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5|回复: 0

[众善奉行] 王安石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归命十方调御师 演扬清净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 愿赐慈悲哀摄受

―(怡山发愿文)

有一位叫齐豫的台湾的歌手,曾经也唱过皈依三宝的赞。这首我也会唱,但我的唱法和她不同。那是在1995年召开的第一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上,赵朴老安排大家唱《送别》欢送与会代表,同时还唱了一首王安石写的皈依三宝的赞——《三皈依·调寄望江南》。虽然唱法类似于唱戏,比较难,但是词写得非常好。赵朴老生前很赞赏,也用毛笔写过这首赞。

在这首赞里,僧宝写在最前面。为什么先写僧宝,后写法宝和佛宝呢?学佛的人,往往在没有接触佛法之前,首先接触的是出家人。因此,出家人的形象非常重要。大家看到的形象好,心里就会认同。

因此,在王安石的《三皈依·调寄望江南》里,首先就是“皈依众”。“众”就是僧宝。“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这就是在赞僧宝。因此,“众”包括了一切贤圣僧。“梵行四威仪”。僧人是做什么的?修梵行的、断烦恼的。“四威仪”。出家人过去常讲: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他发愿,希望自己将来遍游佛土的时候,“十方贤圣不相离”。所有的贤圣,也就是所有的僧宝,都能帮助我。帮助我做什么?“永灭世间痴”。让我不要再像凡夫那么愚痴,让我能找到方向,启发智慧。

“皈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皈依法,法法不思议”,就是佛法里有不思议的功德。“愿我六根常寂净”,就是要听闻佛法,使六根清净。“心如宝月映琉璃”,希望我的心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明亮皎洁,像琉璃一样清澈透明。“了法更无疑”,希望我能对佛法完全信受,能有正知正见。

“皈依佛,弹指越三祗”,希望佛能加持我,让我能超越三大阿僧祗劫,在一弹指间成佛。“愿我速登无上觉”,就是希望我早点成佛。“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我成佛后也要跟您一样,悲智双运。

接着还有三句:“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众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维,三宝共住持。”当年赵朴老经常书写这三句,现在一些书本或石碑上都能看到。“有取”的“取”,就是执着。只要有执着,这个世间就有危险,不得安宁。危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从自心里来。

“普愿众生同我愿”,就是希望天下的众生都能像我的心愿一样。“能于空有善思维”。佛法就是空有两轮,真空妙有。哪些是有?因果、佛的功德是有的。至于烦恼、我执,都要空掉。可是对凡夫来讲,该有的都没有。没有智慧、不信因果。说“人死如灯灭”,哪里还有来世呢?所以,该有的没有。同时,不该有的又有。有什么?执着、烦恼多得不得了!用四川方言讲,就叫“多得起广广”(非常多)。“三宝共住持”,大家一起来住持三宝,弘扬佛法。

学历史的人知道,宋代的王安石很了不起。虽然他一生的改革全都失败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气馁。他没去自杀吧?没去跳楼吧?最近总有人来找我,说:“师父!那些人老是跳楼,你看怎么办呢?”我告诉他:“不如去问王安石吧!”为啥我让他们去问王安石?王安石在艰难的环境中,巨大压力下,却没有选择跳楼自杀,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三宝给他的力量!

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既没打电话,也没发E-mail,是从他写的这首《皈依赞》里看出来的。因为三宝是他生命的依托处,他对三宝有信心,加上三宝加持的力量,所以他能豁然开朗,挫折和困难怎么可能难倒他呢?

在《三宝歌》、王安石的《皈依赞》,以及各种法会中,都把三宝放在前面。其原因,就是只有三宝能救护一切有情众生,不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这就是怡山禅师把“皈敬三宝颂”放在愿文最前面的意义和目的所在。因此,我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篇发愿文的前面四句话,能从真正地生起对三宝的向往和归投感,愿意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交给三宝!



**来源:宗性法师《怡山发愿文》讲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3 2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