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94|回复: 1

佛学基础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学基础概念
   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音译)。
在佛学中,觉有正觉、等觉、无上觉。
正觉区别于凡夫的不觉和外道的觉,凡夫众生对万事万物的真相不明,由分别、执着起种种颠倒梦想,乱动而不觉。外道依于有限的定力和神通,见事物实相有时空的局限性,但却执着为真理,在人间建立种种不圆满或错误的理论,自命为觉,不能算正觉。
等觉即圆觉。区别于阿罗汉和辟支佛。阿罗汉和辟支佛虽是正觉,但觉行还未圆满。佛是圆觉者,可以自觉、觉他,普度一切有情。
无上觉是区别于菩萨,登地菩萨福慧尚未圆满,而佛“悲智行愿”皆已究竟圆满。没有人能超越其上,称为“无上觉者”。所以,无上正等正觉是说只有佛能正确、圆满地了知宇宙实相,且觉行圆满,没有人能超越其上。
   般若智慧
是指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智慧,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学习或意识层面的分析。要实证诸法实相,如“缘起性空”的境界,才有般若智慧。在人世间,这种智慧不单指心性的开悟,还包括证量和运用智慧的能力。如佛用他的智慧断一切无明烦恼,解释宇宙万有的实相,并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力量救拔轮回在六道的众生,即可称为般若智慧。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佛陀具有超人的容貌。有三十二个显著特征与微细的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大智度论》卷四记载是:
足下安平立相;足下二轮相(也作千幅轮相);长指相;足跟广平相;手足指缦网相(手足指间如蹼状);手足柔软相;足趺高满相;月端如鹿王相;正立手摩膝相;马阴藏相;身广长相;毛上向相;一孔一毛相;金色相;丈光相,身光照四面各一丈远;细薄皮相;七处(两手、两足、两肩、脖颈)隆满相;两腋下隆满相;上身如狮子相;大直身相;肩圆好相;四十齿相;齿齐相;牙白相;狮子颊相;味中得上味相;大舌相;梵声相,声音清净深远;真青眼相;牛眼睫相;顶髻相;白毛相,眉间有白毛,平时卷缩,伸开达一丈五。
八十种小相,《大般若经》卷三百八十一载,主要说佛的头、面、鼻、口、眼、耳、手、足等长相奇特。如第一好:佛的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色如赤铜;第三好:手足指头圆而细长柔软,不见骨节;第二十八好:唇色红润光泽,上下相称;第三十一好:声音宏伟,如象王吼声明朗清澈;第三十三好: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第三十六好:眼睛青白分明;第四十二好,耳轮阔大,成轮埵形;第四十七好:头发修长,稠密绀青;第五十七好:面形长宽匀称,皎洁如秋月;第七十一好:声音不高不低,应众生心意,和悦与言;第七十三好:以一音说法,有情之类各得其解;第八十种好:手足及胸,皆有吉祥喜旋之相(如卐字等)。
   加行
正修前的准备,如学前班。
另一个解释可以举例说明。比如修大乘道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个层次,每一个前面的修证都可以成为后一个修证的加行,如布施是持戒的加行。
   功德
功德分“出世间功德”和“世间功德”。在此世界任何善的起心动念和行为都可累积功德。此功德可获得善业的果报。修证佛法、弘扬佛法是累积出世间功德,获得解脱轮回的福报。另在行菩萨道中,做善事的同时修证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贪、嗔、痴、慢、疑,才能成为功德,否则善行只是助缘或善报。
   皈依
梵文savana的意译。从字面理解,“皈依”是回来依靠、信奉。如游子归父,感到温暖与依靠,心生欢喜。如民依王,感到信赖与保护,无所恐惧。皈依有几层意思:
回归自己的本性。佛说我们每个生命都有佛性。在我们本有的佛性面前,我们的心一直在流浪。
皈依上师:皈依传法给你的灵性导师。他可以带领你流浪的心回家,给你指示回家的路。
宗教仪式的皈依:在寺院接受三皈五戒,成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把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佛教是传播弘扬佛法的一个载体,它用有形有相的形式来示现佛的教法,而且僧人的职业也以弘扬佛法为使命。故皈依佛门,作一名佛教徒也是间接地传播弘扬佛法。而且明白了佛法的教义后,也不会因为寺院、僧人的不净或宗教团体的腐败而否定佛法,否定佛的智慧。
   涅槃
梵文nirvana的音译。
佛教中对高僧大德死亡的代称。
断除生死轮回后获得的精神境界。
无余依涅槃:生死之因果都尽,不再轮回三界。
有余依涅槃:“生死”之烦恼因已断,尚有生死之果待尽者,即果报身还留在世界。
无住处涅槃:大乘的最高境界。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南无
梵文namas的音译。译为致敬、归敬、归命。加在佛名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
   斋
古人在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曰斋,以表示恭敬。佛教流传后有两个新义:
过午不食曰斋;
素食曰斋;
   朝山
佛教徒到名山大寺进香拜佛礼菩萨,并修证佛法。
   参禅
佛教禅宗修持方法之一。“参”谓“参究”,“禅”谓“禅道”。参究修行之道,求得明心见性叫参禅。
   打七
佛教修行仪式。
禅七:禅宗僧人常在冬天从农历十月十五日起,至腊月八日止,共“七七四十九天”连续进行坐禅修证。
佛七:净土宗僧人的念佛活动。随时可以举行,七七四十九天中,只念一句佛号。敲木鱼击磬,名为“打念佛七”。
   闭关
闭门不出,修行人在一个期限内闭居一室,一心诵经坐禅。现在也有方便关,即行者放弃俗务,一心致力修证。
   外道
佛教自称内道,认为其它宗派和学说都不能圆满“契合真理”,所以称外道。主要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六师外道和九十六种外道”。后来就引申为对异端邪说的贬称。
   手印
梵文mudra的意译。显密或教派不同对手印的解释不同。
导引气脉运行。
天线的作用。身密之一,与诸佛菩萨沟通的密印,口持真言,手接密印。
用手印示法,身体的语言。
   打坐
结跏趺而坐,使心入定。
   挂单
行脚参访的僧人在途中经过的寺院请求暂住。
   荼毗
梵文jhapita音译,亦译“阇毗、阇鼻、阇鼻多、阇维、耶维、耶旬”,意为焚烧、火葬。
   舍利
人死火葬后烧出的结晶物。修行者多有此物。还有一些修行者死后,整个肉体久存不坏,叫全身舍利。
   礼拜
佛教徒向佛或菩萨、大德等顶礼膜拜,表示恭敬。在古印度有九种形式:
发音慰问
俯首示敬
举手高揖
合掌平拱
屈膝
长跪
手膝踞地
五轮俱屈
五体投地
   合十
亦称合掌。原为古印度的一般礼节,佛教沿用之。
   顶礼
两肘、两膝和头着地,称“五体投地”,而后用头顶礼尊者之足,故名。
   绕佛
围着佛右绕(即顺时针方向行走,表示对佛尊敬)。
   供养
两种:一种以饮食、钱物等供养佛菩萨,称“财供养”。对众讲经说法为“法供养”。
   结缘
一般指与佛法结缘,为将来得度创造条件。大乘佛教主张:未成佛道,先结善缘。
   开光
佛像塑成后,通过做法事对佛像进行开光加持。开光后,艺术品变为与佛菩萨沟通的桥梁,可供人顶礼供养。
   法会
佛教为说法、供佛、施僧等而举行的仪式、集会。佛诞节亦称“浴佛节”,纪念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届时寺院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以各种名香浸水洒洗佛像,并供养各种花卉实物,还行拜佛祭祖,施舍僧侣等庆祝活动。中国汉地为农历四月初八。
   三摩地
禅定的状态。在三摩地中,行者会进入忘我,暂时忘掉身心,获得轻安、喜悦。
   般舟行
亦称“佛立三昧”。“般舟”意为“出现”,“佛立”。谓修此禅定,十方诸佛就会出现眼前,如明眼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如是多。据《般舟三昧经》,若一昼夜乃至七天七夜一心念佛,就可见佛立面前,天台宗据此立“常行三昧”修持方法,以三月为一期,一心常念阿弥陀佛,绕佛像常行不停。
   结跏趺坐
略称“跏趺”。有双盘、单盘(安稳,不易疲劳,身心端正)。
   《大藏经
简称《藏经》,佛教典籍汇编而成的总集。有汉文、巴利文、藏文、满文、蒙文、日文、西夏文等等。
   认识常供佛
释迦牟尼佛: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娑婆世界教主,人间佛教创始人。左右助手为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座骑为青狮,普贤座骑为白象。
阿弥陀佛:意思为无量光无量寿。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左右助手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观音常手持净瓶杨柳,大势至持如意。
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教主。手下有十二药叉神将及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不只消灾延寿,还治生、老、病、死的轮回之病。主治贪、嗔、痴三毒。
弥勒菩萨:兜率天教主,未来佛。造型为五代明州布袋和尚的形象,笑口常开。
地藏菩萨:称大愿地藏,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在中国的道场是安徽九华山。
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慈悲著称。在中国的道场是浙江普陀山。
文殊师利菩萨:称大智文殊,表佛法智慧的菩萨。在中国的道场是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称大行普贤,表行愿,如慈悲、智慧、大愿等。做不到便为空谈。在中国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
韦驮菩萨:本是婆罗门的天神,传说佛涅槃时,有一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急追取还,故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将。
伽蓝神: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指护持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公为伽蓝神。
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拿慧剑;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蛇,一手拿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拿伞盖。四大天王是佛法的护法神。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时空观。在梵语中,世界一词,含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意义。
佛教中认为,一日一月照临的范围,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千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乃至无量大千世界为一佛土。
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译名。娑婆是梵语的音译,意为堪忍。即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种种苦业,而不觉得苦痛,仍不愿出离。佛教中说,我们人即生活在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一)五蕴
佛教认为世界和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构成,这五种因素称为五蕴。
色蕴是指物质由地、水、火、风所构成。世界的一切都是色的暂时组合。由于色的组合变化不定,所以人们就看到物质的成、住、坏、空,生命的生死轮回。在人,色蕴分内色和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
受蕴(觉受)是指外界作用于眼、耳、鼻、舌、身而产生的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觉受,是说人的心理活动。
想蕴(概念)是指通过对外界万物产生的觉受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到的知觉和表像,是一种理性活动,概念作用。如,人听到鸣笛声,心中就判断那是汽车发出的声音,给它定一个名称,这就是想。
行蕴(行为)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相当于心理活动、意志活动。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这些心念可以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
识蕴(了别)是人的总的意识,即把受、想、行三蕴会集在一起,形成对境界的觉知分别,也就是认识的功能和结果。
识蕴指“小乘”的“六识”和后期大乘瑜伽行学派所讲的“八识”,相当于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活动与内容。六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八识是在六识之外,加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五蕴的本质是无常、苦、空、无我。
(二)十二处
十二处又称十二入。“处”的梵文原意是指“进来的场所”,“进来的东西”。内容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对应人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称内六处,六尘称外六处,合为十二处。故十二处即为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三)十八界
十八界是指在十二处的基础上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十八界内容如下:
眼界 – 色界 – 眼识界
耳界 – 声界 – 耳识界
鼻界 – 香界 – 鼻识界
舌界 – 味界 – 舌识界
身界 – 触界 – 身识界
意界 – 识界 – 意识界
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只有意界可以通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这意界却不是自然而有,是由第八识如来藏所生出。
发表于 2013-4-1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