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703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8-10-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因此,「具足本愿信心的即心持名念佛三昧」之提出,可说正是本文的最终结论,也是本文给当前净土教行者的一项修行建议。总的来说,既修「即心」的理观,则于念佛的实相内涵,具有真实而理性的信心,能生起笃定勇猛的行力,而不会轻易地人云亦云起疑生退。既有「持名」的方便,则下下根之人亦能行持,可谓会极究竟(即心故)于极善巧(称名即是即心实相故)中,但能称名,不劳观想,不必参究,自得念佛往生之大益。既依「本愿」的信心,则持名非必求一心,但能信心坚固,愿心恳切,随缘消业莫造新殃,仰仗佛愿功德摄受加被,临终往生,则念佛时自能安心决定,不再患得患失!依于这样的净土修行观,则阿弥陀净土法门,至圆顿至直捷,至方便至快速,横赅八教竖彻五时的美称密意,可以当之无愧矣!而本文欲使净土法门之精神内涵深化,且又能应机广博的原始想法,也或者能够稍稍达成吧。 参考书目: 1.《佛说无量寿经》二卷 曹魏·康僧铠译《大正》卷12页265。 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 刘宋·良耶舍译《大正》卷12页340。 3.《佛说阿弥陀经》一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卷12页346。 4.《往生论注》 后魏·昙鸾大师批注《大正》卷40页826。 5.《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 后魏·昙鸾大师撰《大正》卷47页1。 6.《观无量寿经疏》一卷 隋·智者大师说《大正》卷37页186。 7.《净土十疑论》一卷 隋·智者大师说《大正》卷47页77。 8.《五方便念佛门》一卷 隋·智者大师撰《大正》卷47页81。 9.《佛说阿弥陀经义记》一卷 隋·智者大师说《大正》卷37页477。 10.《摩诃止观》卷五 隋·智者大师说《大正》卷46页54。 11.《观无量寿经疏》四卷 唐·善导大师集记《大正》卷37页245。 12.《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一卷 唐·善导大师撰《大正》卷47页448。 13.《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六卷 明·知礼大师述《大正》卷37页195。 14.《佛说阿弥陀经略解》一卷 明·大佑大师述《卍续》卷22页422。 15.《佛说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二卷 明·传灯大师钞《卍续》卷22页423。 16.《净土生无生论》一卷 明·传灯大师撰《大正》卷47页381。 17.《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一卷 明·蕅益大师解《大正》卷37页363。 18.《净土教概论》日·望月信亨着 释印海译美国法印寺印行。 19.《佛光大辞典》光盘版 佛光出版社。 20.《印光大师嘉言录》李圆净编 流布本。 21.《净土深义》释法藏述 高雄·谛听文化有限公司。 [1]元兴元年(402)师与刘遗民等百余人,创立白莲社,专以念佛求生西方为修行法门,一生有三次于定中见佛。见《梁高僧传》卷六。 [2]师为当时著名之四论(《中》、《百》、《十二门》及《大智度论》)学者,以空宗思想批注世亲菩萨(有宗)所造之《往生论》,影响后世弥陀净土教理及修行思想甚钜。《续高僧传》卷六谓师寂于东魏兴和四年(542),然其它文献中有异说,有认定为寂于高齐天保五年(554)之后者。 [3]参考日·望月信亨着《净土教概论》第十~二十章。 [4]此指政治环境的动荡,长期佛门人才凋零,及佛法解行传承丧失等因素而言。 [5]康译《佛说无量寿经》上卷云: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大正》卷12页268下) 闻佛名号尚有如是功德,何况称念! [6]从他人听闻佛法而生信仰,依此信仰而修行之谓。见《佛光辞典》<随信行>条(6349)。 [7]《净土生无生论》序云: 敬采经论秘密旨,阐明净土生无生,普使将来悟此门,断疑生信阶不退。(明·幽溪传灯尊者着《大正》卷47页381上~中)。 [8]主要是唐·善导大师。参考亲鸾等人之著作可知。 [9]《大正》卷12页266下。 [10]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泛指一切轮回众生所居之世界。 [11]三障即:业障、报障、烦恼障三者。 [12]《大正》卷12页341中。 [13]《大正》卷12页272中。 [14]《大正》卷12页268上。 [15]《大正》卷26页41中。 [16]《大正》卷26页42下。 [17]《大正》卷40页832下。 [18]《大正》卷12页267中。 [19]《大正》卷47页78下。 [20]《大正》卷40页826中。 [21]《大正》卷12页347中。 [22]《大正》卷12页348上。 [23]例如唐·宗密大师即将念佛法门分为「称名」、「观想」、「观像」及「实相」等四类念佛法门(见《佛光大辞典》页1804)。 [24]指《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及《佛说阿弥陀经》等三部而言。 [25]本文标题为「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云,而未将「本愿念佛」写入者,主要是因为本愿念佛亦摄入持名念佛之中故。 [26]见注21。 [27]「心一境性」即禅定的效果,尤指忆持不忘所缘境的意思。 [28]《大正》卷12页347中。 [29]《大正》卷12页268上。 [30]唐·善导大师即依此而提倡「本愿念佛」之行,下第五章中当再说明。 [31]见第五章注92所引之文。 [32]《大正》卷12页346上。 [33]《大正》卷37页364下~365上。 [34]关于藕祖在引文中提到,何以念佛一句是「无上了义」及「最极圆顿」的问题,将在下一章讨论到「实相念佛」时说明之。 [35]《弥陀经》中佛陀告舍利弗说:「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又说「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大正》卷12页347中)乃至于经末亦言此经为「难信之法」(《大正》卷12页348上)等,皆可说明偏赞「持名」的特别性。 [36]《大正》卷47页77下。 [37]五门者: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第二观相(想)灭罪念佛三昧门,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大正》卷47页82上) [38]《大正》卷47页82中。 [39]《大正》卷37页370下~371上。 [40]见注28所引经文及前段本文说明可知。 [41]《大正》卷37页371中。 [42]出处见注41。然此已属于「实相念佛」部份,于第四章中当再说明。 [43]《卍续》卷91页818下。 [44]出处同上,此亦属「实相念佛」部份,下章当明。 [45]《大正》卷37页371中。依文所见,理持与事持并不即对应于理一心或事一心,当知。 [46]《大正》卷37页371下。 [47]同上。 [48]见《印光大师嘉言录》流布本,页6。 [49]《大正》卷37页195上~中。 [50]所言性德者,有「内含」之义,意指虽具有如是本质,而尚未透过一心三观修显之谓。 [51]四种三昧者,即一行(常坐)三昧、般舟(常行)三昧、法华、方等、(半行半坐)三昧及觉意(非行非坐)三昧。文见《摩诃止观》。 [52]《大正》卷37页195中。 [53]同注52。 [54]同注52。 [55]《大正》卷46页54上。 [56]《大正》卷37页197下。 [57]见注41~44所引之文。 [58]《卍续》卷91页818下。 [59]《卍续》卷91页820下。 [60]同注58。 [61]见注42所引之文。 [62]《大正》卷37页197下。 [63]《大正》卷47页382下。 [64]见注45所引之文。 [65]见注46所引之文。 [66]见注59所引之文。 [67]《大正》卷37页220下。 [68]《大正》卷37页220下。 [69]《法华经》<方便品>云: 乃至举一手,成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大正》卷9页9上) 又<普门品>云: 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大正》卷9页57下)皆是称性功德不会空废的明证。 [70]八教即指天台藏、通、别、圆及渐、顿、秘密、不定等化法、化仪八教。 [71]五时即天台、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及法华盘等五时。 [72]语出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彼文云: 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大正》卷47页78上)。 [73]《大正》卷37页371中。 [74]见《灵宗论》卷七·蕅益大师撰。 [75]见注45所引之文。 [76]语出<易行品>,见《大正》卷26页41中。 [77]参阅《选择本愿念佛集》日·源空撰,《大正》卷83页1。 [78]与此类似的破斥,于《要解》中亦有论及,彼文云: 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令《观经》所明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之人,现世不曾修行,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得遇善友,闻便信愿。如此等事,万中无一,岂可不预辨资粮,乃侥幸于万一哉?《大正》卷37页371下。 [79]参考《阿弥陀经》 《大正》卷12页346下。 [80]见注45所引之文。 [81]见注28所引之文。 [82]见注45所引之文。 [83]《大正》卷12页350上。 [84]语出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五重玄义第二明宗段(《大正》卷37页364下。) [85]此处讨论以古来通用的康译《无量寿经》为本,见《大正》卷12页267下~269中。 [86]参考《净土深义》释法藏述 高雄·谛听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87]《大正》卷12页268上~中。 [88]植诸德本者,《无量寿经》中未明言所指为何,然《观无量寿佛经》中有云「三福」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者或即属之?文云: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正》卷12页341下。) 由以上三福的内容看,光最平常的「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之「世福」,都不是一般世俗人所能行者,何况余二戒福与行福? [89]《大正》卷12页272中。 [90]《大正》卷12页346上。顺便一提,《无量寿经》中十八愿排除「五逆」之人,而观经下品下生中却容许五逆得生,其原因乃在造罪之人的根器差别及法门定散力用不同故。详见智者大师《观经义疏》(《大正》卷37页193中。) [91]《嘉言录》页1。 [92]见注39所引之文。彼文云: 若信愿坚固,纵使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 [93]《大正》卷37页272中。 [94]同注93。 [95]《金刚经》《大正》卷8页765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