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8|回复: 0

慧律法师: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摩大师血脉论》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色无尽就是自心了,因为色心是一如的嘛![心识善能分别一切,及到施为运用,皆是智慧,心无形相,]心是什么,为什么心无形相?它不是长的,也不是短的,不是大的,不是小的,心是什么,你能讲吗?你讲给我看看,你一讲就不对啊!心当然无形相的啦。[智慧亦无尽。]智慧也是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四大色身,即是烦恼,色身即有生灭,法身常住而无所住,]加一个字“而”无所住。同学们,在[无所住]下面划两条线,这个就是修行的根本!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无所住,什么法都无所住。
         [如来法身常不变异。]因为无所住嘛,无所住他就是妙用,那么如果是有所住就是烦恼的用,无所住就是妙用,为什么?妙用就是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无所住。如来法身常不变异,这个很容易会误会,如来法身,法身是站在理体上说的,它不站在这个事相上说的,所以说它常住不变异。一般人都会误会说,不变异就是像一潭死水,这是不对的。法身是常不变异,就是因为法身它是站在体上、理体上说,站在空的角度上说的,所以他讲常住不变。如果说法身常住不变,他怎么能够妙用现前?他当然不可能了,他还有报身跟应化身,所以法身、报身、应身三身是一体的啦,应化身也是法身,报身也是法身,意思就是法身的空,这个理性体,它同时具足一切事相上的妙用。所以说:常不变异,应当是指站在体上来讲的话。站在这些事相上来讲,它是无常的,它是变异的、它变化,为什么叫做不可思议,神通变化,对不对?如果它是常不变异的话,你怎么神通起妙用呢?没办法啊!就一潭死水了。这个要注意,法身是站在理上说的。
       那个[]右下脚这个句点不要,不变异这个[]要一个句点,如来法身常不变异。[故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驰求,终日忙忙,念佛礼佛,佛在何处?不应作如是等见,」这个“知”改成“识”。
       [但识自心,心外更无别佛。]如果你了解这个自己的心性,那么心性以外,没有别的佛。[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你如果悟道,你现在就是佛,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你只要悟道,现在就是佛。不离当下嘛,当然所在之处统统有佛嘛,但是我们的佛在那里,都搞不清楚。[自心是佛,不应将佛礼佛;]不应拿这个佛、心中的佛性,要来礼外面的佛。[但是有佛及菩萨相貌,]但是如果,有佛及菩萨相貌,如果你起了一个佛,以及菩萨的相貌,[忽尔现前,]忽然现在你的眼前
        [亦切不用礼敬。]意思就是,不是叫你不要礼拜,意思就是不要着相说:哎呀!我修行很高,我见到佛了,我赶快来礼拜佛,那个也是你自心显现出来的。记住:切不应礼敬,不是说叫你不要礼拜佛,是不要着相而礼敬,因为他写得很简单,意思就是不能着,有佛相现前了,我就礼拜,那个其实是你心性清净显现出来的相、现象界,这是很正常的,见性的人,以心性念佛,他就见佛了。
       [我心空寂,本无如是相貌,]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里面讲,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佛根本就是无相的东西,你就念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那也是你心中显现的自性弥陀,阿弥陀佛的愿力固然是一种增上缘,最重要的还是你清净心所显现出来的,本无如是相,为什么?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空寂的心性,那里有什么三十二相,就是八万四千相都没有,什么一相也没有,
         所以不要念佛念到着相着魔了:哎呀!我见佛了!发狂了,到第二天一起来的时候,到处告诉人家:哎呀!我念佛见到阿弥陀佛了,我是怎么样有修行,你们有没有啊?就开始起骄傲心了,我从今以后决定往生了,我不要念佛、不要用功了。糟糕!
          [若取相即是魔,]师父在共修里面,就一直重复开示,你千万不要以为见到佛,你就很知足了,你就一直很快乐,就认为你生死没问题了,问题很大呢!所以说:若取相即是魔,让他自然的见,不要管他,不要理他,还是念你的阿弥陀佛,自性愈来愈清净。[尽落邪道。若是幻从心起,即不用礼。]为什么,那是心外佛嘛![礼者不知,]这个知就是智,如果礼心外的佛,那就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知者不礼,]有智慧的人,他不理外面的佛,他虽然每天在礼拜佛,可是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我们以前都念过这个的。智者不礼,有智慧的人,心就是佛,就算他在礼佛,他也知道能礼的是空,所礼的佛也是空,唯有一心作,只有一心在造作。[礼被魔摄。]礼心外的佛就被魔所摄。
          [恐学人不知,故作是辨。][诸佛如来本性理体上,都无如是相貌,]诸佛如来本性的理体上面,都无如是相貌,体前加一字,“理”。[切须在意。]一定要注意[但有异境界,切不用采括,]意思就是你但保持一颗清净心,无所住心,一切现象统统放下,不要理他,你好好念你的阿弥陀佛...。不管他看不看到,你心念得定,自然往生!切不用采括,[采括]就是搞取,括就是执取、收集的意思。你不要这个执着,采括就是摘取这个相,[亦莫生怕怖,]不要起这个害怕、恐怖的心。
         [不要疑惑,]千万要记住,[我心本来清净,何处有如许相貌?]我的心本清清静静,那里有那么多的相貌?[如许]就是如此许多的相貌呢?不可以相取佛的啊!有相取佛即不是佛[及至天、龙、夜叉、鬼神、帝释、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敬重,]也不要去恭敬、尊生他,不须要这样子。为什么?心本来无如是相,见性就是毕竟空寂。没有这些相现前,现前也不要管它,[亦莫怕惧;]也不要害怕,也不恐惧
        [我心本来空寂,]如果你要成佛,一定要体会:我心本来空寂。意思就是本来没有这些执着,分别心,那是因为我们的妄想颠倒所产生的一种连锁效应,[一切相貌皆是妄相,切莫取相。若起佛见、法见,及佛菩萨等相貌,而生敬重,自堕众生位中。]那还是凡夫了,
         [若欲直会,]就是直下体会,就是悟了,这个[直会]就是体悟。若欲直下体悟,[但莫取一切相即得,]如果你想要真正的体会,但莫取一切相即得,这里要划重要线,这一句话就是修行的根本。[更无别语。]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其他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见一切相就全部放下,眼见的、耳闻的、统统的放下,[故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无定实,幻无定相,]定实就是定法或实法,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加两个字,“即能”[合它圣意。][故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罗示见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皆)是外道,总不是佛。(底下这句最重要:)佛是自心,莫错礼拜。」]就是你的心自在、解脱、清净、无碍,这才是真正的佛,佛没有任何相貌的。佛是自心,莫错礼拜。[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你只要有这个觉性产生,你就是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1 05: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