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703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8-10-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慧律法师主讲 精进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九年元月二十三日,佛七的圆满日。佛七的意义是什么?七是圆满,我们打这七天,有圆满吗?佛七的重点是什么?就是精进念佛,一心不乱,求生净土,超出三界。 在这复杂的社会,要收摄身心,来这里用功七天,要极大的福报和因缘。所以,打佛七的意义不同于世间人的拜拜。世间人拜水果、不外是求财、求功名,有的还拜四果:蕉、李、梨、凤梨。(台语谐音为招你来旺),他们拜佛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由于这是在台湾,所以用闽南语来念,可以行得通。若在外国,那可就行不通了。其实供佛只是一个心意,因为我们从未看到佛在吃,都是供佛的人自己在吃。从这里可以看出,世间人所求无非是财富、功名。但我们打佛七,所求的则是为超出三界。 这次分精进组和随喜组,不论哪一组,能来参加都很可贵,值得赞叹。要进入佛门是很不容易的,修行是难能可贵的选择。一般世间人,日常所做的娱乐,不外乎饮酒、打麻将,在大陆,为了预防老年痴呆症,就鼓励打麻将且蔚为风气。我们信佛的人有目标,知道要用功,毋需藉助打麻将来消遣。 发心要正确 打佛七讲求发心,而且要发大心。只要发心正确,佛祖无不慈愍摄受。发诚恳的心,发大菩提心来打佛七,只要知见正确,佛未尝放弃过我们。举例来说,七、八年前,我发了一个大心:(佛法既然这么好,为什么没有人来弘扬?倘若国外来邀请;有因缘,我就去。)因此当新加坡的佛友邀请我去演讲,我就答应了。当时主办单位租的场地不在室内,而是露天的体育场。一次演讲的花费,如海报、宣传......不下数百万。万一当天下雨,可就麻烦大了,整个演讲活动恐怕会泡汤。当时在场外还加设超大型闭路电视,总共聚集了数万人次,这是很难得的机会,新加坡佛教能否兴盛,就在此一举。因为真的很难得可以聚集这么多人。可是,演讲举行时,天色开始变暗,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我就在内心观想:观世音菩萨撑著雨伞,站在虚空中。因为万一下雨,体育场这数万人,根本无处避雨。倘若大家因为躲雨而冲散了,再要将这群人聚合起来,恐怕就没办法了。然而我所能作的,就是这些了。所以,我就不停地观想、祈求,结果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连续三天的演讲,都是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况下进行的,等到最后一天演讲完,出了会场,才赫然发现会场外已经淹水了,只有体育场内没有下雨。我举这个例子的用意,并非显示自己很有能耐,而是告诉大家,我们如果有诚心,集合众人的愿力——希望佛教兴盛的强大愿力,才能感得佛菩萨的加被,有这样的感应。我们上了游览车,司机告诉我:‘师父,你们的阿弥陀佛真感应!全新加坡都下雨,只有体育场没下雨。’这是由于新加坡的信众团结一致,共同祈求的结果。 我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所收的供养,共计一百二十万台币,回国后,我寄了二百四十万的录音带给他们,因为我们并不贪著众生的钱,我吃——不过一碗饭,睡——不过一张床,这个心发出去以后,迄今已八年了,新加坡很多人都在听师父的录音带,学佛人口增加了数十倍。所以,法师的知见正确,发心正确,佛祖自会加被。 相同的,今天各位来打佛七,只要发心正确,真是为了生死而来,无论你过去造多大的恶业,或遭遇什么打击,作任何罪业,无论你多么穷困而心生自卑,乃至你肢体残障或年事已高,佛都不会放弃,因为发心正确,自然与佛相应。所谓‘信愿行’,打佛七,首先要看我们的发心是否坚定。 以般若智慧精进 打佛七、学佛,智慧非常重要。有的人念佛十几年心却不能定,何以会如此呢?因为他不了解无常和空性的思想,所以潜在的烦恼(简言之即习气)仍然存在,就如同火车头后面挂了许多节车厢,还要爬坡,极为吃力,因为有阻力的缘故,想快也快不起来。由于安上种种错误的知见和分别、执著,所以,他虽然用功打佛七却无法受益。修学佛道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当然时间愈长,修行成就的机会就愈大,因为有时间去致力于修行嘛!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懂得如何去放下,知道如何去勇猛精进,这样力量才会出来。若没有菩提心,没有般若智慧,再打上十次、二十次的佛七,也只是结缘而已。 具足大慈悲,发菩提心 何谓菩提心?自利利他是也。要自利,我们的身口意要清净;要利他,则需具足大慈悲心,这叫做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和般若智慧是修行最重要的二环。真正发菩提心者,就知道要来服务众生、利益众生。一个修行人朝夕都以众生为念,想利益众生、帮助众生,那么,自己的烦恼也会比较少。若整天只顾自己,烦恼会比较多,因为他有私心。服务众生会忘了自己这个‘我’,了知一切法无我,就会起欢喜心来服务众生。 妄想重则难以解脱 为什么世间人修学佛道不得力?因为妄想重,内心没有般若智慧。妄想重就是执著性重。例如说,自尊心太强或过于敏感,芝麻小事就放不下。旁人说一句重话,他就烦恼一星期、两星期、三星期,三年五载仍放不下,甚至一辈子都牢牢记著。如此,再怎样修也无济于事。对于讨厌的人,连看都不想看,一辈子都恨这个人。你说,这要如何修行呢?他无法去消化,每每坚持己见,自以为是,认为别人不对,自己有修行,别人没修行,这种强烈轻视别人的念头,要如何修行去获得解脱?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法在现前一念之间。要透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都是缘起法,无自性的,哪有什么善恶、对错、伟大与否呢?将世间的一切贴上标签,无益于圣道的修行。因为修行并非在于你花插多少、佛祖供养得多庄严、仪式唱念多久,以这些繁琐的外相为标准,来贴上标签,名之为修行,这是错误的。修行是要降伏我们的心,故发我们内在清净的智慧。外在的因缘:这些花、庄严的佛相,都只是‘相’,而‘相’是为了启发我们内在庄严、清净的自性,不是外在布置得庄严就叫做圣人或圣道场,这是严重的错误。但为了不坏事相,我们还是要兼顾外相,把佛相画得很庄严、灯光架设得很亮,同样这么去作。 修行应在念念中用功 若我们对世间的名利、是非耿耿于怀,从来打佛七的那天,心中就怨恨一个人,迄今已七天了,仍未放下,嘴里念著佛号,心中暗忖:(总算七天过去了,回去要好好找他算帐,太可恶了,竟倒了我七百万的会钱......。)真正会修行的人就不同于此,他们是天天都在打佛七,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用功,不是来这里七天才叫修行。若如此的话,其他时间要怎么办?若动一念烦恼的心去轻视别人、去恨众生、落入是非,就别说你在修行或悟道,因为你已离道太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