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原文: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译文: 又用这三摩提定心,研究深远。忽然在半夜,往远处看能看见远方的城市镇店大街小巷,看见自己的亲戚族人眷属,或者能听到他们的说话。这叫做迫心,逼迫至极心神飞出,所以多有隔世隔空看见的境界。这不是证得圣果。如果不作证圣之想,名善境界;倘若作证圣的理解,就会受到诸魔群邪的惑害。 又用这三摩提定心,研究精极。看见善知识,形体变化移动,一会儿又无缘无故现出种种迁移改变。这叫做邪心,是遭受魑魅惑害,或是遭遇天魔进入他的心腹,没有来由地就能说法,精通了达精妙义理。这不是证得圣果。如果不作证圣之想,魔事自然销灭停歇;倘若作证圣的理解,就会受到诸魔群邪的惑害。 原文: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译文: 阿难,如上所说的十种禅那出现的境界,都是因为色蕴未破将破之时禅心与妄想交相争斗,所以才出现这些事。众生顽固迷茫,不自己思忖度量,遇到这些因缘,迷惑而不能自己看透,还说自己登上圣人果位,形成大妄语,将来要堕入无间地狱。你们应当依照今日所说在如来灭度后的末法时代中宣扬阐示这样的妙义,不要让天魔得到机会和方便。你们要好好保持覆护修行人,成就无上佛道。 原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悯。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译文: 阿难,那位善男子修行三摩提禅定,在止观中,若色蕴遮蔽已破尽的话,就见到诸佛心境,如同明镜之中显现那些境像,好像有所得,却不能受用,犹如梦魇之人,手脚明明在那里,见闻一点也不迷惑,内心感触到被外客邪侵却不能动弹,这就叫作受蕴遮蔽。如果魇的错误行为停止,那位善男子的心识离开身体,返观自己的面目,想要离开和留住都是自由的,不再留有障碍,这叫作受阴遮蔽破尽,这人就能超越见识浊乱。综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虚幻的清明和妄想是其根本。 阿难,那位善男子,当在这种三摩提中,受到大的光明照耀,他的内心也发光,外光对心光抑制过分,使得他忽然在这种境界中发出无穷悲悯之情,如此以至于见到蚊子虻虫就如同见到自己亲生孩子,心生怜悯,不自觉地就流出眼泪。这种境相名叫用功作用抑制或摧动过头,觉悟了就没有过咎,不是真的登圣印证,觉悟明了不被迷惑,久而久之自然销灭停歇。倘若作登圣的理解,就会有悲魔侵入他的心腑,见人就生悲悯心,啼哭不止无法自己控制,失于正确的修持摄受,定会落得沉沦堕落境地。 原文: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译文: 阿难,又有在那种禅定中的各位善男子,见到色蕴销亡,对受蕴的遮蔽也明白,殊胜境相现前,感染激动过分,忽然在这种情景中生起无限勇猛的心念,其心勇猛坚利,志向与诸佛平齐,自己说一念能超越三僧祇劫。这种境相名叫用功作用逾越带领过分超越,觉悟了就没有过咎,不是真的登圣印证,觉悟明了就不会迷惑,久而久之这种境相自然销灭停歇。倘若作登圣的理解,就会有狂魔进入他的心腑,见人就自夸,我慢无比,他心高气傲以至于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确的修持摄受,定会落得沉沦堕落境地。 正文: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译文: 又有在那种禅定中的各位善男子,见到色的阴蔽销灭了,对受阴也都明白,向前没有新的证悟,后退又失去了原来的境地,智慧力量衰退微弱,进入了中间堕落、进退两难的境地,遥远无边一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出非常大的枯燥干渴的感觉,在一切时间深沉忆念这种感觉不散失。这善男子把这种情形认为是勤奋精进之相。这种情况叫作修心无慧自我散失,觉悟了就没有过错,不是登圣的印证,倘若作登圣的理解,就会有忆魔得便进入他的心腑,从早到晚撮弄他的心,使心悬在一处不得安稳,失于正确的修持摄受,定会落得沉沦堕落境地。 又有在那种禅定中的各位善男子,见到色的阴蔽销灭了,对受阴也都明白,智慧力量过于沉稳,缺少勇猛坚利的气势,把所有好胜的心性深藏于心中,心中已经疑惑地认为自己是卢舍那佛,得到少许成绩就很满足。这种情况叫作用心亡失恒审,沉迷于知见。觉悟了就没有过错,不是登圣的印证,倘若作登圣的理解,就会有下劣的易知足魔,趁机进入他的心腑,见人就自己说:我已证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确的修持摄受,定会落得沉沦堕落境地。 正文: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译文: 又有那种在禅定中的各位善男子,见到色的阴蔽销灭了,对受阴也都明白,新的果证还未获得,旧的道心已经销亡,思前想后观察这两种际遇,自己生起艰险的念头,在内心忽然生出无尽忧愁,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想活,常求别人杀害自己性命,以便早日获得解脱。这种情况叫作修行失于方便,觉悟了就没有过错,不是登圣的印证,倘若作登圣的理解,就会有一种常忧愁魔得便进入他的心腑,使他手执刀剑自己割自己的肉,愿意让自己早日舍弃寿命,或是常常忧苦愁闷,走入山林,不愿意见人。失于正确的修持摄受,定会落得沉沦堕落境地。 正文: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译文: 又有那种在禅定中的各位善男子,见到色的阴蔽销灭了,对受阴也都明白,身处清净之中,心安隐以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己抑制。这种情况叫作身轻心安却无智慧以致欣喜之心不能自禁。觉悟就没有过错,不是登圣的印证,倘若作登圣的理解,就会有一种好喜乐魔得便进入他的心腑,使他见人就笑,在街道旁自歌自舞,自己说已获得无碍解脱。失于正确的修持摄受,定会落得沉沦堕落境地。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