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莲池海会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净业三福 第一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接着是 “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 。

“ 读诵大乘 ” 让我们后世的佛弟子,不可以一天离开佛陀教诲,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

古人跟我们出家人制定的半月诵戒,佛给我们的教诫半个月温习一次,怕忘掉。

现在不行了,半个月?三天都忘光了。

所以现在经教天天要读,三天不读佛经,儒家过去所讲的 “ 面目全非 ” 、“ 面目可憎 ” ,人家一看到你,讨厌。所以大乘经教天天读诵。

怎么个读法?你所修的哪一个法门,你只读你主修的一门功课,不要念得太多,念得太多、念得太广,你的心是乱的。

读经目的在哪里?目的在修定、在开慧。

所以 “ 读诵大乘 ” 是修行,规规矩矩依照方法、依照仪规去做,把自己的恭敬心显露出来。

现在的社会儿女不孝父母,学生不敬师长,我们讲经法会还有隆重的礼节迎请法师,这个表演要常常给社会大众看,教他什么?教他尊师重道。

老师要来上课的时候,恭恭敬敬去礼请,表示自己真诚。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如果学生对老师没有恭敬心,老师再好也得不到利益,这是我们用这种仪式来教化众生。

是不是讲经法师一定要摆上这个架子,一定要这么做?不是的,我们是在演戏,演给那些不懂得礼节、不懂得规矩的人,演给他们看的。

我们是在作演员,他们是看戏的,要做得很逼真,让他看了受感动、受启发,知道我们要以这样的心态对老师,应当以孝顺对父母,做出榜样来给人看。

今天下午,《福报》的记者来访问我,我们也就谈到我当年出来弘法、教佛学院的过程,因为他知道我们在新加坡办培训班。

我们培训的时间很短,过去每一届只有三个月、四个月,我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般佛学院都是四年,我们的同学很感慨的说出,培训班三个月的学习,超过他们佛学院四年的学习都还多。

这个并不是我有什么本事教得好,我什么本事都没有,甚至于在培训班里面我都没有跟学生上过课,我所用的一套方法,就是佛家几千年来祖祖相传的老办法。

老办法是什么?阿难尊者传的,这是我们祖师,第一个祖师;阿难尊者讲经说法,覆讲释迦牟尼佛过去所讲过的经,他的记忆力很好,重复讲一遍,不可以加自己的意思,也不可以把意思讲漏掉,这样然后大家记录下来,就成为经典,流传给后世。

所以讲经怎么个讲法?覆讲,覆讲祖师大德的。

佛法里面没有创造,现在人都喜欢创新、创造,佛法里从来没有创新、创造的,连释迦牟尼佛自己都没有创新过。

佛很谦虚,说他所讲的一切法不是自己的,是过去古佛说的;孔老夫子一生教学没有创造,夫子 “ 述而不作 ” ,他都是传述古来圣贤人所讲的,没有自己的创造。

现在人起心动念都要创造,还得了!结果所创造的全创造错了,错误的,不是正确的,给社会带来麻烦,给众生带来灾害。

所以,讲经说法是祖述古人的。

我过去在台中求学,老师是这样教导我的。我们学讲,学什么?覆讲老师的。

我在台中听老师讲经,头一天听他讲经,第二天晚上覆讲,听我讲经的同学只有七个人。

我们这七个人是个小班,十年在一起,互相在一块学习,一个人讲六个人听,听完之后要批评,要帮助他改正,我们再做研究讨论,我们这样学出来的。

在那个时候学习是相当艰难,没有录音机、没有科学工具,完全要凭记忆,听了之后你能够记得住,到第二天还能讲得出来,这样才行,所以我在台中每一个星期覆讲。

但是我告诉诸位同学,我现在要求你们写讲稿;你们覆讲一个小时要写一万字讲稿,一个半小时要写一万五千字的讲稿。

我在台中覆讲不写讲稿,为什么不写讲稿?我记得住。

李老师讲一个小时,我至少可以讲五十五分钟,我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不能学讲经。

但是现在行了,现在有录音机,你一遍没有听清楚,听第二遍,你可以听几十遍。我们那个时候可怜,只能听一遍,一遍要是听漏掉了,再去问老师,老师把你骂一顿,甚至于打你,不说,他不跟你讲。

他说:“ 我打你一顿、骂你一顿,再跟你说,你还有个依赖性,没听清楚没有关系,顶多挨一顿骂,还是可以听到。骂了、打了,不跟你讲。” 这个没有办法了。这是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我们是这样学出来的。

我们的培训班,我给大家的办法是每一个星期上台讲一个小时,每一个星期写一万字讲稿。所以参加培训班很辛苦,毕业出来之后,也很安慰。

为什么?你写了一本书,你每一次讲演我们给你录像,你有一套讲经的录像带,这就是你的成绩。

所以,我只把参考数据分给你,你去研究、你去写讲稿,到时候上台讲经我在下面听。

我听都坐在最后一排,为什么?没有扩音器,最后一排我能够听得见才算数,如果声音小,我听不见不算。

一个同学只可以学一部经,不可以学两部经,我们是一门深入,所以个个都有成就。

如果你科目太多了,你所学的是佛学常识,一样东西都拿不出去。

所以我今天,一生我都很感慨!佛光山开山的时候,办了个东方佛教学院,星云大师邀请我去教书,做他们教务主任,我在佛光山住了十个月,以后我们的意见不相投,我离开了。

他那个佛学院跟一般佛学院一样,开了很多课程,请了很多老师。

我的办法是不必请那么多老师,也不必开那么多课程,他那个时候有一百多个同学,每一个同学专门学一部经,决定不可以学第二部经。如果照我这个办法,四年学一部经,每一个人都学好了。

这一部经要是真正努力搞上十年,你就变成专家。你学《弥陀经》,你就是活的阿弥陀佛了;你学《普门品》,你是活的观音菩萨。全世界讲《弥陀经》,没有人讲得过你;讲《普门品》,没有人比得过他。

专家,不要作通家,通不了的,一定要专。所以你就了解,佛学院为什么失败?佛学院是通家,他没通得了。

我这个培训班为什么能成功?我是专家,就是这么一点诀窍,没有别的。

诸位如果再仔细去打听打听,竺摩老法师是讲经的人;在台湾、在中国、在新加坡,演培法师是讲经的人。

演培法师曾经很感叹,我们聊天谈起来:“ 佛学院出来讲经的法师,没有。我们这一代讲经的法师都是讲小座、讲覆讲学成的。”

他指着我:“ 包括你在内。” 我也是覆讲成就的。

这就说明中国几千年 “读诵大乘 ” 这个传统的方式有价值,这个教学法到今天还是成功的,不落伍,不会被淘汰的。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40&fileId=954
发表于 2018-12-10 20: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8-12-11 00: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2-11 09: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们要培训讲经弘法的人才,迫切需要,全世界都需要。

但是,讲经的方法不难,我跟诸位同学说过,你们都亲身体验,三个月决定成就,可以有相当好的成绩表现出来。

最难在哪里?最难在德行,你能不能放弃名闻利养,能不能放弃五欲六尘的享受,难在这个地方。

这一点做不到,你虽然学讲经,你一生都不能够深入;换句话说,一生能讲,讲得很浅显,用现在的话说,没有深度。如果有深度、有智慧,必定要断烦恼,要真修行。

我在讲席里面讲得很多,佛法有弘法、有护法,弘法的法师决定不能小看护法的法师,护法他的功德高于弘法。

哪些是护法的?这个道场的住持是护法的;道场是学校,他是校长,弘法的人是教员,他聘请你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

我们身份地位要搞清楚,彼此要互相尊重,教员一定要尊重校长,校长也要尊重教员,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佛法才能够发扬光大。

没有好校长,他不请你来,你有天大的本事,讲得天花乱坠,没有地方讲,没有地方去表演。一定要有好学校,极乐寺是个好学校。我们有个好校长,他才能聘请教员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

大众闻佛法的利益是谁的?校长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学校办得好,政府奖励校长,不会奖励教员,功德是校长的。

所以,佛法能不能久住世间,能不能发扬光大,就在道场有没有好住持,学校有没有好校长,关键在此地,不在教员。

教员要发心,一生非常辛苦,专心致力于教理的研究、德行的增上,决定不管事,一生当教员,你的教学会成功。

过去教我哲学的老师方东美先生,一生作教授。

我有一个中学时代的同学,以后是台湾大学历史系研究所的指导教授傅乐成先生,跟我非常好,一生办教育,很清高,除了读书就是教学、就是上课,没有事务烦心。

有一年,台南成功大学建立之后,聘请他作文学院院长,他做了一个学期,不干了,辞职了,回来跟我说:“ 不是人干的。” 一生念书,教书人,从来没有管过事务,这一下管事务,他就乱了。

所以,社会上,佛家也是一样,要懂得分工,我们分在哪一个岗位,我尽忠职守。

我分在讲经教学的这个岗位,所以我一生没有作住持、没有作当家,我自己一生没有道场,别人供养我的这些钱物,我统统拿去印经、做VCD,统统都散掉了,都散到十方。

年轻的时候学佛,老师常常提示,“ 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听到这四句话寒毛直竖,害怕。

人家供养我的,马上转布施给别人,将来我不了道要还债,那些人替我还,我不要还。

所以教学、学法,古人的经验是好,现在人所想出的这些方法,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都在那里试验、在那里探索,出了毛病怎么办?我们这一生岂不是耽误了!

佛在经典上说得很好:“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人身难得而易失,失去人身下一次再得人身,不是来世,可能是多少劫、几十个劫、几百个劫,“ 百千万劫难遭遇 ” ,机缘很不容易得到。

今天得到,得到而轻易失掉,这是我们自己的罪过;所以得到要知道珍重,要知道把握,决定不能够失去。因此,这一生当中决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

我们今天专依《大乘无量寿经》的教学,所以 “ 读诵大乘 ” ,我们每天念《无量寿经》。念多了,恭恭敬敬去念,遍遍都有悟处,其味无穷。

如果是轻慢心去念,你念了会生烦恼,天天念这个没意思。恭敬心去念,真诚心去念,有悟处、有心得,你会念得很舒畅、很快乐,烦恼轻、智慧长。

有多余的时间,可不可以涉猎大乘经教?也可以。

大乘经教必须与自己主修这一部经典有关系的,帮助我们能够更深入理解的,这个可以看。

但是初学不可以,古人规定什么时候?五年以后。五年当中专读一部经,不可以读第二部经。

我在台中接受李老师的教学,就要守这个规矩,五年当中专学一部经,这一部经里头成就戒、定、慧。这个 “ 慧 ” 是根本智,《般若经》上讲的根本智。

根本智是无知,“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 ,无知是根本智。我们先要求无知,第二步才求无所不知。

《华严经》上善财童子给我们表现的,他在文殊菩萨这一会里面求根本智,戒、定、慧三学得到了,文殊菩萨不准他再住了,教他出去参学,这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参。

五十三参成就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只生智慧不生烦恼。就像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他在黄梅见五祖,跟五祖说:“ 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那是什么原因?他已经有了根本智,见色闻声生智慧不生烦恼。

我们今天要是跟祖师见面,一定垂头丧气:“ 弟子心中常生烦恼。” 怎么会一样?前人做了好榜样,我们要知道怎么样去学习。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40&fileId=954

发表于 2018-12-13 10: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后一句“ 劝进行者 ” ,这就是积极,无比的积极。我们要帮助人、要劝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众生最大的苦难是什么?是对于宇宙人生的道理不明,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人与天地鬼神的相处一无所知,随顺自己烦恼习气,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受冤枉的苦报,你说这多可怜!

我们学会了,就有义务、有使命帮助这些人觉悟,帮助这些人回头,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天天积极为社会、为众生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就是上课、就是教学,永远没有休息,哪个地方有人请,就得去。

佛法是师道,师道是要受尊重的“ 只闻来学,未闻往教 ”

为什么?大家有心来求学,他能得利益;没有心想求学,你要把佛法送给他,人家瞧不起你,没有把你当作一回事情,甚至于还侮辱你,他还造罪业。

不是佛法一定要端起什么架子,不是的,这是师道必然的道理。

只要有求,一定诚心诚意的去帮助他,决定不能够拒绝。释迦牟尼佛,我们在经典上看,从来没有一次拒绝过请法的人。有人来求法,我们要是拒绝他,这是过失。

所以一切世尊都给我们做了最佳的榜样,常常想释迦牟尼佛,向他老人家学习就没错。末后世尊做了个总结: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这三桩事情,三条十一句,这叫做 “ 净业 ” 。末后特别嘱咐韦提希,韦提希是我们大众的代表,嘱咐她就是嘱咐我们。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

  你知不知道。

  【此三种业】

  这三种净业。

  【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一句话说得重,我们恍然大悟,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三条是基础,这是 “ 净业正因 ”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会落空,都不能成就。

这三条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是打地基;不管你盖多么高的房子,不管你盖什么样形式的房子,基础重要,没有基础什么成就都没有。

我们要好好的反省、好好的想想,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毫无进步?

看看《高僧传》、看看《居士传》,人家三年五载开悟的开悟、证果的证果,我学了这么多年,什么都不是。

仔细回想,原来没有打基础,把这三条疏忽掉了。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从这三条学起。

  今天时间到了,我跟诸位简单的介绍 “ 净业三福 ” ,就到这个地方圆满。

  谢谢诸位同修!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40&fileId=954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5-1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有些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