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93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1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中文辩经时因明论式的问答训练
──以无常的论题为例
林崇安(法光杂志,204期,2006)
一、前言
以因明来辩经,是一种论证的艺术。在辩经的规范下,攻方提出因明论式,针对守方的回答,一步步推演下去,整个过程是理性思考的单纯应用,就像数学证明题的推算和论证一样,每一步骤都要经过检验。因明辩经是迅速累积智能资粮的一个有效方法。以下便以「无常」这一主题来说明辩经的五阶训练。
二、五阶的训练
因明辩经时,先要有一佛法的主题。选好主题后,要理解其相关术语的定义、举例、同义词、分类等,这些内容称之为「佛法总纲」。例如,以「无常」作主题,要知道:
无常的定义:剎那生灭的法。
无常的举例:声音、感受、人。
无常的同义词:有为法、所作性。
有为法的定义:从因缘所生的法。
所作性的定义:已生的法。
无常的分类: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的分类:外色和内色。
外色有五尘: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
内色有五根: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
有了主题和「佛法总纲」的通识后,接着双方就可以在规范下进行如下因明辩经的五阶训练:
(A)因明论式与三段论法的对应
在辩经过程中,攻方(问方)所提出的完整的因明论式不外两种:定言因明论式和假言因明论式。
◆第一种定言因明论式如下:
声音,应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故。
其结构是:〔前陈a,后陈b〕,〔因c〕。对比于定言三段论法是:
大前提:凡是所作性都是无常。
小前提:声音是所作性。
结?论:声音,是无常。
此中,「小词」=前陈a,「中词」=因c,「大词」=后陈b。结论=宗=小词+大词=前陈a+后陈b。前陈=有法。后陈=所立法。
所以,定言因明论式的结构是:〔小词,大词〕,〔中词〕。为了分隔此三词,论式中用「应是」「因为是」来隔开。
辩经的问答规则:
(1)当攻方提出「宗」来问时,守方只允许回答:「同意」或「为什么」。
〔举例〕
攻方:声音,应是无常吗?守方只能回答下列二者之一:
(a)守方:同意。
(b)守方:为什么? 接下来,攻方要给出理由,如:
攻方:声音,应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故。
(2)当攻方提出由宗与因所构成的完整定言因明论式时,守方只允许回答:
(a)「因不成」:守方认为小前提不正确。
(b)「不遍」:守方认为大前提不正确。
(c)「同意」:守方认为该论式无误。
◆第二种假言因明论式,是延续自上述定言论式中的「大前提」的成立。如何证明此大前提成立?逻辑上,一般把大前提当作已知的假设,此处则上推一步,而有假言因明论式如下:
凡是所作性,都是无常,因为*所作性是无常的同义词故。
其结构是:〔a,b〕,〔前陈c,后陈d〕。对比于假言三段论法是:
大命题:若所作性是无常的同义词,则凡是所作性都是无常。
小命题:*所作性是无常的同义词。(衍生命题)
结?论:凡是所作性都是无常。
大命题:若〔前陈c,后陈d〕,则〔a,b〕
小命题:〔前陈c,后陈d〕
结?论:〔a,b〕
大命题:若P,则Q
小命题:P
结?论:Q
此中,大命题是一复合命题。小命题=衍生命题,是为了成立结论而出现的新命题,其结构是:〔前陈c,后陈d〕,此一新命题也要接受检验。
辩经中的问答规则:
当攻方提出完整的假言因明论式时,守方只允许回答:
(a)「因不成」:守方认为小命题不正确。
(b)「不遍」:守方认为大命题不正确。
(c)「同意」:守方认为该论式无误。
由此可知,在整个辩经过程中,攻方不断立出上述二种因明论式,守方始终只有四种回答而已:「为什么?」、「因不成」、「不遍」、「同意」。
(B)因明论式小前提的成立与练习
【基本公设】自身为一的公设(同一律):
任何一存在的东西都是自身与自身为一。
【基本练习】
攻方:声音,应是无常吗?
守方:为什么?
攻方:声音,应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故。
守方:因不成。
说明:针对守方的「因不成」,攻方要论证出小前提的成立。
攻方:声音,应是所作性,因为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之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声音,应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之一,因为是色蕴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声音,应是色蕴,因为是外色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声音,应是外色,因为是声处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声音,应是声处,因为是与声音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声音,应是与声音为一,因为依据自身为一的公设故。
守方:同意。
(总计同意)
攻方:声音,应是声处吗?
守方:同意。
攻方:声音,应是外色吗?
守方:同意。
攻方:声音,应是色蕴吗?
守方:同意。
攻方:声音,应是所作性吗?
守方:同意。
攻方:声音,应是无常吗?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C)因明论式大前提的成立与练习
【基本公设】A与B二词之间的详细关系,有下列情况:
(1)A与B范围相等,此时有:
定义的公设:名标A与定义B之间,必凡A都是B;凡B都是A。
同义词的公设:A是B的同义词,则凡A都是B;凡B是A。
(2)A是部分而B是整体,此时有:
部分的公设:
1若A是B的部分,则凡A都是B。
2若A是B的部分,则凡B不都是A。
3若A是B的部分,则B含有A等。
4若B含有A等,则A是B的部分。
若B的元素中,bi在A的范围内,bo在A的范围外,此时有:
例外的公设:若bo是B而不是A,则凡B不都是A。
(3)A与B是部分交集,则凡B不都是A,凡A不都是B。
若B的元素中,bi在A的范围内,bo在A的范围外,此时有:
例外的公设:若bo是B而不是A,则凡B不都是A。
(4)A与B全无交集,此时有:
相违的公设:A与B相违,则凡A都不是B;凡B都不是A。
「A与B相违」相同于「A是『不是B'的部分」,而有:
部分的公设:
1若A是『不是B'的部分,则凡A都是『不是B'。
2若『不是B'含盖无和B以外的存有,则A是『不是B'的部分。
(5)若B与A是果与因的缘生相属,则有果必有因,此时有:
缘生相属的公设:B是A的果,则若有B则有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