以叫好去,婆伽婆含这个意思在。也叫好说,说的话是最好的,最好的说法是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佛的一切言词都是教众生觉悟,破迷开悟才叫做好说。像这些虽然我们不常见,我们读到之后千万要记住,为什么?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如果我们希望前途能像佛一样,一样的光明、一样的清净,我们就应该要晓得怎样修法。知道好说的意思,我们就懂得如何流通佛法、怎样为人演说,诸佛的经义我们自然就能够看得懂、就能够理解。这个解释也是非常好。

  第十种解释叫「知世间」,佛的十号里头有一个「世间解」,知世间就是世间解。解跟知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知解一切世间法,这个世间什么是真妄、什么是是非善恶,这些因果没有不知道的,都晓得,由此可知,佛学问之渊博。第十一叫「无上」,至高无上。无论从学问、德行哪一方面来讲,佛是至高无上的。第十二种解释叫「无答」,这比较难懂。无答才是第一义,无答就是无有言说,凡是有言说都落在第二义。因此佛四十九年说法,到最后他老人家一口否认掉,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法,谁要是说佛说法,那就叫谤佛。为什么?真实法是不可说的,这是诸法实相,凡是说得出来的不是实相。佛说了四十九年,怎么说没有说?如果讲真实法,佛是一句没有说;如果讲方便法,佛说了四十九年,诸位要懂这个意思。

  禅宗祖师讲的,天天吃饭,吃了一辈子饭,没有咬着一粒米。你们想想,他这个饭怎么吃的?他是从诸法实相上说的,我们叫那个饭、叫那个米,米是假名,他现在吃饭不着米的相。我们吃饭着饭的相,吃米有米的相、吃面有面的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它本来不叫米、也不叫面,那些假名都是人给它安的,它自己没有名字,诸位要了解这个意思。他们干的是实在的,我们也不是一样吗?但是我们被一个假名遮盖住,盖覆住我们的心性,把我们的智慧光明遮蔽,所以我们的生活很可怜,我们生活在虚妄的境界里头。真实的境界是不是没有了?有,就在真实境界里面蒙上一层阴影,这个阴影不是外来的,是自己给自己蒙蔽上,这就是经里面常讲「可怜悯者」。我们无始劫以来被这些名相害死了,因此佛教给我们听经要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他说得多么亲切。如果你要能够离这一切相,那你终日听经、终日无听,你也没有听着一个字。他在那里终日讲经,也没有讲出一个字,你天天在听经也没听进一个字,高明,真正契入了。

  说听都是方便法,方便法有作用,这个作用是你只要一用马上要丢开,它有作用,可不能执着。一执着就妄上再加妄,一切众生在佛法里面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在此地,那就是死在章句之下、死在言说之下,他不晓得离相,这是不能开悟的原因。不知道婆伽婆含的是无答的意思,佛所讲的一切经是无说而说、说即无说,无说才是真说,无闻才是真闻,有说有闻统统是方便法。所以佛法里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是个门,这是教我们入门的,我们不能把门就当作堂室,登堂入室才有受用,守在门口不行,这是进不去的。我们往往错误在哪里?把方便当作真实,在这里面起分别、起执着,这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障碍。佛确实交代得很清楚,有时候提起来,我们猛然想想,对,佛是说过。可是我们习气太厚,展开经本还是迷惑、还是执着,在讲堂里面一样,依旧还是死在言语之下,不能开悟。由此也可以体验得到,我们自己的习气太深太重。习气深重不怕,只要我们有觉心,长时期去磨炼,所谓是锻炼。用什么方法?常听经、常讲经,常常读诵大乘经典,在这里面长时期去训练不分别、不执着,训练不取相,这叫善用功,这就是对治习气的办法。

  第十三是「调御丈夫」,第十四是「天人师」,这两个解释好懂。第十五是「佛」,这是我们平常常说的,佛是觉者。在三十三页长行文第三行,「佛」有一切智的意思,一切智确实很难叫人相信,这里说:

  【此不应一切智。何以故。瞋恚憍慢心着故。】

  这个话是对谁说的?摩酰首罗天这些外道,他们也常常自称自己是一切智,佛也是一切智,佛是真正的一切智,摩酰所罗天跟外道不是真正的一切智,从什么地方辨别?此地佛给我们讲,因为他们还有『瞋恚』,还有『憍慢』,『心着』,他还染着。我特别把这句提出来,「佛」这个字是大觉大智,瞋恚、骄慢、染着是大智大觉的障碍。我们要记住,如果我们自己要想证得大觉大智,瞋恚心要断掉,一定要修怨亲平等,去修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不是念念就行的,要在你最亲爱的人跟你最恨的人,这是两个极端,两个极端你这个心对待他真正平等、无二无别,你到这个时候就成佛了,你大智大觉就现前,这叫真正用功夫。所以凡是讲修到平等,一定加个怨亲平等,从这两极端里面去修行。第二,傲慢心,就是骄慢心一定要除掉。我们世间人他只要有一点点长处,就会觉得我这个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他值得骄傲,摩酰首罗天就常常说他值得骄傲,外道法里头常常「值得骄傲」。佛法里头没有,佛法是清净法、是平等法,决定没有骄慢。

  下面六首偈可以读一读,里面顶重要的意思是教我们「要皈依三宝,不要皈依诸天」,诸天是凡夫,诸天是不究竟的。佛为什么这样说法?因为当年佛陀在世,印度许多的宗教都是皈依诸天,基督教上帝、天主教天主都是诸天。诸天没有离开六道,他是凡夫,他还在轮回之中;换句话说,他自身都保不住,我们去依靠他,哪里能靠得住?所以佛劝我们要皈依三宝,三宝才是一切众生真正的皈依处,这是六首偈重要的意思在此地。再向下有二足尊的意思,二足尊通常我们是讲福慧满足,他在此地的解释:「一者大功德神通力,二者第一净心诸结使灭。」当然也是定慧的意思,就是定慧两种圆融。

  第十六种解释,婆伽婆有「无等」的意思,等是等于,没有人能够等于佛。第十七种解释叫「无等等」,与无等的意思大同小异。等觉虽然讲等,并不是真正的等,可见得说等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如果完全相同就不叫等,就不叫等觉。第十八种解释叫「世尊」。第十九种解释叫「度彼岸」。第二十种解释叫「大德」,所以称大德也是称佛。第二十一种解释叫「厚德」。这是龙树菩萨在大论里面解释婆伽婆的二十一种解释法。末后他给我们说出「随德立名」,这二十一种都是随德立名。由此可知,佛的德无量无边,因此名号也就无量无边。

  向下长行文,在三十五面倒数第三行最后四个字:

  【放牛譬喻经。】

  下面就是引用《放牛譬喻经》里面的一段公案,就是一段小故事。有放牛的人去试验佛,也就是考试佛,看看佛是不是真正的一切智。这个小故事很有趣,文字很浅显,不难懂,诸位看看就可以。

  这里面有一些重要的意思,特别提出来给诸位说说,在三十八页倒数第五行当中,我只给诸位讲大意。诸佛菩萨说法的旨趣是:

  【引众生入于无我实相。】

  这是诸佛说法的宗旨,我们应当要记住。凡是合这个宗旨、合这个方向,我们这个路就走得很正确,就没有错误,我们自己修学也要本着这个方向,与佛所说的才能够相应。换句话说,小乘佛法是以「无我」为宗旨,大乘佛法是以「实相」为宗旨。我们的修学究竟有没有到无我?有没有到证得实相?可见得佛法决定不是以名闻利养做宗旨,不是教我们修学得到名利,也不是要得到保佑我们平安,不是这个。他的主旨,第一个阶段是在无我。我们就拿念佛这个法门来说,我常常讲的,念佛最初的目标是在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把我所放下;中程的目标是事一心不乱,就是这地方讲的无我;终极的目标是理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实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30 09: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