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86|回复: 1

[净宗法师] 净宗法师:一经两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5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这一部《观经》可以说是两尊佛在讲法,一个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在台面上讲,阿弥陀佛在幕后讲,是不是这个意思?就好像一块布一样,正面看是一种花纹,反面看是另一种花纹。
        所以,善导大师判为两门:要门、弘愿门。又判为两宗:念佛三昧为宗、观佛三昧为宗。多数人看《观经》只看到「观佛三昧为宗」,看不出来「念佛三昧为宗」。「观佛」就是观想,「念佛」就是持名。善导大师说「一经两宗」,虽然是两宗,但是,是以念佛作为本愿。
        「一经两宗」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如果我们家里很小,家具摆不开,怎么办呢?买一张沙发床,白天收起来,是一张沙发,晚上打开作床。看起来是沙发,但是它的用意是作床。这一部《观经》看上去是讲定善、散善,它本质的意思是讲持名念佛。
要门
        善导大师接着解释要门: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两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停息种种分别思虑,凝定一处,比如禅定、止观,这就是定。定就很困难了。还有散,散就是断恶修善,比如,布施就是行善,同时断悭贪的恶,吃素是行善,同时也是断杀生的恶,没有说断恶修善一定要息虑凝心的。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把定善、散善这两种修行的功德回向求愿往生净土,这个叫要门。
        我们来回顾一下,要门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所请而广开,它的宗旨,善导大师讲:「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观经》的表面就是讲要门。
        我们看看自己修的是不是这样?有很多人断恶修善回向求生,就是散善;有的人以达到某种禅定功夫回向求生,就是定善。这样的修行,就是定散二善的要门。能跑得掉吗?善导大师分析得很清楚。
弘愿门
        弘愿门怎么讲呢?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大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专讲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发四十八弘愿,修行成佛,凡夫仗佛愿力,往生净土。所以,一般而言,要门是《观经》的宗旨,弘愿门是《大经》的宗旨。善导大师解释这部《观经》并不像一般人一样只看表面,他是用《大经》的宗旨来解释《观经》。《观经》既然是净土的经典,不可能违背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所以,任何净土的教法,必须回归到四十八愿,最终回归到第十八本愿。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就指出《大经》。
        本来讲《观经》,为什么扯到《大经》呢?这一点是我们要思考的。善导大师把《观经》、《无量寿经》以及《阿弥陀经》都看作是同样的经典,在《观经疏》里边,讲到亲缘、近缘、增上缘的地方说到:《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阿弥陀经》当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根据善导大师的理解,他的方向、方针,净土三部经只讲了一件事: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这就是第十八愿:本愿念佛
        《观经》表面是在讲定善、散善,定善也好,散善也好,只讲了一件事:专念名号得生。所以,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一贯性的,它的依据:要门《观经》,弘愿门《大经》,但是两个并不矛盾,从《观经》入《大经》,从要门入弘愿门,从观佛三昧入念佛三昧,从观想念佛入持名念佛。
        这些观点,就和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截然不同。多数人都认为:持名念佛进入观想念佛,再进入实相念佛。善导大师的解释恰恰相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进入持名念佛,它的来历,就是《观经》啊!《观经》先讲十三定观,观想念佛,十三定观里的第十三观是观像念佛,观丈六金身,到最后呢,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观想、观像进入持名念佛,所以,善导大师了解佛的本意,以《大经》的宗旨── 持名念佛来解释《观经》,这也是我们几天来引导大家进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依据所在。
        《大经》怎么说呢?《大经》讲的很多,善导大师用一句话把《大经》的宗旨表达明白: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善导大师就用这句话,把《大经》的宗旨明显地告诉我们。首先说到,《大经》所摄受的范围是「一切善恶凡夫」,就不像《观经》了,《观经》讲的是定散二善,定善凡夫和散善凡夫,那恶凡夫没有份,是不是这样?《观经》要门就是定散二善,息虑凝心,废恶修善,那么,恶凡夫无有其份,摄机不普,不像《大经》,《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这里提到凡夫,当然,凡夫可以往生,仗佛本愿,声闻、缘觉、菩萨仗佛本愿同样往生,上到弥勒等觉菩萨,下到阿鼻地狱众生,以人间来讲,上上品的发菩提心众生,到下下品的五逆罪人,统统包括在内,叫「一切善恶凡夫」,「九品凡夫」在这里就说成「一切善恶凡夫」。
        那么,这个法门,就没有区别对待了,任何人都可以得救。为什么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够往生呢?「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善凡夫往生,和恶凡夫往生,没有一个不是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从这一点来看,修定善、修散善,本质来讲,还是依靠佛的愿力才能往生,并不是自己的力量能够往生。但是,定善、散善凡夫执着自己的定散二善之行,不见弥陀本愿,叫「凡夫自我执着」。
        「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大愿,大业,大力。什么是大愿?因地所发四十八大愿;什么叫大业?法藏菩萨经过五劫思惟,发完四十八弘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经中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诸众生功德成就。」这就是大业;什么是大力呢?大力有三种,名号无漏功德力,本愿威神力,光明摄取力。法藏菩萨的愿和业成就之后,就有力量,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六字名号!所以讲,名号功德力、本愿威神力、光明摄取力都摄在名号当中,这叫「大愿业力」,也就是说,任何人的往生,皆是仰仗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到极乐净土。
发表于 2017-7-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1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