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1|回复: 7

[其它] 净公上人关于关怀的讲记敬摘点滴202022010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关怀的讲记敬摘点滴


...为观《深密经》中《分别瑜伽品》,说止观义,《摄论》第六教授二颂,引论所说,皆止观事,是为《分别瑜伽论》以止观为宗义,《辩中边论》叙七品以成瑜伽砂相,而以中道为宗;《二十唯识论》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无为宗;《成唯识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庄严论》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显扬论》错综瑜伽地要,而以显教为宗。由此可知,十支末论并非本论的全部注释,而是部分的阐述。此外,在当时印度也有一些人对本论作了全面的注释,如最胜子的《瑜伽释论》便是,其中列举众多异说,暗示了有不少注释。
  
  《瑜伽师地论》自奘公译出,门人窥基就作《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遁伦集撰《瑜伽伦记》四十八卷。此外,令因、圆测、玄范、无晓、兴并作有《解深密经疏》,其中圆测疏现存,其他都佚失不传了。《解深密经》,是从《瑜伽师地论》第七十五卷至第七十八卷所摘出。所以,对此经的注释,也可以说是对本论的研究及宏扬。又在唯识家的注疏中,像《成唯识论述记》等书,处处引用《瑜伽师地信纸》的文句,来为唯识理论寻找相据,足见本论在唯识宗地位之高,是无以复加。
  近代,随着对唯识学研究的兴起,《瑜伽师地论》的研习也得到重视。欧阳竟无撰有《瑜伽师地论叙》,对本论作了概略的叙述。韩清净对本论详加校订,撰成《瑜伽论科句》四十万言,又融会本论前后文义,综考所有有关论著疏释,用数十年功夫,撰成《瑜伽师地论披寻记》七十万言,以阐发《瑜伽师地论》的微言大义。至于本论的部分注释,有太虚大师撰的《瑜伽真实义品讲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这些著作都为我们现在研习本论,提供了重要资料。
  今之学唯识者,往往对瑜伽大论,望洋兴叹,不敢染指知味,如此要想在唯识学上得至很深的造诣,那是不可能的,不才有鉴于此,在研习斯论之余,撰此提要,供初学者按图索骥,希有志于是学者进一步抵达唯识之奥堂,为我不胜馨香祷祝也。





●[其它]慈悲带来丰足自在(郑石岩)
慈悲带来丰足自在
郑石岩
 
    佛法 应缘一切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则能摄受一切智慧,疾无上菩提。
   ——摘自《大般若经知津》
    心理学 爱是满足人性需求的方法中最合理、最具创造性的方法。
  它带给我们自在、丰足和神采奕奕的生活体验。爱的本意是给予而非接受。是一种能力而非教条。爱的要素是关怀、负责、尊重和知识(了解)。
   ——摘自 E·Fromm所著《爱的艺术》
    
   博爱是布施的一种,它是人类天赋的情感,是自己与别人间情感的关系,其品质端视人格是否健全而定。有些人表现的爱是完美的,有些人表现的爱却有缺陷,有些人的爱表现了生命的光辉,有些人所表现的爱却损及生命的成长和人格的完美。一般言之,接受和占有的爱容易破坏个人心理的统整;拥有和控制性的私爱容易演变成暴力和纷乱。只有根据佛法中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发的爱才是真爱,它表现出人类的生命力,提升人性尊严,成就现实的人生。
   佛经中谈到爱的地方很多,所指的是“爱着”、“爱染”,或对物欲的贪求。因此十二因缘中,爱是其中的一支,认为它是因果轮回的原因,例如《楞严经》谈到因爱害道,《小止观》亦论及爱是烦恼。佛教经典中所提出的爱、爱见、爱法、爱染等等,似乎都非善德,例如
   《圆觉经》云:
     轮回爱为根本。
   《华严经》云:
     众生无智智,爱利所毒害。
   《楞严经》云:
     落爱见处,失菩提路。
   从表面上看,爱似乎均被认为是无明和烦恼,是一切业力的根源,是般若的障碍。但就另一个角度看,《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论及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从心理意义层面上则是现代人所谓的博爱。
   《大智度论》上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
     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简单地说,慈就是给予别人幸福,悲就是协助别人消除痛苦,喜就是给予别人欢喜,舍就是无所求而行于布施。《大智度论》上说:
   慈名爱念众生,常来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
 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喜欢;舍名舍三种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从经典中有关爱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爱”本身可以成为烦恼和苦乐,障碍人类智慧的发展;但亦可成为般若,成为人性提升的动能。六祖慧能说: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一念智的时候,爱成为慈悲,所以常生智慧;一念愚的时候,它化为私爱,因而成为烦恼,私爱即是爱执、爱欲、爱见、爱法。上述属于有为法的爱,无疑会障碍心灵的成长,破坏心理的平衡,因此它是烦恼,是业力的根源,是大智慧的障碍。...(●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结社与戒盗、戒杀
   
 人类解除焦虑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寻求拥有和结社。追求“拥有”,形成财产的观念;追求“结社”,建立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共同的宗教和文化。寻求结社的需要,导致政治和社会制度,这可以说是本于天性的反应。不过人类为了结社,在制度上却造成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一为民主政治,它建立在自由和人性尊严上,在彼此遵守法律的情况下,个个自我实现;这是独立的结社,而非统治与屈服共存的结社。其二为集权政治,它要求个人抛弃独立感和自由;这种结社往往被少数人操纵,在群众寻求结合的需要下,操纵者乘机诱惑,利用人性的弱点,造成集权统治,以逞其一己之私欲──占有,它成为人类杀与盗的根源。
   
 在人格特质上,有些人倾向于主动地寻求结合,有些人倾向于被动地寻求结合,两者配合起来,就表现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前者成为控制者,后者成为屈从者。在病态的层面上,两者相互需要而成为共生结合。控制者以控制为手段而演变成虐待狂,把别人严格地控制,命令他们服从,剥削其情感和财产,伤害他们,凌辱他们。希特勒就用这种态度对待他的同胞,而他的同胞在一开始,却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盲目服从,直到被诱入彀时,则悔之已晚。很不幸的,这种悲剧一开始是以爱做幌子来完成的。共生结合是一种盲目的结合,它的条件就是放弃自己的独立人格,把自己和他人当做物来操纵,为了达到共生结合的目的,杀戮与胁迫成为必要的手段,它根本违背了人类追求自我实现与人格统整的天性,因此导致人性的萎缩,社会文化的破产。
   
 佛陀为使弟子免于迷恋控制和占有的心态,酿成社会的紊乱及自己在人格上的溃败,因而立下杀戒和盗戒。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开杀戒并非限于杀生,其他诸如杀气腾腾的咒骂、愤怒时的捣毁,甚至对生命及自然生态的破坏,均属犯戒。至于盗戒的内涵即是不当取者不取,不当得者不得。它绝非限于贪取财物的偷盗,在现代社会里能取则取,而不考虑当取或不当取,在财物生产上能生产则生产,不考虑当生产或不当生产,均属于犯了盗戒。因为这种愚昧的行为必然会自作自受,造成伦常的崩溃、心灵的空虚和落漠。
 博爱与布施
   人类第三种解除不安的方法就是博爱,这是真爱,是人与人之间最良好、最具建设性的关系;成熟的爱是在保存自己的完整之下,与别人建立合理的结合关系。它是从生命中流露出来的完美情感,是沟通彼此的力量,是人类互助、友爱、慈悲的根源。成熟的爱是在彼此关怀中结合成为一体,但每个人仍旧保持了自己的独立、自由和完整。这种爱的特性是给予,而非占有;是友爱,而非对立。给予对于人类的心灵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自己能力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内心真正丰足的人才可能给予;同时也只有在给予中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富饶和存在,它使人感受到生命力、喜悦和满足。
   和给予相对的是剥削和囤积,它在心理活动上表现出贪婪和贫穷的反应。贪求财货利益就是“爱欲”;乞求神恩和寻求别人给予爱就是“爱著”;为了别人赞美而行善就是“爱法”。这些都具有剥削和占有的本质,都不是真爱,因为它破坏了自由和自我统整。当一个人不能力行“无为而有以为”,不明白“无用之用”的道理时,是不会对别人产生真爱和博爱的。
   给予原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在物质欲望高涨的感性文化下,往往被强烈的私欲压抑下去,而压抑“给予”的天性,却造成心灵的贫乏、空虚和苍白。给予是人类心灵的一种需要,但是有些人因为贪执,想囤积财货,倾向于自我防卫以致不能给予;有些人则因真正的贫穷而无力布施,以致不能享受给予的快乐,在生活上显得黯淡无光。弗洛姆说:“贫穷所以那般贬抑人,并非它直接导致痛苦,而是它剥夺了享受给予的喜悦。”他说明了贫穷的人自觉没有光彩的原因。不过,给予的未必都是财货(财施),更重要的则是精神上的给予(法施),包括日常待人的态度和德行。一个人若时时实践礼让信守,心怀忠孝美德,必能以其德“给予”他的亲长和同胞,而使自己变得丰足快乐。孔子说:“富润屋,德润身。”能实践孝悌忠信之德,就是一种对别人的给予,这种给予同样使人感受到丰足,有时尤甚于财施的快感。
   给予能够使人感到丰足,剥夺和囤积则使人感到匮乏,因此佛法上把布施列入六波罗蜜(通往醒觉之路)之首,足见它的重要。现在我们从心理学的观点,对博爱加以分析:
  (一)关怀与愍念有情
   爱不只是关心或关怀,重要的是去实践,伸出你的援手去帮助对方,如果只有关心而不去实践,往往使自己的爱流于花言巧语,形成一种“无能的爱”。比如母亲应尽照顾子女之责,如果她不能尽责,疏忽抚育,不给予正当的教育,即使用诗篇来形容她的爱,亦是徒然。有一位母亲因为丈夫不能给她某些方面的满足,于是抛下幼子,一走了之,另寻他欢。有时偷偷回家探望子女,她泪流满面地告诉邻居说是如何地念子情切,事实上,这种爱只是一种虚妄,不是一种实现;她的语言和眼泪只是一种情绪,而非真正的母爱。又比如说,许多人都很爱花,但是遇见花就伸手采摘,这怎能算是真正的爱花?采摘是摧花而非爱花;另外有些人把心爱的花苗千方百计地弄来种在院子里,但是种了花却疏于施肥浇水,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久便枯死了。这样虽说爱花,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去照顾它,只能称之为无能的爱。我们对子女、对亲长、对同胞乃至对社会国家的爱,都必须付出切实的照顾和关怀。
   心理学对爱的内涵非常强调实践和关怀,但佛法则在这两个属性之外,更重视施爱者之无所求心,即不求回报,不求别人的赞誉,甚至也不心存实践佛法之心。《大般若经》上说:
   菩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慧,
   穷未来际,
   利乐有情;
   应观法空,
   缘一切智具胜功德,
   愍念有情受贫匮苦,
   应行布施波罗蜜多。
  
 一个人要做到关怀别人,实际伸出援手,并非易事,但要心存“法空”,甚至连“心存法空”都没有,那就更难了。但无论如何,一个人如果肯存心去愍念有情,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他的功德已经能与菩萨等同了。
  (二)负责与住不退地
   爱的第二个因素是负责。责任并非由外界加予的负担,而是一个人对于施爱的对象所做的回应。负责肯定了一个人的存在,逃避表现了生命之无能。负责使一个人坚强起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它是实现生命的契机。比如有一位老师,终日以教育为职志,观察学生的需要,随时做适当的辅导,考核学生的优缺点,时时加以矫正和鼓励,这就是负责,就是尊贵的教育爱。《中庸》云:“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其所言的载物、覆物与成物就是负责与弘毅。一个人若能够民胞物与,时时准备回应和奉献,那就是博爱,就是高明博厚。
   负责表示一个人具有回应的能力,回应与反应显然不同:所谓反应是指一个人对某一外来刺...(●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是剥削和囤积,它在心理活动上表现出贪婪和贫穷的反应。贪求财货利益就是“爱欲”;乞求神恩和寻求别人给予爱就是“爱著”;为了别人赞美而行善就是“爱法”。这些都具有剥削和占有的本质,都不是真爱,因为它破坏了自由和自我统整。当一个人不能力行“无为而有以为”,不明白“无用之用”的道理时,是不会对别人产生真爱和博爱的。
   给予原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在物质欲望高涨的感性文化下,往往被强烈的私欲压抑下去,而压抑“给予”的天性,却造成心灵的贫乏、空虚和苍白。给予是人类心灵的一种需要,但是有些人因为贪执,想囤积财货,倾向于自我防卫以致不能给予;有些人则因真正的贫穷而无力布施,以致不能享受给予的快乐,在生活上显得黯淡无光。弗洛姆说:“贫穷所以那般贬抑人,并非它直接导致痛苦,而是它剥夺了享受给予的喜悦。”他说明了贫穷的人自觉没有光彩的原因。不过,给予的未必都是财货(财施),更重要的则是精神上的给予(法施),包括日常待人的态度和德行。一个人若时时实践礼让信守,心怀忠孝美德,必能以其德“给予”他的亲长和同胞,而使自己变得丰足快乐。孔子说:“富润屋,德润身。”能实践孝悌忠信之德,就是一种对别人的给予,这种给予同样使人感受到丰足,有时尤甚于财施的快感。
   给予能够使人感到丰足,剥夺和囤积则使人感到匮乏,因此佛法上把布施列入六波罗蜜(通往醒觉之路)之首,足见它的重要。现在我们从心理学的观点,对博爱加以分析:
  (一)关怀与愍念有情
   爱不只是关心或关怀,重要的是去实践,伸出你的援手去帮助对方,如果只有关心而不去实践,往往使自己的爱流于花言巧语,形成一种“无能的爱”。比如母亲应尽照顾子女之责,如果她不能尽责,疏忽抚育,不给予正当的教育,即使用诗篇来形容她的爱,亦是徒然。有一位母亲因为丈夫不能给她某些方面的满足,于是抛下幼子,一走了之,另寻他欢。有时偷偷回家探望子女,她泪流满面地告诉邻居说是如何地念子情切,事实上,这种爱只是一种虚妄,不是一种实现;她的语言和眼泪只是一种情绪,而非真正的母爱。又比如说,许多人都很爱花,但是遇见花就伸手采摘,这怎能算是真正的爱花?采摘是摧花而非爱花;另外有些人把心爱的花苗千方百计地弄来种在院子里,但是种了花却疏于施肥浇水,不久便枯死了。这样虽说爱花,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去照顾它,只能称之为无能的爱。我们对子女、对亲长、对同胞乃至对社会国家的爱,都必须付出切实的照顾和关怀。
   心理学对爱的内涵非常强调实践和关怀,但佛法则在这两个属性之外,更重视施爱者之无所求心,即不求回报,不求别人的赞誉,甚至也不心存实践佛法之心。《大般若经》上说:
   菩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慧,
   穷未来际,
   利乐有情;
   应观法空,
   缘一切智具胜功德,
   愍念有情受贫匮苦,
   应行布施波罗蜜多。
  
 一个人要做到关怀别人,实际伸出援手,并非易事,但要心存“法空”,甚至连“心存法空”都没有,那就更难了。但无论如何,一个人如果肯存心去愍念有情,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他的功德已经能与菩萨等同了。
  (二)负责与住不退地
   爱的第二个因素是负责。责任并非由外界加予的负担,而是一个人对于施爱的对象所做的回应。负责肯定了一个人的存在,逃避表现了生命之无能。负责使一个人坚强起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它是实现生命的契机。比如有一位老师,终日以教育为职志,观察学生的需要,随时做适当的辅导,考核学生的优缺点,时时加以矫正和鼓励,这就是负责,就是尊贵的教育爱。《中庸》云:“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其所言的载物、覆物与成物就是负责与弘毅。一个人若能够民胞物与,时时准备回应和奉献,那就是博爱,就是高明博厚。
   负责表示一个人具有回应的能力,回应与反应显然不同:所谓反应是指一个人对某一外来刺激所做的应对,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不涉及善恶好坏的问题。回应则不同,它涉及价值判断,涉及施与受双方面的妥当性。一个能负责的人必然能承担给予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并对行为的结果表示关心,因此,具有负责性格的人,他的思想是积极的、热心的,他时时刻刻都是精神充沛、自强不息的人。
   一个具有负责性格的人,不但能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能对别人负责,因此他具有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温和的谈吐。他们在事业上表现出拓荒者的耐劳,在待人方面则表现得踏实敦厚,他们因为可靠、勤劳和关心别人,而获相当的成功。佛法告诉我们,
 一个人必须“精进”,
 必须“住不退地”,一个人若能在修行、事业各方面,本着常道,精进不退,就是负责。《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中说,广修供养是十大功德之一,所谓供养的本质就是负责和实践。供养有法供养等,包括劝人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性供养等,其中以法供养为第一,因为法供养包含了其他种种供养,能根据佛法的旨意去实践,去服务社会,就可以成就大乘法器。
   “负责”就是服务社会,佛经上称之谓“利乐有情”,而利乐有情就是菩萨初心。
   《大般若经》云:
   发菩萨初心即胜过小乘后心,须知菩萨不退心力,胜过其余神力,最为无上。但起退心者,非真菩...(●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它是实现生命的契机。比如有一位老师,终日以教育为职志,观察学生的需要,随时做适当的辅导,考核学生的优缺点,时时加以矫正和鼓励,这就是负责,就是尊贵的教育爱。《中庸》云:“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其所言的载物、覆物与成物就是负责与弘毅。一个人若能够民胞物与,时时准备回应和奉献,那就是博爱,就是高明博厚。
   负责表示一个人具有回应的能力,回应与反应显然不同:所谓反应是指一个人对某一外来刺激所做的应对,它不涉及善恶好坏的问题。回应则不同,它涉及价值判断,涉及施与受双方面的妥当性。一个能负责的人必然能承担给予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并对行为的结果表示关心,因此,具有负责性格的人,他的思想是积极的、热心的,他时时刻刻都是精神充沛、自强不息的人。
   一个具有负责性格的人,不但能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能对别人负责,因此他具有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温和的谈吐。他们在事业上表现出拓荒者的耐劳,在待人方面则表现得踏实敦厚,他们因为可靠、勤劳和关心别人,而获相当的成功。佛法告诉我们,
 一个人必须“精进”,
 必须“住不退地”,一个人若能在修行、事业各方面,本着常道,精进不退,就是负责。《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中说,广修供养是十大功德之一,所谓供养的本质就是负责和实践。供养有法供养等,包括劝人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性供养等,其中以法供养为第一,因为法供养包含了其他种种供养,能根据佛法的旨意去实践,去服务社会,就可以成就大乘法器。
   “负责”就是服务社会,佛经上称之谓“利乐有情”,而利乐有情就是菩萨初心。
   《大般若经》云:
   发菩萨初心即胜过小乘后心,须知菩萨不退心力,胜过其余神力,最为无上。但起退心者,非真菩萨而是增上慢。
 想证入无上智慧,须将自己的才智相应地正确发挥出来。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智慧用来利乐有情、服务社会,而又努力不懈,就是行菩萨行。能这样做,生活就会有朝气,事业也易于成功,在修行办道上也必然精进有成。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能爱人者必也能自爱。”能懂得对外负责、利乐有情的人,必然也能利乐自己,这就是博爱的自然回报。
  (三)尊重与善巧方便
   
 关怀涉及照顾和实践,负责包融回应和力行,这样的爱还是不够完整,因此在施爱时,必须对所爱的对象加以尊重,以免关怀和责任变为控制。尊重意味着根据对方的本质去给予、去帮助,而非合我意、合我用途地加以操纵。不尊重对方的爱,即使发生在亲子之间亦同属不幸。许多父母平时对子女照顾备至,可是在子女的婚姻和事业上却固执己见,强迫子女听从,结果造成了许多不幸的事件。例如强迫子女听从父母指定的行业,以致兴趣不合或不能发挥所长,埋没了天赋,铸成终身遗憾。又有些父母乱点鸳鸯谱,对子女也会造成许多不幸,这种不尊重子女的爱,便失去了爱的本质。《大般若经》上说:
   无数菩萨,行菩萨行种种差别,无数如来,种种方便,饶益有情。
   这充分说明了无数菩萨与如来是多么慈悲!多么能尊重每一个人的个别差异和需要,而予以关怀与协助!
   我们可以说,佛陀从初转*轮度阿若乔陈如,到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这中间所说的十二部经都是法施,都是为了彼此互不相同的个性而说的不同解脱之道。《坛经》上说:“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学习的方法各异,因此要通过尊重,通过对个性的尊重,才能协助一个人自觉、自悟与自度。佛陀所说的“万法”只是为了适应个人需要所做的权宜过程,最后的目标是获得开悟,实现正等正觉,因此一切方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对个性的尊重。大慈大悲的爱也是一种尊重的爱。观世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对佛陀说:
   世尊!
   由我供养观音如来,
   蒙彼如来授我如法闻熏闻修金刚三昧,
   与佛如来同慈力故,
   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入诸国土。
   于是,他逐一列举出三十二种启发有情众生的方法,他的三十二应代表他能扮演三十二种角色,在娑婆世界里接近有情众生,帮助他们,协助他们,启发他们,使他们获得开悟。此外,他还有十四种无畏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救灾救难,他说:
   世尊!
   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
   与诸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
   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他所举出的十四种功德,就是针对当时一般人所遭遇的灾难和苦闷,而献身的种种济危救难的善行。
   每一个人的根性、因缘、遭遇都不相同,爱不是一个模子去行善布施,而是因人、事、时、地的差异,给予不同的回应,那才是真爱,才是慈悲。
  (四)了解与智慧
   再次,如果我们不了解别人,就不能尊敬别人,也不能正确地关怀别人,并对他负起责任。了解一件事情或一个人, 必须有足够的知识。
 西哲说:“知识即道德。”父母想爱护子女,必须懂得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子女想孝顺亲长,也必须了解老人的心理,否则你的爱可能白费力气,甚或产生误解,或造成有害的爱。有位年轻的母亲,她看到孩子出麻疹,发高烧又冒汗,于是把窗户打开,让孩子乘乘凉,结果反而罹患感冒,并发肺炎,险些送掉了小命,这就是缺乏知识的后果。
   爱人不但要了解对方,同时要了解自己,也就是说,自己必先了解自己能给予什么,才能正确地给予。拿爱国做比喻:我们想爱国,必先明白国家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之所能去给予;爱国并非建立在非难和批评上,而是要尽己所能去奉献,只顾批评而不奉献,就是生活上的溃败。《大般若经》对博爱的...(●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力行,这样的爱还是不够完整,因此在施爱时,必须对所爱的对象加以尊重,以免关怀和责任变为控制。尊重意味着根据对方的本质去给予、去帮助,而非合我意、合我用途地加以操纵。不尊重对方的爱,即使发生在亲子之间亦同属不幸。许多父母平时对子女照顾备至,可是在子女的婚姻和事业上却固执己见,强迫子女听从,结果造成了许多不幸的事件。例如强迫子女听从父母指定的行业,以致兴趣不合或不能发挥所长,埋没了天赋,铸成终身遗憾。又有些父母乱点鸳鸯谱,对子女也会造成许多不幸,这种不尊重子女的爱,便失去了爱的本质。《大般若经》上说:
   无数菩萨,行菩萨行种种差别,无数如来,种种方便,饶益有情。
   这充分说明了无数菩萨与如来是多么慈悲!多么能尊重每一个人的个别差异和需要,而予以关怀与协助!
   我们可以说,佛陀从初转*轮度阿若乔陈如,到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这中间所说的十二部经都是法施,都是为了彼此互不相同的个性而说的不同解脱之道。《坛经》上说:“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学习的方法各异,因此要通过尊重,通过对个性的尊重,才能协助一个人自觉、自悟与自度。佛陀所说的“万法”只是为了适应个人需要所做的权宜过程,最后的目标是获得开悟,实现正等正觉,因此一切方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对个性的尊重。大慈大悲的爱也是一种尊重的爱。观世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对佛陀说:
   世尊!
   由我供养观音如来,
   蒙彼如来授我如法闻熏闻修金刚三昧,
   与佛如来同慈力故,
   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入诸国土。
   于是,他逐一列举出三十二种启发有情众生的方法,他的三十二应代表他能扮演三十二种角色,在娑婆世界里接近有情众生,帮助他们,协助他们,启发他们,使他们获得开悟。此外,他还有十四种无畏功德,救灾救难,他说:
   世尊!
   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
   与诸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
   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他所举出的十四种功德,就是针对当时一般人所遭遇的灾难和苦闷,而献身的种种济危救难的善行。
   每一个人的根性、因缘、遭遇都不相同,爱不是一个模子去行善布施,而是因人、事、时、地的差异,给予不同的回应,那才是真爱,才是慈悲。
  (四)了解与智慧
   再次,如果我们不了解别人,就不能尊敬别人,也不能正确地关怀别人,并对他负起责任。了解一件事情或一个人, 必须有足够的知识。
 西哲说:“知识即道德。”父母想爱护子女,必须懂得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子女想孝顺亲长,也必须了解老人的心理,否则你的爱可能白费力气,甚或产生误解,或造成有害的爱。有位年轻的母亲,她看到孩子出麻疹,发高烧又冒汗,于是把窗户打开,让孩子乘乘凉,结果反而罹患感冒,并发肺炎,险些送掉了小命,这就是缺乏知识的后果。
   爱人不但要了解对方,同时要了解自己,也就是说,自己必先了解自己能给予什么,才能正确地给予。拿爱国做比喻:我们想爱国,必先明白国家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之所能去给予;爱国并非建立在非难和批评上,而是要尽己所能去奉献,只顾批评而不奉献,就是生活上的溃败。《大般若经》对博爱的布施、给予或奉献也有精深的解释,认为布施或给予必须依照最大的知识和智慧,以悲天悯人的襟怀去做奉献和给予,只有能应用种种知识和创造力,
 才能实现圆满的人生, 参透生命的最高智慧──菩提。
   一个人有了智慧,能深深地了解人心,他才能针对别人的需要,维护别人的自尊,做最适当的布施,使对方获得饶益;有智慧的人帮助别人是无形的、暗中的、不居功的,而且是针对对方的需要,这种行持在佛法上称为善巧方便布施。
 《大般若经》上说:
   有巧方便所行布施及 随喜回向所引善根;
   如月如日如吠琉璃宝如马宝。
   常于有情,作大饶益;
   如真金,如日月……。
   应起决定施心,
   应学无染布施;
   观诸法,若顺若违,
   皆能助引一切智智。
   帮助别人不但需要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所求,没有居功的用心,只有这样的布施行为,才会为自己带来丰足感和自在感,而使智慧衍生更丰富的智慧。
   倘若一个人的给予是有所求的话,则不论所求为何,均非完美,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只有无为的爱才是由清净心所发出的爱,才是自我实现所发出的真爱,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的本义。
   博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占有,给予是自我实现的开始,它的过程是丰足和喜悦,它的终点是人生的圆满和自在。给予只有在懂得“无用之用”的人手里,才真正表现了生命的光辉。
   摘自《清心与自在》





●轮回思想的伦理意义 - 其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 - 净公上人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僧伽吒经》云:
    尔时我以大悲之心为彼说法彼闻法已逆罪消灭。问言。当于尔时说何等法。答言。尔时演说僧伽吒法门。若闻此法。当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一切罪烦恼伏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令汝闻已速得解脱。闻四句偈令不中阙。尽一切恶得须陀洹。然后布施远离诸苦。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怖畏众生令得远离。尔时彼人合掌顶礼。赞言。善哉善哉。真善知识。善能除灭诸不善业。善说僧伽吒法门。善哉闻者。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