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71|回复: 10

[戒律] 再谈“以戒为师”的重要性 ---- 慧静法师博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谈“以戒为师”的重要性
2010年07月05日 慧静法师博客

“以戒为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要真正百分之百做到,世间又有几人及格呢?因此学戒持戒,并非拿着戒尺去衡量他人,去找别人的错处。而是拿着它来省视自我,鞭策自己。一个持戒严谨之人,不但夜闻敲门心不惊,心境坦荡荡的,自己安心还能带给周围的人一种安全与信心。

戒在小乘来讲“是正顺的解脱之本”,在大乘来讲则是“无上菩提本”。戒仿如建房之基,房子建得牢不牢,就看地基挖得够不够深。戒定慧三学以戒为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世尊入灭前弟子问:“您老走后我们依靠谁?”吾佛慈悲教示:“以戒为师”!《璎珞本经》也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由此可知戒对佛弟子的重要性了。

“以戒为师”能使我们这颗散乱的心不向外奔驰,逐渐地获得内心的安定。《大涅槃经》说:“戒是一切善法阶梯,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如地总是一切树木之本;戒是诸善根之主导者,如彼商主导商人;戒是善法胜幢,如天帝释所立胜幢,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由此可知,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戒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戒,人心大乱;没有戒,人天轨道失序。可见,“以戒为师”实在是重要的法则。

人在世间,其地位之高下,不在于他的种族是否尊贵,色相是否庄严,是否博学多闻,更不在于他的财富有多少,而是在于他有无崇高的德行,而这种德行就是佛教讲的净戒。一个没有戒行和智慧的人,纵使他富可敌国,又有高贵的种族,端严的外表,但这在佛看来,与禽兽相差无几!相反的,一个能够严守净戒,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就算他地位卑微,也没什么见闻,但他可尊为人间的胜士,值得每个人敬重。

守戒,说穿了就是过有道德的生活。“过有道德的生活”是人之本份,一个人能够把人做好,才有资格谈学佛。在道场里,我们不是常听法师大德们说:“学佛要先学做人”吗?由此可知做人比学佛、成佛更重要!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怎么还有心思去想学佛,去过有道德的生活呢?

有人说地球生病了,目前全球气候异常,灾难频仍,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地球“病得不轻”。与其说是地球生病了,不如说人伦寞落、人心败坏还贴切些。放眼看去,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的报导真是不堪入目。我想,如果人人能学佛,人人都尽量做到“以戒为师”,人人都能过有道德的生活,则国与国之间少了战争,人与人之间少了猜疑,人人都能过上返朴归真的自然生活,到那时,娑婆世界就是西方净土

我所住持的报慈寺在公安县农村,近年来,附近许多农民也皈依了三宝。他们告诉我,在田里整庄稼,看到蚂蚁连碰都不敢碰,唯恐一不小心,把它送上西天,犯了杀生大罪渐渐地……一路行来,他们终于慢慢体会出守戒的庄严与神圣,感觉到守戒的清凉与自在,知道佛当时制戒的苦心!

戒如明月。月亮代表了清凉、安静,月也代表了光明与智慧。明月在暗夜中放出皎洁的清辉,指引夜归人一条明路。除此,月光不明也不暗,烈日威力太猛,常常晒伤了人,而星光太暗,也显不出它的作用,唯有明月既不伤人,又能指引路人。戒也是如此,一个持戒严谨的人,绝对不会去做伤天害理的事,也不会去伤害他人,造成别人的不便。谨守净戒的行者身上必散发出一股庄严,一股清凉!

佛教最基本的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不杀生代表慈悲,不偷盗、不邪淫代表义,不妄语代表了信,不饮酒代表和平与不失人伦。

杀生——慈眼待众是真菩萨

菩萨发心以慈济众为本,世间那个生命不怕死不怕痛?从菩萨的眼光看去,六道众生无不是自己多生多劫来的父母亲眷,为人子者报恩尚且不及,怎忍杀生?杀生又分:

自杀——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教人杀——用嘴教唆他人行杀,或遣使者去杀,虽不是亲自动手,却也结束了对方生命!

方便杀——巧设特殊的方便,结束对方生命。

赞叹杀——原本没有杀意,你却从旁加以赞叹,赞美他的力量大、胆识够,使他杀心顿起,动手杀了对方。

见作随喜——见他人行杀,认为杀得对,杀得好,私心随喜!

咒杀——以恶咒术,诅咒令人结束生命。

以上六种杀生之法,若用在结束“人身”上面,看来不易犯,然者杀“生”涵盖了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家居环境中面对蚊兄、蚁弟、蟑姐时,就知道“六杀”经常在眼前上演哪!

妄语——涵养怒中气,提防顺口言

说话不实是为妄。妄语不但欺骗凡夫,还诬罔了正直之人。

妄语表口业,“祸从口出”、“一言兴邦”、“刀伤易愈,语伤心恨难消!”等都意味着口德的重要。问题是有些人明知不真,为了爱面子,却硬说是真。有些人自以为口说妄语无人晓,殊不知妄语出口,诸天鬼神悉知悉见,也许这些鬼神本来想保护我们,却因妄言一出而舍弃了我们。

“宁可破塔坏像,终不向人道出家人之过恶,若说过恶,如坏佛法身”,“涵养怒中气,提防顺口言;谦恭原益己,轻薄易招愆”开口道长短之前,先作如是观。

盗戒

不与取,名之为盗。也就是他人之物,非经主人同意,擅自取用是为盗。盗也分数种:

劫取——明目张胆,运用强力,不管主人高不高兴,肯不肯给,硬行抢来。

偷取——避人耳目,趁物主不注意,把东西悄悄拿走。

吓取——掌握他人把柄或稳私,以威胁手段索取。

骗取——用种种欺诈手段,把他人财物骗取过来。

以上“四盗”,也许有人认为,我乃正人君子,怎么可能会劫、会偷、会吓、会骗人钱财?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不会拿别人之物,不会犯盗戒!可是近代显宗弘一大师却说:“其他戒易守,唯盗戒最难!”例如:寄一封应贴50分邮票的超重信时,心想反正邮局又不会查,于是贴了32分邮票,就投入邮筒,这也是盗戒的一种。再如办公室里未经承办人许可,就动用公家的信纸信封,乃至影印私人文件等也是盗的一种。

在众多盗戒中,果报最严重的应算盗常住物了。施主省吃俭用,以清净心和恭敬心供养三宝的东西,未经常住同意擅自取用也是盗!而这种盗《方等经》讲:“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大集经》讲:“盗僧物者,罪同五逆。”由此可看出盗常住物后果实在严重。我们发心到佛寺帮忙为自己培福,固然很好,若贪念不除或不明因果,损坏或任意取用,则有损自己的发心。

总而言之,戒是拿来省视自己,是拿来规范自己的。末法时代持戒、护戒、倡戒,佛之弟子人人有责也!
编辑:瑞彬

           如瑞法师:持戒与用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喜恭请  

本文转载佛教在线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如瑞法师:持戒与用心
2008年12月09日 玄洪法师博客

**我们天天要发好愿,要发成佛的大愿。而在成满大愿的过程当中,出家人持戒是根本。

**我在阅读一些尊者传记的时候,会特别地去注意这一点。因为既然佛说持戒是根本,那看看祖师大德是不是这样去做的。我发现,不管显教的、密教的,越是成就大的人,他对戒律的研习越是深入。显教我们都比较了解。你看密教的,比如: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世亲菩萨、无著菩萨,乃至于世亲菩萨四圣弟子当中的圣解脱军,这些尊者,出家以后,都是深研声闻戒,不仅深研,而且条条持守!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千万不要离开了本。一定要把我们的基础打得结结实实。所谓的结实,就是学了以后,一定要去思维、去用的。我们现在持戒的条件这么好,持什么戒,都可以的。

**随着普寿寺修建的完善,我们很多都会进入到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有些人就说:“我们不要这么好,我们就是要去吃苦。”吃苦是应该的,但是不行无益的苦行。条件好一些,是为了让我们,从身体等各个方面,便于修道。少事少累嘛,没有那么多的事做了,一心精进的投入修道,不是更好吗?我们知道,天须菩提,佛最初度他的时候,可以给他王宫里的享受待遇,他都能够悟了道。所以说悟道在心,要从我们的心里面来认识,什么是道,怎样地修。如果我们能用上心,一切都能够融于道中。所以,与道有得,这才能称之为“德”的。接着就要现行于行。一个出家人,他的行为如何,也就知道他于道得到了多少。所以我们同学,都要扳住指头,好好地算算帐,要把它弄清楚,不要一天分别我修显呀,修密呀,坐禅呀,内观呀,种种。不管修什么也离不开戒,也离不这颗心的。

**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天,反观于内心,真正地学一点用一点。我们现在是天天研习,但六祖大师不识字也不读书,他为什么可以开悟呢?所以修行应该向内心求。我们众生的修行当中,常常把种种的烦恼乃至于罪恶的念头,都压在心里,不肯发露出来,不肯找办法去解决,积压久以后,爆发出来的东西,就是那些所谓的幻境,又是魔来了,这来了,那来了。所以种种的魔境的现前,都没有离开自心的。

**作为一个修行人,就是要用佛法把自己培养得坦坦荡荡,让人一看就觉得你清纯内澈,里外如一。所以为什么有些修行人,就像梦老一样,到九十多岁了,还是那么天真烂漫。因为在佛性上面,没有那么多七七八八的东西,让我们的心越纯净越好。

**所以烦恼是自找的,感召的魔境也是自找的。让我们以持戒为根本,好好地善用其心,久久地自然身心清净,成佛的大愿一定能早日成满!(文:如瑞法师)
编辑:菩提书童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6-3-2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大乘有大乘戒,小乘有小乘戒

但不知道有多少我们末法时代的凡夫
可以谈大乘戒

不是刚发了大乘心, 就是达到了大乘

末学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大乘菩萨, 是证悟空性后再回世间度世的圣众


点评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学习戒律,就像世俗普法,明白得多一些,就能尽量的去遵守。长时熏修,慢慢的就越来越接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1 11: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寂O 发表于 2016-3-21 11:05
的确大乘有大乘戒,小乘有小乘戒

但不知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学习戒律,就像世俗普法,明白得多一些,就能尽量的去遵守。长时熏修,慢慢的就越来越接近了。

点评

师兄说的对 刚发心学佛的人, 还是得严格要求自己, 从自己能做到的戒,一步步做起,随着持戒, 放逸散乱的心越来越定, 必有小智开始显发, 就越来越知道佛让我们持戒的目的和意义. 而且自己持戒也开心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1 11:20
发表于 2016-3-2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是怎么理解大乘菩萨的?

其实把这个问题认定下来,就知道自己该守什么戒了
就不必争论了

点评

戒为无上菩提之本。首先要清楚,明白。然后,容易做到的就如说修行。当然,持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明白总比不明白好,有所畏惧,有所约束,有所执持。以戒为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1 11:17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寂O 发表于 2016-3-21 11:12
师兄是怎么理解大乘菩萨的?

其实把这个问题认定下来,就知道自己该守什么戒了

戒为无上菩提之本。首先要清楚,明白。然后,容易做到的就如说修行。当然,持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明白总比不明白好,有所畏惧,有所约束,有所执持。以戒为师。

点评

师兄说的是 我是说真想学佛的人, 真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 而不是只做佛学研究的人, 就会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 自己还是个什么级别的, 该守什么戒做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1 11:27
发表于 2016-3-2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6-3-21 11:10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学习戒律,就像世俗普法,明白得多一些,就能尽量的去遵守。长时熏修,慢慢 ...

师兄说的对

刚发心学佛的人,  还是得严格要求自己,   从自己能做到的戒,一步步做起,随着持戒,  放逸散乱的心越来越定,  必有小智开始显发,   就越来越知道佛让我们持戒的目的和意义.   而且自己持戒也开心快乐,  不会觉得是束缚
发表于 2016-3-2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6-3-21 11:17
戒为无上菩提之本。首先要清楚,明白。然后,容易做到的就如说修行。当然,持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明白 ...

师兄说的是

我是说真想学佛的人, 真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 而不是只做佛学研究的人, 就会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  自己还是个什么级别的,  该守什么戒做起?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6-3-28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