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721|回复: 5

[善导思想交流] 报土往生,不分品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报土往生,不分品位
   佛言,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也就是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本来是佛。所谓众生,纯属自己妄想执着所幻现的假象。若能揭去假象,必见真容。佛说一切法门,无非教导众生,如何去除假象,恢复原本面貌。佛法依据,即众生本具佛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众生本来是佛,是皆能成佛的内在依据。无此依据,则众生不可能成佛,佛也不可能度众生。若本无佛性,成佛便无可能。
   妄想执着,因于无明。通途诸法,是教众生自证自悟,破除无明,息灭妄执,开悟成佛。若人取悟难明,则难以自力成佛。为度此类众生故,佛以无上智慧,另辟蹊径,设立净土法门,以佛慈力,为众生消业除障,由此令无明尽,而后成佛。虽然法门不同,成佛途径不同,一则自力,一则佛力,一则渐进,一则圆顿。但立足众生本来是佛,令破无明,恢复原本佛性之原理,则无两样。
   修通途至无明尽时,必成佛道。修净土至业障尽时,亦必成佛道。如同人在梦中,一时梦醒。梦境与现境,虚实截然。梦中所有,如翳目花灭,既无来处,亦无去处,本来无故。唯通途渐进,其变易生死阶段,似梦尚未全醒,意识还有点惺忪模糊,但已知全梦是假。其惺忪阶段,乃权暂过渡阶段,分四十一位次。四十一位次,全是假名。
   观经所说之九品往生,乃为散善自力念佛,兼以佛力救拔,非全依本愿。自力只能渐进,无法顿圆。故化现九品往生。其之九品,类似通途四十一位次,实乃假名,为表权暂过渡之状态故。观经之过渡,是佛以渐进方式,力劝众生由自力证悟,向一向专称佛名过渡,而不致突兀难解,易于接受。不能把九品往生理解为佛的本意。佛在此经结论中,不嘱咐九品往生,独嘱咐一向专称佛名,即是力证。
   三辈往生,主要是指明不同人群,大分三类,皆可念佛往生。不能主动发心念佛者,未列在其中,也未强分自力佛力,与观经九品往生无对应性。
   本愿专称之往往,如同梦人速醒,无惺忪阶段。梦中诸境,无所残留。譬如岔道问路,得人所指,无复迷惑。佛性既显,复平等性,故无等差,不立品位。
   阿弥陀经,不言方便,唯说专称,即本愿念佛。念佛之人,得报佛接引,当命终时,心不颠倒。已成圣人,已见真佛,断不可能再来一个花闭花开。而九品往生,则是化佛接引,需经花闭花开,方见真佛。又,阿弥陀经绝口不言品位,直言心不颠倒,不退无上佛菩提。若尚有品位之分,何来无上菩提可退?何不说逐得无上菩提,或疾得无上菩提?经中肯定不退无上菩提,和观经所说花开有先后,迥然不同。又,佛言,若念佛者,即为观音势至胜友。既为胜友,何待花闭花开方可见之?又,唯此阿弥陀经,独得万佛舒舌,证此经是实非权,以此经为准,断不会错。既然接引有报化不同,有花开阶段不同,有先觉后觉不同,等等。故知专称之往生,非九品往生可比。阿弥陀经绝口不言品位,即知专称之往生,无品位之分别。又以心不颠倒,不退菩提之说,证专称往生之胜,超出九品之上。
   净土之本愿念佛,是纯粹的弥陀救度,阿弥陀佛为众生负责到底,期间所有过程,全程安排妥帖,唯需全身心仰靠阿弥陀佛。念佛以外的一切事务,统皆无需自己操心。一切操心,证明尚未彻信,皆碍一心,故难安心。旁无操心,才能体现真信,由此心死,自然安心。
   不能安心,原因很多。有一种不安,不容易察觉,所以我还想再强调一下。
   净土往生,在于佛号的作用,不是在于自己念佛功夫的高下。文殊普贤念佛,和五逆罪人念佛,没有差别。因为所念的佛号没有差别。好比渡海,在于船的先进性,在于舵手的技术。众生往生的渡船就是一句佛号,驾船的舵手就是阿弥陀佛。船和舵手,是绝对靠得住的。念佛好比乘船。念佛没有好坏,如同乘船不分好坏,只要上了船的,都会准时到岸。同在一条船上,腿脚好的能到岸,残废瘫痪的也定会同时到岸,不会迟一分钟。不是你在船上歪躺着就到不了岸,也不是你在船上狂奔就能更快到岸。关键是你肯不肯上船。你肯念佛,就说明你信赖这条船,愿意去船所要去的地方。这就是信愿俱足。不是你佛念得好,对船力能有所帮助,或到岸后的待遇能有所提高。也不是你佛念得不好,对船力就有所阻碍,或到岸后的待遇就会降低。诸往生者,都是阿弥陀佛的心肝宝贝,手心手背都一样。何况,凡夫都是梦中人,善梦恶梦本无区别,以凡夫有漏之分别心所认为的善恶,其实都是妄念。佛说善恶,是权方便。阿弥陀佛国度,是极乐无为涅槃界,根本就没有善恶的概念,一切都是平等的。
   如果能认定往生全靠佛号,只要肯念佛,就一定能往生。有了这个信念,就不会认为念佛有什么念得好,念得不好,能一句佛号到底,别无二心。更是在当下就能肯定:我今念佛,定得往生。从此心安,恒不退转。这是深信不疑,全心靠倒的体现。
   如果以为念佛有念得好的,有念得不好的。实际上就是认为往生不往生,是由念佛好坏决定的。有意无意否定了往生由佛号决定的观点。由此观念,就必定自立一个念佛好坏的标准,并且向好的标准争取。这虽然能促进念佛的积极性,但是内心的不安也由此产生,无形中产生对往生与否的怀疑。心里会不自觉地嘀咕,念到什么程度才算符合标准?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标准?当你在这种纠结中努力的时候,就必然把念佛重心转移到如何符合标准上,仰靠佛力的念佛,就不知不觉转移到自力功夫上,念佛的真实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心中的不安也会随之增长。不管你立的好坏标准是什么,只要有好坏,就有好坏程度的不同,这个程度差异,谁也无法把捉,只能犯嘀咕。你永远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达到了标准,因此永远无法自我肯定能不能往生,永远只能在疑惑中念佛,在不安中念佛,在无法确定中念佛。这样的念佛,就成了大问题。
   本愿念佛,信愿随至,只要心诚,句句感通,往生在佛,非关自己念得好与不好。



补充内容 (2019-4-30 12:42):

      在《念佛往生有没有品位》的帖子,净宗法师的论证,证实了我的观点。敬请参阅。
发表于 2019-4-2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4-2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经所说之九品往生,乃为散善自力念佛,兼以佛力救拔,非全依本愿。自力只能渐进,无法顿圆。故化现九品往生。其之九品,类似通途四十一位次,实乃假名,为表权暂过渡之状态故。观经之过渡,是佛以渐进方式,力劝众生由自力证悟,向一向专称佛名过渡,而不致突兀难解,易于接受。不能把九品往生理解为佛的本意。佛在此经结论中,不嘱咐九品往生,独嘱咐一向专称佛名,即是力证。


请问师兄,观经下三品临终十念专称佛号往生非全依本愿,这个怎么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师兄,观经下三品临终十念专称佛号往生非全依本愿,这个怎么理解?

       答:这正是本师引导所要达到的目标——乃至五逆,称名必生!设非如此,岂能达到令诸众生相信纯称佛名,必得往生的引导效果。此更有力证明,专称名号是实法,诸善回向则是权法。
      若依本愿,信心专称,必生报土,无可置疑。
发表于 2019-4-29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5-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如师兄所言,一心念佛则品位超过上品上生是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