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问:佛是本心没错,但凡夫与佛的区别即在于迷与悟。迷为无明覆盖,颠倒五欲 轮回。另外,我似乎也没说外求这个理念。修行修什么?正是打破贪嗔痴,窥破无明见诸佛本来面目。凡夫下手功夫处,正是破妄,破而后立,破无可破真自显。正如禅宗云:烦恼即菩提。轮回是战场,菩萨是勇士。既然自性本来清净,那么我们还需不需要用功呢?停留于文字义理而忽视了当下众生的问题,极易让 佛法变成谈空说有的理论,而无法将功夫落于实处,见地就变成了乌龟壳。 谢师:法师,何为迷?心执即迷!何为悟?无挂自在,本来觉悟。觉悟与迷失,仅仅是一颗心现两种状态,依据迷失而说有觉悟,真觉悟者,迷失不可得,觉悟也不可得,既然诸心不可得,可得者皆幻,何曾有一个用功之处?有一位大禅师曾说——切忌用力。众生是什么?自心烦恼也,如法师深观自心烦恼,烦恼不可得,性空本是如来,这才是真正的下功夫修行啊!若法师不明白世界唯心所现,诸法唯识所变,众生只是心中妄念,而视外界的众生为实有,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若离本心而说有法,这才是真的离心说法,将佛法落于空谈。 问:老师,如果就只能不随念头转,而不能观察到众生过去未来此刻心愿的,是属于奢摩他吗? 谢师:凝定清澈的专注心,是修行止观,止观的圆满境界,称为奢摩他。 问:那我们眼睛看到的是什么? 谢师:心识取舍意识,对眼根信息,进行的编制色相,眼睛只能看得到光线,却看不到景象,景象在大脑视觉神经中呈现,心灵觉受给予大脑景象赋予了感知,感知对光线的体会,就是我们所说的看到。
何为淫心?诸法分别见!以淫欲作为实有,是名破色戒! 《维摩诘经》中,佛对不同根性弟子讲法,阿罗汉因为有法可得,故而被佛称为焦牙败种,不得究竟解脱,而大菩萨不离五欲,心不染尘,而成就种种诸法方便。 佛说,观身不净,这是给小乘修行者所说方便法,目的是断灭众生对于自身爱欲的执迷;佛还说,身心如幻,幻不可得即空,身心本来清净,众生生死本自涅槃。 佛说三藏十二部经,皆不离心,若离心说法,即是魔说。淫欲是否离心可以独存?如果淫欲有自性,那么说淫欲肮脏可以成立,如果淫欲没有自性,唯心所现,分别幻取而成淫欲,淫欲本来空寂,空中可否有罪业获得?诸佛说法只是说心,不去认识自己的本心,却要依文字名相,去歪曲如来教法,这才是真正可怕可悲的行为。 我们再谈佛法胜义谛,何为第一义?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现中无证,变中无得,如如圆满,当下清净者,是名第一义,第一义唯有亲证,无法言说,所以,第一义,胜义谛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文字语言只是通往祂的道路,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所化现,在身心幻构中,随缘不变,缘起不动者,是胜义谛。那么,四念处,是否离心独存?观身不净,身由何出?父母精血产物,能否生出我们的清净本心?既然肉身是因缘和合产物,本来是心灵宿世因缘的兑现,性幻本空,又为何要将空性的因缘,定性为肮脏?《圆觉经》曰,依幻说觉,觉亦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肮脏一定是相对于清净所说,请问,清净者是谁?又有谁是认识清净者?清净能否被认知?能被分别心认识的清净,属于分别造作的产物,已经在因果轮回中还能是清净吗? 请不要依文解字,心性依旧在自我体验的,心识分别中,被宿业因缘牵引,所以才会生出——诸法实有的概念,以此生灭相对的法,是无法破除因果相续的心识的,心识不破,生死不出,就只能在清净与肮脏的二元对论之中,去苦苦寻找清净相,试图通过远离肮脏相而获得清净涅槃,你所谓的涅槃,是心堕落在顽空、死空、断灭空中,并不是如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真空妙有之佛性,诸法皆是心,诸相皆是心,肮脏的身心,是由相构成,而生出色相的也是心,不见名色本体是自心,脱离自心在名色中分别取舍,清净本身就是轮回,寻找的涅槃本身就是分别见啊!若通过肮脏与清净的名相,认识到,认知名相的本心,本心性空,依识所现,故而色相性空,唯取舍所变,心离取舍则色相空,心离名色则心本寂,法我皆空,是落落清净,诸法无生,是究竟涅槃,身心污秽与否,都未曾沾染到自性如来,正因为如来自性清净圆满,故而身心烦恼,本身就是菩提涅槃,这就是方便为究竟,生死本涅槃,众生心皆是佛心,众生名相皆是如来威严德相,何以故?众生名相不可得故,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问:老师,修行到什么程度,是自然启发自性神通? 谢师:也就是《楞严经》中记载的,经历五十阴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心灵觉知在觉受中逐渐清醒,觉性光明就会在单纯的心灵觉知中绽放,由内而外普照身心意识,心灵就会观察到意识、思维、情绪、欲望、体验、觉受的相续波动。 问:老师,保任的情况下,是不是需要一如既往地继续保持读佛经、打坐,如幻似真?不知何时能真正“玻璃粉碎,安然坐家”? 谢师:保任,真的不是行为,而是专注于内心清醒的凝定,凝定专注的清醒,不随着肉体六根分别取舍,不随六尘欲望牵引感受,犹如水中之光,犹如云中虚空,身处世间,心灵自由明澈,安详在纯粹的休息中,称为保任。保持这种境界,境界成为自己,过去的自我在境界中融化分解,清醒也就熄灭了,身心熄灭时,就是识阴粉碎,玻璃瓦解,觉性纯明,法界庄严现前。
问:阳明老前辈说过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后人就有个疑问了:“未看花时,花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老师,如果让您回答此问题,怎么回答。感恩老师。 谢师:存与不存,本是心,存与不存,相性寂;心相本寂原一味,是存,亦非存,是不存,亦非不存,来去无牵挂,清净自如如。 存与不存皆是缘,缘起性空心分别,随缘无证相非相,随相无取心非心,故存即非存,亦非无存,不存亦是如是,非空亦非有,心生性不动,随缘性寂静,寂照自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