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80|回复: 3

轻毁《法华经》和诽谤轻毁受持《法华经》修行人罪报的消除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有人问宣化上人:既然《法华经》这么厉害,那么传了《法华经》不是成了人家造罪的原因了吗?宣化上人这样回答:不听《法华经》他不会下地狱,但是不听《法华经》就不能成佛啊!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佛对《妙法莲华经》是不敢轻易传,但是又不甘心不传,无非让我们在传的时候注意用智慧。末学建议佛教徒印刷流通《妙法莲华经》时单独在经书里放上一张纸,纸上写着轻毁《法华经》和轻毁受持《法华经》修行人的严重果报及其消除罪报的方法,或者在网上结缘《妙法莲华经》时注明轻毁《法华经》和轻毁受持《法华经》修行人的严重果报及其消除罪报的方法。建议准备迎请修持《法华经》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慎重迎请此经。如果环境不许可请不要迎请此经,没有智慧的信佛人最好也不要迎请此经。例如,迎请到《法华经》的居士,在修持《法华经》时,被不信佛的家属或其他人干扰谩骂诽谤,结果造成不信佛的家属或其他人诽谤轻毁了《法华经》和诽谤轻毁受持《法华经》的人,这样就害了不信佛的家属或其他人。修行人受持此经时最好选择在没有其他人干扰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如果万一有不信佛的家属或其他人诽谤轻毁了《法华经》和诽谤轻毁受持《法华经》的人,果报非常严重。由于不信佛的家属或其他人根本不信佛,无法自行通过忏悔持咒念经等方法消除这种恶业。所以尤其是家里有不信佛亲属的居士要非常慎重考虑迎请此经,如果家里环境不许可请不要迎请此经,因为迎请到此经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害了自己的亲属或其他人。如果有信佛人诽谤轻毁了《法华经》和诽谤轻毁受持《法华经》的人,末学建议用以下方法来消除诽谤轻毁《法华经》和诽谤轻毁受持《法华经》修行人的罪报。
一,忏悔受持《僧伽吒经》,受持《僧伽吒经》的人能生生之处,九十五阿僧千劫不堕恶道。受持《僧伽吒经》的人十二千劫不生盲冥(盲眼),还能三十五千劫常具天眼。受持《僧伽吒经》的人,能灭除五逆重罪。《僧伽吒经》上说: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初发意菩提萨埵。于其梦中多见怖畏。何以故。净一切业不可以身而受众苦。以是罪故梦见怖畏。这是《僧伽吒经》特别殊胜之处,受持僧伽吒经者很多恶业在梦中受报,不用在现实生活中受报。
二,忏悔受持准提咒,《七俱胝佛母所说陀罗尼经》中记载,若有修持真言的行出家。在家菩萨。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的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
三,忏悔受持金刚萨埵心咒,索达吉堪布开示:若能念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即便是最难忏悔的罪业,也能得以清净。金刚萨垛心咒是净除一切罪业的咒王,因为往昔金刚萨埵曾发下宏愿:愿我住于具有业障者面前,从而净除他们的一切罪障。《修念金刚萨垛心咒消业感应录》记载:“2002年3月份,(喇荣)五明佛学院副院长丹增嘉措活佛在海口,有信佛人问上师,念佛人是否要念咒,上师讲‘念佛人最好要以具足四力持金刚萨埵心咒四十万遍。因为如果犯了五无间罪、谤法罪及邪见,即使念佛也不能往生。’ 他讲邪见的范围包括很广,一般的人极有可能犯,并讲今生没有犯的,并不代表前生没有犯。所以,凡是修净土的人,为保险起见,最好都能以具足四力祈祷诵咒四 十万遍。具足四力比持名念佛要复杂一些,一般刚开始诵咒时,都不可能具足四力,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所以,不能以在数量上四十万遍为准,应该在熟悉掌握 内外对治力后算起才对,前后算起,大约有一百万遍左右。”《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云:“若具足四对治力,如法念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后,则破根本誓言罪亦能清净;且今生成办一切所愿之义,来世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等自己所欲之净土。”

                                                                                                                                 
                                                                        《法华经》和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里记载的诽谤轻毁《法华经》和诽谤轻毁受持《法华经》修行人罪报

若人有轻毁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若有轻笑之者,当世世牙齿疏缺、丑唇、平鼻、手脚缭戾、眼目角睐、身体臭秽、恶疮脓血、水腹短气、诸恶重病。

若人有轻毁之言:假使有人,轻看或毁谤这位受持、读诵《法华经》的人,或者他这么样说,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你真是狂人!你做这种事情,能有什么用处呢?这简直一点用都没有,浪费时间,什么也得不到!

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他如果这么样轻毁你,这样来对说你,他将来会得什么果报呢?生生世世都是瞎子,没有眼睛。你现在知道这个,就知道这种因果了,这就是你有智慧了。有智慧,就不会做愚痴事情了,不会看见人念经就这么轻视毁谤:“嘿!你这个狂人在这儿干什么呢?这能有什么好处啊?念《法华经》,不吃饭饿不饿啊?”

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前边是轻毁《法华经》的人,这儿是赞叹《法华经》的人。假使有人,能供养受持《法华经》的法师,赞叹读诵讲说《法华经》的法师。好像这位法师在这儿念诵《法华经》、书写《法华经》,或者讲说《法华经》,他就来供养,这么赞叹:“讲得真好了!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这个人怎么样呢?在现世就会得到好处,不会瞎眼睛,也不会聋,也不会不会说话的。现世就得到好的果报,你想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假使有人,看见受持《法华经》的人,又生毁谤的心。这个人本来也没有什么罪过,他就说:“嘿,我还不知道他吗?他念经,根本就是’老虎戴念珠,假充善人’呢!”假充,就是不是真的;说他不是真的善人。老虎戴念珠,也可以说猫戴念珠。猫戴上念珠了,老鼠一想:“哦,它现在是念佛了,不会吃我了!”怎么样?老鼠一跑出来,这猫还一样上去,一爪就把它叨住吃了。

若实,若不实:若实,或者所说的罪过真有其事;若不实,或者根本就没有这么回事。譬如他根本连迷魂药闻都没有闻过,他就说他吃了很多迷魂药。好像这受持《法华经》的人没有过恶,他就说他有罪过;或者这个人以前造过罪过,他说:“以前他杀过人,他做过什么坏事,他还会修行?那可真是岂有此理!不会的。你看他以前尽吃一些个迷魂药,吃得最多,迷迷糊糊的,这个人不行不行的! ”不管是真有其事,或是虚妄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白癞病,就是一种皮肤病。它这个皮是白色的,揭去一层皮,它又生了一层;这个地方好了,那个地方又发作,皮肤上总有这种东西,这叫白癣、白癞。你们若看见有人生这种白癞病,不问可知,他在前生或今生尽造谣言,来毁谤受持、读诵《法华经》者的过恶,所以才得这种果报。

若轻笑之者:假使有人,看见有受持读诵《法华经》,或者跪着拜《法华经》,或者向《法华经》来叩头,或者在那儿念《法华经》的,他看见也不说什么,就这么笑一笑。这个笑,若是赞叹而笑,那当然是有功德了,但他就是讥讽的笑、耻笑。耻笑就不是真笑,就是在心里想:“这个人太愚痴了!愚痴到这么样子,真是成了一个道迷了。”就这么样子。

当世世牙齿疏缺、丑唇、平鼻:你应当知道这个轻笑者,他生生世世那个牙齿,不但生得很稀疏的,牙中间甚至于可以再加上一颗牙;或者根本就没有牙。疏,就是长得很稀疏的;缺,根本就没有了。他的嘴唇,总好像吹火那么样子;这样的嘴唇子,也是不好的。他的鼻子,扁平得好像没有了似的。

手脚缭戾:他的手也弯弯着、脚也曲曲着。手本来可以伸直的,它好多道弯,这个手指头往这么弯,那个手指头就往那么弯。脚也是,本来也应该直的,它也生了很多道弯,甚至一个脚就有三道弯,好像那个弓似的。

又舍利弗,憍慢懈怠。计我见者,莫说此经。凡夫浅识,深着五欲。闻不能解,亦勿为说。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或复颦蹙,而怀疑惑,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若狗野干,其影枯瘦,黧黮疥癞,人所触娆。又复为人,之所恶贱。常困饥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若作馲驼,或生驴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捶。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斯经故,获罪如是。有作野干,来入聚落,身体疥癞,又无一目,为诸童子,之所打掷。受诸苦痛,或时致死。于此死已,更受蟒身,其形长大,五百由旬,聋騃无足,宛转腹行,为诸小虫,之所咂食。昼夜受苦,无有休息。谤斯经故,获罪如是。若得为人,诸根闇钝。矬陋挛躄,盲聋背伛。有所言说,人不信受。口气常臭,鬼魅所著。贫穷下贱,为人所使。多病痟瘦,无所依怙。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寻复忘失。若修医道,顺方治病。更増他疾,或复致死。若自有病,无人救疗。设服良药,而复増剧。若他反逆,抄劫窃盗。如是等罪,横罹其殃。如斯罪人,永不见佛,众圣之王,说法教化。如斯罪人,常生难处。狂聋心乱,永不闻法。于无数劫,如恒河沙,生輙聋痖,诸根不具。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驼驴猪狗,是其行处。谤斯经故,获罪如是。若得为人,聋盲瘖痖,贫穷诸衰,以自庄严。水肿干痟,疥癞痈疽,如是等病,以为衣服。身常臭处,垢秽不净,深着我见,増益瞋恚。淫欲炽盛,不择禽兽。谤斯经故,获罪如是。告舍利弗,谤斯经者,若说其罪,穷劫不尽。以是因缘,我故语汝,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譬喻品第三》

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瞋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发表于 2018-4-2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F2 明毁者果报(分二)
G1 正明果报 G2 结会古今
今G1

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瞋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大势菩萨!在以前那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们,以瞋恚意,轻贱我故:用瞋恚的这种意念,他们看不起我,说我是“无智比丘”;因为瞋恚和轻贱我的缘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所以他们在这二百亿劫中,都遇不着佛。你们现在都遇着佛法,这都不是没有善根的人;若没有善根的人,根本连一位佛的名字都听不见的。他们也不会听见有人讲经说法,也看不见一个比丘、一个比丘尼。你们现在这个国家有了僧相──有僧人的样子,这都是有善根,才能遇着三宝呢!
这一些个毁谤常不轻菩萨的,就是给常不轻菩萨起“常不轻”名的这些个增上慢四众弟子,他们在二百亿劫的期间,都不闻三宝的名号。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他们在一千劫的时间里,在阿鼻地狱受大苦恼。
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们受完罪报之后,又再托生做人;他们又遇着这一位常不轻菩萨,来教化他们,令他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G2 结会古今(分二)
H1 结会 H2 劝持
今H1

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
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大势至菩萨!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啊?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当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常轻慢常不轻菩萨的这一些个人,你知道吗?他们也不是旁人,是谁呢?
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就是现在我们这个法会里边,这跋陀婆罗等五百位菩萨,他们都是那时候的增上慢四众弟子。跋陀婆罗是梵语,翻译为善守。以前因为他增上慢、不守规矩,现在又受常不轻菩萨教化,他就善守规矩、善守戒律了。这有五百位菩萨,单单举出跋陀婆罗这一位菩萨作为上首。
师子月等五百比丘:有一位比丘,他说法像狮子吼,他的智慧犹如月光,所以叫师子月。师子月等五百位比丘,也是当时增上慢的四众弟子。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又有一些个优婆塞,为首的是“尼思佛”;这也是当时增上慢的四众弟子。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现在他们在无上正等正觉这佛的果位上,都已经修到不退转的境界,不会再堕落了。
**H2 劝持

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势至菩萨!你应该知道,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于一切的大菩萨摩诃萨,都有大的利益。有什么大的饶益呢?能使令这一切的菩萨、大菩萨,都决定能得到这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因为这个,所以这一切的菩萨和大菩萨,在我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应该常常受持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应当常常读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应该常常背诵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又应该常常解说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又应该常常书写这一部《妙法莲华经》。你作多少功德,就得到多少的益处,绝对没有虚妄的!
我们人听经,要越听越欢喜听,越欢喜听越听;学佛法,要比吃蜜糖更欢喜。佛法就是甘露,甘露是天上一种不死的药。我们听佛法,可以由迷转悟,由不明白得到明白。佛为什么说佛法?就因为要众生明白佛法。佛法不是这么容易明白的,为什么不容易明白呢?因为佛法太妙了!它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那么不容易明白,一定要想法子明白;不是说不明白我就不学了,越不明白越要学。我们要明白之后,才能可以不学;到四果阿罗汉,那才到了无学位。虽然说是无学位,他是不学小乘果,因为他证得无学位了;但是要是依照大乘来讲,他还是要学,还是没有究竟的。学什么呢?要学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
所以,我们没有证得四果阿罗汉,一定要学。不明白要学,明白了更要学!说:“明白了,我还学它干什么?”你还有不明白的,还学那个不明白。譬如你把《法华经》都明白了,《楞严经》你还没有完全懂;《楞严经》完全都明白了,《华严经》你也没有明白。所以这个佛法,就好像大海似的。我们众生,在学像大海这么多的佛法,你看要怎么样学法呢?我们就要先学布施。布施不是叫人家布施给我,是我要布施给人,你要做布施。第二就要持戒,第三要忍辱,第四要精进,第五要禅定,第六要智慧。

发表于 2018-12-31 15: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1-2 00: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扯到喇嘛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9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