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17|回复: 1

[戒律] 诵持梵网经菩萨戒本札记【四】------净慧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五酤酒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1、
自酤酒。自己做买卖酒的生意。
2、
教人酤酒。教化使用他人为己做买卖酒的生意。同时包含合伙合作做买卖酒的生意。
3、
酤酒因。心里喜欢作买卖酒的生意求利。
4、
酤酒缘。利用一切人际关系和器具设备促成买卖酒的生意。
5、
酤酒法。利用一切销售方法和隐蔽手段作买卖酒的生意;同时,包含间接作买卖酒的生意。
6、
酤酒业。以买卖酒为职业,以中介批发为行业;同时,包含以造酒为业。
行菩萨道的人。应以广大的智慧心,让一切众生聪明,开发智慧;所以,一切酒不得造卖。如果不能如此持戒,反而方便一切众生饮酒,使一切众生愚迷再加颠倒的人,获极重果报。
酒是一切众生心生、口说、身行罪恶增致的因缘,既可乱性丧志,损害身体健康,损害慧命;又于未来世愚痴。饮酒的人有十种失;面色难看、气短乏力、眼不明澈、常现嗔相、影响遗传、增致疾病、增加斗讼、名声不好、减少智力、命终堕恶。还容易引起不孝父母、不敬三宝、引发事故、意外伤亡等。
酤酒戒有极重、重、轻三种;以酒供养佛、菩萨、罗汉和强劝父母、师、僧醉酒为极重,大批量买卖酒为重,间接买卖酒为轻。酤酒有事酤和理酤二种;事酤如戒酤;理酤为执著痴迷。天设五毒身,六贼是魔根;酒色多往来,财气常相邻。往昔或今生酤酒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酤酒业重的人,除堕三恶道受报外,若生人中有二种果报;一是愚迷顽劣;二是易怒暴戾。
如果至心不酤,现生与未来世得八种善报;身心常乐、口有甘味、仪态端严、减少疾病、避减灾祸、增强智力,善业清净、随善生天。
第六說四眾過戒。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1、自说。以排斥攻击为目的,片面夸大或凸显行菩萨道的出家人与在家人的过失,片面夸大或凸显比丘与比丘尼的过失。
这里,一定要明白,不是佛护四众弟子之短,而是慈悲一切众生,恐不明行菩萨道的人何因缘或相对法另一面产生的过失而获罪;比丘、比丘尼虽是出家人,而不能全是圣人;只能是专门持戒修行佛法的人,难免有过失;正所谓;罗汉以上无事说,有戒有行有法说;菩萨初心无理说,离人离我离相说。否则,若攻其一点,不计其余而获罪。四众弟子若有过失,一有寺规处罚;二有戒律的法则处罚;三允许忏悔自新。如果出家人违犯国法而获罪,应先依寺规逐出山门,依佛戒吊销戒牒后;再以平民身份如法、依法处罚,以免亵渎佛教而获罪;应罚罪身,保护人性。
2、
教人说。以嫉妒诬陷为目的,教化或唆使他人夸大或凸显四众弟子中产生的过失。
3、
罪过因。以攻击佛、法、僧的恶心,夸大或凸显四众弟子中产生过失的因由。
4、
罪过缘。以攻击佛、法、僧的恶心,随机夸大凸显四众弟子中产生过失的过程中,人际关系作用的结果。
5、
罪过法,以破坏诸和合与持戒修行为目的,夸大或凸显四众弟子产生过失的方法,并列举罪状。
6、
罪过业。以信仰佛法为名,行破坏佛法为实;以专门破坏或攻击四众弟子中的过失为职业,以与他人联系共同破坏或攻击四众弟子中产生的过失为行业,使人产生疑虑误解。
修行菩萨道的人,听闻到外道中的人和声闻缘觉小乘中的人,以四众弟子中产生的过失为名,诽谤佛教中无法可修,无戒律可守时,应保持恒常不变的慈悲怜悯心,教化引导这些人,使之生起唯一佛乘的善心和信愿行。如果不能如此持戒,反而乱说四众弟子中产生罪过的人,获极重果报。说四众弟子罪过的人,即是犯戒有过失的人,也同世间两舌、恶口、绮语。
这里的四众弟子,在本经中应理解为,受菩萨戒的出家人、在家人和受小乘戒的比丘、比丘尼。
说四众过戒有极重、重、轻三种;说受菩萨戒人的过失为极重,说受比丘戒人的过失为重,说失戒人的过失为轻。说四众过有事过和理过二种;事过如戒说,理过为轻师慢教。心存侥幸无因果,执著名利怕阎君;三途众生谁肯做,不见轮回饶过人。往昔或今生说四众过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说四众过业重的人,除堕三恶道受报外,若生人中有二种果报;一是眷属离散不孝不亲,常闻恶声;二是家族亲友中多卑劣恶行,言多争讼。同时,兼有口形不正、实言难信、人见不乐、难弘正法。如果直心不说过失,今生与未来世得五种善报;得不坏身、得不坏眷属、得不坏法行、得不坏善知识。同时,兼有八种清净业;言语有度、言利他人、言道契理、言词美妙、言旨承领、言则诚信、言正法喜、言善受乐。
第七自贊毀他戒。若佛子,自贊毀他,亦教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1、
自赞毁他。把称赞自己的功德,建立于宣扬他人的过恶之上,自利损人。
2、
教人自赞毁他。教化或唆使他人协同扩大自我功德的称赞;而以种种罪名毁谤他人,达到自利。
3、
毁他因。以贪名求利的心或嫉妒心、慢心等,毁谤他人为快。
4、
毁他缘。以达到自我不可告人目的的相续心,利用一切机会,促成他人名声狼籍而自利。
5、
毁他法。以不择手段的方法,编造列举他人种种过恶,攻击他人言行的所作所为。
6、
毁他业。以毁谤他人为职业,以合伙毁谤他人为行业,偏离公正中道,坚信假话重复三遍也是真理,使人盲目理解受其领导,使自赞成功与毁他败立。
行菩萨道的人,应代一切众生接受毁谤侮辱,主动承担一切过恶,把一切好事推与他人,并赞扬他人功德。让他人荣光才己心安,让他人胜己才己得自利,才是行菩萨道的人所为。如果不能如此持戒,时时自扬其德,处处埋没他人好事;并虚功假意利己,伪造他人过恶损人,善心泯灭,恶心业生;这样的人,获极重果报。
如果自赞功德为实事,等于淫女为钱卖笑得利而失德贞;如果自虚功德而无实有,等于犯人痴梦自由,欺人自欺而失妄语戒;如果毁谤他人言行为实事,等于偷鸡不成蚀把米,既得两败又失恶语戒;如果诽谤他人言行恶事为虚构,等于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既失恶语戒,又失妄语戒。
自赞毁他戒,有极重、重、轻三种;毁谤诸佛、圣人、父母、师僧为极重,毁谤人天为重,毁谤鬼神、修罗、畜生为轻。自赞毁他有事毁和理毁二种,事毁如戒毁,理毁为心非而不发。缘觉永断事恶,不断理恶性恶;菩萨永断理恶,不断慈悲喜舍。往昔或今生犯自赞毁他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自赞毁他的善恶果报,如同妄语戒或说四众过戒相同。

http://iask.sina.com.cn/user/my_ishare.php?uid=1431756470净慧法师讲经开示网络共享中心,文本下载,广泛流通,功德无量!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thread-43090-1-1.html
发表于 2016-5-9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