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0|回复: 1

[善导思想传承] 我们在世间做人很危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们在世间做人很危险2015-10-14 释净宗 灵瑞之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第十条“十方诸佛等护念念佛行者”之文

**

**这是根据《阿弥陀经》的经文意义,但引用的是善导大师的《观念法门》、《往生礼赞》。“护”是保护,“念”是忆念。十方诸佛保护、忆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人。

**

**如果不是念佛的人呢,就得不到保护了。不是念佛,那你要达到菩萨的级别,才受十方诸佛的护念。经典都有明说的:在凡夫地,得不到护念。

**

**《观念法门》云:

**

**又如《弥陀经》(意)说:

**若有男子、女人,

**七日七夜,及尽一生,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

**故名“护念经”。

**护念之意者,

**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

**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

**一切灾障自然消散,

**除不至心。




**

**护念的含义是什么呢?诸佛菩萨来护念,恶鬼、恶神就远离了,不能得到报复的机会。

**

**如果你不念佛,恶鬼恶神(我们生生世世和众生结的恶缘),他就找机会来报复你,你稍不留神,得了一种恶病,到医院怎么看也看不好,原来是恶鬼恶神来找你麻烦,所谓业障病。或者稍不留神,出车祸了,是你前世损害了人家的性命,今生他来报复。

**

**所以,我们在这世间,做人很危险,真的非常危险!我们加害给一切众生身上的杀生之罪、偷盗之罪,都要回落到我们身上,无量劫来,我们做了多少?今生你还在这里平平安安,那一定是诸佛菩萨的慈悲,不然的话,你哪有这样平安呢?你出门一天遭八次车祸都不为多,你害了多少众生啊,杀了多少性命啊?你要这样想一想:你看自己一顿吃鱼吃虾,吃了多少?那些鱼虾变成人,它会放过你吗?业报来感,就知道,它不是故意来找你,自然而然就来了,它不需要记得,这是业报,因果报应。它投胎做人了,你也做人了,说不定你就死在它的手上,因为它当初死在你的手上。

**

**像梁武帝那个时候,有位国师有神通。有一天,梁武帝要下棋,下棋的时候,就跟门口的卫兵讲:“今天我下棋,什么人来我都不见。”这时,刚好国师来了。卫兵说:“大王下棋,不能求见。”国师坚持要进去。卫兵通报说:“国师来了,您看见不见?”梁武帝没听到,正在下棋,说了一个“杀”,吃掉对方一个卒。卫兵一听,“噢,大王说不见,他硬要来见,大王说‘杀’”。出去就把他绑着杀掉了。杀了之后,大王下棋下完了,就来问:“今天讲好的,国师要来,来了没有?”卫兵说:“来了。”“来了怎么没有叫他进来啊?”门卫说:“叫他进来了。”“进来到哪里去了?”“进来把他杀了。”“好大胆!怎么敢把国师都杀掉了?”门卫说:“我们进来禀报,大王你说‘杀’,就杀掉了。”梁武帝就后悔不已了,就问:“国师临死之前说了什么?”卫兵就复述了国师临死之前讲的话: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然后还说,在多少多少生以前,梁武帝是一只蚯蚓,国师当时是一个小沙弥,小沙弥有一天锄地,用一把锹,一锹铲下去,蚯蚓当下两段了,这是无意当中把蚯蚓杀死了。所以,到今天,梁武帝也无意当中说了一个“杀”,就把他杀掉了。

**

**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我们还有意到街上买鱼,“这鱼好看不好看,肥不肥,活不活?”这个罪业很大啊!回家来,杀啊,烧啊,然后请客说:“来来来,多吃一点。”你说那鱼听到,它高兴吗?

**

**我们造这么多罪业,可以讲:人生的凶相非常的多。要多念佛,念佛诸恶鬼神就不能得便,也没有横病、横死,不会得那些古古怪怪的病,也不会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在你不知不觉当中就消失了。所以,一称“南无阿弥陀佛”,灭掉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

**我们的罪业太多了,有人说:“佛菩萨不保佑我。”你这是太不懂事了,不知道保佑了你多少,化解了你多少罪业,你不知道啊!现在的世道,天灾人祸,时时处处发生,而你今天上街能够平安回来,佛菩萨保佑了你啊,不然你还不知道受什么罪呢。因为我们过去的罪业确实太多,有这样的罪业,如果念佛,它自自然然就消失了,叫“自然消散”。所谓“自然”,就是不是在我们众生的思考范围之内,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自然就没有了。比如晚上睡觉,月亮自然照着你,你睡着了,不知道,它也照着你,并没有说你知道它才照。我们念佛,我们不知不觉当中,罪业消除,逢凶化吉。

**

**“除不至心”,除非你不是真心,你怀疑,“哪有这么回事?”那就效果差了。所以,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有一分恭敬,得一分成效。念佛不可怀疑,往生更不可怀疑。(待续)

**

**(摘自《唯说念佛·第十条“诸佛护念”之文》)

**


**净宗法师 微信公众号:jingzong18

**弘 愿 寺 微信公众号:hongyuansi1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请点击每篇文章标题下的小字“灵瑞之声”,或者长按左上的二维码图标并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就可以免费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向您推送文章。南无阿弥陀佛!

灵瑞寺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灵瑞寺
客堂电话:0731-88267265  15111166481   
Q Q2064563864


发表于 2015-10-1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3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