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2|回复: 1

[感应体会]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合编)6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9.如法修行蒙庇护 依报自随正报转 【广东深圳】吕虹 2009-4-21  手机:13316899777  QQ:44036101电子邮箱:66luck@gmail.com
末学学佛十余年,刚开始时在家里的客厅安放了一张小佛台,供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的圣像。自己觉得和这两位大菩萨很有缘分,特别喜欢礼拜供养他们。
家中人口较多,住房也比较拥挤,后来这几年,经济条件好些了,而我又特别想要一间独立的佛堂,于是就把原来的房子卖了,换了套复式房,在楼上辟一净室专做佛堂。
佛堂里供奉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圣像。还有《大藏经》、《大般若经》和其他几部大经。这是末学心灵的港湾、生命的皈依处,末学每天早晚都要在佛堂上香礼拜、诵经念佛,做自己定下来的早晚功课
前几年没有坚持天天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时逢十斋日才诵一部,但每天早晚功课中除了诵《佛说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圣号外,还要再念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圣号各一百零八句。虽然后来学佛久了,知道归心净土,一句弥陀圣号就包含一切功德和行门,但诵持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圣号习惯了,也不想完全放下。还是执着,惭愧!
前几年儿子还在读小学。每天中午下班后,末学去学校接他回家,匆匆忙忙吃饭、休息,再送他回校上学。时间很紧张,所以末学中午是不去楼上佛堂的。
有一天中午,像往常一样,和儿子午睡起来,还迷迷糊糊地,准备锁门而去。突然末学像失控一样,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冲上楼直奔佛堂。推开佛堂门一看,香炉烧着了,正冒着烟!刚烧起来,还没有什么烟味,只是把香炉下的佛台木板印上了一个黑圈。估计是家婆上香后就出门去了,而香炉里的香支脚太多太密了,才把香炉捂起火了。佛堂里外全是木制的,还有大量的纸质经书,如果没及时发现,正常情况下一定会烧起大火——后果不堪想象!
站在佛堂里,末学吓了一跳。当下就明白了,一定是佛菩萨和护法菩萨慈悲加持,才引末学去佛堂灭火!否则,在末学自己都还迷迷糊糊,又赶着出门,平时中午不上佛堂,而佛堂的门是关上的,又没有味道的情况下,末学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冲上去!
平时诵《地藏经》和其他佛经,拜佛念佛,都是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共证菩提,没有特意为居家平安等回向过。可是正如《地藏经》中所言,供养礼拜地藏菩萨及转读尊经,自然“出入神护”、 “无水火灾”。
学佛时间久了,自己的感应以及亲耳听闻他人的感应故事还真不少。末学认为是佛法的加持,使我们的身心转变才发生。佛法里面常说,“依报随着正报转”。
何谓“正报”呢?“正报”指的是我们的身体。我们人的身体看起来大致相同,都长着头、胳膊、腿等,但是相貌、体形、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有的相貌端正、姣好,健康长寿;有的相貌丑陋、难看,疾病丛生。甚至有的是短命鬼,不到中年,青年、少年、甚至刚出生就夭亡了。为什么会有这些种种不同呢?“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遇和这个果报身,正是前世所造的业而感的今世果。这是一面镜子,看看今世的果报身,就晓得前世所造的因如何了。我们前世做的好事多,今世就感得健康的身体、端正的相貌、长久的寿命。反之,前世做了些恶事,今世相貌就丑陋、身体就虚弱、寿命就不长久。
“依报”呢?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个身体生活所需的条件。有的人住房舒适漂亮,衣食丰富俱足,进出交通方便;有的人住房拥挤、简陋,衣食不周,甚至衣不蔽体、屋不遮雨、饥寒交迫。为什么会有这样悬殊的差别呢?这也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因所致。
正报、依报都是根据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报。“因”要成“果”,必须遇“缘”才成。缘就是我们现代人讲的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颗豆种,如果给与适当的阳光、土壤、水分、营养,就能发芽成长。而如果不想它发芽成长,可以把它晒干,收藏起来,甚至把它煮熟,这样就不会发芽成长了。众生都希望能趋吉避凶,幸福安康,这就需要智慧,懂得怎样在因还没成果之前,成熟善缘,断除恶缘,才能心想事成,诸事吉祥如意。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告知我们:十方世界依报、正报,色法、心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依教奉行,心地光明慈悲,就能业障速消、福慧增长、早证无上菩提,而身边的生活环境自然就改善,诸事顺利吉祥。修行人,只要好好修行,不用刻意去追求这些感应,不须求而自至。
愿刚学佛的师兄们看到此文,对佛法增长信心。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恶来怒往气乎乎 以德报怨乐融融 ▲

【重庆】谭照凡 2008-10-30 地藏论坛 网名:诚心向佛1979 邮箱:yctff1979@163.com QQ:879460351

学佛前,我的性格一直是争强好胜。人家说这是一根稻草草,我非要把它说成是一根金绳绳。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家里,我都吃不得亏,受到佛法熏陶后,我有所转变,拿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说吧!

我们楼上有一家人,特别不自重,嫌垃圾堆离家远,扔垃圾的时候,为图个方便,经常自作聪明:下一层楼,把自己家的垃圾堆放在四楼——我家的门前。可想而知,生活垃圾有多脏,特别是在夏天,温度高,易腐烂,往往发出阵阵恶臭。

每天开门,先看到是一包垃圾,我都有种看到一堆狗屎堆在门前的感觉。总之,一开门,一天的好心情准被破坏。

开始,我还主动扔一两次,后来,我觉得他们已经习惯了,岂有此理?!于是我就来个“物归原主”,把那包东西放回他家门口。

很快我就发现这一招没有用。就在我得意洋洋的时候,他再次把垃圾放到我家门口,除此之外,更恶劣的是,还故意在垃圾袋里添加一些比如臭鸡蛋壳之类的垃圾!

欺人太甚!我本来就是个火爆脾气,这下更是气坏了!每天我都要上楼不指名的乱骂一通,骂了后我口干舌燥,心情也郁闷。我原本就有病在身,自然,这样的心情,于病情是绝无好处的。

学佛后,我看了很多佛法故事,也从佛经中感悟到一个人要学会有舍有得、敢于布施。所谓的布施,并不仅仅指“财布施”和“法布施”。受此启发,我就寻思着如何与我这位“恶邻”友好相处,他虽然品质不好,但是我骂人的态度更糟。

本来,我的初衷是为了教训他,让他学会尊重他人、懂环保、讲卫生,可是细细想想,我把垃圾扔回去和骂人的行为,似乎也比他好不到哪儿去,得到的结果也适得其反:我骂得越多,他扔垃圾扔得越起劲。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觉得应该遵从佛门中的“以德报怨”和“内布施”(清洁环境让他人舒适也是一种内布施)。想明白了道理,心态也感受到了平衡,每天早上我打开门看到这包垃圾,我就想像它是我今天修行的第一个作业。

我除了把垃圾扔到垃圾堆之外,还会拿着一把扫帚从“恶邻”的家门口一直扫到楼下,这样我们几层楼都保持了干净,做完清洁后我满头大汗,但是内心充满了法喜。

渐渐地,我发现“恶邻”扔垃圾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先是垃圾变得没有这么肮脏了,接着过了几天,垃圾的数量少了,再过了几天,隔三岔五地才会有垃圾,到现在有近两个月了吧,有天,我突然想起,好像很久早上开门都没有收到这个“大礼包”了。

前几天,我有事外出,回家时,心里还想,有一段时间没有做清洁了,现在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谁知道回去一看,家门口非但没有“大礼包”,而且我的家门前也被人清扫了。

我想,即使不是这位“恶邻”,也肯定是其它被感化的邻居所为。以德报怨的故事,我以前只在电视中看到过,如今在生活中,我真切地体验到这一让人欣喜的转变。俗语说,“从别人的身上,你能看到你行为的折射。”如果我不发菩提心,不以善小而不为,不布施清洁,不改善自己的心态,我又如何影响邻居的心态和行为?

后来的事,我就不多说了。如今,这位我曾经眼中的“恶邻”变得非常友好,有时家里少点姜或油什么的,我们都会互相帮助,当然,每天见面打招呼更是不会少的。

至于我们这个单元的清洁嘛,大家想想,如果四楼、五楼都干净了,楼上楼下的邻居肯定也会有改变的。

通过修行,我以前的脾气改了很多,而且再也不争强好胜了,不管别人对我怎么样,我都会把它当成是一种修行。我丈夫说,和以前相比,他更喜欢更欣赏现在的我。看来修佛法得大智慧,确实不假,佛法能让我们身心皆受利益,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使人与人之间交往更和谐圆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7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