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07|回复: 2

[佛教生活] 唯识:三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正刚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4-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A1、直接的
  B1、现量,pratyaks.a
  现量中的“现”字,有三层意思:第一,现前义,表明心识所要分别了解的境界事物,就在当前,就在现前,没有离开这个能缘能量的心识而处于他处。这是从处所上来讲。第二,现在义,表明心识所了别了解的境界是处于现在,是现在世,而不是过去世与未来世。这是从时间上来讲。第三,显现义,表明心识所缘的境界是显性的现行法,而不是隐性的种子法。
  因此,将“现”字与“量”字合而言之,现量就是指能分别的心识(能量)在了知现在当前的种种显性的如实有的境界的时候,其特点是离名言,就是不需要透过名言概念、语言概念来了解,课文中说的“不待余故”,而是直接将能缘心识逼附于所缘境,投入这所缘境的自体中,即冥没于其中,做直接的把握了解,由这样的了解所得到的量果,就必然是亲证无谬,没有迷惑错乱,能够得其所缘境的真实的相状,即得其自相,清楚明白,真实不虚。前五识、定中意识、实智缘如,这些都是属于现量的内容。
  B2、似现量
  此中的“似”字,即是不正确的意思。似现量,就是能量心识的所缘也是显现于当前,但却是“作别异解”,如在夜晚,把地上的麻绳看成是蛇一样。境虽现见,量则全非,就是对于现前的境界不能现知明白照了,因为现前的境界是一种虚幻境。因此,这似乎是现量,而实际上却是非量。这是非量的一个内容。
  从具体的事例中举瓶衣与五取蕴身来说明这个似现量:第一,瓶衣,如能现见的瓶衣等这样一些外界的事物,本是属于四大种所造色,它们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基本元素所构成的,可是我们常人却总认为,这瓶衣等是各有其不变的实体的,这种错误的认识就是似现量。第二,五取蕴身,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本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有的,然而我们凡人常人很难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就把这个能现见的假和合认为就是“我”,起人我执,进而有我所执,这就是非量,是似现量。
  A2、间接的
  B1、比量,anumāna
  比,是比类,对于不能现前的事物,要想知道它、了解它,那就必须要透过已经知道的无误的事物与道理,透过正确的名言概念,经过一番比类推理、逻辑推理,从而就可以得到对事理的正确的认识了解,推度而知、解义无谬,这就是比量。如见远山上有烟生于空中,于是就可推知此处一定有“火”。这就是正确的比量推理。所谓“果智无差”,就是指通过推理而得到的正确的认识,必须契合于真实的事理。
  关于正确的比量推理,这里可举出三个能画成图形的例子:如“山中小庙”、“踏花归来”及“林中酒肆”。
  B2、似比量,ānumāna
  此中的“似”字,是指用来作判断分析的事物与道理,本身是有错误的,站不住脚的,即不如正理,那么由此而推度出来的结果,那就必然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课文中说由邪因智所起果智必乖正理,这是指的对于那作为推理依据的道理、事理,对它的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于是根源于这错误的理由而推导出来的对于别的事物的认识、事理的了解,那就必然是错误的,果智乖于正理。
  B3、小结比量
 楼主| 发表于 2020-4-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29 16: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