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78|回复: 0

[心经] 星云大师讲《心经》 第7课丨什么是空?怎么样才能看到空?0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星云大师讲《心经
7课丨什么是空?怎么样才能看到空?04
  空,是“空”中有“有”,“有”中有“空”,我们不要把空与有分开。举一个禅宗的公案,我们就会明白了。
  有一位居士问智藏禅师:“禅师,请问有没有天堂地狱?”“有。”
  “有没有佛菩萨?”“有。”
  “有没有因果报应?”“有。”
  不管他问什么问题,智藏禅师都说:“有啊!有啊!”
  于是,这位居士就说:“会不会是禅师你说错了?”
  “我怎么会说错呢?”
  “我从径山禅师那儿听的并不是这样的说法。”
  “径山禅师怎样说法?”
  “他都跟我讲无呀!我问他有没有天堂地狱,他说无;有没有佛菩萨,他说无;有没有因果报应,他说无。他说的都和你不一样。”
  智藏禅师说:“哦!原来是这样。我来问你,你有老婆没有?”“有。”
  “你有房屋没有?”“有。”
  “有没有田地?”“有。”
  “所以喽,径山禅师跟我讲的不一样,因为径山禅师讲没有,是讲他的世界。径山禅师有老婆吗?没有。径山禅师有没有房屋田地?没有。所以他讲没有。你有老婆,你有儿女,你有田地,所以我要跟你讲有。”
  有和空,乃因个人证悟的世界不一样,在有的世界里面,禅师就跟你讲有,若是在空的世界里面,禅师就跟他说空。其实空和有是分不开的,要能看到它们的不分开,就要“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就是无我了。
  我们为什么会有苦?那是因为有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因为人有个“我”的身体,所以就要受苦。如果无我,就不苦了。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就不苦了。
  有一对夫妻,拥有钱财,却没有儿女,这让他们觉得很苦:“我一生拥有这么多钱财,但是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却没有个儿女陪伴,实在太苦了!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啊?为什么人间这么不美满呢?”最后他们看破了,信仰了佛教。他们一直想要找个法师来讲经,却没有人来。有一天不知道打哪里来了个游方和尚,夫妻俩把他当成宝看待,邀请他讲经。这个法师说:“我不会讲经!”他们却说:“法师您太客气了,我们一定要邀请你说法,请您留在家里接受我们的供养。”
  饭菜吃过了,讲台也搭起来,两夫妻请法师上座,他们则跪在下面聆听佛法。法师心想:“当初没有好好学佛法,现在怎么说法呢?”着急得大汗直流,忽然间冒出一句:“苦啊!”意思是他不会讲经,好苦。老夫妻一听,连忙磕头:“哎呀!不错,真的苦。像我们这么有钱却连个儿女都没有,法师讲的真是一点都不错,苦啊!苦啊!”
  法师看他们还跪在那个地方,想该怎么办呢?便说道:“唉!真难。”老夫妻又赶快磕头:“哎呀!一点不错,真难,要想有个儿女好困难。”
  法师再看看这两夫妻还是跪在那个地方,不知如何是好,心想:算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老夫妻跪了很久,抬起头来,看到法师已不在座上,惊呼:“今天佛祖下凡,点化我们人生真苦、真难,我们以后要好好修行啊!”
  苦,是我们学道的增上缘,知道苦才肯学道。佛教说苦不是目的,佛教说苦不是要我们受苦,佛教讲苦是要我们知道苦,要我们进入学道的世界。就像很多人饱经世故,受过很多的苦后,回头是岸,照见五蕴皆空,终于可以度一切苦厄。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尼,叫作优波先那,有一天在山洞里面打坐,被一条毒蛇咬伤。他想:“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于是就叫同道们把长老舍利弗请来,“我要和他讲话。”长老舍利弗请来了,他说:“舍利弗尊者,我被毒蛇咬了,我快要死了,现在没有办法和佛陀告假,请你代我说一声吧!”舍利弗一看,说道:“你气色一点都没有变,人好好的,怎么说是被毒蛇咬了呢?”
  优波先那说:“舍利弗,你跟随佛陀这么久了,难道还不懂佛法吗?毒蛇能咬我的身体,但是它不能咬空。我现在在观空,所以身体虽然被咬了,但是我在空中的思想、空中的境界里,它是不能咬到的,因此我的气色也就没有改变了。”
了解空的人,对于生死总是谈笑自如。为什么?认识空以后,就知道人是不死的。一般人不认识空,以为死了就空了。认识空的人就知道,空里面有死也有生,有生也有死。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死了就没有,死了还会再生,是不空的。
读后感
——国信师兄
  每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时,都会看到一个“空”字,它空无一物、它空旷无边、它空空如也。
  其实我想这片天空才是真的“有”。在它的空间中有各种星球的存在,它还包罗着雨露天晴,所以才让人觉得它才是真的“有”。它神秘又有“无我”的精神。若鸟儿飞上了天空,那就是鸟儿的领地。若风筝飞上了天空,那便是人们玩耍的游乐场。
  它从未停止过成就别人,这也许就没有负了那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吧
原标题:星云大师讲《心经》| “空”到底存不存在?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1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