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4|回复: 19

[其它]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6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
沙门释子:亲融谨记
《四分戒本疏行宗记》中云:“兴道相师,兴道谓令僧成德,相师即使俗归心”。

公元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农历乙酉年八月二十三晚,大悲寺的夜空一如既往的宁静。我们本年度学习二时头陀之行,即将在此静静的深夜中开始。
此次外出行脚,比往年有所推迟。已是八月下旬,前半夜没有月光,沉寂在黑夜之中。天空的星星似乎变得明亮许多,与此相对称的是,僧寮等处的点点灯光。我们正在整理背包,收拾物品,做着即将行脚的一些准备事项。等至中夜,月亮出山之时,行脚将正式开始。
“群昏灼破,皓月当空,与乐拔苦,诸有清凉。”学行头陀行,缘起非常的吉祥。
推而广之,每年的行脚基本上都是如此。吉祥,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初次之人带着一份向往,少许激动。几年之后更加觉得是出家人的份内事,本应如此。以往数年,多人所写的行脚体会,对头陀行的含义,功德等已作一简略概括性介绍。今年一般处不准备重复介绍,无法避免重复叙述的是,众生对头陀行的种种期盼、寄托、感动、希望等等。包括我这个参加行脚的人,同是头陀妙法摄受的众生之一。
行脚前,道场内外众居士的询问,以及外来电话的询问,何时出发,哪个方向,如何安排等,投入极大的关注,不及详记。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夏季就已新做一批行脚背包供养,北京居士的绳床也已邮到。海城张居士等又在忙着路上随行护持事宜。沈阳的刘洪伟居士等也已赶来,欲开车随行,收集行脚资料。以及在默默中祝愿关注的人等,众多心愿汇聚集成。
头陀者,是梵语。华言抖擞,谓抖擞客尘烦恼,增长五分法身。而二时头陀是遵照《梵网菩萨戒》中的规定,我们习惯上称之为行脚。头陀行的存在是佛教住世的一个标志。佛言:此头陀行住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时值末世浇漓,我等还能值此胜缘,坚持每年出外学行二时头陀,都得感恩于诸佛菩萨的加持,得益于历代圣贤,诸位祖师的传承护念。
以下将以时间顺序,记叙二〇〇五年度的学习二时头陀之行。
八月二十三
中午,上妙下祥恩师(以下简称师父)在禅堂宣告,大家期待已久的行脚将在明天夜里出发。以及人员组成,留守寺院人员安排,并要求对行脚时间等保密,不需要向外宣扬。
晚八点多,我整理应带的物品,然后准备休息一会儿。却有电话询问何时出发,就准备坐着等待。师父告诉还是休息一会儿吧,我又准备休息。位于村中的女居士住处来电话,张居士询问几点走?我因已知确切时间,再也不能说还没定,只有答行脚的时间、地点,师父不让告人。同时又看看师父,想,师父若接电话大约不好答了。张居士一会儿又说:“我知道。”是有人透露消息!另有一位欲参加行脚的外来师父,正乘出租车紧急赶来,却有些迷路,接连的电话询问。然后库房问他带行脚物品的事,他又上来问行脚如何安排等!
连续的电话等事,文字写着已是繁琐,我是自然不用休息了,也不想休息了。其实,对待行脚心情很平静,没有激动的感觉,也不需像等待大事件那样守夜,但以上种种却令我只有守夜了。守护着本年度学习二时头陀之行的到来。
八月二十四
零点,将包背好,手执锡杖,随师父来至僧寮门前。过了一会儿,准备参加行脚的僧众聚齐。师父亲自调整站班前后顺序:比丘按戒腊,沙弥按年龄大小,站成一字长班。师父做临出发前的简短开示:“我们这次行脚是代表大悲寺常住出去的,要以常住为重,要有整体观念,行住坐卧听从指挥、整齐划一。若有单独行动要事先请假。出外一定要注重威仪,走路时要低头,不能向两边看。目光要下垂,出外世间诱惑很大,我们要做到走在里面,但不贪恋在里面。”
以上师父开示大意,主要是告诫,代表大悲寺常住,不要因个人一时威仪不具而为常住抹黑,不要辜负难得的行脚因缘。“我们要做到走在里面,但不贪恋在里面”确是我们行脚修行中的指南。我听后想:这就是要求见相离相吧!不禁思惟《金刚经》中的经文,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头陀行,是一上符佛意,下顺众生的般若法会。此不多写,留待在行中慢慢领悟。列队下山,行至大殿时,传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声,不禁问:“这是谁将出发消息传出去的?一定是某人!”师父也说:“这样无法保密了。”护送的亲舟师这时快步至前方,对那些念圣号的男居士们说:“谁让你们出来的,全部回去休息!”一会儿,恢复平静。只听见送我们出发的大客车低沉的发动声。
本来,对众男居士送行,以及通知消息的人无可厚非,是对头陀法的敬仰。然而此时,我们却更需要平静。在静静的深夜,悄悄地出发。愿他们将敬意存在心里即可,护持道场功德同等。若真心真意要敬仰随行,争取早日出家。
在师父指挥下,行脚僧众依次登上金龙大客车。此车是海城张瑞芳居士的大姐发心,从自家车队调来的。约有五十或六十个座位,只坐了我们十六人,显得有些空荡。客车启动出寺,前行四里多,经过位于曹家堡村的女居士住处。黑夜中有女居士在路边等待,司机问要不要停一下,师父示意不需。今年出外,一个男居士也没有带以及行前时间路线保密等,为的是不惊动更多的人,静静地出发,也符合行脚的意义。
客车经海城、盘锦,进入去年曾行脚走过的锦州市。今年准备以此为起点西行,至葫芦岛,出山海关至河北的秦皇岛等地,所以说是去年行脚的延续深入。司机略迷路,下高速公路后驶入锦州市区,后在师父的指示下开出,至102国道477公里处停住。附近有标牌,为锦州南站新区松山乡。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大众下车排班前行。师父左手提香炉,右手拿拄棍。我问:“现在即开始拿?”师父点头。师父的脚在过去行走中留下旧伤,在前几年的行脚中,经常旧伤复发。往往是休养一年,在秋季行脚中又受伤;再休养,才恢复好转,又将进行下一年的行脚。而今年由于劳累,夏季时伤还未好转,却仍坚持亲自领队行脚,以身示法,教导我等不可以种种理由废止行脚。并常讲道:“赵州八十犹行脚,我还早呢,即使走不动,坐轮椅也要去。”但师父近段时间由于忙碌道场内外事务,身体不太好,走时还在感冒。昨晚,僧医亲昌师还在给挂滴流并且扎针时很难找到血管。说以上这些,只为说明:头陀行脚乞食,我们一定要坚持行下去,行至未来。
这次行脚的最终目标大致为河北省秦皇岛市,主要沿102国道走。师父一九九五年自山西五台山走回辽宁时,即走的此段路。今年的行脚路线基本上与九五年完全重复。下车后,黑夜中发现102国道此段路面很窄,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路边连马路牙石都没有,一些地区新修的乡村路都比它好很多。不禁感叹:行走的这是条老路了,头陀古道沧桑。
佛陀降生于印度,至今已三千多年。中国自汉永明传法,佛教在中国弘传也快接近两千年,可谓古也。佛在世时,亲自率诸大弟子游行教化,托钵乞食,直至八十高龄仍在绕城乞食。佛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无上正等正觉,以身表法,身体力行地说明头陀行的重要。《增一阿含经》中,佛言:“此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
佛法的延续,离不开头陀行。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正法眼藏,以心印心,付予摩诃迦叶。大迦叶尊者为头陀第一,及至年老仍不肯稍息,佛因此而言我法得以久住,北本涅槃经卷二中,佛告诸比丘有无上正法咐嘱摩诃迦叶,迦叶当为诸比丘之大依止,犹如如来为诸众生之依止处。
乃至佛教传来中国,很多比丘仍是持头陀行。如《四分律藏》的译主佛陀耶舍(注:与东土竺佛念共译),鸠摩罗什法师在译《十住经》时都向其请教。佛陀耶舍法师,得姚秦国主的虔诚礼敬供养,赠给的衣钵等物盈屋三间,却不介意,视其若无,仍是每天日中出外分卫一食而已(注:分卫即乞食的别称)。佛陀耶舍法师,是自西域来华弘化的高僧,《四分律》是汉地比丘依之受戒持奉的律藏,故其乞食行为,可视为头陀行自西向东土的传承过程。
再如东土禅宗二祖慧可及其弟子,也都持守头陀行。慧可禅师行乞食,门下弟子那禅师唯服一衣一钵,一坐一食,以可常行兼奉头陀故。其所往不参邑落(意即不进村庄,大约是持守露地宿等头陀支)。再如从那禅师受法的慧满,专务无著,一衣一食,但畜二针,冬则乞补,夏便通舍,覆亦而已(意即穿著破衲衣,冬天补破遮寒,夏天穿著只为覆其露身而已)。以上但畜二针即为缝补衣物所需,对缝衣之针也不多畜,已防微细贪著。畜二针一为缝衣用,二为防断时备用。律中对缝衣针也有规定,许畜针三口,多则净施。故知慧满禅师是深明禅那,戒海澄清。此段所引出于唐道宣律祖所著《续高僧传》卷十六,律祖常覠曰:“戒净定明,慧方有据。” 慧满禅师可为例证也。其曾自述“一生无有怯怖身,无蚤虱,睡而无梦。”并且是“住无再宿,到寺则破柴造履,常行乞食。”
以上略引一二,可知,头陀行在中国的传承未曾间断。当然,受东土地理、气候、政治等因素影响,乞食等行法在中国行持的人相对少了一些。然仍有历代诸多祖师大德绵延不断地行持着,只不过有些缺少资料记载,少为人知。如德山宣鉴禅师,以德山棒著称,与临济喝,而使禅宗一时被人称为棒喝门庭,令人见人畏,妄想顿断。殊不知还有德山托钵,亦因视日早晚,当知其不非时食。因此我想说:德山棒喝如此猛利,与经历乞食及在住户中呼喊锻炼,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此也许有人会另有观点,但相信也无人否定。
再如唐代行头陀的道休,世誉肉身菩萨。又有宋朝常行乞食的元照律师,明清之际的见月律祖,以及近现代的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等,因此若说中国全无头陀行的传承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头陀行是正法的代表,若说中国全无头陀行,等于否定中国全无正法。
为此,大约在去年即动念,想搜集整理一些古大德行头陀、行脚乞食的资料,以敬仰学习。正逢今秋学习头陀行,所走为师父十一年前所走的老路。有幸沿循佛陀以逾三千余年的头陀古道,心中不胜自慰。因此,从今年的体会开始,准备从历朝中选录一至数位祖师大德的头陀行宜,以及对头陀行的诗偈记载等,加在相关的行脚乞食中。以进一步加深对头陀行的认识,以古大德的尊崇之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起到见贤思齐的目的。再由于自己修持无有,闻思亦缺,对上述重大史实写起来真是自不量力,因此不敢说是论述传承,只是作为体会中的总结资料。
黑夜中前行,此段路与高压电网并行,头上电流声滋滋作响,正在向世间传送着头陀法音。走着,感觉到路上有的车看见了我们,放慢了速度。因此观望一眼而知世上有僧在,行脚功德难思,也感到了责任之重大。初出寺时唯恐放逸,此时发现当踏上行脚之路时,心情往往平静,正念很足,目光自然下垂,并且每次出行时大多如此。此应与受头陀法的加持有关,否则,自己平时很少有此能力的。开始诵楞严咒,行脚中楞严咒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须仗佛顶光聚加持,免于世间六尘干扰。不一会儿,师父传达命令,告诉大众每天诵咒不可少于十遍。
约八点左右,大众横穿公路,至另一侧几十米外的高速公路桥下休息。此桥为钢筋混凝土建筑,两桥墩间距约五十米。桥上为四排道,每排约有十多米宽,只不过四排中间有一间断,不然是一很好的大殿。师父曾说过,将来寺院建大殿时,可仿此桥梁建筑,四五十米中间无一根柱子,宽敞明亮。并且桥下此时即成为行脚中第一次法会的法堂。师父在此为十五位僧众讲述了如何乞食,包括叫门说话、问答等,以及何处应乞,何处应避开等注意事项。并且特别嘱咐,若有人给钱时,一定要明确地答复,出家人不要钱。师父的开示约四十分钟。此次出行有数位是从未乞过食的比丘,本来就兴趣很高,听过开示后显得更加欣喜,因为马上就要实践自己的比丘内涵——乞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上路再次行走,约九点多时,一辆面包车停在路边,海城张瑞芳三姐妹、吕凤琴、尹丽珍等居士下车。张瑞芳居士忙过来给师父顶礼,说:“自从早上与大客车失去联系,不知师父们走在哪条路上,就开车往返在路上找,时间已九点多了,心中非常着急,终于见到了。”师父点点头说:“详细情况等一会儿再说吧,得尽快地向前走找村子乞食。”
九点四十五分,在路边发现一个村子,问当地人,名梁屯村,属凌海市杏山镇。里面道路很窄,周围也没有适当的放包休息地点。就顺着第二条胡同进村,发现一家门锁着,就在此暂停住。师父说,若乞食时发现适当的过斋地点再转移。刚才在桥下开示时,师父已将组分好。两人一组,一乞过食的带一没乞过食的,我与挂单的昌逢比丘一组。他于今夏来寺参加结夏安居,然后随行脚乞食,他原籍为大西北的甘肃省大象山永明寺。由于靠近黄土高原,他平时上殿念佛的声音很高,有一种高昂的气氛,现在跟在我后面顺国道往回走,准备至第一条胡同乞食。走在路上免不了有人旁观,他说道:“第一次开口乞食,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呢!”此属他当时的真实感受,大约每人初次乞食时都如此吧!
来至胡同第一家停住,我本想先开口,没想到才说过“不好意思”的昌逢师却在我后面抢先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典型的西北口音,看来是等不急了。但声虽高,却以无人应答而告终。下一家,院门开着,门前却全用网拦死。觉得有些奇怪:“他家人从什么地方出入呢?”网是为了拦七八只鸭子,边上还有鸭槽等物,显得脏乱。见此情景,说算了,向前走。不是因为脏,而是为院前的鸭子。养鸭毕竟不是为了放生,鸭子终归会被卖被杀。
《显扬圣教论》中:“比丘乞食,有五处不可往,以避嫌疑:一、唱令家。唱歌曲令,但取欢娱,能乱禅定。二、淫女家。其处行止不洁,声名不正。色欲因缘为障道根本。三、酤酒家。酒是起罪因缘,能生过失。四、王宫。乃贵戚之处,严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往。五、旃陀罗,即屠者之家,此处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坏善根本,故不可往。”师父在上午的开示中也讲到对养殖户要尽量少进,是以此行教育,植一种真正的福田。
再一家门关着,敲门无人应答离开。至第四家门开着,进内几声佛号后,出来一位四五十岁的女主人及另一女子,问:“师父从哪来的?”我有些略楞,她怎么明白叫师父,莫非她学佛?乞食时一般人很少有如此称呼的。我答:“海城。”说话间女主人已走至我身边,递过一枚硬币。相距只剩二尺多,立即果断地说:“我们不要钱。”她停住略惊,然后问:“你们要什么?”答:“只要点食物。”她说:“那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我于是略解释:“只要能吃的即可。”问:“早上剩的饭可以吗?”答:“可以。”她回去,我站在院中,略低头,收摄目光,平静地等待。
女主人端出小半盆米饭,给我盛两勺。揭开钵盖收下。乞食时若是女人布施,要求不可注意对方的脸,乃至手。只看自己的钵,以正念住。虽说着很容易,做时还需锻炼才能做到,需要一定的经验。因为布施时两人相距非常近,以手拿勺盛饭至钵中,可以说手就在自己眼皮底下,又不能闭眼,须提防食物掉在钵外,还得注意着。想要做到不看对方的手,唯有努力锻炼。还好,今天基本上做到。我接受两勺后,指昌逢,示意剩下的给他。女主人有些不解:“全给你,我再做。”明白后,过去将剩下的饭全盛给昌逢师。
我们为她回向:“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念得有些快,又属佛教专用的回向,不知能否听清,但这些已不重要。女主人此时已沉溺在乞食法的感化中,原地站在那里,轻轻地说了声:“走吧!”整个人似已呆滞住。数分钟内令人如此感动,与我们遵遁只乞食物不要钱的戒法有绝对关系。
《四分律戒本疏》卷十二云:“所以如来制戒,不约俗人,唯斯一戒,对俗而制,欲使息灭贪竞,兴道相师。”《行宗记》释云:“兴道谓令僧成德,相师即使俗归心。”
下面大略解释:“所以如来制戒,不约俗人”,此中如来制戒指佛所制的道众戒,即比丘、比丘尼戒等。此是不允许俗人知道的,比丘不能为俗人讲解比丘戒条,俗人也不允许盗听比丘说戒。若在家人盗听比丘说戒,此人以后再不允许出家受戒。
“唯斯一戒,对俗而制” ,然而此条戒却允许俗人知道。其实还有很多条比丘戒,在家众因要护持,也略知一些,但比丘不可为其讲解具体的篇聚名称(篇聚即将比丘戒按轻重不同而分为五篇或七聚)。对在家众需要知道以便护持的相关戒条,比丘应隐去篇聚名称,以善巧方便告之。但这条戒比较特殊,允许俗人得知。此句主要是为了突出这条戒的重要性。因它不仅关系着比丘的修行,在家人也同样需要此戒,所以说:“唯斯一戒,对俗而制。”
“欲使息灭贪竞,兴道相师” ,使人都知道此戒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世人都离不开它,我们看看世间的争斗,都是因为钱财发生的。国与国之间为了掠夺钱财不惜发动战争,伤人无数;家与家斗,为了钱财父子甚至可以反目成仇;人与人斗,抢劫、偷盗种种罪恶,层出不穷……都是为了钱财。虽说有时争斗是为了名,但对利的争斗远甚于名。有很多人为了钱财不惜丧失人格,完全不顾名誉,并且有的人不择手段地骗来钱财,又拿钱财去买名,可知钱财其害无穷。尤其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无数人为钱财而痛苦不堪,却又不知如何跳出,深陷在钱财中而不能自拔。佛制此戒,以一不可思议的力量令世人能够震惊猛醒,“我们出家人不要钱,只乞食物。”原来世上还有不要钱的人,原来不要钱还可以活得很自在。故言:“欲使息灭贪竞”,目的为了使世人不再为了钱财拼争,息灭贪心、竞争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兴道相师”,《行宗记》释云:“兴道谓令僧成德,相师谓使俗归心。”此戒本疏为唐·道宣律祖所著,《行宗记》是宋·圆照律师为戒本疏所做的解释。“兴道谓令僧成德” ,人出家因此戒而具僧德,也可释为因此戒而令道业大兴等。“相师谓使俗归心”, 师是学习的意思,具僧德,俗人自然要学习。僧人因此戒能令一切人天皆归心于佛法。像上述女主人面对我们乞食时不要钱的感动,非是普通善法所能达到的。连我走时都不禁感叹:这么快!甚至都有点儿难以接受,但又确实如此。再加上,以前面对不要钱的种种感人场面,无时无刻不在述说着佛戒的清净,可谓皆令归心于佛法也。
以上解释大部分引用去年的体会。再此戒为比丘戒五篇七聚之一,虽令俗知,具体名称、成犯缘等恕不列出,因律中只允许如此解释。再此戒“对俗而制”还有破邪显正之义,在此不详述。
再向前走,见师父二人过来,此胡同再无人家。回至国道上,从口袋里拿表一看才十点,预定是十点四十回去,就向另一边走。在一家后门的小院外停住,几声佛号后无人答应。里面门开着,一只小哈巴狗朝我俩汪汪叫着,我知道这是欢迎,是替我呼叫主人。主人一定会出来的,就耐心地等待。
果然,一会儿约五十多岁的男主人出来,他长得有些略瘦,问做什么。答:“出家人乞点食物。”他说:“家里也没什么吃的了。”我说:“那好,我们走了。”转身准备走时,他又说:“给你一元钱自己去买吧!”我听后回头说:“我们不要钱,只要点吃的。”男主人听后语气变得很诚恳地说:“真没有什么好吃的。”
我知道大部分人对出家人乞食都不了解,也不相信出家人来只是乞点儿食物。眼前的男主人既很诚心,我就又耐心地解释:“我们只要点吃的,不论什么,能吃的就可以。”他说:“没有什么。早上剩的饭可以吗?不好吧?”我说:“没关系可以。”像以上男主人若是以不愿布施的态度,明确地说出没有好吃的,则不应进一步解释“无论什么,能吃的即可以”,那样似有些哀求苦衷。
再说男主人,回屋一会儿用大碗端出剩大米饭,上面还有半个馒头,看来是将食物全拿出来了。倒在我钵内后说:“再给你们点萝卜汤吧!”我问:“不是荤的吧?”他说:“不是,是用豆油做的。”我见他非常诚心,就同意接受。对昌逢师说:“拿出来后给你吧!”
男主人又用大碗端出萝卜汤,倒在昌逢师钵里。昌逢师看了看,为难地对我说:“这里面有葱花。”我一看萝卜条里夹着葱花。唉,都怪我刚才没问男主人而造成的,受他诚心所感而忘记。同时也觉得昌逢师毕竟第一次参加乞食,经验不足。乞食时,对荤油做的菜以及带有葱蒜等是不能接受的。若是我,对男主人端出的菜一定会核实有无,眼睛也要仔细观察,不至于被带有葱花的菜倒在钵里了。须知他钵里还有刚才乞的小半钵米饭呢,这下都无法食用了。昌逢师问:“这怎么办?”
我只好对男主人解释:“对不起,我们出家人不能吃葱蒜,萝卜汤还是倒回给你吧!”男主人说:“没关系吧!”我说:“不行!”男主人有些不情愿地说:“你们出家人说道真多。”但同时还是将碗递过来,昌逢师将上面萝卜又倒回他碗里,但一部分已与饭混在一起,无法分开。他问:“怎么处理?”我答:“先拿回去再说。”男主人这时又说:“你们出家人说道真多。”我又为他略解释几句,回向后离去。对他所说的“你们出家人说道真多”就当做不解中的赞叹吧!因佛制弟子不得食用葱蒜等五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中佛言:“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讚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佛言:“一切肉与葱,及诸韭蒜等,种种放逸酒,修行常远离。”又云:“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佛将吃葱蒜的过失,与饮酒食肉所生的过失相提并论,可见其过失的重大——是修行圣道的障碍。所以佛在诸多经律中告诫不可食五辛。
又如《梵网经》中佛言:“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韭葱,兴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五辛,经律中翻译用词有些略异。大体上说,以上蒜包含大蒜,小蒜,山蒜等各种蒜,葱包含野生家生各种葱,兰葱即是我国的韭菜,兴渠有说我国没有,此不详述。上述一切食中不得食,即不但单独的葱蒜不可食,就是将少量五辛放在其他菜里也是不可食用的。
师父于二〇〇一年所讲的“依教奉行”中开示:佛讲的一定要不杀生,不吃荤食,包括大葱,韭蒜之类的带有荤味的也应注意。因为生食能引起嗔恨心,熟食能引起贪欲心、欲望心。有人说少吃大蒜不会起那个作用,多吃才不行,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法王已经规定五辛不可以吃,我做为佛弟子决不能去犯,包括一滴一片,一点儿都不能犯。因为法王的命令在法界上都是通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犯。不能借口说少量不起作用而去吃,吃了都是有过失的,在饮食上一定要十分注意,才能达到清净。
此五辛为大小乘中通制,诸部律藏中对此有详细的规定。《僧祇律》卷三十一云:不听食蒜,除病,若生若熟,若叶若皮,悉不得食。并且若有病医生告诉须服蒜才好,此时必须再没有其它药可治才能服。若有其它药治则不应吃蒜,若须以蒜涂外部疮时可以。然以上用蒜虽为治病,还须出众僧中,独住在一边小房中。不得卧僧床褥,不得上僧大小便处行,不得在僧洗脚处洗脚,不得入温室讲堂食屋,不得受僧次差会,不得入僧中食及禅房,不得入说法布萨僧中,若比丘集处,一切不得往。并且规定食蒜期间不许绕塔,若塔在露地,得在下风处遥礼。以上是有病时服蒜如此,并且病好后不再用蒜还须七天如此。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云:服蒜七日内仍住於此,服葱停三日,韭菜一日。然后洗浴并且洗衣,香熏无气后方可入寺。
从以上规定可见佛弟子食五辛过患之重大,对有病服用,要求尚如此严格,无病时是绝不应食的。而我们乞食时对有葱蒜之类的菜不乞,则是行教化,告之世人此不可食,以获法益。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向回走着,刚才一阵奔波、又言语等,此时应疲惫或带着乞到食物后的喜悦等。却都没有这种感觉,而是突然间发现自己很平静。并且不需追求,是自动生起的平静,这大约就是乞食所产生的一种功德吧!
回至休息地点,师父在村子后面发现一块空地,大众转移至那里。说起昌逢师钵中的葱花事,一位师父听到上前看看余下的萝卜汤,说:“不但葱花,里面还有小虾米呢!”无法再食用,师父告诉,倒在边上的枯草丛中,将米饭布施众生。此处应注意的是:若所乞食物不能食用,应在避人处倒,不应在布施者或其他未学佛人前,以防因不解而生讥嫌。
此次出行没有带男居士,由亲古等两个沙弥行堂。他俩在去年冬剃度,此为第一次乞食并且都是空钵,不知心中感受如何,应更好体会食物来之不易吧!亲古沙弥过斋后说:“乞来的食物确实不同,吃着很好,吃完似没吃过一般。”他说了几遍,也没说太清不同之处。因食物本是相同,因有乞食之法才改变性质,此食物之法味还是自乞自悟吧!
再今天,师父乞食也空钵,这是师父十一年乞食过程中第一次空钵,这也与人家太少有关。只乞了两三家,当然此种或许还另有因缘,在表着一种法。过斋前,有位三十多岁的村民,站在边上看着,很实在地说:“早知道这样,回家给你们做点大米饭,让你们也能吃点热乎的!”
师父笑着说:“不用,心意领了。”有人告诉乞食时,此村民布施的梨。他非常热情地说着,后来又回家端来一盆梨供养。在旁围观的本村人见了,都称赞他:“人多好!”确实是善良的人,种善因必得善果。通过乞食,很短的时间内,让当地人得知,僧人不是走街串户敛钱的,也不是算命占卜的,更不是武术卖艺的,而是弘扬佛法。他们从此将认识僧人,逐步趣入三宝海中。
今天另还有海城张瑞芳姐妹供斋,以补充所乞食物的不足。这已是她们第四年开车随行护持,师父并告诉她们给居士打了手机。沈阳的刘洪伟居士夜里开车随行,至三点多时天气大雾,出高速路口交费时,未能跟上大客车,从此与我们失去联系。就在锦州市区,凌海等几条路反复开车寻找,从夜里至今跑了三百多公里,在我们过斋后才赶到。
下午行走,天很热,走着起风,凉风习习,吹得衣衫飘起。此地远离城镇,可谓天高地阔,心中喜悦,很有一种野外悠游,无牵无挂的行脚气氛。
晚,寻找休息地点,路边一块花生地附近很避风,但为防主人生疑心讥嫌未住。后在玉米地边一空地停住,开始露地宿,露地宿也是头陀支之一。海城张居士等又供养苫布铺在地上。我未用睡袋,只用一件雨衣半夜虽凉点还能承受。天刚黑,即下露水。
八月二十五
我们在寺院时规定早两点起床,出外后延一小时,若无特殊情况一般在早三点收拾背包,约三点十五至三十分左右开始行走。今早起大雾能见度很低,过往的车辆都减慢速度。为防止意外,走一段后即在一个废弃的加油站边上休息,等天亮雾散后再行。
上午七八点钟,出锦州进入葫芦岛市。不知何原因,昨天路上死亡众生很少,此段众生骤然增多。并且多是被车压死的蛤蟆等,有的只剩一张皮,沙弥都拿方便铲一一掩埋。佛言:一切众生皆前生父母。掩埋众生可培养慈悲心。由于死亡众生太多,负责掩埋的两沙弥被拉下约一里多。大众站住等待,师父至队后察看、调整队行。
这时前方停住一辆黑色轿车,一位约三十多岁的女居士走过来合掌,很恭敬地问:“阿弥陀佛,师父,你们去哪里?”我是从她态度猜是学佛的居士。答道:“山海关。”她有些疑惑:“就这样一直走着去?”答:“对!”然后目视下方,没有再为她讲为何走等。她见无人解释,就又问:“那你们谁是领队的?”得知后,向后走,见到师父,立刻拿钱,大约数量还很多,要供养。师父摆手拒绝:“我们出家人不要钱。”女居士愣住,然后又准备给。师父略说几句,再次拒绝。女居士问:“你们是哪个寺院的?” 答:“海城大悲寺。”师父告诉居士给她一套介绍大悲寺的碟片,转身向前走。这时,黑色轿车上下来一位戴墨镜的男子,定定地看着这边发生的事情,面无表情,一句话也没说。
据后来居士言,女居士是沈阳人,所拿五百元钱又要给他,他说:“师父们不让代收钱。”又让买物替她供养。他告诉:沈阳离海城不远,若真要供养可自去。
过一会儿,女居士车追上。从车内向师父打招呼,表情已快哭了离去。不禁再次感叹如来戒法的伟大,短短数分钟内对人之感化如此之深。《四分律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引智论云:“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以戒之功德,胜于布施。”《资持记》释云:“智论中戒胜财施者。业疏云:不盗即施法界有情之财,不杀即施法界有情无畏。即用此法行己化他,即名法施,遍众生界。财施局狭,集散之法,能开烦惑恼害之门,戒法清澄,故绝斯事。”
下面略解:上段主要说明持戒的功德,而持戒是由戒体发生。戒体即我们受戒时领纳如来圣法于心,而得到的一种体。此也是佛戒与世间规矩的不同之处。世间规矩,只有条文性质的要求遵守,并无戒体的纳受。而受佛戒是通过纳受戒体,由戒体自动发生止恶行善的作用。所以世间法律有不杀生,佛教受戒后也有不杀生,虽同是不杀生,但在世间不杀生与受戒后持不杀生戒绝对是不同性质的。
我们受戒时要发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对所受戒尽形寿持奉。三番羯磨毕,便得戒体。得到戒体也可说成是我们愿力的一种成就。此愿是对法界一切有情、无情所发。所以上面说:“不盗即施法界一切有情之财,不杀即施法界有情无畏”,因我们受戒时发愿对法界一切有情非情不再偷盗,对法界一切有情不再杀生,所以即已布施法界一切有情财物,已布施一切有情无畏。佛对诸比丘言:五戒即为五种大施,因为不杀生能施给无量有情无畏,以无畏故再无怨憎害,可于天上人间得安稳乐,是故不杀生名为大施。其他戒条也可以此理类推(详见《佛说五大施经》,关于戒体的详细解释请参看有关经典)。
而出家菩萨持守佛戒,不畜金钱,断却贪心,以获解脱。以此戒法自己行持,教化他人,这是一种法的布施,是遍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的。此是一切世间善施不可比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再解释“财施局狭,集散之法,能开烦惑恼害之门。戒法清澄,故绝斯事。”若以财布施是局限的,狭隘的。比如布施人一万或一亿,这是很多,但也仅是局限在只布施一人或数个人,还有无量无边的有情没有得到布施。再即使多人得到财物布施,那也只是集散之法,人今天拥有财物能够好过一些,等散去之时还是痛苦。即使拥有时也很难得到快乐,怕人偷,怕人抢、夺,乃至为得到财物而不择手段,谋财害命,种种烦惑恼害之门皆是钱财而开。佛因此而制戒,出家人不得受畜金银钱宝,故无以上诸事发生。
受戒时即发愿,对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钱财皆不接受,即已布施一切有情之财。这是一种法财,对法界一切有情行法布施,种出世之福田,是一种大慈悲。世间布施财物的慈善无法与其比拟。所以说出家僧宝为世之真福田,出家功德胜于一切。
以前我受戒时,有人曾说:你们其它都很好,但不设公德箱、不收钱,我不赞成,这不是不为人种福田吗?当时我虽知他说的不对,却一时不知从何解答。现以上可作为一种最好的解答。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即是为人种福田,并且以戒之功德胜于布施的。
另在家人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布施财物,济助他人,也是必要的。可培养慈心,完成布施度,应身体力行之。此中有出家在家之情况不同,略释几句,免有误会。
我们向前行不远,又有一辆白色轿车停住,约三四十岁的两男一女等在路边。一男迎上前,单手一合掌:“阿弥陀佛,师父请喝水。”看表情语气不像居士,供养一箱矿泉水,一箱方便面。师父对地上的面说:“这是什么?”女子说:“方便面。”又看看似明白了说:“这面你们不能吃吧!”面上赫然标着牛肉面,当然不能吃。刚才说话的男子对另一人说:“麻烦你,快点开车去前面给换一下。”
然后,他们两人随着向前走。女子对师父说:“他们不让随着走,我与你说几句话没事吧!” 师父说:“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女子讲:“刚才看见你们,看见两人掩埋小蛇。”又以一种羡慕景仰的语气,轻声说:“真好。” 此句可谓他们对头陀行的理解赞叹,皆在其中,因他们一时不知以何表达,唯有头陀行真好。
前方轿车刚从商店换出一箱饼干放在地上,三人便告辞而去。等发现饼干上有奶粉时,想招呼已来不及,居士问:“这能吃吗?”师父说:“你先收下放着吧!”因我们平时不吃含有奶类的食物,但对他们见到行脚僧而欢喜布施,还是应赞叹的。头陀行能令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已种善根者速令增长。
以上仅是行脚过程中的感人一例,但也可看出头陀行度人之快,以一种苦行的力量,令众生迅速地得闻佛法,对三宝生起信心。其势之猛利,其它善法无以伦比。从古至今,有无数僧众行持。佛在世时也亲自率大弟子在人间游行。
佛初成道,即宣说《华严经》、《梵网经》。《梵网经》在天台宗的五时分教中属于华严时,中国历来持奉的《梵网菩萨戒》即从此经中出。佛言: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二时分别为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八月十五至十月十五。并详细规定行头陀时应具备十八种物,应避开难处等细节。佛是一切智人,初成道即制定此戒,令未来诸弟子持奉。头陀在佛教中的重要性可想可知。
同时,有人说苦行是印度遍行的风气,佛在教化弟子过程中,仿效诸外道的游行方式而规定佛弟子也要游行、也要行头陀等。如是种种,都是非常不正确、不负责任的说法,是以他自己的自私凡心,而去妄断佛陀的无尽悲愿。 
佛在后来,又详尽述说十二头陀支。《佛说十二头陀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经精舍,与八千比丘、菩萨万人,皆著衣持钵游行乞食。然后因大迦叶尊者所请,而宣说十二头陀。
又如《毗尼母经》卷一,摩诃迦叶尊者问佛:“我等与如来法中,住何等法,修何等法,行法之人有何差别?”佛言:“善哉善哉,汝之所问甚善。如泉涌出不可穷尽,所问住修乃至差别,言辞义理所问无滞。佛告迦叶,四圣种是住处,十二头陀名为行处,尽诸有漏名为差别。”此四圣种即常乞食、粪扫衣、树下坐、腐烂药,为佛所本制。比丘依次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
又《四分律》卷首即是佛与诸比丘游苏罗婆国,而与诸比丘第一次结戒,因结戒故而令正法久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七云:一时佛在毗舍离奈祇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渐渐复在人间游化。经律中有诸多佛游化人间的记载。佛一生不停的游戏神通,化度有情,八十高龄仍绕城乞食。以上《增一阿含经》中所记,为佛最后一次离开毗舍离城,世尊回首注视,诸天为之落泪。佛一直游行教化至拘尸城末罗园娑罗林间而入涅槃。用现在话讲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而佛法是无有出世及与灭度,世尊涅槃,遗教尚存。我们应从中悟出什么?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诸多经典,都是佛率诸大弟子乞食后宣说的。例如,中国广为受持的《金刚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国大城乞食、城众次第乞已,还至本处。……”以上令须菩提尊者不禁叹言:希有世尊,无相般若,在世尊的乞食过程中清静的流露着。时间及篇幅所限,以上仅略引数段,说明行脚乞食的始祖为大圣佛陀。我等唯有信受勤奉行。
午前,我们进入高桥镇的一个村子,在路边停住乞食。我仍与昌逢师一组。第一家说没有吃的。然后一家是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开门问做什么?解释乞食,就是要点吃的。他已听明白,但转身回去时,还是边跑边喊:“化缘的来了。”想要解释几句我们只乞食物,不是化缘钱财。又想算了,稍等一会儿吧。和尚化缘的观念在一般人脑子里已根深蒂固,有时解释不化钱财对方也不明白,令人有些无奈。只有从只乞食物不要钱财中力行破除。一会儿,小伙跑出来告诉:“没有。”看他的表情语气令我有些失望,失望的不是没有乞到,而是很有可能家中本有食物,父母却硬要他出来说“没有。”
再一男子在院中锄地,我对昌逢说:“昨天你说都是我乞的,这家由你乞吧!”他进去一说乞食,男子手中活也没停,只以一只手摆着很不耐烦地说:“没有,没有,走吧!”继续锄地。别人有求与他,这是他最好的显示机会;也是给与出家人降服慢心的机会,若不起烦恼即为合格。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再一家只有十七八岁的女孩在家,说乞食,答:“只有早上的鸡蛋饼要不要?”当然不能要了。
大约已至第七八家,女主人正在院中洗衣服,问做什么?答:“出家人乞点食物。”她转身回屋,一会儿出来,看表情似要布施,却没拿物品。走至院中发现左手像拿着钱,就解释说:“我们不要钱,只要点食物。”她略楞一下说:“家里确实没有吃的。”我说:“无论什么,只要能吃的即可。”女主人这时已走至面前,把钱一递说:“钱给你,自己去买吧!”我连忙后退两步,防止碰在身上,说:“我们出家人不能要钱。”
下家六十多岁的女主人也是拿硬币出来,说:“家中没有饭。”这样下去,已经走了十多家,还是空钵。心中略急,但也没办法。这时,想象中的欢喜布施等等想法都得停止,随着乞食的进行,种种想法只得放下。引用师父开示,有人问:“乞食过程中如何为人种福田?”师父答:“乞食过程中并未想如何为人种福田,只想如何改造自己。”
至最后一家,女主人快步出来,向我们招手,她拿着把枣说:“刚来时也不明白你们是做什么的,家里没有吃的,只有新买的点儿枣。”从兜里掏出两三把枣给昌逢师。至我没有,说等着,小跑着回去,拿出两小把枣放置我钵里。这也是今天所乞得唯一的食物,女主人布施时非常欢喜。我们在村中绕了一圈,不远处即是我们休息的路边。女主人大约在我们进村时就已看到,不解这是要做什么。后是自己观察,或问路边的居士,或别的僧人已乞至她家,不知她是如何理解的。但是这已无关紧要,女主人已欢喜见到僧人,并行布施。从进村至乞食短短时间完成令村人得见三宝的机缘。
然后,我们转至一块玉米地中间的过道上过斋。在身后几米处有十多座坟,有人上前给念诵佛号、往生咒等。今天由一居士行堂,过斋后他上前很是赞叹地对师父说:“行堂时发现僧人都是次第食,辣椒油放在菜上没有搅拌,白糖放在粥上也无人搅拌。” 看来他行堂时手在忙着,眼睛也没闲着,大脑当然在转着,以摄心的角度讲不算合格。但从行堂方法,先将乞来的食物平均分配,认真负责等算为合格。再回想一下我今天的过斋,对糖等肯定没搅拌,但大约还是动了一下。我平时基本上对粥上的糖等不搅动,只是偶尔用勺划着平一下。今天被他一赞叹,心中惭愧,想以后连这一下也不应动,直接食用算了。过斋时,要求次第食等如此严格是因手在分别,眼睛在选择,心当然得大动。
下午上路两里多,进入高桥镇中心。由于京沈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所有车辆都下高速至国道上,致使交通严重堵塞。车辆缓慢行驶,还没有人走的快。附近的警察全部上路疏导,不时有警车从我们身边开过。由于路上全是车,烟土飞扬,对我们的行走也受到一些影响,也无法在路边休息,只得连续地走。
路边人对我们议论着、猜测着——演杂技的、搬家的等等都出来了。走着,一辆车后站立数人,一女见到我们立刻说:“这些是真和尚。”语气中带着赞叹。为何一见之下即如此定论呢?去年走在阜新时,路人曾对我们议论道:“这些是纯和尚。” 再向前数年,行走在瓦房店,在一建桥工地低头前行时,建桥工人都在旁边注视着,一人也不禁赞叹:“这些才是真正出家人呢!”
如上种种,都在述说着头陀行的重要性。《增一阿含经》卷五“壹入道品”中佛言:“善哉!善哉!迦叶,多所饶益,度人无量,广及一切,天、人得度。所以然者,若,迦叶,此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设法在世,增益天道,三恶道便灭,亦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乘之道,皆存于世。”
晚约七八点钟,下公路走约一里多,至一小树林边休息。
八月二十六
上午经过塔山乡,路边拐弯处有一比丘尼寺。师父十一年前从此经过,对此有印象。尼寺规模不大,边上有民宅等,若不说别人很难注意到。十多年了,从外表看也无太大变化。而我们的行脚队伍,已从最初的两人增至十五六人。
九点多钟,天阴着,前方已快进入葫芦岛市区,至路边高速公路桥下停住。在师父带领下大众排班,经过池塘边的小路至一个村内乞食。这时天略掉小雨点儿。还是昨天的分组,我俩来至第一家,敲门后主人出来告诉:“没有,现在还不是吃饭时间。”转过街道至第二家,一老者六十多岁,领着孙女正在大门前扒苞米。我说:“出家人乞点儿食物。”老者抬头看着我,我就解释道:“就是要点儿饭。”老者回头喊人,将早上剩的馒头拿一个给我们,并告诉,边上那家不要再去了,他们是一家的。
再向前一家屋内几个女人正在打麻将。喊“阿弥陀佛”,一人向外看了看,还继续玩着,在院中可清晰地听到麻将哗哗作响的声音。真是人在屋檐下,何得不低头,何等人都需忍受!等一会儿见无转变只得离开。
两位六十多岁的女主人正在院中说话。说乞食后,一位女主人至另一边的家里走去。另外一位说:“现在也不是吃饭时间啊!”此时十点,村庄中大多还未做饭,但若等他们吃饭时间,我们早已过午,乞食应在十一点前完成。
过一会儿,回家的那位女主人拿出一个馒头给昌逢师,另一只手还拿着一张纸币说:“不好意思,只有一个馒头,拿钱自己再去买吧!”告诉她:“出家人不要钱。”她听后说:“对不起,只剩一个馒头。”对未能多布施觉得很过意不去。其实不论多少,她这种见到僧人后欢喜布施之心是最可贵的。《行事钞资持记》云:乞食是下佛种故。见到僧人乞食,即使只布施一团一撮食物,皆已种下成佛的种子。
经过几家锁门后至第五家,四十岁左右的木工正在院中木板边干活。我说:“阿弥陀佛。”他听见后故意不回头,稍等一会儿得知我没走,就起身至一边我不见的地方藏起来。我却还没有走,也不说话站在院门外等他。过一会儿,他忍不住伸头偷偷的向外看,一见我还在,吓得立刻缩回去了。看来还是我出家人有定力,他靠不过我的。不过为免强乞之嫌,再等下去也无结果,还是走吧!
我又站在一家院门前,家中女主人听见声音在屋内摆摆手,很干净利索地让我们离开。我身后的昌逢还不知原因,问这家怎么不乞。我说:我走你就跟着走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此处大门很有特点,都在中间处留有一个方孔,里面人通过方孔可以观看外面情况,同时若里面锁门我也可以通过方孔看见。又经过几家锁门后,至第七家或八九家,已记不太清。家中男主人出来,得知乞食后说:“没有饭,水果可以吧!”回屋拿出一袋梨一串葡萄,说时间来不及没有洗。我们欢喜收下。葡萄给时有一粒掉在地上摔破了,昌逢师捡起放至钵内。男主人注视着捡葡萄的动作,很感动地说:“摔破就不必要了。” 我们说:“没关系” ,为他回向离去。
最后一家女主人,四十岁左右,站在院外。我说:“出家人乞点儿食物。”不太明白又解释:“就是要些能吃的东西。”女主人说:“家里也没有什么吃的了,”表情略急,站在那儿思惟,说:“还有两个梨,但不太好,行吗?”我答:“可以。”女主人很快地拿出梨。看表皮有些生硬,她还在犹豫:“这两个梨不太好。”我说:“没关系。”她于是将梨给我们,另还有一部分枣。看来,是将家中所有水果都拿出来布施僧了。回向:“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今天我们除有的人家锁门外,共乞了约十余家。其中有四家布施,我俩钵都满了,是自出来所乞最多的一次。下面写乞食时对人家的计算:
《四分律行事钞》“头陀行仪篇”云:至於村门,应看巷相、空处相,第一门相,第七门相。右手捉杖,左手持钵,道侧而行。次第而行。《资持记》对此释云:瞻视法,至第七门相,以律制法,不过七家故。若准多论则有三种次第乞食。一、日到一家,得食则食,不足则止。二、次第到七家,得食则食,不得亦止。三、次第从家至家,食足则止,不限多少,后日乞食,还从先次第。准此随人标意,受行不同,则非定制。
再略释:以上为叙述乞食时瞻视计算人家的方法。比丘乞食时,至於村门,即村庄的总门,亦即村庄的入口处。在古时有的村庄也有围墙村门等。现在大多没有,只是在村外观察。应看巷相、空处相,再看村里的街道,哪条街有人,哪条无人,是否适宜乞食,应避开难处、屠宰处等。
日本照远法师《资行钞》云:对于家所,古记有两种解释:一、有家但无人叫做空所,乞食时依有人之家,可以乞食故。二、无家空地也叫空所,道侧而行。即对于住家应次第巡乞,若确认此家无人再至下家。以有人的家为一家,无人不算。但不应在路边走着即越过几家。若是全无人家的地方,直接向前而行。应走路的一边,不应走路中间。
至第一门相即至第一家门前,乞食后应记住已乞过一家,一直乞至第七家停止。此因律制法,乞食时不得超过七家(注:此法古来相传,并多人讲述,但现今我还未知出在律藏何处)
《资持记》又说:以上为律藏规定,在《萨婆多论》又叙述三种方法:一、一天只到一家,得到食物则食,不足则止。在《钞记扶桑集释》中说:此一家为得到食物的一家,若不得食物的人家不算,但在一家只要得到食物,无论多少都不再向下乞。
第二种方法则为次第乞七家,得到食物则食,得不到也不再乞,与律中规定相同。
第三种方法为次第向下乞,一直到所乞食物够自己食量为止,不限制乞多少家。后日乞食,还从先次第。此句意思不太明确,可能指第二日乞食时还在村中次第乞食即可。或指人固定在一个村庄长期乞食,原来所乞人家,第二日则不进,从昨天没乞的人家开始乞食。
若准多论,三种方法随人任选一种都可受持。我个人认为,还是第二种方法最为适宜。第一种计算人家不太准确,以得到才算一家,有时乞食空钵,一家也没布施,此很难计算是否乞过。再若以一家得到为准,很多时所乞食物都会不够食用。第三种不停的乞似乎有些太过,若心内再不加控制,易生起贪念。唯有第二种,既能控制贪念,又易乞到食物足量。若乞不到也会自认因果,思惟为何乞不到,是因精进还因放逸,从中以悟道业。再此也是律中所规定,应该遵守,当然另两种方法也可做为参考。我们乞食时是以乞七家为准。
师父开示:乞食时应乞七家,若家无人则不算一家,若有人只要他说不给则算一家。若家中有人但自己不知道,对方没有听见呼喊,此也按没人计算。这样乞七家,得到没得到都停止不再行乞。
以上师父曾多次讲述,并且说到对住家有没有人如何确定,即以自己见到人为准。更加方便我们的行持。尤其珍贵地是,以上开示都是师父在乞食中所得的经验。
回至休息的桥洞,人大多陆续归来。只有一组未归,我说:“他俩肯定没乞到,就连续走不肯回来。”一会儿回来时,果然钵里没有食物,但不能算完全空钵,拿着三四双鞋垫回来。我说:“真是在寺管库房惯了,出来也收东西。”亲某师说:“这鞋垫可是一位推车卖货的人真心供养的,他得知我们不要钱,很受感动,又没有食物,没办法就供养鞋垫。”有人问师父:“乞食时有人布施其它物品,可以接受吗?”师父答:“若不是诱导,确是对方主动发心布施,可以接受。”
下午上路时略掉几滴小雨点儿,将地面打湿后停住,我们进入葫芦岛市区内。这是今年行脚经过的第一个繁华地段,并且所走为主要街道,商店、楼房、餐厅、饭店等林立,路上车来人往,声音吵杂,并且越向前走人越多,在人行道上走已需躲避行人。此种环境下,更需摄心,保证自己尽量不向两边观看街景,耳朵不去听外来声音。此时诵楞严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诵咒帮助摄心。有时路边音乐声叫卖声传来,对诵咒稍有影响。虽自己基本上还能盯住咒,努力控制不被外来声音所转。但有时声音太响,震得自己所诵的咒也听不见,但也坚持不停的诵。虽难些,此时所诵之咒更能加深印象。行脚中各种环境各种条件都得面对,从中锻炼自己。
走着又开始下雨,街道上行人并未因此减少,有人还在好奇地观望着议论着。风雨中行在闹区里的行脚僧,灰色的大褂,沉重的背包,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引人注目。
边上有位五十多岁的环卫女工朝我们合掌,表情恭敬。另据师父说,有一年轻人看见我们也合掌恭敬。但随后又放手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大约是初学佛,怕外人看见不好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我们向前转入转入一个类似公园的地方休息。刚才合掌的那位环卫女工追上来,抱着十多瓶纯净水供养,大约刚从冰箱中拿出,非常地凉。此人是位学佛的女居士,问师父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师父答从海城大悲寺来,行头陀行,每年都要出来走等。女居士赞叹道:“这是苦修行啊!”问水够不够。师父说够了。但她看见我们有十五六人后,又跑着买回五六瓶水。
这时又来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拎着一方便袋雪糕说:“天太热了,请师父吃雪糕吧!”师父说:“心领了,我们至下午再不吃带有甜味的东西。”老者有些着急的说:“实在没有什么表示,我特意买的不带奶味的雪糕,请师父吃吧!”他说话的时候表情非常实在,可谓情真意切,真情流露。师父耐心地说:“我们僧人有戒律,下午不能吃带甜味的东西,你的心意真的领了。”居士也笑着解释:“老大爷,你的心意非常真,连我都受感动。但我们应该护持僧人戒律啊,快点退回去吧!”老者很实在地说:“退回去,我买了就退不回去了。”他的表情很有意思,令人想笑。但此是受他真情感染而微笑。
这时那位女居士对他说:“你还是退回去吧,师父们日中一食。”老者说:“我知道师父们持戒,我特意买的不带奶味的雪糕,也和水差不多少啊!”这时有人给他们结缘经书以及楞严咒牌,他们欢喜接过。女居士对老者说:“这个好啊,你有了楞严咒,就等于佛在家中一样。”
听到他们的对话,令我不禁对他们的学佛素质感到欢喜,甚至有些惊讶。师父并没有对那位女工讲述日中一食,只是说行头陀出来走走。而女居士居然知道日中一食,并且见我们说下午不再吃带有甜味的东西,就断定我们是日中一食,并且叙述楞严咒的功德。看来一定是位学佛多年的老居士。
而老者穿着并不是太好,刚来时合掌朝大众转圈问讯,后见女居士给师父顶礼时,他似刚回过味,说:“噢,我也得给师父顶礼!”他虽给师父顶礼的姿势不算标准,表情是十分恭敬的。他并且知道若严格持戒不应吃牛奶等,特意买不带奶味的雪糕,供养行脚僧人。
关于牛奶,律中对有病者可以食用,并未完全制断,若无病之人以不食用最为清净。《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中佛言:“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於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我们打开纯净水喝着。师父:“说这水好!”,我问:“怎么了?”,师父说:“喝此水才知外面是热的!”走在闹市中,下起细雨,再加上冰镇水,为人带来丝丝清凉。
雨越下越大,我们穿上雨衣又准备背包上路了。女居士合掌问讯说:“祝师父们早日成佛。”让我们也祝他们早成佛道。
上路前行,师父说以前走时葫芦岛市区不大,也许这些年扩建,走了数里也未至尽头。雨不停地下着,路面积水,我们的僧鞋湿透了,大褂下摆也湿了,进入一座桥头的凉亭内避雨。雨很大,凉亭也大多被打湿。一个路人也进来避雨,想抽烟,大约被雨淋的,火点不着,说:“师父们有没有火柴借用一下。”我说:“你借火柴做什么,若不是抽烟,火柴才能借你用。”
我们还真带有火柴。《梵网菩萨戒》中规定,二时头陀应具有十八种物,其中有火燧,据解释为取火之用。但火燧现今已不多见,我还从未见过。我们现在出外时都以火柴代替。没想到今天竟碰到此男子向我们借火柴抽烟,真是好笑。面对他的央求,有位挂单比丘说:“火柴借你也行,但必须保证抽完这次以后再不抽了。”我说:“不可以借,必须当下就断,一次也不能支使他抽烟的。”此男子听后再不说什么,但愿他改正。火柴肯定是不能借他,此即是用行脚的火光照射他。大乘戒疏云:行头陀十八种物,不但事用而且表法,火燧表慧光,以破无明痴暗。
海城张氏姐妹家的司机过来说:雨大师父们鞋都湿透了,张居士她们准备供养胶鞋,需要统计鞋号。师父让僧值师统计,至我时告诉不用。前两年出来我都是一双僧鞋,若下雨浸湿穿一段时间就干了,虽难受些却很省事,就算煅炼吧!一会儿师父问,都记上了,我要没要?我笑着问:“师父怎么不问别人单独问我?”师父:“因别人都能要,但你肯定不会要!”我再无语,有感于师父的关心,再也不好意思说什么。这时僧值师答已给我记上一个鞋号。同时还要再次随喜海城张居士、以及吕居士、尹居士等护法功德。护持僧人多年来不退初心,可谓居士的榜样。做为居士都应多至寺院,护持三宝,以培福德因缘,从中成就自己法身。
天渐渐黑了,雨还在下着,路面已开始流水。居士在前方两里多处,找到一个高速公路桥,以作为晚上避雨休息之用,据说前方离出市区还很远。
大众走至,桥洞长约十多米,宽约五六米,地面很干燥。但两边都是公路,桥洞也是条通道,不时有行人走过,偶尔也有汽车在此处调头。只有等晚一些,行人稀少后再休息。居士准备把他的车挡在边上以防危险。大众略收拾被淋湿的物品,议论雨及白天所发生的事等,虽在雨中避于桥洞,十分愉悦。
约七八点钟,一辆自行车与摩托车在桥洞外相撞,车都倒在地上,人没出危险,只是略微擦破皮,却因此而吵得不可开交。骑车男人六十多岁,喊:“我在前面骑车,你为何从后撞我?”骑摩托车的是一男一女约三十多岁,也许是夫妻俩,喊:“你骑车为何在路上乱晃,拐弯也不打手势,我车速这么慢,刹车都躲不开你,将车灯都摔坏了。”他们各讲自己的理,并且喊着要找交警。后来骑车男人推车想回桥洞对面的木材厂,骑摩托车的两人在桥洞中拦住不让走。男的能喊,女的帮腔,完全不顾平日装出的文雅,就在我们身边不远处尖声吵着。
师父示意居士劝解一下,居士对骑摩托车的男人讲:“算了,报警对你没好处,因你喝了酒。互相不追究回家多好!”但他不肯听,还继续吵着,也无人再劝他。我们坐在一边,居士说:“那个年轻人的摩托车至少在一万元以上,在这个城市条件也算很好,车灯摔坏有几百元就修好,却还如此吵,再说对方车也摔坏了。”师父说:“此中有原因,你们猜猜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别人以为师父看出什么因果,就猜了几条。师父说:“都不对,此年轻人吵的原因有二:一为财,二为女人。为财是为让对方多赔些钱,再就是边上有女朋友在场,不能显示软弱,必须拼命地吵闹显示给她看,以博得女朋友的欢喜。若没有女人在场看着,他可能早就推车回家去了。所以说财色是最害人的东西,必须远离。出家修道、行脚、不提钱等是最自在的,人人都应如此。”
居士请教师父说:“就在最近,有人说苦行、穿百衲衣等是执著,已不适合现代社会,头陀等在中国没实行过,现在也不应行,太执著了,应如何回答?”
师父答:“执著不是持戒,持戒不是执著。如此答即可。”
下面略释一下百衲衣:佛在世时,为比丘说四依法,其中有粪扫衣,即比丘将世人丢弃不用的布捡回,洗浣、染色后缝补成袈裟等衣。此粪扫衣是从做衣的材料而命名,粪扫即丢弃不用的意思。粪扫衣在律论中列入头陀支之一。
在《十住毗婆沙论》中另列有一毳衣头陀支,有人误以为此即纳衣头陀支,其实是不正确的。纳即缝补的意思,粪扫衣已将纳衣包含在其中。此毳衣指用羊毛等做成的衣服。因羊毛是从活羊身上剪下,对羊并没有伤害,而且羊在夏季剪毛可防中暑。古时社会工业不发达,布料奇缺,佛开许穿羊毛等类的衣服。但对蚕丝等从杀生取来的布料则禁止使用。此中毳衣有可能指自己捡来下等羊毛,织补而成的衣服。从其毳衣十利中可以看出:
一、在粗衣数。意即粗疏的衣服。《资持记》注云:谓同粪扫衣行。粪扫衣十利中第一利也为在粗衣数,故此毛有可能指捡来之毛。
二、少所求索,著此衣很少再向外乞求,少欲知足,同时也有破烂不再求索的含义。
三、随意可坐。
四、随意可卧。
五、浣濯则易。
六、染时亦易。
七、少有虫坏。
八、难坏。第三至第八此六义很容易理解。
九、更不受余衣。著此衣后再不接受其它的衣服。
十、不失求道。因所著为粗衣,少欲知足,去除贪心,可进求道业。以上为佛在特定的环境下而开许,现今所著羊毛衫等已不再符合上述条件,再已生产力发达各种衣料众多,已不须再穿著。佛在《楞严经》又说明不应穿毳衣等,但以上少欲知足的精神还应学习继承效仿的。
而在中国,有一种百衲衣,此在律论中无此名称,只有众多的纳衣之称。此百衲衣大约指缝补多次,补丁众多的意思,即一件大衫、罗汉衫等,坏了就补,一般时不再换新的衣服。粪扫衣和百衲衣区别是:粪扫衣全是从外捡来的布料而成,不接受居士供养的布料。百衲衣即衣服坏了则补,补丁来源是居士供养或捡来的碎布。粪扫衣和百衲衣共同点为皆符合《佛遗教经》中所言的“少欲知足”。对百衲衣的利益可参考粪扫衣和毳衣的利益,如粪扫衣十利:
一、不以衣故与在家者和合。(意即捡来补丁之衣易得,则可避免为得好衣故,而去亲近、拉拢、依靠在家人,得过患。人至无求品自高)
二、不现乏衣相。(即不需为得一件得体的好衣,故意在人前做出种种需衣的样子,如冷天向人显示衣薄,热天显示自己衣厚,以此乞求人布施,著粪扫衣完全断绝此种攀缘心,衣服破了用补丁补上即可。)
三、亦不方便说得衣相。(与上条意思略同,即以种种语言方便说出,或以别的方式诱导,送给自己新衣。)
四、不四方求索。(不需为得到衣服而奔走四方求索。)
五、不得衣亦不忧。(在没有人布施衣服的时候,心中不生忧愁,无有挂念。)
六、得亦不喜。(得到粪扫衣时心中也不生欢喜心,真正做到应无所住。若是心中挂念一件上好的衣服,则正好相反,不得时忧愁烦恼,得到后欢喜,忘乎所以。)
七、贱物易得,无有过患。(此是捡来的布料,都是别人所扔的,在各个地方都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小偷、强盗见了也不生抢劫之心。在古时布料奇缺,有的强盗见到好衣会上前抢夺,谋衣害命。即使在现在也可能发生,见到穿好衣的人就认为有钱,而引发抢劫杀人等种种过患。而我们出家人穿的不好,不捉畜金钱,身无分文,是最安全不过了。夜晚在此桥洞中,虽不断有人车经过,心中安然。粪扫衣也是对露地宿等头陀支起到保护促进作用,都是相辅相成的。
八、不违初受四依法。(在最初受比丘戒后,戒和尚即立刻为粪扫衣等说四依法,都答言:能持。此四依法是佛本制,是最根本的教条,最符合佛的本旨。其它的都属在此基础上的开缘方便,是应知惭愧的。若刻意去追求新衣好衣,则是违背最初愿持四依法的愿力。比丘是依四依法出家得受具足戒。
九、入在粗衣数中。(著此衣可入在粪扫衣头陀支中。)
十、不为人所贪著。(著粪扫衣、补丁衣自己不生贪著心,他人见后也不生贪著心、爱染心,可一心精进修行,清净污染。)
再有前面所说的毳衣随意可坐,随意可卧诸功德。
另在《阿含经》中,以及其它等处有“五纳衣”之称,指用五种颜色碎布缝补而成的衣服,当然也可能是四色、六色。意即多种颜色的碎布缝补而成的衣服。因破碎而成,佛开许此五纳衣用五大正色,五间色缝补而成不需染色,若不是缝补的正色衣服得染成坏色才能穿着。此五纳衣并未说布料来源是捡来或供养等,可以说与百衲衣有相同之处。
另在隋·慧远大师《大乘义章》卷十五“十二头陀义”中:言纳衣者,朽故破弊,缝纳供身,不著好衣,何故须然,若求好衣,生恼致罪,费功废道,为是不著。又复好衣未得道人生贪著处。又在旷野,多致贼难,或至夺命,有是多过,故受纳衣。
再缝补衣服,现今有人认为稀奇。在古时及经律中有诸多记载,也可以说是百衲衣的一种传承。律论中列有比丘六物:三衣为三种,另三为钵、坐具、针筒(注:也有除去针筒加入滤水囊为三种者)此针除为缝袈裟角,防止掉落外,主要为缝补衣物。在经中也可看到,比丘缝补衣物佛来巡视等,以及有老病比丘看不见,欲缝衣纫不上针而叹息,佛现前亲自为他纫针。
另还有须菩提尊者岩洞缝衣候世尊的公案:时佛至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月,诸弟子等都非常想念,佛归来时诸人出去迎请,须菩提尊者在灵鹫山的窟中安然缝衣,不为所动,观察着诸法的实相。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化作转轮圣王,国王大臣等都为之让路。于是得以第一个上前顶礼说:“弟子莲花色比丘尼第一个迎接佛陀,请接受弟子的顶礼。”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言:“你并不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在岩洞缝衣的须菩提才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你们迎接所见,只是我的色身,须菩提岩洞缝衣安然等候,是在见我法身,这才是真正的见佛。”
佛教传至中国,出家人称为衲子,永嘉大师证道歌中有:“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高僧大德自谦时称自己为老衲、拙衲等。精通中文的泰国僧王,在给中国佛教协会的信中,竟也自称为老衲。衲已经成为高贵的标志,一般人包括我在内真不敢自称呢!不过我倒无所谓,反正我离老衲还有数十年光景呢!现今又没有人创造出“小纳”“年青纳”“中年纳”之号供我参考,不称就不称吧!能穿着纳衣即可。若再有人言:你们所穿根本不是粪扫衣,也不是百衲衣,现今早不时兴了!那我管它叫做补丁衣,这总行了吧!
在中国诸多大德中有冬夏一衲,唯服一纳的高尚之行。莲池大师如《淄门崇行录》中所记的:隋朝灵裕法师终生布衲;唐朝智则法师恒被布衲;宋朝慧熙法师冬服破衲;元朝高峰妙禅师的冬夏一衲等。至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有身着纳衣的珍贵照片,不需再述。看来中国衲衣的传承可谓久也,风行可为尚也。弥勒菩萨在印度以著贵价衣有名,不论多贵的衣服,别人不敢接受,他都接受,为其种福。他是菩萨,当然不会生贪著心。等来至中国应化时,却也穿起衲衣来了。此有弥勒菩萨偈为证:
老拙穿衲袄,淡饭肚中饱。
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於脸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是何等的忍辱,何等的自在啊!纳衣功德不可思议,成就着菩萨的忍辱波罗蜜。“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岂不正是粗纳衣中“随意可坐,随意可卧”诸功德。
回头再说桥洞边争吵的几人,骑车男子后来进了厂里不再出来。年轻男子在外打手机找人,他的父亲及另一男子乘出租车赶来,商议着报警,让对方修车、赔款。年轻男子来了帮手,理由显得更加充足。他的父亲已五十多岁。我原以为他见此情况会劝儿子回家,没想到他会这样。真是“子不教,父之过”,父子一样的贪心。“教不严,师之惰”,世间的教育大约只能教育如此了。三人商议半天,打电话找关系。交警也没有来,只是告诉机动车应负全责。三人有些傻眼,吵吵至半夜,只得回去了。唉!有这么多时间精力,找个地方清清静静念阿弥陀佛圣号多好。
眼前的事例,更说明出家人持不捉金钱戒的重要性。世人太苦,陷于钱财欲望中而不能自拔。出家人应做不争、不贪、不求的榜样,以令他们都能灭贪。这也是行脚体会题目连续使用“兴道相师”的原因与目的。今年是第三篇,以后还可能有四篇、五篇。将从佛制戒、西天东土的传承受持情况,尤其是金钱戒对现在社会的教育意义等,多方位、各个角度、深入的进行剖析。因为社会越发展,竞争越激烈,此不畜金钱戒显得越加重要。
再“兴道相师”的题目也能与头陀行相符,行脚中自然地能使俗归心于佛法,此即相师之义。“兴道”更好理解了,行脚能兴佛道,兴个人道业,为道之源。关键在于行,行脚不坐车,用行在路上,路的别名即为道。
约晚十点多,争吵的人走后,两边路上的行人也少见了。我们开始准备休息,将苫布靠在桥洞的一边。居士将车靠住一面,以防有车进来调头。师父坚持住在另一面靠路边的地方,让其他人住在里面。有人想换一下,师父不同意。而靠边的地方,若有车进来是第一个被碰到的。师父在行脚中每晚都是睡在最边上,守护着大众,照顾着大众,关怀着大众!有人想与换时,师父却说:“我是师父,应住在最外面头一个,你们谁也不能住在我上面吧!”就这样师父将靠边的位置心安理得地留给自己,甘愿为大家挡风,包括今晚住在外面,挡住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亲行师等取矿泉水箱,绳沫等放在师父外面,以让经过的人注意到障碍物,知道里面住着人。
我见今晚位置有些不够,提出坐一晚,师父同意。我与另外几人,靠在居士的吉普车边,收拾一下物品,睡袋未拿,还是一件雨衣披在身上即可。雨衣作用很大,对我来说既可防雨又可保暖。虽雨后略凉,但我欢喜将就。
这时还真有人注意到师父外面的障碍物了,有个推三轮车的中年人过来停住。我们中有人喊:“喂,你要做什么?”他也不答,弯腰捡起一个东西,比量下走了。原来他只是捡走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没有什么事。不过再想,即使小偷来也没什么,我们又没钱,只能空手而归。再说小偷只能去富贵人家,哪能来至桥洞,偷睡在地上的穷和尚!
另有我们的两位邻居,可能略有点钱,相信小偷也不会去偷,是谁呢?在另外的桥洞,住着两位避雨的乞丐。说来还真有点同行,我们是乞士,他俩是乞丐,同住在一座高速公路桥下。我们乞字相同,不同的只有一个“不”字。我们出家人不乞钱,他们乞丐乞钱;再不同的是,他俩可能是一日三餐或多餐,随要随吃;而我只是每日一餐。再不同的是,他俩虽数食也没我身体好。我晚上只披一件雨衣即可,而在路上走过时发现,他俩捡起一堆杂物,正点着烤火呢!
以上并无贬低他俩之意,他俩若肯出家我们也会收的。劝他俩出家,也因我们还有一个不同:“心情”。出家人是上可预帝王之座,下可与乞丐同邻。乞食天下而不愁,夜宿桥下而无忧。秋雨中,我的鞋袜都湿透了,夜里身体着凉有些发抖。但细看以上文字,就能发觉我的心情很好,愿以上成为不成文的佳作。
八月二十七
早三点,雨还在下着,无法行走,大众都在原地打坐。至天亮时,两边路上行人渐多,桥洞也有人经过,大众披上雨衣又开始了今天的行程。
一路小雨未停,两边建筑渐少,已快走出市区,停在一个经销处的门前休息。门顶只向外探出半米宽的檐,地上也被淋湿。坐下后不时有丝丝细雨淋在脸上,前方是何情景,不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种随缘淡泊之心非常容易生起。
在行出市区后,经过一座高速公路桥。一男人,有可能是站在桥上喊:“师父等一下,这里有十元钱给你们。”师父走着头也没回,很有气势地说“不收”。那人在后面说:“不收啊!阿弥陀佛。”真不知若有人收了,他还会不会念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稀落的小雨时下时停,我们不停地走着,一上午没怎么休息,可谓风尘仆仆。午前经过双树乡一个大村庄,约六里,路边却无休息地点,只有再向前在一个稍小村子路边的空地停住,准备乞食。大众搭衣持钵。村里立刻有人过来观看,不知我们要做什么。
乞食,《佛学大辞典》中释云:乃印度僧人为资养色身,乞食于人之一种行仪。又作团堕(即取置食物一团团入于钵中之义)、分卫、托钵、行乞等。系十二头陀行之一。其原始意义有二:一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福机会。
乞食用现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即乞饭吃,所以比丘三义之一即为乞士。比丘乞食与世间乞丐的要饭不同,比丘是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命。律中对乞食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属比丘清净之正命。
“天然乞食岂清贫,带水拖泥不染尘。”此为清·源信禅师所作。说明比丘从佛祖传承下来就应乞食的,并不是清贫之行,而是清净之行。“带水拖泥不染尘。”此句我非常喜欢,像今天的情况,风尘仆仆地行至此处乞食,雨后的村中,道路泥泞。虽是带水拖泥,却是正在消除烦恼不染尘。上面辞典中说,乞食乃印度僧人的一种行仪。有人认为中国比丘行乞食的少,几乎没有。其实并不完全这样。中国虽相对少,却仍有很多在行持着。今天引用《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第七中之七的记载,清康熙闲南源信禅师,住维扬西方寺领众三十载,不登谒不庆吊(即不至人家登门拜访,不至人家庆贺以及吊丧)惟道是任。冬夏一衲,寒暑一钵,平等乞食,率以为常。寿高古稀之外,犹未尝一日稍怠,除语录外,另有托钵偈一卷行世。在清规中录有十首,为后世学者知佛之仪式犹在也。此处敬录三偈:
一:长街一钵外亲疏    动静徐徐扣有无
贫富随缘皆种福    功圆果满只须臾
二:乞食人间岂惮劳    贡高我慢逐时消
事繁理静惟持钵    百倍家风愿力饶
三:乞食宏宗成大智    门庭个事赖坚心
非凭行力传三界    谁信纲宗祖道深
下面略述我与昌逢师今天的乞食过程:来至第一家的院中,从偏房走出一个约五十左右的男人,脸上略发红。我说:“出家人,乞点儿食物。”他看看我俩,背着手,头略扬表态说:“我是基督信徒。”我一听不愿与他纠缠,转身离去。因他表明身份即不布施的意思。他们认为,外人都是魔鬼什么丹的,只有他们是上帝的好子民。但我走后,这个天帝的好子民却被居士缠住不放。
问:“你们教讲不讲仁义慈悲啊?”
那男人答:“当然讲仁义慈悲。”
居士问:“那今天有人向你乞食怎么不给呢?”
他答:“我们教不一样。”问:“那其他要饭的你给不给?”
答:“要饭的我给。”
问:“如果你至我们佛教要饭肯定给你,而向你要饭却不给,不管什么教快饿死你给不给,你不给还讲什么仁义慈悲?”
此男人答不上来了。后来,他走出院看着我们至别的人家乞食,虽再没说什么,很有后悔的意思。看神情已对僧人生起好感。
我们来至第二家,大门紧闭。至前敲门,听声音门内大约是两个五十多岁的妇女,问:“做什么?”答:“出家人乞点儿食物。”里面没太听清又问:“什么人?”我答:“出家人。”里面说:“出家人。”略停顿后立刻喊:“快走,里面有事。”大约里面停顿时是在想:噢,出家人,你敢来乞食,应该给你一个忍辱机会。
再一家是三十多岁的女子,从屋出来,得知乞食,手很快的挥着,很急地说:“没有,没有,走了。”
就这样我们向前走了数家,没乞到一点儿食物。此时的我,是何心情呢?前面偈中云:“乞食人间岂惮劳,贡高我慢逐时消。”乞食在人间不要怕辛劳,人家赶骂讥讽等,其实正是消除我们的贡高我慢心。想烦恼,想生气,根本没有地方,只有去除了。
向前走,有户人家先前关门,现有位五十多岁的女主人在门口扒苞米,试试看吧!昌逢师上前:“阿弥陀佛,出家人乞点儿食物。”她抬头看看说:“要什么?”答:“要点儿食物,能吃的东西就可以。”问:“没有饭,梨行吗?”答:“可以。”一会儿女主人拎着一袋梨出来,要直接给我俩。我示意让她将梨放在钵内。她明白后,以手抓着放在我俩钵内。梨并不太大,似乎也未来得及洗,但此时我却感到,此是女主人一种发自内心的布施。
不要嫌以上文字叙述烦琐,千篇一律,文字虽无实义,所描述当时的语言动作中是在表着一种法。女主人将梨给后,我们为她回向,她抬手轻轻缓慢的摆了摆,轻轻的吐出两个字:“走了。”此时的女主人站在那儿,似已感化入一种境界中,令人不禁再次感叹道:乞食,成佛正因。
回至路边,师父又选好几十米外的田中过道,大众转移至那里。刚坐好准备过斋时,田地那边过来一拉玉米秸的马车,车主人过来,让我们把路让一下。大众见此情景只好背包、拿钵、拿坐垫。物品都散开了,拿着还有些不方便。等退至道的一侧让开车道后,马车却还在那儿站住不动。车主人过来说:“师父们,麻烦至前边空地站一下吧,马看见你们不敢向前走。”我们又向前至一个泥泞的岔道处。
去年行脚,夜间在一个过道休息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当时是一辆拖拉机。现在换成马车,并且是中午。不过幸亏马车过来早些,若稍晚点我们已经过斋,都是一座食,起座之后不再食用的。师父常开示:我们要经常想到有吃不上饭的时候,即使食物摆在面前也要做如此思惟,以将食物幻化。说实在的,我平时难能做到此想,只能是想想而已。现过斋前被突来的马车一冲,自然地想起师父的开示,在现实中体会着。
等马车过去后,大众准备回原处,车主人说:“师父们,等一会儿还有一车就快回来了。”听后笑笑,只有再次转移,另寻一个小过道过斋。
下午上路,天完全晴了。行走中路边有位四十左右男人问:“师父你们要去哪里,怎么不坐车?”师父答“山海关。”他说:“离山海关还有一百九十公里,这样走还得三天。”师父答:“何时走到何时算。”他推车随着走,告诉旁边山上有个道教的地方,以及周围有无寺院等情况。师父对他讲:“这条路十一年前我走过,现在变化不太大。”有位骑摩托车的人停住看着。此男人对他说:“告诉你,他们在练一种功,向前走路。”讲着,那人将车熄火,说:“我也随你们走一段。”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以上的对话,行脚中基本上每天都会发生。如第一天的上午,有位五十以上的男人推自行车随着师父走,问:“去哪里啊!”师父答:“山海关方向。”又问:“从哪里来?”答:“海城。”问:“那边怎么住不下了?”答:“住得下。”问:“住下那怎么还朝那边搬,要去做什么?”师父略停顿,然后简短地答:“修炼。”此男人:“嗯。”似明白,骑车走了。
此段路是师父十一年前所走过的。乡村的变化不大,人们依然对行脚僧充满着好奇、猜测、渴望、羡慕等。问着:“怎么一直走下去,”“怎么不坐车?”“是不是准备搬家?”“你们真的不要钱吗?”等等问话,与别处无太大差别。我们有时略答一两句,有时直接低头走过,就这样走着,我们既平淡却又充实的行脚之路。世人也就在这样的问话中,注视中,思惟中,在对僧人的言语动默间,认识着佛教,感悟着头陀行。
大众在路边停住休息。前方不远处有个破旧的古庙,只剩几间房子,在远处看已很难分辨出是寺院了。据说原来是比丘尼寺,规模很小。这时海城张居士以及严居士等几人进去观望,不知她们前生与此是何因缘。
一居士对师父说,去年行脚,亲人曾梦见奉国寺,后果然经过。今年又梦见经过一座破旧的古庙,现在果然又经过了。是不是这些都是印在我们八识田中的种子呢?师父答:“是的,很多都是我们在重复着过去的事物,包括人和事等,都是我们过去生中所留的。现在能够行脚走到这里,都是以前与这里有着深厚的缘份。”
向前行经过小庙,外面乱草丛生,十分荒芜。世事沧桑,诸行无常,那我们行脚留在每人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会磨灭吗?
答:肯定不会的。僧人走过看着似没什么,过一段时间就淡忘了,但留在心内的种子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抹去的。阿赖耶识为藏识,是一切业力的寄托所在,每个念头在内历经生死轮转,永远都不会坏灭,直至成熟为止。僧人行脚,能让世间未闻佛法之人见到僧人,开其佛法僧三宝之念,此念并且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根发芽,可谓“一熏识田,永为道种。”
我们今晚在一条废弃的柏油路上休息,路的两旁都是垂柳,可将人罩在树下,完成树下宿。来自黑龙江的正修比丘因病无法继续参加行脚,寺里在晚八九点钟派车来将他接走。正修比丘是长春般若寺方丈上成下刚法师的弟子,在黑龙江建一安龙禅寺,非常赞叹大悲寺的修行方式。商量把他的寺院做为大悲寺的下院,也按日中一食、不摸金钱等方式修行。他今年是专程来参加学习行脚的。因当时时间紧,在行脚前几小时坐飞机赶至寺院。时速约千里的飞机,只为追赶时速七八里的行脚,对比悬殊,在叙说着头陀法的珍贵、难遭难遇。当然也是我们应遭遇的,若无此法,难以得出三界。
在路上休息的过程中,正修比丘讲到他师父对大悲寺修行的认可。成刚法师问他,大悲寺是否还是以前的方法保持未变,僧人日中一食,居士是否也是日中一食,以至详细的问到僧人一钵食,是否把所有的菜饭都放在一起,也不加搅拌,得知确实如此,说:“修行过斋就应这样。”
八月二十八
早三点起程,天未亮即行至兴城市内。街道上只有少数人出来,平淡一如往常的走过。太阳升起的时候,走出兴城市区,略作休息,继续前行。
就在我们再次休息时,偶然发现旁边的线杆上贴着张邪教组织法#轮*功的传单,内容为:因派出所将炼功分子抓捕而胡乱漫骂。法#轮*功盗用佛教名词术语,并且危及社会安全,于佛教,于国家人民都是大害。行脚至此,理应消此传单流毒。用手去撕,却如赖皮膏药贴得很牢,根本撕不掉,只得要过方便铲将传单铲掉。方便铲真是处处派上用场。
中午行至曹家庄镇的一个村子停住,准备乞食。重新分组,我与传悟师一组,他原籍四川,来自莆田广化寺,专为参加行脚而来。我俩来至第一家,六十多岁的女主人开门出来,问:“做什么?”答:“出家人乞点儿食物。”又问:做什么。答:“就是乞点儿能吃的东西。”连续问了几遍,最后她告诉:“家里现在没有能吃的东西。”
向前,有三个七八岁的小孩喊着下家没人,我看看确实如此,连着三家都无人。只好转身问这三个小孩:“家里有食物吗?”喊道:“没有,你们练不练武?”我答:“不练武。”走过后他们在后面喊:“喂回来,过来比试比试。”真令我无可奈何,唉!如是因如是果,但愿他们出家乞食时不承受被人找着比武的果报。
然后经历多家无人,终于有一家门开着。我俩进院后,女主人告诉:“我是给隔壁看家的。”
再一家几声佛号后,出来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向外好奇地看着,我解释道:“出家人乞点儿食物。”她听后喊:“化缘的来了。”又转身向屋内笑着喊:“快快化缘的来了。”我见状说:“只乞点儿食物不要钱。”她们却还是喊着化缘的。女孩的弟弟说:“我这里有三角钱。”拿着向外走,我再次明确地告诉:“不要钱,只要点儿能吃的即可。”她们终于停止化缘的议论,小姑娘拿出一个馒头布施,并说只剩一个了,似对未能多布施略有歉意。
在乞食以及行走过程中,有很多人见到后就认为化缘的来了,要钱的来了。此皆因一些骗子假冒僧人沿街敛钱所造成的。他们破坏僧人的形象,将来恶果无穷。并令真正的僧人出来乞食时也遭到一些误解。要扭转此局面,唯有大行乞食之法,让世人皆知出家人托钵是乞取食物,不是非法乞取金钱。此行可谓任重道远矣。
托钵乞钱之弊端,可称历史悠久,远在佛涅槃后百年,即有毗舍离跋耆子比丘行于十事非法。其中第十事为持钵次第乞钱:他们於布萨日,以水注满铜钵,置於比丘众中,告诸优婆塞:供养僧伽欲需的资身用具,你等可将钱投入钵中,与僧伽一迦利沙槃,乃至一摩沙迦皆可。(注:迦利沙槃,摩沙迦,皆为古天竺货币单位,意即布施金钱多少皆可。)
此法在后世也广为流行,并转变为直接以手接受。由此而引起世人的讥嫌。随之流传为一句:出家人不贪财,多多益善。悲哉!
以上事事得当时诸大阿罗汉住世,住持第二次结集断除。并告之佛当时所说的正确作法为:比丘应需草时索草,需木时索木,需车时索车,需人(工作)时索人,虽有任何事,亦不得领受,不得索取金银。(以上可参阅二〇〇三年九月初三行脚日记)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然时值末法,第十条非法事却又以各种理由重演。曾有寺院在传戒后,即带领戒子托钵乞钱。并美其名曰“恢复佛制“,其实是恢复跋阇子比丘旧习,令众戒子刚受戒即稀里糊涂的犯戒,真令人怀疑,其倡导实行者是不是跋阇子比丘”乘愿再来“呢?
一九九五年,台湾南普陀上广下化老和尚传授为期半年的三坛大戒。戒期中安排二次托钵乞食,让诸戒子实际体验托钵乞食的行门教育。并特制横幅声明:佛制乞食,为疗色身,但乞食物,不乞金钱。打破以前曾以“如来应量器”托乞金钱的作风,回归原始佛制的乞食生活。
出家人托钵乞钱,对于佛教的名誉和僧众的行持均有莫大的损失,坏处不胜枚举。其中一点,即令世人真假不分,造成骗子假冒出家人,化缘破坏佛教。僧人若不托钵乞钱,就可减少以至灭除假僧人化缘的行为。因此为了澄清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也为了救度那些骗子,唯有依佛制乞食,不乞金钱。
以上略说了几句,然能说不能行,实在惭愧。其实以上说也未说明白,唯有祈请诸多比丘大德都出来行脚乞食,世人太需要如来戒法的滋润。
再下家也是位女孩,也是要给钱。告以不要钱后,她说:“没有食物,不好意思。”
再向前一家门房,说出家人乞点儿食物。从窗户可看见一妇女正在从笼屉中拿馒头。我说了几遍,她才抬头说:“什么也没有呀!”
再一家父子俩在院中苞米边站着,我说出家人乞点儿食物,他说;“家里没人,到别处吧,对不起啦!”将对不起还拖长了音调,非常客气的送我俩走。
至最后一家,念佛号。下家人喊:“人在这呢。”过去说:“出家人乞点儿食物。”女主人说:化缘的。我说:“不化缘,只乞点儿食物。”问:“饭都没有了,拿几个苹果可以吧!”答:“可以。”她回家拿苹果出来,还在说着化缘的来了,将苹果连袋直接放在传悟钵上,说:“袋也给你了,好拿!”
回至休息处过斋,是在一家房后,稍宽点的胡同处。当地有很多村民过来观望,有的在刚才行乞中曾布施食物,现在看见过斋,更加进一步加深对僧人的了解。过斋后为他们结缘了经书、碟片等,都非常欢喜。
由于在村中不便,我们没有刷牙,立刻收拾背包出村。在一处路边停住刷牙,食后立即刷牙,也是人受持斋戒应特别注意的事情。唐·义净三藏《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云:食后应口嚼齿木,疏牙刮舌,务令清洁,余津若在即不成斋。又云:牙中食在,舌上腻存,未将净水重漱以来,涎唾必须外弃,若日过午,更犯非时。
以上嚼齿木又有称为嚼杨枝的,为咀嚼时能疏去牙齿中舌上残留的食物,使口腔清洁。若将带有食物残渣的津液咽下去是不成斋法的。杨枝不是中国所生长的杨柳枝。
《南海寄归内法传》云:齿木可以将大木破开来用,也可取小条直接截下用。近山庄的地方,可取柞条葛蔓。住在平原,可取楮桃槐柳。应事先预取备用,以防缺乏。若是湿木比丘不可自折,应由人代取,以防坏生种。若干木可自取。年少有力者可直接取来嚼之,老年者用椎头击碎再嚼,齿木的木条以苦涩辛辣为佳,嚼头成絮者为碎。粗胡叶根为最好的(原文中解释粗胡叶根为苍耳根,并藏取入土二寸),并说道嚼齿木可令齿坚口香,消食去癊。用半月后,口气顿除。若是牙疼齿惫,三月可愈。并特别解释佛所说齿木树实非杨柳树,在天竺柳树很少。杨柳树不宜用作齿木,这是义净三藏在印度烂陀寺亲自观察的。(注:在传中前有可取槐柳等,后又说柳树不宜用,互相冲突,不知何意,也许是指两种不同的树木。)
另根据现代学者访问南传佛教国家斯里兰卡等描述的齿木,也是特有的一种植物,很柔软,纤维丰富等特点,都是中国杨枝所不具备的。杨枝也是《梵网菩萨戒》所规定行头陀时十八种物之一,现今多以牙刷牙膏代替。
下句“牙中食在,舌上腻存”,指吃饭后会在口中留下残渣,舌上会沾留一些腻物,即使非常少,哪怕只是在牙缝中塞的一点点食物,结斋后都不可下咽。所以说“未将净水重漱以来,涎唾必须外弃”,恐怕有残渣混在涎唾中咽下,此是保证日中一食。这里已明确地告诉我们:过斋后的残渣都不可下咽,何况其它呢?以上是结斋后至日中的一段时间。下句“若日时过更犯非时”意即若时间过了日中,不但不可以吃食物,即使咽下残渣都犯非时食的。所以我们对斋戒应慎重保护之。
《波离论》云:出家僧尼白衣等,斋讫不用澡豆末巨摩等(注:以上皆为漱口之物)澡口者,皆不成斋。如过去有比丘字莲提,六十岁持斋戒不缺,惟一日食用巨摩豆屑等成斋,若不尔者皆不成斋。
上段文字,我在二〇〇二年夏安居期间阅之。当时心中有些疑惑,莲提比丘持斋六十年,虽没有用豆屑等漱口,但并不等于天天有食物残渣下咽,应算斋戒的,为何全不算斋戒,唯有一日用巨摩豆屑等成斋呢?当时请教师父,师父未作回答。
第二天是十四,依止比丘尼来请教诫,随师父下山至客堂,在回来的路上,师父说:“昨晚问的问题,六十年不成斋,唯一日成斋,我思惟一下,此处的成斋代表成就,他六十年持斋,在微细处却还有一点没做到。有一天终于做到,通过六十年的努力,因缘聚在一起,就成就了。日中一食斋戒是非常殊胜的,不应有丝毫毁犯。佛制日中一食也是表一种法,每天太阳升至天空,代表中道。日中一食虽表面看着很普通,似没什么,若长期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傍晚停在山坡上休息。先在路边,等天黑才至山坡上,以防有外人看见引起无谓地干扰。在路边有一只枯干的小羊,皮毛都已腐掉,只余下一小团,孤仃仃的在荒草沟边,叫沙弥过来掩埋了。其实世人看见动物尸体暴露也应掩埋的,以培养慈心,在实际行动中体验“一切众生皆是前生父母、未来诸佛的道理。”
去年冬季,下院道源寺一头放生的驴死了。当地有的不信佛之人吵着要吃驴肉,寺院不给。他们就准备等着埋葬后再扒出来。尼众请教师父如何处理。师父为联络思考埋葬之处颇费周折。因时值严冬,埋葬后一时不会腐烂,被人得知随时都有被挖出吃掉的危险。当时有人见师父如此费心,有些不解,说不就是一头驴吗,用这般费心吗?师父说,佛言:一切众生皆是前生父母,驴也应视为父母,对父母尸体何能不尽心尽力保护,再还皆是未来诸佛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该人听后连连点头,说:师父所作对他感触良深,今后也要努力爱护众生。后此驴由大石桥居士找到一安全地点,并以三车土埋葬。此举令神识得安,龙天赞叹。
现寺内由广西王居士发心,终于在北京做成两面雷同于真牛皮声音的大鼓,从此佛教寺院使用牛皮鼓的积习将会被断除。人造皮鼓可令牛免遭杀戮,咚咚地鼓响声能真正令一切众生欢喜,才是真正地通天彻地。上达天堂,下化地府。虽做此鼓的价值比皮鼓贵了许多,此中深远意义已超出价值不可限量倍。
今晚休息前,师父对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沙弥作了一番开示。他于三年前十四岁出家,今年已是第三次参加行脚。三年的僧团生活,各方面都得以茁壮成长。记得第一年行脚时,还背着包累得东摇西晃,喘不过气来。至今年,已经背包和大人一般行走。并且人小心不小,行脚出发前收拾师父背包,将师父未穿的厚秋衣等放在他的包内背着,当时我未说什么。走了四五天,毕竟人小体力有些不支,以毅力硬坚持着。但由于累,以及一些事情,心情有些低沉,这也是行脚修行中的一种正常反应,关键在于如何调整。
师父为他开示:乞食必须经过长期的锻炼,从最初的乞食时欢喜,至乞长了心烦,觉得千篇一律,甚至都不愿再去乞食。这时更应坚持下去,这些都是自己心内的反应。乞食时外面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包括对方欢喜布施,生气等种种表情现象都是不存在的。今天修行如何,在乞食中都会表现出来。对方不高兴并不是他在不高兴,而是自己在不高兴。对方不高兴撵人并不是他在撵人,而是自己在撵自己。知道对方如何就知道自己心内如何了。因此乞食是去除慢心等最快的法门,它是属于难行能行。
在乞食中出现各种心理都是正常的,我们认为这个村子不好,另个村子不好,都是不存在的,都是自心所反映出来的。经云: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们在乞食中锻炼才能达到。乞食过程中看着乞几家,其实很多事物都已在过程中转变,只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像在秦皇岛行脚时只认识几个居士,但由此,却有一大批居士前来至寺院。去年我们行脚至阜新等地。虽相识的有几人再无联系,但却有其它的人陆续到寺院,这都是一种感应。看着只是在路上一走,认识很少几个人,没什么影响力,其实对整个地区都有影响力,像今晚我们睡在野外,还没有外人知道看见,但是很多人都会得到一种感应,有的人会因些至寺院学佛信佛,为何信佛他自己都说不清。
行脚在外,虽有时控制不住,眼睛向外看散乱一些,但也要知道,这是我们过去的一种习气,应生惭愧心,慢慢就会摄住心的。同时我们还有度众生的功德呢!在以前讲过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大哥治于未病,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将因断掉,行脚不但将我们以前的因果消除,同时也在断除未来的因,得到成就。
以上为师父开示大意,当时开示极其精辟,遗憾却未能录音。“法不孤起,仗缘方生”,以上有很多是师父还未讲过,能在行脚中得闻,何其幸运。后让小沙弥所背师父物品给我,以减轻他包的份量,刚出来时即如此想,成全他的发心,等他累时再要过来。
八月二十九
今天上午特别晴朗,蓝蓝的天无一丝云。约八点钟时经过兴城市沙后所镇,正值农村的大集,人很多,非常热闹。空气中弥漫着海产品的腥味,此地离海边近,杀业严重。由于人多嘈杂,我们走的略快一些。
行走中对面一辆马车过来,车上的主人悠然自得的看着我们。至我们身边时,马突然受惊,冲向旁边行驶中的小客车,并发出碰撞的声音,车主人吓得急忙刹车。我也不由的转头看了一眼。幸亏这时小客车驶过去了,没有出危险,碰撞声可能是马的蹄子踢在车的轮胎上。关于马等见到僧人为何受惊,师父在去年曾做过解答:僧人走在路上看着似乎不太起眼,而在法界上是非常高大的,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马的眼睛有时能发现,它从没有见过这种高大的形象因而受惊。
今天的马车走在大集边上,车来人往与它擦身而过,没有受惊,与路一边的僧人相隔有几米的距离,却受惊了,也只有因见到僧人行走的高大形象才能受惊!而我每天真的非常惭愧,很放逸的,实在不敢与高大相提并论。只能说佛制行二时头陀稍有点表法功德,同时心中惊叹,甚至于有点难以相信,头陀功德真的如此殊胜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午行至朱家岭村准备乞食。居士建议就在路边的田地,但离路边太近,边上还有人干活,就决定进村子里寻找一下。进村子时村里人在注视着我们,这也是给他们一个认知了解的过程,一会儿乞食会方便些。进村内约一二百米,在一个大院后发现一片槐树林,很干净,打扰的人也少,似乎是专为我们设的过斋地点,放下包,搭衣持钵开始乞食。
来至第一家只有一个小孩喊着家里没人。第二家六十多岁的女主人在大门处坐着,我说出家人乞点儿食物,她答:“人都上集了,不在家。”类似这样的回答很多,有一人在家,却告诉人不在家,有些听惯也不觉得稀奇,转身走时她却加上一句令人不愿接受的语言:“你们找个好日子再来吗!”
连续两家没乞到,已想今天有可能会不顺利。却又告诉我找个好日子再来,意即今天日子不好了。令我都想抬头观察天空了,今天的天空如此蔚蓝,整个秋天都不多见的,日子还不好吗?以下的乞食过程也说明,今天对我们来讲确实是好日子。对以上女主人见到僧人,也自然是好日子,只不过她得到便宜不承认。
再向前是位男主人,得知乞食后一指墙边说:“那边有苞米。”我说:“它是生的,我们只要能吃的食物。”他问:“什么是能吃的?”我只好解释几遍:只要平常能吃的即可以。他最终说:“饭行吗?可也没地方装啊!”我将钵盖打开示意说:“这里有钵。”男主人近前看看有些吃惊地说:“怎么这么大啊!”我说:“没关系,给多少都可以,全凭心意。”他这才回屋拿出早上所剩的大米饭。也不怪他吃惊,我钵的容量与他电饭锅的容量差不多。给我俩各两铲,余下的说留他自己吃,回向后离开。
再至几家,都是里面人出来一挥手赶我们走。习惯了也没觉得如何。过去之后连着有几人赶,经过几家也记不清了。传悟师从昨天开始一直在后跟着未说话,至一家时我让他乞,他近前喊地声音很低,但屋里的老妇人却像害怕般使劲摆着手。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再有一家女主人在院内摘花生,得知乞食,说:“没有饭了,花生可以吗?”答:“可以。”她回屋拿出一个黑色塑料袋,捧了三大捧花生供养。送出门外时我告诉:“放在地上,我不能直接从你手中接。”我虽未解释不能接的原因,女主人也未问,很顺从地将花生放在地上,由传悟师拿起。
戒律中规定,当女人布施或其它原因递物品时,比丘不能直接从其手中接过,应让其放在地上,然后自取,或由其它男子转一下手再接过。有时对还不知此规定的在家人,如以上女主人,虽未解释原因,让放在地上时也会很顺从地接受,大概是比丘清净戒法摄受下一种内在的感应。
再一家院中站着四五人,得知乞食后,一女子上前布施了花生,又回头喊她母亲给拿两个苹果,可是她母亲站在那里显得很不愿意的样子,只有又喊她妹妹将苹果拿出来。家中另一男子上前看看我们,回身劝她母亲说:“化缘的给点行。”大概他们已看出我们是僧人。应该布施,但不知对僧人如何称呼而已。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头陀行仪篇”中乞食十利,第二利为“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记释云:此利为因行劝化。《资行钞》引《简正记》云:“令住三宝者,令住三宝境界中,不为邪魔可越也。”
下午上路,前方经过望海镇,蓝蓝的天空起了朵朵白云,景色非常地美好。可惜我对此不会描述。同时也有理由:行脚中要求摄心,不许旁观,包括对天空等也不得观看。因此我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不需要描述了。前方镇子商铺等建筑渐多,路人也多了起来。看了两眼路人,都在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也想起应该摄心。受自身习气牵引,行脚中规定摄心修行,有时眼睛向外看着还不觉察。
师父再今年夏安居戒七中曾开示:“修行容易守戒难”,修行的条件我们已经具备,现在已创造了非常好地修行环境,关键,在此中我们如何把握住自己,所以说守戒难。在良好的修行环境中,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分,利用好修行的环境,不要将难得的机缘浪费了,从中始终把握住自己进行更好地修行,就叫做“修行容易守戒难”。以上是师父对“修行容易守戒难”的另一种解释,也非常适用于我们的行脚当中。
学行头陀是遵循古大德的行仪,佛教弘传三千余年。时值末法,我们还能幸运地得闻此法,并依之学行,无限的感念于佛恩、祖恩、师恩。尤其现在,行走的人相对少了,在此难得的条件下,我们能够参加行脚,可以说已具备了修行环境,但在行脚中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负行脚之名,也是很难的。
踏上行脚之路,只是为我们铺好一条修行的道路。我们如同车辆,若不好好开,也有可能会出车祸的。若想保证顺利行驶,唯有遵守交通规则。行脚也是如此,应该遵守行脚规则,依律行持。乞食如法,应持钵乞食,不自说功德,远离邪命,只乞食物不乞金银等。在以前的行脚体会中已写到一些。行走如法,依照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摄心等。不能打着行脚的名义游山观水,专找美好的地方行走,在名胜古迹中穿梭往来,目光穿天越地,晚上住进饭店旅馆等,还美其名曰“行脚”。其实如此根本不是行脚,只能算是徒步旅游而已。如此放逸的游玩,都不摄六根,旧业未除,新殃已生。
关于如何在行走中摄心的论述,《楞严经》等经典中论述得很详细,律藏中也具体地讲到“经行”的功德。古大德也留下很多经行的事例,经行的开示。在经行中证果,如熟知的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佛涅槃时仅证得初果,不得参加第一次结集。当时有跋阇子比丘,具大神力,为令阿难尊者厌离,即说偈言:“静坐空树下,心思於涅槃,坐禅莫放逸,多说何所作。”
阿难尊者闻偈后,即住在独处精进不放逸,在露地敷绳床而住,夜多经行。午夜已过明相欲出时,身疲极,念言:我今疲极宁可小坐,念已即坐,坐已方欲卧,在头还未至枕顷,於此时心得无漏解脱。此是阿难未曾有法,得阿罗汉已,即说偈言:“多闻种种说,常供养世尊已断於生死。瞿曼令欲卧。”因而得以参加佛教第一次结集。以上详见《四分律》卷五十四,也可说是经行的一个传承。
佛在世时经常经行,时间为夜里二至三时,佛每天夜里只休息一小时。在印度灵鹫山鹿野苑等处皆留有佛经行之石基。佛后将正法眼藏付嘱摩诃伽叶,为西天初祖,二祖即为阿难尊者。
现在,我们在行脚中也是遵循经行的规则,师父以前曾做一首讲述行道的偈子。首句即为“眼观卧牛之地初方便”,此是行脚中对眼睛的要求,不能东瞅西望,看路边的景色等,要求头要略低,目光要下垂,只能看自己脚下如同卧牛大小的地方,但不是目光硬盯在地上,而是通过此方法收摄眼根,是一个入道初方便。眼观即不是向外观,把心收起来叫做观。
今天走在望海镇也是如此,目光不能向外望,看此处有没有海,而是要如同往常一样收摄目光前行。此段是我自行脚出来走得较好的一次,只看着自己脚下,镇中是何等模样浑然不知。虽镇中较热闹也不去理会它。走着,前方似乎没有了目的,什么时间走出镇子也不管它了。对路边只是分辨一下,以防走下公路,对路边的人只提防不要相碰在一起。他们在望着我们,我尽量做到不去望他们,行脚中我们要望的是自己心内真正的海。
今天是八月二十九,此月没有三十,是律中规定进行半月诵戒之日(对此说明可参看去年九月初一体会)。下午三点多钟,发现距路边几十米远有条宽沟。宽约十多米,农作物已收割,地面较平坦,周围还点缀着杨树、槐树等,令宽沟显得一点儿也不单调。此段田野较为平坦,类似的宽沟并不多见,故令人觉得此是专为我们而设的诵戒峡谷,周围的树木即算作护戒神王吧!
在路边休息时,海城张居士家的司机曾问什么叫做诵戒?
诵戒,即佛制,比丘应半月大众集在一处,作羯磨诵比丘戒本、以及梵网菩萨戒本。依照戒条检查自己自半月以来,有没有违犯,若有犯则事先予以忏悔,还得清净。
《毗尼母经》云:清净者,名布萨义。布萨是梵语,义翻为诵戒,静住等。
《摩得勒伽论》云:云何布萨,舍诸恶不善法,证得白法,究竟梵行。诵戒,即是令我们住于戒法之中。戒为定慧之基。
《佛遗教经》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若无此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令诸弟子半月诵戒,并曰:“吾不灭度,半月一来。”是知戒本是佛的应化身,佛弟子半月诵戒即是以戒为师,正法久住。
行脚在野外,诵戒之前应先结大界,然后才能做羯磨说戒,唐·道宣律祖所著《四分律随机羯磨》引《僧祗律》云:非羯磨地,不得受欲行僧事。意即未经羯磨结大界的地方,不得行诵戒等比丘僧事。又根据《四分律》义判云:若作羯磨,必先结界。
又据律中记载,佛率舍利弗等弟子游行至一空旧无人的僧伽蓝,此时正逢布萨日,但这里已不知原大界的界限,佛对舍利弗言:应重新结界后再行诵戒。以上也是在野外无大界处应结界后再诵戒的一个例证。同时,在外行脚,学习头陀行,律中很多早已被一些人尘封的记载事例等,都会对之加深理解、认识,了解其深刻内涵。头陀行之法,涵盖无边,说之不尽。
我们此次依宽沟边的杨树及槐树为标,唱四方大界相,然后结界。开始诵戒,等诵戒结束后再将大界解开。《四分律羯磨疏济源记》卷八云:在以前没有大界的地方,初次创结大界时,应经结、解、结三道程序。众僧和合作法所结大界力量无边。一结之后,善神守护,恶神远离。但当时结界时束约恶神不能得出,在大界中非常苦恼,佛令将大界解之,等恶神远走后,再重新作法结大界,此才称为永固大界。自古创结大界即传下需经结、解、结三遍程序,后代也一直沿用。
但我们行在野外诵戒时,不是在此常住,结界后经一个多小时,诵戒结束即将大界解开。此处结大界只是为诵戒,属一时之需,与在僧伽蓝中结固定大界情况有所不同,故未按三遍程序。以上仅供参考,是否野外诵戒时也应按三遍程序,结大界后诵戒,等诵戒后再解开大界离去较为妥当,供诸具戒僧尼研讨,提出宝贵指正意见,以上勉为说成是抛砖引玉之文。头陀行中众多之法待我们在学行中研修。
《羯磨疏济缘记》卷八引《五分律》:白衣新作堂舍,为得到吉利,或避免非人所恼,佛听诸比丘於其中布萨说戒。多论云:凡结大界,所以可以将聚落结在界中者,以界威力故,诸魔邪变怪等恶事不得其便,善神守护,为令檀越得到利益,可以将他们所居住的聚落结在界中。准此以言,大界良由僧德所动,作业圆成,善根所熏,界神护卫,不可轻也。
由上可见,结大界对众生功德利益非常之大。行脚在野外,进行结界诵戒,是头陀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九月初一
早三点,天很黑,天空的星星显得更加明亮。走在路上,只能以一“静”字来形容。不知为何,今早国道过往车辆非常少,一段时间才偶尔有一辆车经过。没有车响声,没有灯光,路上也看不见一个行人。只有我们静静地走在行脚的路上。
刚出来时路边的村庄还有鸡鸣声,现在也消失无闻了。世人还都在沉睡中,走在村庄附近时也无光亮,周围一片黑暗寂静。能听见的只有我们行走的脚步声,锡杖的环响声,夜太静了,此声音显得非常清晰。村庄内反应灵敏的狗,大约压抑不住此黑夜的沉闷,听到惟一的行脚的声音,偶尔叫几声附合,在述说着世间需要行脚僧的到来。它们知道,今早的光明过后,头陀僧行即将来临。
在此肃静的夜里,走在寂静的路上,给人一种安宁、一种法的享受。清净的头陀行!
《四分律》卷五十九云:经行有五种利益:
一、          堪远行。
二、          能思惟。
三、          少病。
四、          消食饮。
五、          得定久住。
今年农历三月(注:在所有的体会中,除特别标明外,所有时间皆为农历),师父应鞍山佛协邀请,在佛协的慈善院讲述“经行”,对以上“经行”的五种利益讲解甚详,现摘要如下:
一、堪远行。经行能令我们生起修道的长远心、坚固心、不退转心。有很多人努力修行一段时间,然后就生退道心,不能堪当大任,遇到困难时不能克服。其实娑婆世界本来就充满着矛盾,难以忍受的。应认真修习佛法,长期的经行,转困难为修道的助缘。怎样完成修道必须有长远心,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祗劫。而有长远心后,三大阿僧祗劫可一念超越,此并不矛盾。有了长远心会战胜一切,经行是培养长远心一个最好的方法。
二、能思惟。思惟不是我们认为的想像,是正思惟。思无思之妙,应思无为,不思而思。若没有定力,没有经行,思惟是起不来的,因为没有都摄六根的功夫。通过经行,思惟才能引发起来。像佛在世时,很多比丘出去乞食,走很远的路程,回来后在静地思惟,有的很快就证果。必须有经行,苦行才能做为正思惟的基础,此是得到思惟的关键。
(附注:参考资料:思惟:八正道中有正思惟,思惟发动觉知令增长入涅槃。佛经中所说的“思惟”与现今所说的思惟想像思考是完全两个概念。佛经中思惟即禅的意思,有很多处写禅时即以思惟一词替代。
如鸠摩罗什所译《思惟要略法经》,内容即是讲述禅观,再如《观无量寿经》中韦提希夫人对佛言: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由多处可证,佛经中所讲思惟即禅(若特标出邪思惟除外)。经行第二利益能思惟即能禅观。能在经行中入定,所以也有将经行称为行禅者。
另在古时“惟”与“维”字可通用,在佛经中所写皆为思惟。而在现今非佛教书中,写某人思考时皆写为“思维”,“思惟”似已称为佛教专用,因此我们写时,皆应写“思惟”为善。看见此词即意在禅,知不是以想像思考来思惟。再也许古时“思惟”与“思维”两词通用,思惟有可能专为佛教而写,以上仅是猜测,待有志者考证。)
三、少病。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总之即为贪、嗔、痴。人造业必然身体受苦,有各种疾病,以世间药物调整有一定的限制,终抵不住业力。有一最好良药即佛法,佛为大医王,经行即良药。经行走一步即有一步的好处,走十步有十步的好处,走一天有一天的好处。经行能消除对房舍等物质的贪恋。如果长期经行能够远离病毒,心胸宽阔豁达,不再计较,不再贪恋,心情愉悦清净。所以经行能治各种病。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四、消食饮。此有两种意义。一:知饮食得来不容易,都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每粒米都如大须弥山。二:对出家人讲消饮食就是用钵,佛在世时出家人都是去乞食。我们僧团虽未能完全做到,也在每年秋季出去学习二时头陀,行脚乞食。令无数人认识了真正的僧人,生欢喜心,种上福田。乞食可消饮食。再有不断地修禅定、诵经、念佛、经行都可消受饮食。
(附注:以上师父所讲即通过经行的方式修行,只有修行才能消食饮,消受饮食。亦即经行修行后就可受用饮食,若不修行食用饮食是要欠债的,经行消食饮亦如食存五观中“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为成道业,应受此食等意义相同。)
五、得定久住。我们平时大多是一时的定力。打坐一小时产生定力,下坐活动就逐渐消失。念佛时注意力集中有定力,等不念时散乱定力也要消失。而思惟经行得正见,能保持长期的定力。我们坐禅念佛再配合经行,就会时时得定力。经行不受条件的限制,不在于时间路程的长短,即使只走一步也要经行,也可以经行。我们平时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走上,若将此利用,学会经行,很快就能得定力。再同时配合坐禅念佛等,定就会久住。时时得定力,处处得定力,就会用心,行走中也能入定。
师父在讲述经行利益时曾言:经行功德不可言说,难思难议。然而如此殊胜的修行方式,在中国却被逐渐地淡忘。佛在世时诸比丘等经常地经行,在现今的南传佛教,也不断的经行。他们称之为行禅,与坐禅同等重要。他们每天主要功课即坐禅、行禅交替进行。而在中国谈及经行的很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有的佛学辞典中,对经行的解释少得可怜,有的还出现一些偏差,只略提经行有消食饮等功德,并释为通过行走可助消化,悲哉!经行竟被视为一种散步的休闲方法。
须知经行决不是散步,也不是跑步,而是佛法中的一种修炼。我们行走在路上,很多人问:“做什么?”答:“行脚。”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叫行脚,因此有时直答:“走路。”有人一听僧人在走路,认为没什么稀奇,就不再问。也有人刨根问底,问走路做什么,为何不坐车?即再答:“煅炼,修炼。”
在以前很多次提到,僧人行脚的走路与世人的走路不同,世人的走路是为去办事情,去散步等。而僧人行脚是为了修行,此煅炼并不是为身体,而是对身心一种整体地煅炼、磨练、修炼,是一种修行。行走中有人好奇,追着问要去做什么。答行脚头陀等他又无法一时明白,迫不得已才答以“煅炼”,为何如此煅炼由他慢慢悟吧!可谓名为煅炼,实非煅炼,是名煅炼。此即行脚中的禅机,依此禅机可趣入经行中的得定久住。
上午七八点钟时,路边经过一个寺院,名“药王禅寺”,规模不大。师父十一年前走过时曾在里面用过斋。现今我们没有停留,直接走过去。今天初一,寺内有外来进香的居士等,见我们经过惊奇地注视着。后刘居士等进内结缘《楞严经》、《佛说出家功德经》及介绍大悲寺的碟片。
中午行至东辛庄镇二台子村准备乞食。时间已至,没有适宜休息的地点,就在路边沿坡下空地停住。还按昨天的分组,顺国道回走一二百米进入村内乞食。
来至第一家,几声佛号后,女主人走出。说:“出家人乞点儿食物。”她问:“要做什么?”又说一遍,她说:“噢,就是化点斋。”化斋的说法在一些影片中用过,但对方不像学影片中的语气,后想可能与此附近有寺院,知道僧人用斋饭有关。我当时对她化斋的说法表示认同,说:“对,只要能吃的就可以,但必须是素的。”她说:“什么是素的呢,苹果可以吧!”回屋拿出四个苹果供养。
第二家屋内大约两人,听见声音,六十多岁的女主人开门扬着脸朝我喊:“这是占家的。”我对所说什么家未听明白,也不须明白,从语气表情就得知是让我离开的意思。
第三家是位男主人,问答,知乞食后,他拿钱要给我俩。我答:“不要钱,只要点儿食物。”他略停顿,然后有些不好意思,或是表白地说:“家中确实没有饭,早上都吃光了。”他虽未能布施食物,但确是发心想布施,此心是非常可贵的。
再一家大门虚掩着,我刚推门准备进院时,出来的女主人喊:“我是看家的。”我这次听明白,原来她们所喊的,都是如同以前一样:“我是看家的。”很多次如此,明明家内有人,却喊家里没人,主人不再我是看家的。见多也不觉稀奇,平淡过去。乞食时若能对任何境界都保持平常心最善。
第五家是位五六十岁的女主人。我俩进入院内,她问:“做什么?”我答:“乞点儿食物。”问:“都吃什么?”答:“素的能吃的即可。”女主人听后说:“你们都吃什么,我家早上吃的大米饭。”我还是重复答:“只要能吃的食物即可。”没有说我们可以吃米饭,此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乞食时不应点我要某种食物,知道对方家中有米饭,也未表达想布施。若直言我能吃米饭,会自失僧格,令对方看不起。
此时女主人还是向下问:“你们能吃什么?”我这时不想答具体的食物,就说道:“只要你家里能吃的食物即可,但要素的。”女主人听后说:“我家早上吃的米饭,但炒过了,是用鸡蛋炒的,你们要吗?”她终于提到布施。刚才不向她提能吃米饭也是对的,已不适宜僧人食用,答:“有鸡蛋不可以。”问:“还有点炒花生米可以吗?”问:“是用荤油吗?”答:“豆油的。”拿出一盘花生米分给我俩。
然后又问几句我们走来的情况。问:“你们去哪里?”答:“没有确切目标,向山海关方向走。”问:“为何不坐车?”答:“这是僧人的一种修行方式。”问:“你们都在山上修行吗?”答:“寺院在海城市。”女主人又打量着我问:“那你为何要出家呀!”为何要出家,我一时还无法回答。也许因为没放下,觉得出家所为事很多,说多又恐她不能立刻明白,就答:“为了脱生死。”女主人听后思考,停顿一会儿说:“我刚才看见一大队人顺路走过去。”我说:“我们都是一起的。”又问:“那你们晚上住在哪里?”答:“走在哪里即住在哪里。”她思惟后略叹息:“也不容易唉!”
她的叹息中有可怜同情的成份,同时也包含着对僧人生活的一种景仰,一种赞叹。见她已基本明白,时间不早,回向离去。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按理乞食前不可为对方讲述行脚等有何功德,布施僧人有何功德等,以防对方听到有功德后行布施,此即属自说功德,不正当的行乞自活。而乞食后若对方希望了解,可适当讲一些。世人很难遇到僧人,介绍一下佛法是应该的。但此时还在乞食过程中,回答应简洁明了,以免耽搁时间。
在乞食过程中,应时刻注重保持自己僧人的形象。乞食时要低下心,却不能苦苦哀求。对方已明确表示不布施,还在求着 “给我点儿吧”,此与世间要饭何异!自认为,只要对方给食物即是种上福田。其实并不如此,自降僧格,哀求苦索,已严重违背乞食规格。也可说已是一种, 攀缘心,福田会大大降低。
当然对方若一时不布施,等一会儿是可以的,但应默然而住,垂目摄心,给对方一个观察了解的机会。若过一会儿无转变就应离去。在乞食时,只说明:“我是过路的出家人,乞点儿食物”即可。若不明可再解释:“就是要点儿素的能吃的食物”。而不应点出:我能吃咸菜米饭馒头等。在对方说家中有某种食物,却未表布施之意时,更不应顺着他的话说,这种食物我们能吃。还应重复解释:“我们只乞素的能吃的食物。”这并不是一种修饰的言辞,而是乞食中的必须,乞食应以无所求心行乞。既要乞食低下,降服慢心;又要在此中体现僧格,不要让人误认为如同世间乞丐一般。应时刻牢记自己非是哀求苦索的世间乞丐,而是谨遵佛制的乞士。
《善见律》卷七云:“比丘者,是乞士。或得,或不得亦名乞士。此皆是善人之行。佛、辟支佛、声闻悉行乞食。或贫或富舍家学道,弃舍牛犊田业及治生俗物,而行乞食,资生有无,皆依四海为家居,是名比丘。”
以上即通常所说的“三乘圣人悉皆乞食”。至尊至贵的大圣佛陀都行乞食,声闻罗汉亦行乞食。乞食是在学圣人之行,焉可自轻!虽外出乞食,需低下心,我却没有低下于人的感觉。面对世人时,觉得还很自信,有一种自豪感,一种满足感。当然,毕竟乞食时间不长,还属初学,很多处做的不够。
虽说自信,最初时偶尔也有一丝放不下脸面的感觉,此也是应断除的。再自信只是对自己僧人身份、乞食法门的一种自信,并不是肯定能乞到食物。布施或不布施的权利全在对方,有真诚布施的,有不愿给的,甚至有的人还会冷嘲热讽,向外赶等。培养我们的忍辱,帮助成就,所以说乞食极其殊胜。
我俩来至第六家,此家与第五家院门基本相对。两个七八岁的小孩站在院内,大约已看见刚才乞食的情景。我此时向他俩一说,两个小孩有点怕生,转身向里跑,天真地喊着:“和尚叔叔来了,和尚叔叔来了。”喊的语言倒很热情。童言无忌,竟然喊出和尚叔叔,对他俩而言,也算是一个贴切的称呼。
此家出来三位大人,问:“做什么?”答:“乞食,就是要点儿吃的东西。”又问能吃什么等,然后布施三个苹果,说:“我们第一次接触出家人,也不明白。”我为他们回向,再没说什么。第一次不明白,但他们通过此次已认识僧人,今后会明白佛教的。心内有些知足,此家乞食不仅得到三个苹果,同时还得到一个“和尚叔叔”的新尊称。
去年曾罗列一大串行脚中世人对我们的称呼,这个,大概已是第三十几个了,等再多积累几个,真想再重新列一遍。我俩至下家乞食时,两个小孩躲在大门边看着,既欢喜又胆怯,在幼小的心灵中已深植入佛法的种子。
下家是靠路边的一个小修理铺。我们此时是在另一边的正门处,几声佛号,说乞食后,三四十岁的女主人出来,向前边走边说:“要什么啊,家里也没有什么。”虽如此说,却还略带和气,就在她家铁栏门前略等。
女主人走至顺铁栏,向外递一叠着的红色纸钱。我向后退,摆手说:“我们不要钱。”这时发现她把钱已分作两份,大约她家前面修三轮车的人早已议论过我俩的到来。现在听说不要钱,表情一顿反问:“不要钱,那你想要什么?”语气很硬,也许是不相信世上还有不要钱的人,怀疑是不是另有目的。
我解释:“只乞点食物,能吃的即可!”女主人这才有些缓和说:“家里哪有食物,苹果行吗?”我答:“可以。”她转身向回走,带着不解,自语:“给你钱,拿钱买不一样吗?”我高声有力地朝她说:“出家人不要钱!”女主人听后迟疑地重复:“出家人不要钱。”但随即又念道:“拿钱买不一样吗?”说归说,还是拿出四个苹果布施。
乞食过程中是重复的言语,写出来也许有人会觉得絮叨。像以上女主人所说的“拿钱买还不一样吗”,重复地写出,有人也许会认为没有必要。其实不然,重复的言语中带着对方从没有过的一种惊奇,也可说是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以致现出似乎不能理解的表情,就念叨着:拿钱买还不一样吗?
师父在第一天乞食前曾开示:“乞食时若有人给钱,一定要坚决拒绝。告诉:我们出家人不乞钱,不要有丝毫犹豫。宁可因不要钱对方可能不高兴,而不布施,也不能乞钱。因为戒律就如此规定。关键在于给他们来生种下福田,对僧人生起真正的信心。若拿了,有人虽不知出家人不乞钱,但给了心内也不会高兴。因钱本身不清静,必将在法界上起一种变化。
下面有位不知名作者的诗,帮助加深了解金钱的价值:
    金钱能够买到什么:
买得到床铺,却买不到安眠。
买得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买得到食物,却买不到食欲。
买得到衣饰,却买不到美丽。
买得到住屋,却买不到家。
买得到药,  却买不到健康。
买得到奢华,却买不到舒适。
买得到享乐,却买不到快乐。
买得到宗教,却买不到济世的精神。
写完发现,钱财买不到的种种。若将其财富舍弃,行头陀都能得到,真是妙哉圣法财。《大庄严论》颂曰:“酒为放逸本,淫为生死源,金银生患重,邪命断善根。”(注:邪命即以占卜星相等营生,有四邪、五邪等)。钱与淫、酒并列一起,知其过失深重。律中将此称为沙门四大患,能令沙门不明不净,无有威神,不能有所照。
前面不知名作者诗中曾言:“钱财买得到宗教,却买不到济世的精神。”意即钱财所买,只是名称叫宗教。实际上已不是佛教,已不明不净,不能有所照,全无济世的精神。钱财所买,为何宗教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

续-《●[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敬引《分文不取》中“阿能诃战鼓”末后一段,佛说:比丘们,同样的,如来所宣说的教理,也会在未来出现和阿能诃战鼓一样的情形。到了某个时候,会有一些比丘,因为当时的情势所需或由于个人的贪心、欲望、无明而把佛法一点一滴地换掉、更改、甚至歪曲。最后如来的圣教将会被涂改得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所剩下的仍然被称为佛教,但实际上佛陀的教诲已经荡然无存了。
宣化上人言:“殷勤寄语僧青杯,振兴吾教在比丘。”欲令具济世精神,应培养僧德。体会题目“兴道相师”出于《四分律戒本疏》。《行宗记》释云:“兴道谓令僧成德,相师即使俗归心。”此为道宣律祖对金钱戒的解释。乞食不乞钱即为济世,为令僧成德为使俗归心。世人见之欢喜,也有如以上人惊奇地问“拿钱买不一样吗?” 也许一时不解,但对内心深处所带来的作用、清净的转变,并不全以表面现象体现。感动太深,已无法一时承受,这才是给予众生真正的清净,使佛教济世的精神得到体现。
也许有人嫌重复,甚至不喜欢听,我却还要重复,以加深我们阿赖耶识中的印象,愿永不得磨灭。
问:拿钱买不一样吗?
答:钱财买得到宗教,买不到佛教济世的精神。
问:拿钱买不一样吗?
答:钱财买得到食物,买不到乞食的功德。
问:拿钱买不一样吗?
答:钱财买得到衣服,买不到僧相僧德。
……
无数的问答,待今后的行脚乞食中述说。
今天的乞食很顺利,连续的布施苹果,我俩的钵都满了,只得放弃再向下乞的念头,第一个返回休息处。等一会儿其他组也陆续返回,所乞食物都很多,行乞过程都很顺利。对方态度大多很热情,此应与附近有座寺院有关。寺院虽小,只有两位僧人,在一些方面虽未完全做到理想。但毕竟令周围人接触到佛教,见到僧人不再觉得陌生,对佛教有了初步认识,起到化导一方的作用。而僧人集体行脚,是一座流动的寺院,令沿途无数未闻佛法者得闻佛法,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已种善根者速令增长。
中午由居士发心行堂,然后开车跑至上午路过的药王禅寺过斋。师父十一年前行脚经过并在那里用斋。当时吃的为高粱米饭豆腐脑,而今天中午又逢吃高粱米饭豆腐脑。意外的巧合,令居士很是感慨。他说在过斋时,寺里的居士围上,询问我们行脚的情况。过斋一人分一个苹果,有一男居士告诉:“多给他们几个,带在路上吃。”而对多出的四五个苹果,刘居士谢绝不收。那男居士问:“为什么?”居士解释:“寺内斋堂的东西只能在这里吃,不应带走。”那男居士一愣,随后对其他人说:“你们都看看,好好学着,人家素质多高。”
那男居士家住绥中县城,与另外几人开车返回时与我们在路边相遇。询问能帮助做点什么,其中一男居士以前还去过大悲寺(当时师父还未至住持),表示再过一段时间一定要再去大悲寺。
上路行走不远,又有当地两位骑摩托车的男子供养一箱矿泉水,说:“看你们走着很累,没什么表示的。”师父让居士结缘了两套介绍大悲寺的光盘。
傍晚时分,在一处路边停住休息,周围有工厂等。前方数里即是绥中县城,考虑里面休息地方难找,就决定不再向前走。师父带一人至路南空地查看,被附近厂里出来一人阻拦,只好回至路边。虽那人无理由干扰,并不怨恨他,认为另有更好的地方等着,此是经过以前多次行脚验证的。
这时下午供养水的人过来一位,自述也是学佛的居士。绥中这一带学佛人很多,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帮忙。前方配货站大院就是他的家,房子很大,请我们去休息。师父谢绝了。此男居士谈话中对行脚很赞叹,说:“跟你们这样有德行的人在一起感觉很好。”师父述说十一年前曾从此走过,问前方是否有寺院等。他说前面有个关帝庙,住着两位出家人。下午和他骑车布施水的白衣小伙即在那里彩绘,光碟也被他俩给庙里了。师父于是又叫居士再给他拿两套。
这时一位师父从路北观察回来,告诉约一里远,收割的花生地平坦,附近是荒坟,非常适宜休息。大众起身向那里走去,这时去年曾护持行脚的大石桥马铃勇、尹居士,以及海城周维英居士赶来,准备跟随余下的行程。刚才的男居士从自家扛着一把大竹扫帚赶来,想要把我们休息的地方扫一下,但一看就休息在田中地上,只得作罢。
此处散布着近百个坟茔,坟边有的长着荒草,有的是高高的一堆新土,有的坟土陈旧很矮。一座座墓碑,写着亡者的名字,此即一个人身体的最终归宿。傍晚时分,一座座坟墓为田野平添一份凄凉,此却是行头陀时的一个极好处所,即头陀支中的冢间住支。
《清静道论》第二卷说头陀支品叙述冢间住功德:得念于死,住不放逸,通达不净相,除去欲贪,常见身的自性,多起(无常苦无我的)悚惧,舍无病之骄等,克服怖畏,为非人所敬重,随顺少欲等的生活。
隋·慧远法师《大乘义章》卷十五中“十二头陀义”,“言塚间者,塚间多有死尸烂坏膖胀臭秽,覩之易入不净观门,故在冢间。又復冢间死尸破坏虫食火烧分离散灭,覩之易入无常观门。故在冢间。又復冢间骸骨分散,覩之易入空无我观,故在冢间。”
在印度将死看的很淡,人死后放在林中天葬,或以火一烧了之,骨灰扬入河中等处,根本无死后保存概念。所以众比丘多至林中等尸体处观无常,修不净观,以离生死。而在中国对死看得太重,广造坟墓,妄想在另一个世界安家立业。至现今实行火化后,野外坟墓渐少。而我们在坟边休息,不但未觉凄凉,反而认为是行脚中一清静。
夕阳西下,即将落入地平线,此时的太阳别有一番红晕景色。我们来至此充满意境的田野中,在坟边约三四米处铺苫布,并顺便议论边上一串荒坟的事情。边上一座坟矮小,土被雨水浇成硬盖,上无一棵草,有人说是新埋的。我说不可能,像远处那几座又高又大的坟才是新埋的,此坟大约很久无人上坟填土造成的。于是检查墓碑,果然上面显示多年前所立,内有男女二人。世人观念,生在一起,死后同坟,搅在一起不愿分离,无始恩爱缠绵,流转生死,不能得出。然果真在一起吗?奉劝坟里、坟外人可看看庄周的蝴蝶梦,早悟世间,免得在坟中还做黄粱美梦。
也许有人认为行脚夜宿野外,坟茔为伴,惨兮兮阴森森的,我却没这种感觉。人在众中也未觉怖畏,也没能观无常,夜中休息将坟地的事快忘光了。真是惭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29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