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8|回复: 3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讲听经集第二〇六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听经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听经集第二〇六卷







...章啊。而这一篇大文章,完全是依照这个题目来作的,题目就是这个经题,二十个字,除了那个“经”的一字是通题之外,别题有十九个字,也就是依照这十九个字作这一篇大文章。如果要照字数来讲,拿今天人的眼光来看,还不算太大,为什么呢?只有六万多字,不算是很大。
我们讲楞严经呢,过去将这个经本,曾经印过两次,印过三次。第一次讲,是在华藏莲社,那个时候用的经本,是台中莲社送给我的。第二次在念佛堂讲呢,经本就是我们自己印的。现在诸位用的这个本子,好像是第三次、第四次开始讲的。那么这个本子,现在所剩下来的,只有170本。所以希望同修们听完经之后,本子保存在道场,不要带回去。因为只有170本,如果经本再缺少了,以后听经的人多了,怕经本不够用,这是请同修们特别原谅的。第三次呢,我们曾经印过一个合订本,就是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精装的小册子。那个时候,也是我们华图会没有放书的地方,我们在佛教会讲经完了的时候,书本子那么多,自己没有地方放,所以全部都结缘。那么所剩下来的书,大概只有三四十本的样子,这个本子不多了。将来如果同修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再印,以后要是大家喜欢,我们再选好的版本来翻印。这就是我们讲堂讲这个经的因缘,也略说到此地。
现在请诸位看这个经本、经本的经题。这个本子上用的经题很省略,不是完全题目。同时这个本子当时翻印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译经的人、证译的人、笔受的人它上面都没有,都省略掉了。那么...(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1-a/133–经题》)


...这个功夫,所谓是: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本经里面,观世音菩萨叙说的只有五六句话,而在四十华严里面差不多占十卷的经文。你看看那个“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那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的一个修法,要到《华严》里面才能看得出来,才能够看得到。
所以我们道场这几部经呢,现在都在这边讲,能够合起来看,其味无穷啊!看出趣味出来了,这是初步的功夫。有了趣味了,进一步呢,进一步要学。菩萨入了这个境界,我也得入啊。我一入进去,我就是菩萨了。入到究竟处啊,就成佛了。所以了义的修证啊,是诸佛如来对我们殷切的期望,这个才是畅佛本怀啊,才是佛的真正意思啊。
第四段呢,诸菩萨万行。菩萨,在这个地方呢,怕有初学的同修,不常听经的,我们要简单地加以解释。
编号002-b/133–经题
菩萨两个字是印度话,印度话里面称为“菩提萨埵”,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把这个字的尾音都略掉了,简单地就称作“菩萨”。这个字的意思,古时候的翻译翻作“大道心众生”,这是古译。新译,这个“新”就是玄奘大师以后,玄奘大师他所翻译的“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菩萨与佛究竟有什么差别呢?老同修都晓得,菩萨是在因地,如来是在果地。证了果就成佛了,没有证果以前都叫菩萨。所以菩萨是我们一切众生里面觉悟了,悟而不迷,就叫做菩萨。
那么也许我们听了这样的解释,自己认为:我是菩萨。为什么呢?我不迷啊。我眼也看得清楚,耳也听得清楚,样样都清楚,我不迷惑...(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2-a/133–经题》)


...完了,付之于流水啦。这个就是什么呢?无量劫来都是烦恼的熏习,短短的佛法的熏习力量不够,不起作用!
我自己在这个二十多年经验里面体会到的。我天天在讲,天天在读诵,没有一天间断,所以深重的烦恼,有这个力量控制得住。因此我才觉悟到啊,古时候寺院里头,一天二时讲经。那个二时要记住,是现在的八小时,佛经里面常讲的那个二时啊,是印度的时,印度是六时,昼三时夜三时,人家的一时等于我们四小时。二时讲经,八个种点讲经啊。有八个钟点讲堂里面的熏习,他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心行都在道场。他天天这样干,干上三年,人家成佛做祖了。他不断地在熏习啊,这个力量大啊!
我们干一天休息十天,有用吗?没有用处!所以南部的同修,南部听经人多啊。我在高雄佛教堂讲经,一个月到那边去讲五天,听讲的人四百人以上。 它那个讲堂能够坐六百人,楼下坐满是四百人,楼上还要坐一些。有人就告诉我:法师,法缘太好了,太盛啦!你要常常来讲啊。我就告诉他:没用处。他说为什么没用呢?一个月三十天哪,你们听五天的佛法,还有二十五天在那边胡思乱想、起烦恼,不管用啊!所以我到南部来说,对我自己是无所谓啊,我讲没中断啊,我自己的熏习是无所谓,对你们不能起作用。
这个不是不慈悲啊。所以我劝他们:你一定要慈悲慈悲。为什么呢?我不要来讲啦。我要能住在一个地方,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讲,我这个道场有三个人、有五个人也好,他要在这边住上个三年五年,他有成就,这是你们大...(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3-b/133–经题》)


...后来的叫做《普慧大藏经》,这个经后来没有印得完,过去讲《华严》的时候给诸位介绍过。这个《六祖坛经》也是这个本子。是那个时候重新把它编排,而且把经文跟这个科会排进去,科在上面,经文在底下,一目了然,这是费了不少的工夫、也费了不少的心血排成这样的版本。这对于我们读《楞严》、研究《楞严》的人帮助非常之大,可以说《楞严》读本里面呢,这是最理想的一个版本。
过去我们讲楞严经,发起翻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印了一千本。现在我们所剩下来的,大概还不到170本。我们留在我们这个道场,用作道场讲经用的经本。等到我们将来经讲完了,这个经本可以给大家结缘。经没有讲完啊,希望大家这个经本不要带回去。带一本,我们就少一本,怕以后来听经的人,没有经本用,这是要请诸位特别原谅的。将来诸位再发心的话,我们重新再印,原来的底本我们还保留在。
这个三分的分法,序分里面又分为两大部分:
一个叫“通序”,一个叫“别序”。“通序”是说一切经都相同,每一部经展开来都是一样的,有这个字样。“别序”是叙说这一部经的发起,与其它的经不相同。从“如是我闻”到“与大众俱”这几句的字样,一切经的开端通通都有,所以叫“通序”。“别序”是说明佛每一次说法的因缘。
佛不会是无缘无故地说法,说法一定有因缘。譬如这部经缘起是由于阿难尊者遭摩登伽女之难,佛才提奖阿难,把阿难跟摩登伽女两个人都找来,劝勉他们。换句话说,专门对他们两个人来说的,当时在会的大众...(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4-a/133–序分 六种证信序》)


...消息都没有。
有个人告诉我,他说某法师啊常常在打佛七。他曾经问过他,他说:法师,你一年到头领导大众打佛七,你自己生死有没有把握?法师被他一说,一句话说不出来,最后摇摇头,没有把握。那么这个同学来告诉我,来问我,他说了生死是不是真能做到呢?我告诉大家:真能做到。为什么做不到呢?理论不通,道理不明啊,你的修学过程当中疑虑重重啊,你功夫怎么能得力呢?!
往生,起码的条件要功夫念成一片,功夫为什么不能够念成一片呢?给诸位说,身外之物没放下,你的功夫就不能成一片。你银行里头还有存款,你放不下啊;你还有功名利禄,你放不下啊;你家里还有妻子儿女,你放不下啊。心里头一有留恋,功夫成片就做不到。这个地方在这听经,那里告诉你家里被小偷偷了,小偷已经到你家里光顾了。这不行啊,赶紧要撤了,心都乱掉了,你就不行了。这里在打佛七,那里告诉你家里失火了,所以你功夫不行了。真正的打佛七,我这求一心不乱,家里失火了,它烧它的,与我不相干,烧光了也不是我的,这样才能得到功夫成片。我们想想,几个人有这个能力?
见思烦恼断了,我执破了,才证得个事一心。分破无明,才证得理一心。不是做不到,是我们不肯相信啊。为什么不肯相信?是道理不明啊。给诸位说,行门里面用功容易得很,我们要想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念到事一心不乱,不难!《弥陀经》里面讲:若一日到若七日,决定成功。只要你懂得道理,你如法,懂得方法,你一定会成就。你不懂道理...(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5-a/133–序分 六种证信序》)


...同修大家发的心,他是一个发起人。那么因为香港印书成本比台湾要高一倍多,所以他到台湾来,那么将这笔钱一共印了3500部。他说赠送全世界,大概是香港有1000部,台湾有1000多部,澳门有1000部。
那么在台湾的大概是1500部,我们图书馆就占了一半,送了710部到我们图书馆,今天我们查了一查,大概有700部。那么700部怎么个分配法呢?200部送我们图书馆,希望我们图书馆将来有机缘的时候讲一遍,作为借用经书用,这是给我们图书馆的。那么其余的呢,委托我们赠送给国内这个大专学校,这个学校的图书馆,各公、私立图书馆,还有这个大专的社团,这是委托我们代送的。
书今天是来了,那么今天有不少同修上午来听经的,听《华严经》的同修,大家帮忙把这个书一套一套的把它分出来。我也给这个妙莲法师说了,帮忙我们整理的,都要送一部给他。他说那当然,那是应该的。所以就是这个里面有50部他是给我们赠送给同修的。那么除了今天送了大概30部之外,我们还有不到20部我们可以赠送的。所以这个书堆在此地啊,我们同修们晓得这个情形。
那么将来看看有机缘呢,《大智度论》要整个讲下来是不容易,那是《大般若经》的注解,但是我们可以提里面的纲要来讲,不完全讲,我们采取选讲、选读,这个是可以做的。或者是把它这个纲领提出来,我们讲大意,那么再查这个论文来讲大意,采取这种讲法的形式,也就是研究讲座的方式,因为这部论几乎跟《华严经》的...(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6-a/133–序分 六种证信序》)


...种这个接引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成就威仪”不要把它看呆了,它都有它的道理。
本来这个袈裟是染色的。袈裟,我们搭的衣,五衣、七衣、二十五条衣,这都叫袈裟。袈裟梵语就是染色,不是正色。那么诸位现在能常常看到的,法师或者是上堂,或者主持这个法会、讲经,穿的是黄海青,红的袈裟,那个红色已经不是袈裟了。“袈裟”的意思是染色啊,那个不是袈裟啊。
为什么要这个式样呢?随心应量啊。不是法师自已要打扮得那么庄严啊,不是的!为了接引众生。那个法师要穿得破破烂烂的,在这个讲台上,人家一看到,哼,这个穷和尚他有什么学问啊,算了算了,不要听他胡扯什么。掉头而去啦,他就不来了。穿着很庄严,一看,这个和尚还不错,他不想听经,走到门口啊,他也站在那里听一会。所以这是为了接引众生的。所以在教下,讲经的法师接众呢,那么对于仪表、穿着,跟宗门不一样。宗门禅和子是苦行,衣服是染得是肮肮脏脏的,那是那一个法门,教下是另外一个法门,你不能说这个如法,那个不如法。所以这个“成就威仪”,“成就”两个字范围非常地广大,尤其是菩萨,菩萨是具足各种不同的身份。
你看看《华严经》里面,五十三位善知识,那就是代表五十三位菩萨: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有男女老少,有各行各业。他是什么样的身份,就要具足什么样的威仪,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引哪一类的众生,所以是活活泼泼的啊,而不是死的啊。诸位要懂得这个意思,您才晓得那个大乘的戒律,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才晓得怎么个用...(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7-b/133–序分 六种证信序》)


...起他要学次第乞。
【经历淫室】
这个地方讲的淫室,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风化区一类的。在过去托钵,小乘人托钵,这个地方是不许可去的。那么他要学菩萨,菩萨有定力,菩萨可以去。声闻不能去啊,声闻是定力不够啊。
那么他去到这个地方,遭遇到摩登伽女。摩登伽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小家种,小家种族,是这么个意思。但是她的名字叫缽吉蹄,缽吉蹄也翻作本性。那么诸位想想,这个佛法里面,它讲的这个名词所含的意义,虽然堕落在这个下贱之处所,依然不失本性。名词里头含有这个意思在。所以摩登伽女在楞严这个法会上,楞严经还没有讲一半,她就证了三果罗汉呢,实在是了不起呀。那么由此可知,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聪明绝顶啊,一听经就开悟。可是她在没有跟佛见面之前,她是个外道。她母亲就是个外道,用外道的咒术把阿难给迷住了。
那么诸位要晓得,阿难在这个时候,他是小乘初果须陀桓,我们要注意到阿难这个身份,他是须陀桓的身份。须陀桓在见思烦恼里面,五种见惑已经断了,我们通常讲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比我们的本事大得多啊。我们八十八品见惑,断了几品呀?他比我们的大得多,确实是大得多。
由此可知,当时印度那些外道,他们的咒术也相当历害,一个证初果须陀桓的人,还没有办法,没办法抗拒呀。那么由此可知印度那一些宗教,他们的咒术是相当高的。你说是迷倒一个凡夫,那是我们能想象得到的;能够迷倒一个初果圣人,这个实在是我们意料之外的。
她用...(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11-a/133–序分 示堕发起序 阿难示堕》)


...云来集的弟子啊,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是他方世界的那些佛菩萨、阿罗汉、护法天神,也都到祗桓精舍来集会了。
求学的态度就是下面这八个字:【退坐默然,承受圣旨。】祈请完了之后,这就要告退,退在自己的座位上。默然呢,是态度,唯有默然才能够承受大法,所以默然两个字是关键了。默是指什么呢?心地清净,一念不生呢,这才是一个法器。如果我们在闻法的时候,心里面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这个就不是默然了。默然,给诸位说,也是三慧等运:音声一到耳根的时候,这叫闻慧;一听就明了了,从明了上讲就是思慧啊;明了就断疑,就断惑,所以从断疑破惑上来讲,就叫作修慧。三慧同时得到。因为什么得到呢?因默然而得到。
那么我们看经、听经为什么不能开智慧呢?我们做不到这两个字。我们读经、我们听经,有分别心,分别音声、分别法相、分别义理,不能用智慧观照啊,我们用意识分别呀。意识是动的,不是静的;默然是静啊,是如如不动啊。换句话说,默然就是楞严里面讲的舍识用根,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圆通章里面所说的反闻闻自性。闻性是默然的,是寂灭相;耳识、意识是动的,是动相,不是默然。所以这两个字是关键的所在。
佛说法常常嘱咐的:谛听谛听!那个谛听就是叫你默然承受,默然承受就是佛常常嘱咐谛听谛听之义。这个样子听经才能够开悟啊,才能够达到如来教学的目标,我们自己的修学才能有真正的成就、成绩。所以我们读经,这两个字万不能够大意的看过去。我们要有“默然承受”这四个字,一部楞严经读完了,我们就大彻大悟,就成佛作祖了。一部楞严经念完了还是老样子,这四个字没做到啊,我们不是默然承受啊。
阿难在这部经上第三卷的末尾,他就开悟了,经没有讲完呢,三分之一就开悟了。而摩登伽女已经证三果了。他们为什么有这个能力?你要是想追究它的原因呢,人家就是做到了“默然承受”,没有分别,没有妄念,句句话印在心地上,句句话跟自己的真如本性完全相应了。
所以古德常常讲,听经要在消归自性。我们也常常希望着,希望能消归自性,消归自性就是与自...(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12-a/133–如来答定》)


...听就是叫你默然承受,默然承受就是佛常常嘱咐谛听谛听之义。这个样子听经才能够开悟啊,才能够达到如来教学的目标,我们自己的修学才能有真正的成就、成绩。所以我们读经,这两个字万不能够大意的看过去。我们要有“默然承受”这四个字,一部楞严经读完了,我们就大彻大悟,就成佛作祖了。一部楞严经念完了还是老样子,这四个字没做到啊,我们不是默然承受啊。
阿难在这部经上第三卷的末尾,他就开悟了,经没有讲完呢,三分之一就开悟了。而摩登伽女已经证三果了。他们为什么有这个能力?你要是想追究它的原因呢,人家就是做到了“默然承受”,没有分别,没有妄念,句句话印在心地上,句句话跟自己的真如本性完全相应了。
所以古德常常讲,听经要在消归自性。我们也常常希望着,希望能消归自性,消归自性就是与自性合而为一,也就是把自性的光芒引发出来,自性的光芒就是般若智慧。怎样才能够引发得出来呢?也就是默然承受,才行。所以修行在转识成智,那么这讲一个是在行门上,一个在解门上,解门要消归自性。
因此,我们在学佛之前一定要明了:佛为什么要说法?佛根据什么说法?佛用什么方法说法?佛说法的用意何在?这些问题应当要明了啊。如果不明了,糊里糊涂去学佛,别说学了几十年而无所得了,纵然学上多少个大劫,还是不会开悟啊。那么这些问题,在《楞严经》里面都有答案,而且是圆满究竟的答案。希望同修们在这个经里头啊,要留意,细心地去探讨,希望自己有一个入处,这...(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12-a/133–如来答定》)


...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这一段就是委曲之相。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去答复他,先要说这些人情?这就是俗谛呀。为什么呢?他问的这个是一乘法,是无上的大法,这是很难得的,因此开示也不容易。这样的大法开示,如果要是粗心大意给它疏忽掉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